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路過老家,哥嫂大魚大肉,父母饅頭鹹菜

2020-12-26 騰訊網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老家在北方某縣城,我目前在南方某省會城市工作。

關於盡孝這件事,我其實沒資格對哥嫂討伐,至少,父母每天和他們一個屋簷下生活,而我卻不能讓父母來到我身邊。

不是我沒條件給父母更好的生活,而是我老婆排斥我父母來到我身邊,且我惹不起我老婆。

因為我工作之餘還有一些外快,所以,這些年,我都是把我的外快以及私房錢全都轉給我哥嫂。就希望他們能對我父母好點。

前段時間,出差路過老家,在沒打招呼的情況下,回去一趟。看到的場景:哥嫂大魚大肉,父母饅頭鹹菜。

講真,當時真的想對哥嫂發飆,最終還是忍了:我沒能力把父母接到我身邊,在這個時候和哥嫂大吵,最終,受罪的還是我父母。

回家路上,我特別恨自己,並扇了自己兩耳光。

每每想起這件事,我就覺得自己窩囊。

無形之中,也影響了我對老婆的態度。

只是,我卻沒有勇氣離婚。

木子李編後語:

潛臺詞:

1)關於你老婆不孝順你父母這件事,你是對你老婆有抱怨的;

2)關於你哥嫂對你父母「刻薄」這件事,你是不滿意的;

3)你現狀下的生活,並不是你期許的生活。

於是,會發生的可能性:

1)如果有一天,你翅膀硬了,你會和你老婆離婚;

2)如果有一天,你翅膀硬了,你會和你哥嫂理論,並把你父母接到你身邊。

由此導致的結果:

