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身控看仔細了!吃生魚片的時候,用哪種調料更殺菌?

2021-02-16 沈晚都市寶
橘白相間的紋理、如紙般透明的質感、肥美細膩的口感,三文魚刺身受到很多鐵桿粉絲的追捧。但是也有人從來都不碰,因為有些人擔心生魚片有寄生蟲。那麼三文魚刺身到底吃了安不安全呢?


三文魚內的寄生蟲叫做異尖線蟲,如果生吃生魚片的話,就很容易感染這種寄生蟲。

另外,海洋當中的貝也有可能有異尖線蟲的存在。

科普:異尖線蟲長度30——90毫米,寬0.5毫米。肉眼雖然可見,但由於通體白色,不仔細看,很容易忽視。

此外,大馬哈魚、金槍魚、海鱸魚、鱈魚、帶魚等等海魚也易被異尖線蟲感染。如果感染上這種寄生蟲病,很容易出現劇烈腹痛和過敏等反應。

那麼問題來了,市場上銷售的三文魚會有寄生蟲嗎?

記者從市面上隨機購買了五種三文魚,看看他們有沒有攜帶寄生蟲。

經過檢測,五份三文魚中都沒有發現寄生蟲的存在。

零下20攝氏度,可能大部分寄生蟲就已經死掉了,對人就基本沒什麼危害了,但是,成年寄生蟲可能會在魚體內產出幼蟲,這種幼蟲的抗凍性比成蟲要強的多!

這種幼蟲不僅抗凍,而且自我防禦能力極強,很多人在吃生魚片時喜歡蘸一點酒、醋或者芥末,企圖殺死肉裡的寄生蟲,其實這也是在做無用功!

由此看來,預防魚類寄生蟲最好的辦法還是拒絕生食,無論是海魚,海鮮還是淡水魚、淡水水產,高溫是殺死其體內寄生蟲的最有效途徑。一般來說,高溫加熱到60攝氏度就可將大部分寄生蟲殺死,加熱到100度以上保持2分鐘,可確保殺死所有幼蟲!

目前,對於類似生魚片、刺身這種生食產品,我國國內還沒有統一的食品安全標準,一些地方性的食品安全標準已經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比如去年修訂的江蘇省食品安全標準中規定,將對生食類水產品進行3項寄生蟲指標檢測,明確規定生魚片中不得檢出吸蟲、線蟲、絛蟲這3種寄生蟲。

跟寄生蟲病相比,更嚴重的問題是生魚片可能攜帶致病菌。

記者從大超市裡買了兩種還在保質期內的生魚片,一種是三文魚,一種是北極貝。把它們送到醫院檢驗科進行檢測。

經過採樣、培養,48小時後,結果出來了:

生魚片上的菌落總數達到了320(cfu\g)


至於北極貝,那就更恐怖了!菌落總數密密麻麻,難以數清

我們在吃生魚片的時候,都會用一些調料來殺菌,比如芥末、生薑汁、蒜泥汁等。那麼它們的殺菌效果到底如何呢?

48小時後,實驗結果出來了:

按照殺菌效果來排名,分別是二鍋頭、食醋、芥末、蒜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生薑由於本身就帶有大量的細菌,不但沒起到殺菌的作用,反而使得菌落總數進一步增加了!


