他40歲開始跑馬拉松,跑了10年竟得了心臟病!醫生:跑步跑出來的

2021-03-01 馬拉松跑步運動聯盟

2021迎新年賀元旦線上馬拉松 - 正青春,偶是跑者

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有研究發現,正常人活一輩子心臟跳動25億-30億次,因此心跳越慢,壽命越長。許多經常運動的人,特別是長跑愛好者,心跳普遍比較慢。但還有一種說法,經常高強度的運動,會讓心臟變大,更容易得心臟病。

運動對心臟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心跳越慢的人真的越長壽嗎?

40歲開始跑馬拉松

2018年才跑了8公裡突然眼前一黑暈倒了

杭州的金先生(化名),50歲,他是從40歲開始跑馬拉松的。那時,人到中年的他漸漸發福,幾個月重了十幾斤,於是他決定跑步瘦身。跑著跑著就上癮了,金先生保持著隔天沿錢塘江跑10公裡的習慣。10年間,他還成為了馬拉松愛好者,參加了不少馬拉松,42公裡跑過最好的成績是3小時20分鐘。慢慢地,跑平地已經不能滿足他,他又選擇挑戰山地馬拉松,一邊跑一邊欣賞美景。有一年在台州,從天還沒亮開跑,整整跑了16小時。

2018年四月的一天,他跑了8公裡後,突然眼前一黑,暈倒了!還好很快就能起來。金先生嚇得不輕,這是怎麼回事?過了幾天,他進行了第二次嘗試,這次他特意佩戴了專業的心率帶,綁在胸口測心率。跑了快一半,金先生再次感覺眼前發黑,和上次暈倒相似的感覺襲來,頭暈目眩。他連忙停了下來,這時一看心率,竟有170多。雖然兩次暈倒都是坐下或躺著休息一會就好了,但金先生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應該出了問題。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房顫,醫生分析這與金先生長期跑步,心臟超負荷有關,醫生建議他做些柔和的運動。現在,金先生已經不敢跑步了,日常就是走走路,連打球也不太敢打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朱建華說,運動可以使人機體供血能力增強,心臟跳一次泵出的血多了,心跳需要跳動的次數就少了,原先每分鐘跳七八十次才能完全供血,運動鍛鍊後,或許跳60次就足夠供血了。但運動員的心跳慢,不一定是件好事。朱建華提醒,競技體育要求把身體功能發揮到極致去比賽,運動量超過了人體的負荷,對於重要臟器都會有影響。長期的劇烈運動,身體代償到一定程度,就失去了代償,出現無法修復的損傷。「運動員的肌肉比一般人要粗大,心臟也是一樣的道理,持續在高強度運動狀態,心室壁會增厚,久而久之心臟就會擴大。」朱建華遇到過不少專業運動員,退役後出現心臟擴大,甚至心臟功能減退的。比如有一名頗有名氣的武術教練員,當年找到朱建華時,心臟超聲一做便發現,正常人左心室小於55mm,他的心腔有70mm多,是明顯的心臟擴大。杭州一家青少年足球俱樂部負責醫療保障的負責人趙先生說,運動員的心跳一般為每分鐘四五十次,長時間超負荷訓練會有心臟擴大的風險,這在退役後的運動員當中還是蠻常見的,不過,他自己從業以來還沒有遇到過。「心肌肥厚是運動員最常見的心臟問題。」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王利宏說,長久、劇烈運動,心肌細胞不停收縮,心肌細胞就會肥大,肥大到一定程度以後,心肌細胞會凋亡,而且肥大的過程中可能還有脂肪變性等不利影響;同時,心肌肥厚,意味著心臟收縮功能增強了,但舒張功能減退,繼而導致心房壓力加大,容易出現房性心律失常。對運動員來說,高強度運動最直接的損傷是肌肉拉傷、骨折等,而心臟疾病則是日復一日慢慢埋下病根的。19世紀時便有學者提出「運動員心臟」這一概念,發現越野滑雪運動員心臟增大。但關於運動員在長期運動後出現心肌肥厚、心臟增大到底是病理性的還是生理性的改變,至今仍有爭論。朱建華說,首先,心跳過快對健康肯定是有影響的。不過目前這一結論僅僅是建立在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實驗的基礎上,無法真正給真人分組進行對照實驗,所以有局限性。人的正常心跳在60-100次/分,長期運動的健康人群每分鐘心跳可能是50多次。但若心跳太慢,每分鐘才三四十次,屬於心律失常裡的心動過緩,和心跳過快同樣會引發致命疾病。所以在心跳問題上,過猶不及,太快、太慢都不是好事情。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王利宏說,長壽的人一般心跳確實不會太快,心臟收縮是消耗能量的,心跳快,代謝快,消耗的能量就多了。「科學來講,所謂心率越慢越健康,這個心率必須是在一定範圍內的,仔細劃分一下,55-75次/分是較為健康的心跳,50不到不行,超過80也不太好。」心跳慢到一定程度,器官供血不夠,人就會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

