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七旬農民把南方橘子樹種到北方每年結果幾百斤,30年後啥樣子

2020-12-26 黃土塬
王大叔家枝頭上金燦燦的橘子

橘子是我們大家經常吃的一種水果,但是我們都知道橘子產自南方,在我們北方不產橘子,我們北方人吃的橘子也大多是從南方運輸過來的。但是在山西平陸的一個農家小院裡,卻有一棵生長了30多年的橘子樹,不但長勢茂盛,而且每年還能結果好幾百斤,冬季來臨,滿樹的橘子由綠變黃,黃澄澄、金燦燦的橘子掛滿枝頭成了北方冬季裡一道靚麗的風景。

王大叔家的橘子樹

這棵橘子樹生長在平陸縣一個農家小院裡,站在主人家的樓上往下看,高度已經超過了前面的2層樓高度。近幾日當地最低氣溫已經下降到了零下7度,院子裡水盆裡也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這棵橘子樹卻在嚴冬裡依然葉子碧綠,枝頭掛滿金燦燦的橘子。

王大叔在介紹他家的橘子樹

這棵橘子樹的主人姓王,今年已經70歲了,說起這棵大樹的來歷,大叔說這棵樹是30多年前老母親在集市上購買的,買回家後栽植在了張村老家的院子裡,在老家生長了七八年後長到了拇指粗細,94年自己在縣城邊修建了這個小院,由於喜歡養花種樹,搬家的時候把這個樹苗也一起移栽了過來,算下來在這裡也已經生長了26年了。

王大叔在測量橘子樹的胸徑

王大叔說栽植後除了正常澆水,也不曾修剪施肥,這棵樹卻長得根深葉壯,而且每年都會結滿樹的果子,最多一年結了有三四百斤。春天來臨滿樹白花,院子裡香氣撲鼻,十月底果實開始慢慢變黃,掛在樹上也十分的漂亮喜人,索性就由它生長了。原本因為這棵樹四季常綠,是要把它作為觀賞樹的,不曾想二十多年來長成了大樹,如今樹徑周長已經74釐米,算下來直徑已有20多釐米了。

枝頭還是碩果纍纍

說起這棵大樹到底是不是橘子樹,大叔說自己也拿不準,說是橘子樹吧,這棵樹結的果實卻吃不出橘子的味道,果肉多汁卻十分的酸,過了12月份能略微酸輕一點,說不是橘子樹吧,果實外形和顏色卻和橘子一樣。所以說這棵樹具體叫啥名字自己現在也拿不準。

為了讓我們體驗一下這棵橘子樹上結的果實,王大叔特意摘了幾個讓我們品嘗,橘子很大,但是感覺裡面很空,非常好剝,果肉略顯白色,汁水足果肉少,拿起一斑放嘴裡咬破,那種酸爽簡直無法形容,感覺比檸檬都酸。大叔說這棵樹每年結的幾百斤果實也就自己的內弟喜歡吃,每年過來摘幾筐回家吃,其他人也就是品嘗個稀罕,誰也享受不了這酸味。所以每年除了內弟採摘一部分,就讓它一直掛在樹上,權當看風景了。

王大叔說也曾有人提出說這樹上長得有刺,應該是南方沒有嫁接的原生橘子樹,去年自己曾經用從南方捎回來的橘子樹接穗嘗試嫁接了2枝,也許是時間不合適,也許是自己的嫁接水平有問題,2次嘗試都沒有成功,鋸斷的樹枝又重新生長出了旺盛的枝條,新枝上的尖刺看起來更加明顯。