相關焦點

  • 實驗告訴你生魚片寄生蟲有多恐怖!!生薑殺菌完全靠不住!
    但是也有人從來都不碰,因為有些人擔心生魚片有寄生蟲。那麼三文魚刺身到底吃了安不安全呢?三文魚內的寄生蟲叫做異尖線蟲,如果生吃生魚片的話,就很容易感染這種寄生蟲。另外,海洋當中的貝也有可能有異尖線蟲的存在。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防所所長徐衛民給大家做了科普:異尖線蟲長度30——90毫米,寬0.5毫米。
  • 蕾動中國|生魚片刺身
    經常在電視上看食用生魚片,口水留個不停,那自己做出來的會有電視裡的那麼好吃嗎?怎麼吃生魚片好?下面來看看介紹。生魚片做法 主料:新鮮的加吉魚、三文魚、金槍魚、北極貝,裙帶菜,白蘿蔔,切成均勻的細絲 調料:綠芥末、日本醬油。
  • 古人吃刺身:生魚片化蝶
    ▲韃靼牛肉日本人對於吃有無法擺脫的執念。倒不是說他們的食物就有多麼好吃,雖然有精湛的和式美學考量,懷石料理和日式庭院、居酒屋和日式街道都很登對,但確實很多時候吃的就只能是食物的本味。不過,這種傳統往前追溯,大概和中華也有些關係,正如有些學者考證的「鱠」即是刺身的前身。類似這樣的說法聽上去有些自大,不過博大的中華食魚傳統之中,生魚片的身影出現得很早,似乎一直到元代才戛然而止。
  • 日本刺身藝術家,把生魚片做出「新境界」,吸引數萬人圍觀!
    刺身是日本人最喜歡吃的一種美食,在日本是非常受歡迎的,在日本吃刺身的時候,你會發現日本人對於刺身的擺盤要求都是很高的,不但要食材新鮮,還要把刺身切得非常薄,擺盤的時候還要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日本有一個刺身藝術家,他把生魚片做出了新的境界,讓很多網友看了以後都稱奇,他做出來的壽司吸引了數萬人圍觀
  • 龍蝦刺身生魚片拼盤的做法步驟
    下面我介紹一下日式刺身的食用相關知識:魚生材料選擇和安全作為生吃的食物,細菌和寄生蟲是大忌諱。過去沒有冰箱的日子,只有日本沿海的居民才能吃到刺身,內陸居民是沒有這個口福的。吃刺身的時候配日式蘸料和飲酒,都有利於殺菌。刀法和擺盤魚生的切法有講究,通常是2.5cm寬,4cm長,0.5cm厚。擺盤的時候,最下層是碎冰,然後鋪上切的細細的白蘿蔔絲,或者紫蘇葉子,再放上魚片。刺身食用禮儀(來自日本旅遊局官網)吃刺身也有講究,調料一般是醬油加上日本山葵或者薑末。以前我介紹過山葵和芥末的差別, 點這裡看究竟。
  • 刺身拼盤,壽司拼盤
    法羅群島三文魚,加拿大北極貝,北極甜蝦森良料理的各種刺身拼盤,以漂亮的造型、新鮮的食材給食客帶來賞心悅目的美感。森良料理選用上等的日本種粳米,色澤白淨,顆粒圓潤,用它煮出的飯不僅彈性好,有嚼頭,且具有較大的黏性。煮壽司米之前要用特殊材料浸泡,煮好米後鏟到松木盆放入特製的壽司醋,用木鏟混合,才能做成好的壽司飯。好的壽司醋飯做成的壽司,不會散開,吃到嘴裡既感覺Q彈的口感又不會沾牙。
  • 刺身的調料
    過去煎酒是品嘗刺身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加醬油和芥末蘸著吃,那還是從江戶時代後期才開始的,是比較近的事情了。在江戶時代,刺身的標配佐料除了芥末之外,當屬蘿蔔泥了。日本人雖然喜歡生冷食品,但是還是非常重視在一日三餐中口腔和腸胃的護理。生蘿蔔有一定的辣味,可以給口腔,腸胃消毒;另一方面呢,有助於消化。
  • 日本的生魚片其實源自於中國
    日本料理中的生魚片,吃法主要有兩類:一、刺身,即純魚片,用快刀將魚肉切成片狀;二、壽司,用切好的魚片半裹小團米飯。日本料理文化的名氣日盛,生魚片就成了日料的名片之一。▍日本生魚片 = 唐朝魚鱠在當時唐朝人把生魚片叫魚鱠[kuài],唐人把生魚切成絲狀,小片狀,片狀會呈現半透明白色,極輕薄極細嫩,用筷子夾起魚絲,就著調料送進口中品嘗,又滑又涼,鮮膩中帶甜。「膾炙人口」中的膾:指切得細很的魚和肉。
  • 不能吃刺身!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啊
    △米其林餐廳的牛肉刺身「刺身」本是個日本的舶來詞彙,最初是因為漁民們在提供生魚片時,怕魚片不好辨認,就用竹籤將魚皮跟魚肉穿刺在一起。 對走火入魔的刺身愛好者來說,它遠不止生魚片和日本料理那麼簡單,可以衍生到日常飲食的方方面面,以至於看到任何東西都能浮想聯翩:咦,這個東西,能生吃麼? 在熱衷於減肥和健身人士看來,吃草只是入門級的基本素養。儘管吃的也是生的菜,我們卻很少會用「蔬菜刺身」這個彆扭的稱呼,因為它早有了更耳熟能詳的名字——沙拉。
  • 生魚片怎樣吃才安全?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記者登錄淘寶查詢,其中一款「限時促銷挪威超新鮮三文魚刺身中段」,75元一斤,已經交易成功540件。接著,記者在本地QQ群裡隨機採訪了近25名網友,有22名網友表示曾吃過生魚片、醉蝦等生鮮食物,其中幾位網友更稱自己酷愛吃生魚片。  芥末陳醋和酒能殺蟲?