運動不要挑戰身體極限

不建議普通人從事馬拉松等高強度運動

要想保持健康,運動是必需的,適度的運動可以降低心率,增強機體供血能力。那麼,哪些運動適合我們普通人呢?朱建華說:「跑步也好,騎車也好,打球也好,這些都可以的。大家要明白,運動的本質不是為了挑戰身體極限,也不是單純地追求健美身材,是為了更健康地生活。」他不提倡一般人去跑馬拉松。「馬拉松不適合所有人,它的強度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過高的,很多人在參跑前沒有好好體檢,跑馬拉松猝死的新聞也時有耳聞。」朱建華建議,中年人運動可以嘗試快走、慢跑,練練室內器械;老年人的運動以舒緩的方式為主,比如走路、打太極;年輕人相對來說可嘗試的運動項目限制不大。有疾病的,需在醫師指導下做正確的康復訓練。

運動因人而異

其他慢性病患者(較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肺病、腎臟病等);如何才能更安全地運動?專家建議,所有人最好在運動前充分評估心肺能力,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態和心肺功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才能避免極端情況的出現。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人群,更要充分評估基礎疾病再進行科學運動。

通過心肺運動測試可以得知自己的無氧閾值,無氧閾值以下的運動是安全的,超過無氧閾值,容易發生乳酸性酸中毒,引起心肌缺氧,嚴重可誘發心律失常,導致心源性猝死。靶心率=(220-年齡)×(70%-85%),例如20歲的靶心率為140-170次/分鐘。三、運動前要保證充分休息、適量進食,避免低血糖運動。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防止因體液穩態失衡導致心律失常等現象。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網際網路、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分享跑友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近期熱門賽事推薦:

《2021迎新年賀元旦線上馬拉松 - 正青春,偶是跑者   

    點擊文章最下面「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http://mlsydjlb.360jlb.cn/m/events?mid=62948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覺又是一年。2020年,是不平凡不尋常的一年。我們一路汗水,一路風景。唱過的歌兒,流過的淚,賞過的花,愛過的人,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都在書寫著我們的足跡。
長空屬於飛鳥,瀚海屬於潛魚,成功屬於智者,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趁陽光正好,趁我們還未老,努力經營,珍惜眼前時光,一切該來的總會到。縱使前路有荊棘,我的手中有利刃,只管向前,一步步,不負此生,不負己心,不負你。2021,我們來了,有備而來,青春無悔,我們是追夢人。 奮勇向前,2021我們依然精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擼起袖子加油幹!腰包鼓鼓,事業順利,愛情甜蜜,家庭和睦,花開十裡,幸福久久。


●賽事類型 :  線上跑,不限地點,全國各地均可參賽

●報名時間:即日 - 2021年1月16日23:30

●比賽時間:2020年12月20日 - 2021年1月16日23:30

●成績上傳時間:1月16日23:00前

●項目組別:

  

