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徵服了埃及豔后的凱撒,竟被私生子殺死,羅馬貴族哀嘆:不該殺

2020-12-13 騰訊網

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將是我最大的動力。

01 凱撒之死:籠罩在羅馬上空的陰霾

公元前44年3月15日,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死了。這位鼎鼎大名的凱撒大帝,羅馬共和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被14個羅馬元老聯手暗殺,其中最致命的一刀,則來自他的私生子。

嗚呼,仁者弒於刀劍,霸者弒刀劍於人,何其悲也!

凱撒,這位戰功赫赫的羅馬執政官,一生功績無數,平定高盧、擊殺埃及國王、摧毀北非的努米迪亞王國、一統紛亂的羅馬帝國,就連豔名遠播的埃及豔后,也懾於凱撒大帝的淫威,不得不褪盡衣衫,跪伏在他的面前唱徵服。

凱撒大帝之死,從表面上看,是暗殺者的狂歡和勝利,但實際上,這群見不得光的暗殺者,正在親手摧毀自己賴以生存的靠山!就在凱撒死後不久,西塞羅,羅馬最傑出的文人,在一封寫給朋友的信中沮喪地說:早知如此,當初何必刺殺凱撒?

作為羅馬歷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凱撒之死這一事件,從始至終都被籠罩在一層厚厚的迷霧中:

愷撒的追隨者、共和國的捍衛者、變節者,各有所圖。

信念、私利、忌妒、榮譽、仇恨,動機何在?

導致陰謀發動的三個事件,一場扭轉局勢的公祭。

誰一心為國?誰在窺伺權力?

誰錯判形勢?誰在步步為營?

那麼,在凱撒大帝之死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驚天陰謀呢?羅馬的元老們為何不惜自毀長城,也要刺殺凱撒呢? 西塞羅、布魯圖斯、卡西烏斯、德奇姆斯……這些在羅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究竟誰才是刺殺陰謀的發起者?誰又是實施這起陰謀的關鍵人物呢?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歷史與西洋古典學教授巴裡·施特勞斯,是古代軍事史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有人稱讚他說:「施特勞斯擁有一種罕見的天賦,能夠自如地塑造敘事歷史,塑造那些似乎永遠凍結在大理石裡的人物,讓他們重新鮮活起來。」

為了分析這場刺殺陰謀背後的真相,以及愷撒之死對羅馬產生的重大影響。巴裡·施特勞斯獨闢蹊徑,將目光聚焦於愷撒人生的最後階段,通過對大馬士革的尼古勞斯、普魯塔克、阿庇安、蘇維託尼烏斯、狄奧等五人的歷史記錄進行梳理,並結合現代考古學、現代醫學、古代兵器學研究,來解讀各方動機與訴求,向讀者詳細剖析了主要陰謀家的動機、刺殺地點的選擇、如何隱藏武器等歷史細節。

在嚴謹考據的基礎上,施特勞斯抽絲剝繭、層層推進,敘事緊湊、高潮迭起,讀來有種身臨其境的緊張與暢快之感。難怪有人這樣評價他和他的《凱撒之死》:

「憑藉敏銳的歷史眼光和驚悚小說的節奏,作者生動再現了公元前44年的羅馬、尤利烏斯 愷撒及陰謀集團成員生命的最後歲月。一部深刻反映人性的故事,涉及所有捲入這個著名事件中的男人和女人。這就是歷史。歷史本就該這樣敘寫。」

02 致命一刀:私生子反目的原因

即使是凱撒的反對者,也不得不承認,在羅馬的歷史上,凱撒確實是最深得民心的執政官。因此,他的支持者們乃至羅馬城的全體民眾,都發自內心地希望他能成為真正的羅馬之王。

有一次,凱撒最忠誠的部下安東尼,在公共集會上向凱撒獻上一頂王冠,這件事與宋太祖的「黃袍加身」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凱撒並不是宋太祖,所以他本人明確拒絕了這份「禮物」,但此時仍然深深刺激了羅馬的元老們,但他們開始擔憂,功高震主的凱撒一旦產生稱帝之念,就會毀掉羅馬賴以立國的共和制。

後來發生的另一件事,使凱撒與元老們之間的對立局勢更加惡化,那就是凱撒積極整軍備戰,準備徵討帕提亞,解救曾經被帕提亞帝國俘虜的一萬羅馬士兵。

我們知道,很多時候,開國帝王們會假借一些民諺童謠,來為自己的政權造勢,例如「陳勝興,大楚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都是如此。而在當時的羅馬,也有傳言說,只有真正的王者,才能徵服帕提亞!