你會更加努力工作,你越接近事業成功,你和你老婆的感情就越危險。

對此,希望所有已婚女人細品。

相關焦點

  • 母親生病,兩女兒照顧她後抱怨哥嫂不管,哥嫂回來後大家都笑了
    法律也規定,每個子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這是法定的責任。但有些按老規矩辦的家庭中,他們是實行女兒嫁出去,兒子留在家裡。這種家庭中父母都是靠兒子的,女兒是回來幫幫忙,適當儘儘孝的,贍養父母的主要責任都是由兒子來承擔的。02張女士的婆家就是按老傳統辦的,張女士的老公是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妹妹。前些年公公去世後,張女士和老公在外地打工,就把婆婆接去住在一起了。
  • 夫妻倆因吸毒在看守所聚首 哥嫂毒齡30餘年愛滋纏身
    夫妻倆因吸毒在看守所聚首 哥嫂毒齡30餘年愛滋纏身 2013年04月28日 15:43:25   浙江在線嘉善4月28日訊(通訊員 徐曉恩)阿娥,今年35歲,雲南人,父母雙亡,也與幾個哥哥斷絕了往來。
  • 妹妹出嫁,要感謝養育之恩,她跪拜了哥嫂卻沒跪拜父母
    妹妹出嫁那天,臨出門行跪拜禮,她跪拜了哥嫂卻沒跪拜爸媽。妹妹也很爭氣,考上了師範院校,畢業後回到老家的學校做了一名英語教師,沒出嫁前她一直住在哥哥家。後來妹妹有了男朋友初次帶他回家見哥哥,哥哥高興地躲在衛生間哭了半天,妹妹終於熬出頭了……妹妹要出嫁了,整個的婚禮都是哥哥一手操辦的,哥哥說:爸媽咱都指望不上,但還有哥呢,別人有的咱也要有,不能讓你婆家小看咱。
  • 侄子生病需要換腎,哥嫂給30萬讓我捐一個腎給侄子,老公不同意
    如果哥嫂對你有恩,如今他家孩子生病需要換腎,而剛好你符合換腎標準,這個時候哥嫂哀求你給親侄子換腎,你會同意嗎?倘若你老公拒絕,你又該如何面對?我和老公結婚至今,感情挺好,如今女兒念大三,一家三口日子過得還算幸福。最近我娘家發生了一件大事,讓我和老公的婚姻出現了危機。一邊是我的老公,一邊是我的娘家,我該怎麼辦呢?
  • 難忘老家的「醃鹹菜」
    前些日子回老家,她大包小包的帶回老家來分給我們,好像大家對她的胡蘿蔔都不怎麼感冒,沒人要。我分得一大袋子。胡蘿蔔是好東西,號稱「小人參」,當寶貝一樣送了鄰居們一些,關鍵是上肥料,沒打藥,純綠色,吃著放心。至於怎麼吃,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
  • 蘿蔔鹹菜
    我愛吃白菜,富含粗纖維,但我更愛吃蘿蔔,尤其是蘿蔔醃製的鹹菜,清香酥脆。蘿蔔鹹菜雖然登不上大雅之堂,卻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餐桌上的精品點綴。   前幾天,大嫂從老家送來一袋蘿蔔鹹菜,米黃色,條形狀,看著就直流口水。每次餐桌上我都要佐以米醋、香油吃一些。感覺大嫂醃製的蘿蔔鹹菜不鹹不淡,口味適中,酸脆利口,下飯下食。
  • 大衣哥和大衣嫂,原來我膚淺了!
    賺錢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這應該是很多打工人的想法,至於回報社會嘛,就是更高層次的思想了,就拿大衣哥朱之文來說吧,他原本只是朱樓村一個不起眼的農民,一家四口靠種地為生,一年到頭也攢不下幾個錢,本以為大衣哥一夜暴富之後,即便是不選擇報復性消費,也會選擇煥然一新的生活,結果呢?
  • 每次回娘家帶的禮物,都被嫂子拿去孝敬她父母了,想著都來氣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讀者來信:木子李:我和丈夫以及哥嫂,目前都住在縣城,我父母以及嫂子父母都住在農村,同村。有件事,我一直覺得特彆扭,就想吐槽一下:逢年過節,我每次去父母家,都會拿禮物,最終,我送給父母的禮物,都會被嫂子拿去孝敬她父母,關鍵是,我父母對這件事一點都不生氣。用我媽的話說:反正,你哥嫂去看望他父母也要拿禮物,將你的禮物轉手,還能給你哥嫂省點錢。
  • 鄉愁||春雨:宣平鹹菜
    宣平鹹菜不僅僅是菜,更是治療各種思鄉雜症的良方。現在遠在他鄉的同學朋友想起了當年的鹹菜還有鹹菜裡的筍,都說宣平鹹菜是家鄉菜,想家鄉菜是一種情懷。不是說多少好吃。從健康角度講鹹菜太鹹,吃了容易得高血壓,但那個年代我們只能吃鹹菜,也沒有聽到因吃鹹菜而得高血壓的,那時的我們身強力壯,暑假砍柴、打工,開學了去上學,生活雖然艱辛但內心很快活。
  • 從大衣哥夫婦吃飯的圖片看出,衣櫥衣物凌亂,而大衣嫂的手鐲很亮
    大衣哥成名之後,人們喜歡聽他唱的歌,他的質樸親切也是大家所喜愛的,他的歌唱的那麼好,卻沒有改變他質樸的本質。不唱歌,不參加演出的時候,就會回到他農村的家,和妻子孩子在一起。大衣哥在家的時候,也有許多粉絲到他家裡拜訪,吃飯的時候也不放過,圖片被傳到網上,大衣哥從來不驕不躁,心平氣和的和粉絲打成一片。