王大叔說,至今也沒搞明白這到底是不是橘子樹,是個啥品種?雖然這棵樹結的果子不是十分美味,但是這棵樹在院子去成了最好觀賞樹,四季常青,四季都有看頭。這些金燦燦的果實一直會掛到明年開春才會自然掉落,下雪了更是冬日裡一道平陸的風景線,就讓它在這裡繼續生長吧,也算是對母親的一種思念!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看見這些橘子的模樣,小編用長焦鏡頭拍了幾張特寫,希望南方的果農朋友看見後給說說這到底是個啥品種的橘子樹?【看更多百姓鄉土故事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寒冬季,山西大叔家30年生橘子樹,枝頭果實纍纍能結500斤
    的古典故事已經告訴我們是「水土異也」之緣故,可是總有人不相信,這不在黃河岸邊的山西省平陸縣,有位王大叔家有棵30年生的橘子樹,寒冬季節果實纍纍掛滿枝頭,而且成為親朋好友,四方鄰居的美味。今天我們看看南方的橘子樹在北方能結出啥水果。
  • 畝產上萬斤,蓮霧在南方可能多到沒人要,在北方能賣到30元一斤
    一、有一種水果在南方可能無人問津,北方卻一度「吃不起」。不少批發經營水果的朋友都有一個小竅門:哪裡的水果最有特色就進哪裡的水果。就以南方的蓮霧為例,也叫做「天桃」「 洋蒲桃」等,在我國寶島臺灣以兩廣等沿海地區可能多到「爛大街」,根本很難賣出好價錢;到了盛果期更是幾乎無人問津,落在地裡的果實都沒人撿。是蓮霧不好吃嗎?並不是的,它在北方地區曾一度被賣到20~30元/斤的高價,讓不少北方地區的朋友們直呼「吃不起」。
  • 在北方1斤賣到20,在南方被淪為綠化樹,果實掉落一地無人撿
    導讀:在北方1斤賣到20,在南方被淪為綠化樹,果實掉落一地無人撿地域的差異,樹木品種差異也是相當大,各地都有獨特的樹木,相比較而言,溫暖的南方地區,樹木品類相當要比北方多一些。但由於突尼西亞軟籽石榴是一種喜歡溫暖環境的果樹,在北方地區很難越冬,即便是採取了嫁接技術,但耐寒的根部沒有被凍傷,但嫁接的接穗通常是熬不過北方的寒冬,這也是環境制約了很多果樹的北移。在南方有一種果樹,結果頗多,果實鮮豔口感微甜,靚麗的外表加上不錯的口感,這種果實在北方地區一斤能夠賣到一二十塊錢。
  • 6旬農民大哥歷時4年,花16萬元,為四川媳婦建造南方風情家園
    能人姓薛,今年63歲,薛大哥的家在村子靠南的大溝邊,從外邊看他家的建築風格和普通農家沒有啥區別,只是門樓是新建的,我們進去後讓人大開眼見,難以相信院裡的南方園林風格,竟然出自一位普通的北方農民之手。薛大哥說,自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晉南農民,沒有想到卻娶上了一個四川媳婦,老伴的老家是四川自貢的,當年是跟著嫁在當地的姐姐一起過來的,經人介紹他們兩個成了家,老伴給自己生下一兒一女,一家人過得和和美美,老伴性格溫順,賢惠善良,在家裡孝敬父母養育孩子,為家庭付出了一切,可是當地畢竟是北方,和南方的環境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特別是年紀慢慢大了以後,人常常會思念家鄉,為了讓老伴開心快樂
  • 家住「北方」的花友,如何養好?來自「南方」的「橘子樹」呢?
    這幾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原本每年都下雪的北方地區,都不同程度出現了「暖冬天氣」。再加上冬季北方很多地區每年供暖,越來越多的養花愛好者,都在「前赴後繼」的努力地嘗試,把南方的橘子樹,移栽到北方讓其「安家落戶」茁壯生長!今天,楓林就把自己在北方地區,種植橘子樹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 南方的一種野果,北方也有人賣,草果是什麼?為啥30元一斤很暢銷