在羅馬人看來,戰勝帕提亞對於戰神凱撒來說,簡直是輕而易舉。因此,羅馬元老們深怕凱撒在戰勝帕提亞之後,順勢登基稱帝。

說起來,這群羅馬元老此前大多是凱撒的反對者,就在不久前,他們還在戰場上對凱撒刀兵相向,但得益於凱撒的寬宏大度,不僅對這些反對者既往不咎,還讓他們在羅馬元老院中擔任元老的職務。

在這群密謀反對凱撒的元老中,有兩個最重要的領軍人物,馬爾庫斯·布魯圖斯和卡西烏斯·朗基努斯。

據說,布魯圖斯的母親塞維利婭,是凱撒最寵愛的情婦,而布魯圖斯就是塞維利婭為凱撒生下的私生子。布魯圖斯曾加入過凱撒最大的競爭對手,格涅烏斯·龐培的陣營,龐培兵敗後,布魯圖斯在凱撒的庇佑下,最終毫髮無損地回到羅馬,還被凱撒委任以總督和法務官的職務。卡西烏斯則是龐培麾下的一員猛將,由他所率領的海軍,曾給凱撒製造過極大的麻煩,在龐培死後,凱撒很欣賞卡西烏斯的能力,因此也寬恕了他的罪過。

除了布魯圖斯和卡西烏斯之外,密謀刺殺凱撒的人物還有德奇姆斯,凱撒手下一名才華卓越的青年將軍,曾跟隨凱撒遠徵高盧,深得凱撒的信任。但正是這個愷撒最器重的將軍,徹底出賣了凱撒。

以這三個人為代表的反對派,為了阻止凱撒稱帝,開始密謀和籌劃暗殺凱撒的行動。經過一番慎密的部署,他們將暗殺的時間定為3月15日,因為凱撒將於18日領兵出徵帕提亞帝國,而這將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公元前的44年3月15日,時值清晨,凱撒如同往日一樣,端坐在黃金寶座上等待會議開始。忽然,他身上穿著的長袍被一位悄然靠近的刺客緊緊拽住,讓他動彈不得,其他刺客也圍了過來,準備用匕首刺向凱撒的脖頸,雖然凱撒敏捷地閃了過去,但匕首還是刺在他的胸口。憤怒的凱撒衝著暴徒們大喊:「這是暴行!」然後拿起一支鐵筆試圖反擊。

這時,所有的刺客都一擁而上,利刃從四面八方向凱撒襲來。只是一瞬間的功夫,凱撒就身中23刀,頹然靠在牆壁上。他的雙眼已經被鮮血糊住了,視線也漸漸變得模糊起來。但就在此時,凱撒隱約看到刺客中有個熟悉的身影。當他終於認清那人時,憤怒地用希臘語呵斥他:「你也一樣,我的孩子!」

言畢,他不再掙扎,也不再反抗,只是用外袍蒙住了自己的頭,並用下袍蓋住了腳面,以便讓自己死得更體面一些。在下一個瞬間,這位雄心勃勃的王者,就死在了刺客們的刀下。

03 羅馬之殤:凱撒之死對政局的影響

策劃了此次刺殺事件的刺客們,將凱撒視為意欲稱帝的獨裁者。他們原本以為,只要殺掉愷撒,就能拯救羅馬的共和制度。但這些人萬萬沒想到,凱撒之死反而加快了共和制的崩潰。正如巴裡·史特勞斯在書中所言:

愷撒死後,「只有軍團能夠將羅馬共和國從軍團的統治中拯救出來。」

凱撒死後次日,以布魯圖斯為首的羅馬元老們準備做一場公眾演講,向羅馬民眾說明刺殺凱撒的正義性,但他們差點就被憤怒的民眾當場打死。直到此時,這些缺乏政治頭腦的元老們才悚然發覺:刺殺凱撒這件事,無異於捅了一個巨大的馬蜂窩。