  • 《我哥我嫂》首播收視亮眼,但劇情荒唐,聖母劇仍將「大行其道」
    文\娛鋪子▲《我哥我嫂》首播收視亮眼由導演曲有為執導,由編劇談韋、蔣雪藍擔任總編劇,演員王雅捷、王挺、吳其江、周揚等演員主演的大型長篇電視連續劇《我哥我嫂》登上央視電視劇頻道播出《我哥我嫂》原名是《我哥我嫂的花樣年華》,是這個製作團隊「花樣年華」系列電視劇的第三部,講述了女主角夏一男(王雅捷飾演)遭遇新婚變故,丈夫彭光明(吳其江飾)和婆婆接連出事,女主角毅然走進家徒四壁的彭家、歷經辛苦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故事。
  • 喊話婆婆:小月子你給我吃方便麵,你月子也只配吃鹹菜饅頭
    方興國是重點大學畢業,聽說之所以回到老家就業是因為惦記父母,想陪在身邊。他是濃眉大眼的那一款,一米七八的個頭,籃球場上生龍活虎的。陳雅麗呆呆地在場外瞄著方興國,他穿著跨欄背心,皮膚被曬成古銅色,肌肉一塊一塊泛著麥色的光芒。她不知不覺咽了一下口水。哈哈哈哈,老樹開花。陳雅麗閨蜜徐冬冬笑得前仰後合的。
  • 「你們做哥嫂該幫著弟弟,騰出一間房給他結婚用」「無能為力」
    但是小叔子的工作態度很成問題,所以每次都是沒堅持幾天就鬧著太累不想幹了,我很苦惱,最後我也煩了,就跟婆婆說:「小叔子已經是個成年人了,不能啥事都靠著父母還有哥哥嫂子吧?也該自己獨立了。」誰知道這句話又觸動了婆婆的神經,對著我就是罵:「人家都說長嫂如母,你看你這嫂子當的,一點用都沒有,也不知道我兒子看上你什麼了!」
  • 兩個「小棉襖」,寶爸啃雞腿,生了個皮夾克的爸爸:饅頭鹹菜就行
    網絡段子爆笑引深思,生兒生女狀態差距大,你雞腿我鹹菜兩個的爸爸在吃午餐,一個爸爸手邊好幾個菜,手裡還拿著一個大雞腿啃的正香。另一個爸爸手裡拿著饅頭,但是配菜只有一點鹹菜,看著慘兮兮的樣子。上前一問發現兩位爸爸掙錢確實不一樣,但是情況並不是想像的那樣掙得少吃饅頭,掙得多吃雞腿。吃雞腿的爸爸說:「我一個月掙5千,吃的可能稍微好一點。」啃饅頭的爸爸說:「我一個月掙2萬,吃的好寒酸。」
  • 老家的醃菜缸
    提到醃辣椒,忽然就想起老家的鹹菜缸來。    從前的日子過得窮,大約每一家都有一隻專門用來醃製鹹菜的大缸。    鹹菜缸就放在院子裡的一角,半缸鹹水,半缸鹹菜。下雨天常常蓋不嚴蓋,會有一些雨水進去,所以鹹水總比鹹菜多。
  • 《我哥我嫂》央八首播,年代苦情大劇,坐穩了收視率爆款的席位
    文/馬慶雲3月28日晚間,電視劇《我哥我嫂》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首播。這是一部註定口碑方面兩極分化的劇作,而在收視率方面,目前呈現的數據非常不錯,首播情況,僅次於央視一套的《一個都不能少》,遠高於衛視頻道的幾部電視劇。
  • 《我哥我嫂》今晚開播,演繹平凡人的不離不棄
    由王雅捷、王挺主演的電視劇《我哥我嫂》今晚在央視八套開播,該劇直指「愛情堅守」和「親情責任」的深刻蘊意,演繹了平凡人用真情和大愛迎來幸福生活的故事。《我哥我嫂》講述了女工夏一男新婚當日遭遇飛來橫禍,丈夫成為植物人,此時家徒四壁,婆婆又驟然去世。彭家給夏一男留下的只有昏迷的丈夫、年幼弱小的兄弟、和孤苦無依的侄兒侄女。夏一男為了愛情始終不離不棄,不畏艱難,努力支撐整個家,擔起大家長的重任,並逐漸為眾人所理解。
  • 咱們水鄉女人把個鹹菜寫得讓我的胃口大開!
    鹹    菜撰稿人:風的顏色我愛吃鹹菜。老家地道的醃鹹菜原料是白蘿蔔。粥很熱,表面很快凝住一層膜,他不時沿著碗邊轉著圈喝,吸溜的聲音極大,一邊抖著被燙的舌頭,一邊夾起粥碗裡一塊鹹菜,咬上一小口,又放回到半凝固的粥面上。一系列動作,流暢嫻熟,絕不耽誤接上鄰居的話頭。白粥,鹹菜讓爺爺無比幸福滿足。記憶裡鹹菜最美味的吃法是切條放在碗裡上鍋蒸。鹹菜表面打一個雞蛋上去,那時雞蛋絕對是奢侈品,所以蒸雞蛋鹹菜的次數就很稀少而記憶尤深。
  • 粉絲上門求助大衣哥,大衣嫂的態度引熱議
    人紅是非多,這句話形容大衣哥朱之文再合適不過了,其他明星賺錢,我們最多就是嫉妒羨慕,可大衣哥賺錢呢,很多人就跑到他的家門口求助,理由嘛,其他明星的家,粉絲找不到,而大衣哥的家,幾乎就是個公共場所!經常看短視頻的小夥伴都知道,每天都有幾百個關於大衣哥的短視頻被傳到網上,說句難聽的,三裡五村會玩手機的人,基本上都拍過大衣哥,雖說賺到的錢不多,但總比沒有強!
  • 大衣哥回星光大道當評委,兒媳帶大衣嫂開直播,顏值再次引熱議
    大衣哥朱之文是農民出身,一直保持著淳樸善良的本質。大衣哥火了之後 也不忘記和自己生活在同一地方的村民,更是拿出錢來建設家鄉。大衣哥朱之文的兒子前段時間結婚了,也頻頻登上熱搜,可見大家對大衣哥的關注還是很高的。在忙完兒子的婚姻之事後,大衣哥朱之文被爆出了回到《星光大道》當起了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