    為啥30元一斤在市場上還很暢銷呢?農村就是一座寶庫,這寶庫裡啥都有,有暖暖的鄉情,熱情互助的左鄰右舍;地裡還有吃不完的蔬菜,家裡還存放著純天然的瓜果,以及吃不完的糧食……而山上,則有數不清的野果,很多野果的價值非同凡響,只是一些農民還搞不清楚它們具體有什麼用。
  • 我國特有的樹種,壽命可達數百年,種子可榨油,被稱為「腦黃金」
    導讀:俗稱北方木瓜,種1次收穫300年,種子可榨油,被譽為「液體黃金」 文/農夫也瘋狂 老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 南方的水果,4元1斤少人吃,改個名字在北方賣12元1斤,咋樣了?
    導讀:南方的水果,4元1斤少人吃,改個名字在北方賣12元1斤,咋樣了?文/農夫也瘋狂因為種植技術更先進了,再加上交通運輸的便利,之前好些水果只有應季才有,可是現在多數的水果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比如有些水果是夏季成熟,可是現在卻能在冬季成熟,並且大量上市,這對於廣大的吃貨朋友們來說,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同時對於種植的農民,也增加了收入。
  • 南方水果北方「安家」 魚河農民朋友試種成功
    陽光訊(賈贇 王宏進 記者 張磊)番石榴、佛手等水果,對於我們北方人來說,大部分人應該是陌生的,因為它們都屬於熱帶水果,在寒冷的北方鮮少會有,若不是現在的物流四通八達,估計我們北方會有很多人都沒見過這些稀罕水果。
  • 大數據告訴你:稱霸北方餐桌的餃子,到南方也不慫啊!
    冬至這天,北方人照例是要雷打不動吃頓水餃的,而南方人更多是吃湯圓、米糰。為何逢年過節,北方人都要吃餃子,而南方卻少有吃餃子的傳統呢?這恐怕要追尋到糧食的產區分布了。數據顯示,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北方冬麥區的小麥種植面積及總產通常佔全國總量的60%以上。由此,小麥之所以能成為北方人民的主食,實在是因為這裡種得多。
  • 農村孩子當玩具,6年才結果,如今35元1斤,農民:誰種誰賠
    農村孩子當玩具,6年才結果,如今35元1斤,農民:誰種誰賠。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農村生長著許多千奇百怪的植物,主要是因為農村野外土地面積廣闊,有生長野生植物的空間。但是今天我要說的這種植物,它生長在農村,不僅形狀奇特,名字也十分怪異,以前的時候根本嗯會採摘,只有一些農村的孩子拿它當玩具,如今這種植物售價高達35元1斤,種植它真的能賺錢嗎?一起了解一下。其實,我說的這種植物叫厚鱗柯,很多人一聽這個名字都懵了,因為從名字中完全猜不出這種植物的樣子。
  • 淺談南方與北方
    2000年-2010年菜鳥階段的十年是在江南度過的2010年-2020年在北方創業十年,期間不超過三個月必回一趟南方,因為……心之所向,有事無事,總想到長江之南溜達一下,哪怕只是開車走走。以長江為界,南方飲食豐富,細膩,在品嘗美味的的同時更能體會到歷史的痕跡,比如福建、廣東,四川、湖南等地的美食。北方地方特色大多比較簡單,體驗美味之後,在歷史層面更多感覺到古代以來基層民眾的生活方式。這裡沒有貶低之意,北方人大多會喜歡南方的飲食,南方人大多吃不慣北方飯菜這個是事實。美食方面後續會有專題我們來細聊。
  • 南方橘子滯銷,網友支招陳皮7000一斤,老農:陳皮不是你想的那樣
    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方氣候差異很大,因為有了不同的氣候,當地的美食也不一樣,就像很多水果在南方盛產,在北方卻長不出來,現在已經進入了冬天,這個季節正是南方水果收穫的季節,很多南方的時令水果,在當地很便宜,到北方之後,由於運費,人工,經銷商層層盤剝,到了我們北方食客的手裡,價位已經翻了幾番。
  • 除了殼沒啥肉,去年卻賣20元1斤,今年跌到3元,農民:懶得挖