  • 21 種常見刺身,還有哪些沒吃過?
    在早期漁民製作生魚片的時候,因為很難辨別剝了皮的魚肉種類,會將魚皮用竹籤插在生魚片上,這種 插著魚皮的竹籤 當時被稱為「刺身」。藍鰭金槍魚、馬蘇金槍魚、大眼金槍魚和黃鰭金槍魚是生魚片原料魚,其中又以 藍鰭金槍魚 肉質最佳。我們經常吃的金槍魚肉為紅色,是瘦肉部分。而帶有脂肪的部分呈現的是桃紅色,油脂感更重。三文魚
  • 日料中的三劍客「刺身、壽司、天婦羅」
    以糖、醋、醬油、味增、柴魚、昆布等為主要調料,注重味沉、觸覺、視覺、嗅覺等以及器皿和用餐環境的搭配的意境。        和食在製作上,要求材料新鮮,切割講究,擺放藝術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諧統一。四者即,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把季節感濃鬱的素材以五味、五色、五法為基礎,用五感來品嘗的料理。
  • 日本生魚片很有名,但是中國生魚片並不陌生
    很多人都不知道生魚片是怎麼吃的,古代中國有吃生魚的習慣,也叫「膾」,在唐代,國力空前,當萬國來到賀時,生魚的食用方法逐漸向日本傳播,經過食品原料展的改進和擴大,成為的聞名世界。在中餐中博大精深的做法是多變的,人們逐漸習慣了火鍋、燒烤、油炸等重口味的烹飪方法,逐漸忘記了我國其實也有這種生魚片。之前,在廣東順德和廣西橫縣等地,仍有吃生魚片的傳統,這和日本有什麼區別,讓我們來談談。
  • 刺身 ≠ 生魚片?日本料理何止壽司拉麵?一份日料菜單上,除了刺身和壽司,還包含多少種菜式?
    在和風菜式當中,兼具超高食用價值與超強地域特色的刺身,在推廣日料方面大概是功勞最大的一道,畢竟比生魚片更「自然」的美食,真是少之又少。然而,你可知道——刺身 ≠ 生魚片「刺身」在日語裡,可以指任何切片生吃的肉類,只是咱這兒最常見的刺身主料多為海魚,中文才會以「生魚片」一詞指代刺身。馬肉刺身、雞腿刺身、豬腸刺身
  • 【101巨驚聳】喜歡吃生魚片、刺身的注意了!據說10條三文魚裡,有8條可能被寄生蟲感染!
    周女士:我給女兒吃的時候,發現不對了,怎麼跟蟲子一樣的東西?記者:它在哪裡?周女士:它就在魚肉裡面!記者:有多少條?劉廣緒說,從形態上看是比較典型的異尖線蟲,異尖線蟲是一種在深海海魚身上非常常見的寄生蟲類,它一般寄生在魚的消化道內,並且能夠在宿主的體內遷移。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異尖線蟲在人體內部也能存活,會引起腹痛、嘔吐等症狀!
  • 生魚片,源自中國.
    根據《禮記·內則》的說法:「凡膾,春用蔥,秋用芥。」說明古人早就知道吃生魚片先要用蔥、芥末調味拌和了,而且其味道鮮美,讓人難忘。說明唐代的皇帝並沒有(也無法)真正禁止人們捕鯉,沒有禁止人們吃鯉魚膾,更從側面說明以鯉魚為膾是很受歡迎的做法。魚膾的製作方法也是在唐朝傳入日本。
  • 日本生魚片世界有名,但中國魚生也並非寂寂無名
    隨著日料的普及,大多數人對日本生魚片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生魚片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中國古時就有吃魚生的習慣,那時還叫做「膾」,到了唐朝,國力空前,萬國來賀,魚生的吃法也就逐漸傳到了日本,經過改良和對食材的拓展,成為今天聞名世界的刺身。
  • 日料控們看過來,洛杉磯十大美味什錦刺身蓋飯!
    如果你在日本當地餐廳點了什錦刺身蓋飯(Chirashi Bowl),那麼端上來的就是一碗上面會散放著若干生魚片、魚籽,或者是特色玉子燒(Tamagoyaki,日式蛋卷)的新鮮米飯。一份上好的什錦刺身蓋飯是講究營養搭配的。每一種食材都要均勻地澆上開胃的甜米醋,頂部再加撒些芝麻,而覆在米飯上新鮮魚片的種類也非常多,所以食材看起來會特別豐富。而在等待主菜的期間還將附贈作為配菜的日式蛋卷。
  • 為什麼日本人把魚片叫作刺身?看看刺身的來由
    有沒有一種魚叫刺身,實際上不是,「刺身」只是一個叫法而已。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獨特的傳統美食之一。它是在唐代從中國傳入日本的。到14世紀,吃刺身已成為日本人的時尚。如今,日本人將生魚片切成薄片,還有貝類和龍蝦,都叫做刺身。日本人以各種方式吃魚,例如生,煮,幹和醃製,而生魚片是最昂貴的吃魚方式。國宴或平民將以生魚片宴請視為最高禮節。一般的刺身都準備有鰹魚,鯛魚和鱸魚。
  • 日本的生魚片有多美?看了都不想吃!
    今天要介紹的這號人物有些另類,他以刺身為顏料,餐盤為畫布,一幅幅精美絕倫的作品,就如魔法般誕生了。沒有專業學過烹飪,也沒有美術基礎的他,原本只想著哄兒子快些吃飯,於是開始在餐盤上,用食物擺出一些精緻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