凱撒死後第三天,人們找到了他生前立好的遺囑。當這份遺囑被公開後,所有刺殺者都目瞪口呆。

原來,凱撒在這份遺囑中對所有的刺殺者都委以重任,比如,領凱撒進入會場的德奇姆斯,被安排為第一繼承人屋大維的順位繼承人,同時擔任凱撒遺腹子的監護人和北義大利總督,而亞細亞行省總督、比提尼亞總督、非洲總督等重要職位,都將由參與刺殺他的元老擔任。

面對這樣一份遺囑,元老們自然是羞愧難當。原本按照凱撒的遺囑,他們都能成為羅馬帝國的封疆大吏,但現在,他們就連在憤怒的羅馬人民面前保住性命,都已經是難上加難了。有位支持刺殺凱撒的羅馬貴族,在看到這份遺囑後,不由掩面嘆息說:早知如此,當初何必殺凱撒?

公元前43年11月,凱撒的老部下安東尼、凱撒的養子屋大維,再加上凱撒忠實的追隨者,羅馬大祭司李必達,共同組成了羅馬帝國的「後三頭同盟」。三大巨頭坐到一起商量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凱撒報仇。

很快,三巨頭一起公布了一張通緝令。參與刺殺凱撒的兇手自然是要處死的,因此,布魯圖斯、卡西烏斯和德奇姆斯等人的名字赫然都出現在這份名單上。而西塞羅這個來回搖擺的牆頭草,也成了安東尼的眼中釘,直欲除之而後快。

最終,西塞羅被安東尼派來的搜查隊殺死,首級和右手被釘在元老院門前展示;德奇姆斯被安東尼斬首;布魯圖斯和卡西烏斯不甘束手就擒,起兵與安東尼、屋大維對決,最終死在腓立比戰場上;至於其他幾個刺殺者,也在羅馬城中的大屠殺中身亡。

凱撒死後被封為神,被羅馬人尊為「神聖的尤利烏斯」。我們今天還能看到凱撒神廟的廢墟,依然有人定期前往祭壇獻花,以緬懷羅馬的最後一任獨裁官。不過,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似乎對凱撒的功過有著不同看法,在自己的作品中,他這樣形容凱撒:「身後罵名不盡,功績屍骨同埋。」

是啊,凱撒的才華和功績確實值得後人銘記,但他為了維持獨裁統治,不惜踐踏羅馬的共和制,以及他在高盧的瘋狂殺戮,導致數百萬人死亡或被奴役的黑歷史,卻被人們選擇性地遺忘了。

不管怎樣,凱撒把自己用軍事獨裁控制元老院的方法傳給了屋大維,從此,再也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羅馬由共和國向帝國轉變了。凱撒策劃了這一切,但他卻沒能看得到。