3公裡 / 5公裡 /  10公裡 / 半程馬拉松(21.0975公裡) /  全程馬拉松(42.195公裡)  /  100公裡

● 活動要求:2020年12月20日-2021年1月16日期間任意時間內,不限跑步地點(公園、操場、街道、跑步機、室內等均可)、不限跑步完成時間,參賽者使用任意手機跑步軟體(APP)如KEEP、咕咚、悅跑圈等,單次跑步裡程達到 3公裡/5公裡 /10公裡/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100公裡.,並將跑步記錄上傳至主辦方微信公眾號「馬拉松線上運動俱樂部」即視為完成比賽。活動結束15天後給跑友統一郵寄包裹,不上傳者不給予郵寄。

 因刻字區域面積有限,刻字內容不得超過6個漢字或12個英文字母或12個數字,不支持刻標點符號及空格和其他任何符號。如報名時填寫的刻字內容不符合刻字規則要求,將直接默認刻報名人姓名或選取前6個字。獎牌上會刻您報名時的公裡數,您還可以在報名時填寫您想要的刻字內容,如:奔跑吧追夢跑者  一路向前   不問西東  永無止境  攀一座山愛一個人  挑戰自我,志在千裡,我的青春100歲,奔向新起點,勇往直前,一帆風順,相信我會飛,絢爛成花,陪你跑到老,一步一個腳印,滴水石穿,風景在路上,我愛你,相伴一生,幸福久久,幸福撲面,遇你三冬暖, 幸福每一天,遇見美好,遇見緣份,相遇相惜,等等,具體內容請自定

為了感謝已報名的小夥伴的支持,今天大家將本文發送到朋友圈(附言:我已報名,約嗎?)把截圖發送到公眾號後臺,就可以在完賽包裹中增添一份精美禮品!點讚量超過12個即可獲得雙份禮物(1月16日前有效!)別忘了點亮「在看」噢。

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詳情立即報名吧!