    以前農民是為了填飽肚子不得已去挖野菜,摘野果。現在更多的人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當然也有人是為了貪圖口舌之欲,他們寧願花高價錢也要買野菜來吃。 如今北方地區已經是白雪皚皚了,可是南方也才剛入冬不久,這個時候可吃的野菜還有不少,比如薺菜、土大黃。前幾天筆者就看到有人在馬路邊上挖土大黃,他們說可以用來燙火鍋吃,這倒是讓我很驚訝,原來土大黃也能吃。
  • 嵩縣農民種植「北方白香蕉」,從野生到大田培育成功,耗時8年
    當地俗稱「八月炸」,也有人叫它「北方白香蕉」。不過,「人紅是非多」,隨著網絡的傳播,大山裡的野生八月炸成了「網絡達人們」尋味的對象。藤本植物的八月炸,會被遊客折斷枝條,甚至有人連根挖出……9月9日,在河南省嵩縣德亭鎮,當地農民趙群娃卻從自家耕地裡摘下來幾千斤即將成熟的八月果,原來,這位樸實的農家大叔用時8年,終於把山上的野果培育成功,可以進行大面積栽種了。
  • 爭論了這麼多年了,到底是北方冷還是南方冷
    然後下邊兒的一個評論就是這個樣子的。這個評論下邊兒引發了大家對於南方了還是北方冷的一個討論而在這個評論下邊兒,瞬間引發了到底是南方冷還是北方冷的一個討論。其實這個話題已經爭論了很多年了,從我上大學開始,就一直有人在爭論這個話題,我同學,我身邊的朋友,包括一些老鄉什麼的,一直在爭論這個話題。到底是南方的還是北方。而對於我個人來說的話,我覺得我是有條件來發表自己看法的。
  • 冬季囤菜,北方人囤白菜、大蔥,看看南方人都囤些啥?
    冬季囤菜,北方人囤白菜、大蔥,看看南方人都囤些啥?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年底。之前看北方的朋友囤大白菜都是幾百斤的囤,大蔥也是成捆的囤,相比北方的豪氣,南方人過年前囤菜的規模會小一些。主要以一些臘肉製品和乾菜為主,下面就給大家看看南方人都囤些啥。
  • 山西66歲農民大叔,獨守300年古城堡20多年,看活成啥樣
    2020年初冬季節的第一場雪已經飄落在呂梁山區,沿途中還能看到殘雪的痕跡,順著山谷中的一條小道我們來到了李大叔生活的石頭城堡下邊,水泥小道在山腳下繞過一個大彎道通向城堡,儘管冬季山坡上的樹木凋零,可是不細心查看,還是很難發現隱藏在裡邊的石頭古堡。
  • 「烏金」變「紫金」 山西鄉寧打造中國北方紫砂之都
    他小心翼翼的樣子,如同捧著一件件稀世珍寶。山西晚報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這些紫砂壺有圓器、方器、花器、筋囊器、提梁器等外觀,壺形高矮胖瘦不一,各不相同,有的靈動飄逸,有的古樸敦厚,有的輕快明朗,有的粗獷簡雅,尤其鄉寧的特色梅樁壺,如同一件雕塑,採用的是梅花堆花手法,將有色的泥漿堆積塑造成型,栩栩如生。
  • 16斤才出一斤成品,一斤80元很熱銷,農民卻說想靠它掙錢很難
    時間已經進入到了11月,南方的農村有一種果實又成熟了,而它在農村人看來,就有這樣的作用,如今更是很熱銷。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這種果實,16斤才出一斤成品,一斤80元很熱銷,農民卻說想靠它掙錢很難。這就是油茶果,它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應該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果實,每年的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這段時間,就是它成熟的季節。而懂得收穫它最佳時機的人們,卻會選擇在霜降之後進行採摘,因為這時候採摘可以提高它的出油率。按照以往的經驗來說,16斤能出一斤茶油算是比較好的了,有時候甚至20斤才出一斤茶油,所以人們會把握好這個度,希望得到更多的成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