相關焦點

  • 凱撒大帝被私生子連捅23刀,下場悲慘,羅馬統治危在旦夕
    凱撒大帝本身就出生於貴族,他自幼生長環境十分的優渥,培養出來的他也是極其具有風度。凱撒大帝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傳奇的一生,其中有關他的很多謎團也有待我們後人去解開。西方歷史上就有人評價說,一切偉人之中最偉大的就是凱撒。
  • 埃及豔后:迷倒兩位羅馬巨頭的「妖后」鼻祖,終用毒蛇自殺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若論「妖后」鼻祖,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可謂獨佔風騷。 她的故事流傳幾千年而不衰,被認為是集美貌、野心和手段於一體的極致妖婦。
  • 莎士比亞罵她是性感妖婦,長相奇醜的埃及豔后為何能徵服凱撒大帝
    古埃及和古印度,古巴比倫,古中國共稱為四大文明古國,而埃及這個國家一直以來都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無論是傳聞永生不死的法老,還是壯闊恢宏的金字塔,都激起人們濃厚的探索興趣,而埃及豔后的戲劇性的一生也同樣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 「埃及豔后」什麼來歷?為何和凱撒關係密切?古埃及的宮鬥大戲
    但在為數不多有些名氣的西方歷史名人裡,被稱為「埃及豔后」的克裡特帕特拉絕對可以算上一位。而她有名氣當然不是因為她是埃及末代法老,而是因為她和包括凱撒在內的一系列羅馬政要的密切關係。那麼這個克裡奧帕特拉究竟是什麼人,她身為埃及女王又為何和羅馬人關係密切,而背靠上了大樹的她又怎麼成了埃及的亡國之君呢?「埃及豔后」的背景克裡奧帕特拉之所以被稱為埃及豔后,當然是因為她來自埃及。
  • 蘇拉——凱撒——屋大維,羅馬進入帝制時代所經歷的三巨頭
    但蘇拉最終放掉了一個人,一個羅馬史上最有名的英雄人物——凱撒,他是馬略的內侄。2、凱撒與龐培馬略與蘇拉對羅馬貴族的大屠殺說明羅馬的共和體制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形勢了,但一項制度總是積重難返。屋大維是凱撒的義子,這是他最大的政治優勢,而安東尼則在軍中威望最高,應當說最初安東尼分到的地區也是最為富庶的。但時勢和戰爭並不是有錢就可以,更何況安東尼在東方選擇的不是希臘而是埃及作為自己的根據地,我們知道,這與埃及豔后有關。
  • 凱撒犯了什麼錯?埃及豔后破口大罵,人類文明瑰寶毀於一旦
    在電影《埃及豔后》中有這樣一幕,伊莉莎白·泰勒飾演的克婁巴特拉,也就是著名的埃及豔后非常憤怒地指責辱罵凱撒,原因是後者在戰鬥中率領部隊不慎點燃了亞歷山大圖書館。是什麼能讓區區一個埃及王權競爭者膽敢對當時西方最強大的羅馬共和國最高領袖如此發難,又是發生了什麼事讓學識素養卓越的凱撒燒毀圖書館?這件事就說來話長了。
  • 埃及豔后為什麼能成為最後的法老,凱撒和安東尼,誰才是她的最愛
    1埃及豔后埃及豔后與凱撒大帝並不只是單純的浪漫故事按照父親的遺言克利奧帕特拉原本應該是要嫁給弟弟,和他共同統治埃及,但是兩個強權者難以共存只有開戰,擁有軍隊的託勒密十三世有明顯優勢,克利奧帕特拉被迫逃離到敘利亞,她一直尋求機會奪得政權
  • 令歐美史學界驚豔的埃及豔后,憑藉美貌與才能,震動羅馬朝廷上下
    這一系列的舉動,令許多羅馬貴族感到極為不滿與憤怒,一場除掉愷撒的計劃就此展開。 二、徵服安東尼 公元前44年,凱撒在元老會突遭暗殺離世。不久之後,作為遠親的馬克·安東尼利用愷撒的威望,決定打著為愷撒復仇的旗號,來稱雄羅馬。
  • 迷倒曉松的性感無比的埃及豔后!
    克利奧帕特拉與託勒密十三世表面上重歸於好,但託勒密十三世並不甘心大權旁落,他對凱撒的作為感到憤怒,想通過抗爭奪回權力,他帶兵包圍了法洛斯島上的羅馬人,在隨後發起的攻擊中,託勒密十三世不慎跌落溺水,戰敗而死。凱撒徵服了埃及,但卻沒有把埃及化入羅馬的領土。從此,克利奧帕特拉與凱撒生活在一起,並有了一個兒子,即凱撒利安,意思是「小蓋厄斯•儒略•凱撒」(凱撒全名為蓋厄斯•儒略•凱撒)。
  • 考古專家解讀:十個關於埃及豔后冷知識
    2.她殺了她的兄弟姐妹特別是在埃及和王室,謀殺案和婚姻一樣普遍,埃及豔后和她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在公元前51年成為法老王后,埃及豔后開始通過在公元前48年訪問羅馬凱撒大帝時吸引羅馬將軍凱撒來增強自己的力量,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她和她的兄弟託勒密十三世之間的緊張關係。她開始與託勒密爭奪王室控制權。