↓↓

相關焦點

  • 男子跑馬拉松10年查出心臟病,醫生說:跑步跑出來的!這些誤區很多人...
    但還有一種說法,經常高強度的運動,會讓心臟變大,更容易得心臟病。運動對心臟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心跳越慢的人真的越長壽嗎?40歲開始跑馬拉松去年才跑了8公裡突然眼前一黑暈倒了杭州的金先生(化名),50歲,他是從40歲開始跑馬拉松的。那時,人到中年的他漸漸發福,幾個月重了十幾斤,於是他決定跑步瘦身。
  • 凌晨4點起床跑步的都是「瘋子」?84歲的他堅持跑了30年!
    從1986年開始,湯老便一直堅持跑步,已經31年。用他自己的話說:「現在一年下來,感冒都很少。」  從那以後,湯老便開始堅持。5公裡、10公裡,到現在輕鬆完成半程馬拉松。這一跑就是30年,從未間斷。  湯老說,他曾以為自己只能活到60歲,卻不曾想一路跑到80歲。
  • 73歲「梁小哥」 4年跑了50多場馬拉松
    即將年滿73歲的他,接觸馬拉松運動才短短4年,但已經參加了50多場比賽。梁小哥在接受都市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我可從來不把自己當做一名老年人,只要我身體還能承受,我就會一直堅持跑馬拉松。」 無論颳風下雨每天堅持訓練 根據賽事決定訓練強度
  • 沒事就跑個5公裡,山東男籃2悍將酷愛跑步,這配速跑個馬拉松如何
    山東男籃2大悍將都酷愛跑步,這配速去跑個馬拉松不知道結果如何呢?山東男籃在1月21日主場打完與青島男籃的齊魯德比大戰後,就開始了休假模式,原本計劃大年初四就集結的。但隨後肺炎疫情爆發,CBA公司推遲了2月1日之後所有的比賽,在這種局面下,山東男籃也就相應地推遲了球隊集結的日子,從初四推遲到初十,直到二月初一才聚集到了一起。
  • 王俊禮:去南極跑了一場馬拉松
    自從2016年開始迷上跑馬拉松,他就開始了跑步人生,冰天雪地的南極、揚塵萬裡的西北、「人間天堂」杭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這是去年參加南極馬拉松獲得的獎牌」「這是2018年參加美國芝加哥獲得的獎牌」……在王俊禮家裡的柜子裡,掛滿了馬拉松的獎牌。談起自己參加的比賽和取得的成績,他如數家珍,享受著運動帶給他的快樂。
  • 26歲男子跑馬拉松心跳驟停!冬天跑步,我勸你「懶」一點!
    上周末,2020蘇州灣馬拉松比賽正酣,距離終點不遠處突然發生驚心動魄的一幕:一位身穿深藍色運動衫的26歲男子突然倒地,進一步檢查發現,他的心跳呼吸已經消失!幸運的是,當送到附近醫院時,男子已經恢復自主意識,醫生初步判斷其為心源性猝死。高強度的馬拉松賽場上,這樣的突發事件時有發生,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冬天氣溫降低了,跑步心率也不會高得離譜,為啥還這麼危險呢?
  • 科學解析跑步動作,跑不跑馬拉松都要看看
    跑步的時候,到底應該前腳掌還是後腳掌著地?如何跑步,才能避免傷害膝蓋?正確的跑姿,一定是最快的嗎?
  • 最美馬拉松女孩火了 跑步狂人要跑100個全程
    昨天,當「毛豆」準備登上飛機離開廈門時,她的照片早已在微博上被到處傳看,有人甚至稱她為「最美馬拉松女孩」。短短幾小時,跟帖置評的人排出了七八頁。人紅是非多,有人說她炒作,想紅,有人攻擊她雙眼皮是割的、整過容,有的言語更是極盡惡毒。但這個26歲的女孩兩手一攤,給一個笑臉輕鬆回應:做人嘛,不要太刻薄,世界很大,別人活得是否精彩真的威脅不到你,放輕鬆。
  • 醫生跑者:安全第一!希望無傷痛地完成廣州馬拉松賽
    「今年是我第一次參賽跑全馬,11月12日下午4時在網上得知中籤。」銀孟卓說,「首次申報就能中籤,有一點小激動,因此特別感謝鼓勵和支持我跑步的小夥伴們。」從2019年開始,銀孟卓醫生就愛上了跑步,最近一兩個月,他一直在準備著,就在中籤的前兩天,他還刷了30公裡。他說,隔了兩天再跑,感覺恢復過來了,平均心率158次/分 ,但是步幅無法邁大,可見跑馬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挑戰。
  • 你跑過馬拉松嗎,說說我第一次跑馬拉松是什麼樣的經歷
    去年的七月份,我就跑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馬拉松,是參加半馬,21多公裡。偶然看到朋友圈有人發馬拉松報名的信息,正好是我們市裡舉辦的,自己也喜歡跑步,只是沒有跑過20多公裡,沒有體驗過幾千人一起跑步的感覺,就想去體驗下。然後找了一個喜歡運動的朋友,與他結伴一起報名體驗下幾千個人一起跑步的馬拉松。