  • 嫁給親兄弟 色誘凱撒 勾引女婿與義子:埃及豔后淫亂混亂一生!
    而他其中一個敵人龐培,卻趁機逃到了埃及投奔託勒密十三世。然而凱撒是不會給對手任何希望,他也帶領大軍殺到了埃及。託勒密十三世一看不對勁,馬上殺死龐培將他的人頭給凱撒送去。可惜託勒密的馬屁給拍錯了,一不留神拍到了馬蹄上。凱撒認為龐培雖然是自己的對手,但是也是一個英雄。
  • 世界歷史17 凱撒是如何一步步逆襲成為羅馬最高統治者的
    凱撒公元前100年出生於羅馬一個小貴族家庭,在大貴族圈並不入流,屬於雞頭鳳尾的那種,凱撒的成功完全是個人奮鬥的結果,他是政治家、軍事家、歷史學家、修辭學家、文學家、演講家,這些本事將會在今後的道路上大放異彩。
  • 埃及豔后原來一點也不「豔」,她竟是靠這一招徵服了2大帝王情人
    埃及豔后的外號廣為人知,但知道其本名的人卻少之又少。埃及豔后本名克婁巴特拉,是埃及的公主。她一開始並不是埃及唯一的女王。她和弟弟共同執政,直到她的弟弟對戰凱撒戰敗,她才成為了真正的國王。她在位期間,不僅為疲於戰事的埃及帶來了整整22年的和平,還打通航運,建造了著名得而亞歷山大港,建造了龐大的建築群體。
  • 埃及豔后又矮又醜,為何還能迷倒一群男人?被人稱為尼羅河畔妖婦!
    但是在羅馬人流傳的故事中,她的形象卻是又矮又醜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到底真實的埃及豔后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呢?既然埃及豔后又矮又醜,又為何還能迷倒一群男人呢?
  • 郝蓮娜紀念全球100位偉大女性之克利奧帕特拉——永遠的埃及豔后!
    埃及豔后,美貌、智慧、勇敢的化身,值得我們致敬!那時克利奧帕特拉正處妙齡,美豔驚人,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把蓋厄斯·儒略·凱撒給迷住了,蓋厄斯·儒略·凱撒就下令執行克利奧帕特拉的父親的遺囑,由克利奧帕特拉和克羅狄斯·託勒密十三世一起執政。隨後,波希紐斯發動叛亂,叛亂失敗後被殺,克羅狄斯·託勒密十三世在逃亡的時候也命喪黃泉。蓋厄斯·儒略·凱撒徵服了埃及,但卻沒有把埃及化入羅馬的領土。
  • 看凱撒私生子如何坑爹?
  • 耶路撒冷Jerusalem~第三十六篇:凱撒統一了羅馬帝國,性慾旺盛的他睡了埃及豔后,耶路撒冷迎來了耶律王時代
    ——馬可福音一章十二節,直譯今日讀經心得:耶路撒冷Jerusalem~第三十六篇:凱撒統一了羅馬帝國,性慾旺盛的他睡了埃及豔后,耶路撒冷迎來了耶律王時代。在羅馬,以富有著稱的克拉蘇因貪婪、殘忍而臭名昭著。他還曾將六千個奴隸釘死在阿庇安路兩邊的十字架上,以慶祝他鎮壓斯巴達克斯起義的勝利。
  • 愷撒徵服埃及丨「同化」和「徵服」的渙然冰釋
    前言在古羅馬,愷撒是一位了不起的徵服者,在高盧戰爭中,他建立了卓越的功勳,徵服了整個高盧地區和不列顛尼亞。而在擊敗龐培之後,愷撒向埃及進軍。因為龐培逃到了埃及。為了徹底消滅龐培,也為了擴充羅馬的領土,愷撒將埃及作為自己的徵服目標。雖然埃及曾經被羅馬徵服,但是只是臣服於龐培,而不是臣服於愷撒。
  • 埃及豔后成功俘獲兩位統治者,為何屋大維可以抵擋艷后的誘惑?
    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七世成功虜獲了兩位統治者:凱撒大帝和安東尼,可羅馬帝國的新的統治者屋大維卻並未被她迷倒,原因何在?答案顯然並非埃及豔后年歲大了不「豔」,實際上,即便辭世時克麗奧佩特拉也剛剛39歲,保養得宜的她此時依舊美豔無雙。
  • 一代埃及豔后,「克」死四任丈夫,她靠徵服男人來徵服世界
    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位奇女子,她通過不斷地徵服男人,登上了權力的頂峰,她就是著名的埃及豔后克裡奧帕特拉。但丁、莎士比亞等都將這位傳奇女人描述為「曠世的性感妖婦」;而蕭伯納也稱她為「一個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潔,古埃及王室流行兄弟姐妹結婚,不要覺得這是亂倫,這在古代社會是很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