  • 跑步課堂|路跑賽事不止馬拉松,你能跑的還有這些!
    羨慕朋友的馬拉松完賽獎牌?想跑馬拉松能力不夠?別擔心,還有許多賽事適合剛剛開始跑步的你! 隨著路跑文化的發展,賽事種類日益豐富,一些「小而美」的賽事獨具創意。
  • 為什麼跑步3年之後,越來越多的跑者變佛系了?
    剛開始跑步,看到自己的身體一點點變結實或者變瘦,看到自己的速度一點點變快,看到自己的精神狀態一點點變好,於是覺得跑步太好了,進入到一種痴迷的狀態,每天不出去跑一跑就覺得渾身難受。後來參加了馬拉松比賽,為了能夠刷新個人PB,只要是看到比賽就報,跑下三五個馬拉松之後,就立志一年跑10場,或者有生之年跑下一百場,根本不顧自己的身體是否承受的了,可以說真是瘋狂至極。
  • 8分鐘讀完《天生就會跑》揭秘跑步不受傷的終極奧義
    穿著拖鞋跑步的馬拉人實在是不可思議,他們五十歲的人比十幾歲的人跑得快,連八十歲的老爺爺都能翻山越嶺的跑比馬拉松還遠的距離。許多馬拉人,都能在兩天內連續跑完300英裡,相當於12個馬拉松。最神奇的是,他們跑個不停卻從不受傷!大熊意識到,他只要跨越德克薩斯與墨西哥的邊境,就能找到他夢寐以求的答案——怎樣跑才不會受傷。
  • 第八次跑全馬!這位勵志的校長曾是180斤的胖子,兩個月跑瘦了40斤...
    剛開始,跑五六圈,他就氣喘籲籲、大汗淋漓,覺得堅持不下去了。想著出了汗就一定能瘦,硬是咬牙堅持。漸漸地,他欣喜地發現,自己能跑10圈了,能跑20圈了,能跑30圈了……那個暑假,對虞大明來說,是「煉獄」般的兩個月,也是「鳳凰涅槃」的兩個月。
  • 跑過風景 跑贏自己
    我在囯內各地都參加過馬拉松比賽,至今大概完賽了150場左右的馬拉松,僅2019年的全馬就參加了20場。」已67歲的曹建新早在讀小學時就開始接觸長跑。17歲時,曹建新開始當兵,在部隊裡面接受系統的長跑訓練,從此養成了長跑的習慣。退伍之後,曹建新一直沒有停止長跑訓練,也經常參加各類長跑比賽,至今已經有50年了。
  • 女跑步達人一年要跑12個馬拉松 體重曾達150斤
    今年至今,她已經參加了9個馬拉松賽事,算上10月25日將在重慶南濱路開跑的重慶國際女子半程馬拉松賽,以及接下來的上海和廣州馬拉松,她今年最少會跑12個馬拉松。對於跑步,她表示收穫、意義和感觸太多,但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Run Yourself。
  • 健跑雜談 | 馬拉松史上應該被記住的女性
    從60年代到80年代,出現了幾位女性先驅跑者,她們不顧世俗的眼光,堅持跑步,才漸漸打破了人們的偏見——原來女性也是可以跑更遠距離的,也是可以跑馬拉松的。等到大半選手跑過起點之後,芭比竄進人流裡,開始了她的馬拉松。起步難免忐忑,芭比緊緊跟著隊伍,男扮女裝畢竟騙不了太久,周圍的選手們還是發現了這位有些異樣的「男選手」。
  • 人生就像跑馬拉松!跑步的幾個哲學啟示!
    人生就像跑馬拉松,在跑步時,大部分人會感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口乾舌燥,氣喘籲籲,體力耗盡等。但是很多時候,多堅持一分鐘,這一分鐘不放棄,下一分鐘就有希望。慢一點沒關係,堅持下去就是勝利。《生命時報》綜合美國《赫芬頓郵報》的報導,盤點跑步帶給鍛鍊者的八個哲學啟示。
  • 跑步的人,越跑越痛快!特別是晨跑~
    除了變得更漂亮,更健康,還因為跑步認識了一大幫運動的朋友。他們相約在公園的一角,共同拉伸、熱身和戶外跑,也相約去不同的城市,來場以跑步為名的旅行,或者挑戰不同風格的馬拉松。02年過40的林志玲,不僅是美貌優雅的女神,更是精通瑜伽、羽毛球、遊泳、溜冰等個項目的運動狂人。
  • 每天堅持跑15公裡!商洛65歲老人:跑步就像奮鬥人生
    在商洛跑步圈裡,有這樣一位提起來就會豎起大拇指的老人,雖然已過花甲之年,卻神採奕奕,活力四射。他堅持跑步近20年,勇於突破年齡的限制,挑戰著很多年輕人不敢挑戰的項目——馬拉松,他就是彭文仲。每天堅持跑步15公裡1月10日是三九的第三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早上六點,在這樣一個天氣寒冷的清晨,天還沒亮就可以看到一個奔跑在丹江河畔的身影,65歲的彭文仲老人已經開始晨跑了。華商報記者在跑道邊看到彭文仲老人時,他身著運動服裝、保暖到位,剛剛結束15公裡晨跑。彭文仲告訴記者,自己每天五點半起床,做好拉伸六點整出門跑步,結束後再次拉伸放鬆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