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什麼同姓不能結婚?

2022-01-04 魚羊史記

點擊上方「魚羊秘史」關注,每晚八點推送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影視劇照

近日,關於兩位韓國明星即將大婚的消息傳來之後,立即引起人們的熱議,因為兩位大明星都姓宋,在韓國有「同姓不能結婚」的法律規定,但是,近日有韓國官方出面解釋,他們雖然同姓,但沒有血緣關係,可以結婚。其實,韓國同姓不能結婚是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歷史上都一直有「同姓不能結婚」的規定,畢竟,中韓在歷史上直到清朝晚年那都是一家人。

那麼,中國從什麼時候規定「同姓不能結婚」的呢?從目前我們掌握的歷史資料來看,「同姓不能結婚」始於西周(歷史上的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階段)。當時為什麼會立有「同姓不能結婚」的規定,根據《國語•晉語四》的記載,理由是「同姓結婚,懼不殖也。」而在《左傳》中對於同姓不能結婚也有相關解釋,理由是「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見,遠在3000年前的中國,就知道了親屬結婚的弊端,對種族的繁衍和後代的素質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從現在依然還有個別近親屬通婚的現實個例來看,其後代身體或智力不健康的概率要遠遠大於非親屬通婚的可能。但是,在周朝時期,只有女性才有姓權,男人只有氏權,姓氏有嚴格的區分,即子女隨母姓,所以,周朝所指的同姓不能結婚,應該指的是同一個女性祖先的後代不能結婚。戰國之後,男人取得了絕對的社會控制權,姓氏開始不分,並且從此子女一般隨父姓,但也不絕對,如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就隨母姓。「同姓不能結婚」這樣的規定在當時應該具有相當的積極意義,畢竟,當時的中國人口較少,同姓同宗的可能性相當大,而且這一規定,更利於不同部落之間的聯盟,而當時中國的部落眾多,並且一般以親屬關係的方式形成,這樣,「同姓不能結婚」的要求就必然讓部落以婚姻的方式得到交流和改善,為中國各民族大融合的發展具有相當大的意義,從後來歷代統治者重視「和親」,通過「和親」的方式搞好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來看,通過婚姻確實是值得推崇的方式。

而在周朝以前,同姓不能結婚的規定是沒有的,這可以通過《魏已•高祖紀》得到證實,「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絕同姓之娶。」這也充分說明,中國歷史上規定「同姓不能結婚」那是通過無數事實證明的科學。

(圖)影視劇照

然而,到了西漢,「同姓不結婚」的規定似乎有所打破,沒有得到法律的認可,出現過同姓結婚的現象,尤其在貴族之間,或許太重視門當戶對的緣故,許多貴族就有同姓結婚的現象,如王莽的妻子就姓王,為王訴的後代。但是,到了東漢,「同姓不能結婚」又得到了重視,這一點通過《白虎通》能夠得到證實,其對同姓結婚的現象視為獸行:不娶同姓者何,重人倫,防淫佚,恥與禽獸同也。當然,這個時候對於同姓不能結婚只是出於道德意義的譴責,與儒家思想進行統一。

到了唐朝,「同姓不能結婚」的規定再度引起了統治者的高度重視,並且明確寫進了法律,不僅如此,還對同姓結婚的處罰有了法律方面的明確規定。根據《唐律》規定:同姓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論。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關於同姓不能結婚的規定有了重新的界定,那同姓與同宗開始得到區分,同姓結婚者的處罰要低於同宗,同姓結婚只是流放兩年,而同宗結婚以強.奸罪論。而且當時把同姓結婚同樣視為獸行,這一點在《通典》中可以證實,可見,在唐朝關於「同姓不能結婚」是道德和法律達成了高度的統一。

而到了宋朝,「同姓不能結婚」的規定似乎有所放鬆,法律方面沒有明確的規定,這可能是因為當年的人口眾多,民族之間的交流日益廣泛,同姓之間同宗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而且陸遊的第一任妻子唐婉在傳說中就是其表妹,當然,根據有關記載能夠證明,陸遊與唐婉的表親關係事實上已比較遙遠,可能要用算盤來算了,至少是在五代之外。但是,陸遊與唐婉最終離婚而演繹了一場令人扼腕嘆息的悲情,兩人離婚六年之後於沈園再相遇,兩人一唱一和的《釵頭鳳》成為了傳唱至今的經典詞作,唐婉也因此鬱鬱而終,而陸遊從此難以釋懷,唐婉從此活在他的心中,一生寫下了十多首詩文來懷念他的第一任妻子。而追其離婚的理由,當然是因為陸遊的母親棒打鴛鴦,但其中應該會有表親不能通婚的理由,因為兩人結婚之後沒有生育,可見,在宋朝,關於「同姓不能結婚」在道德方面依然流行。

而到了明清,「同姓不能結婚」再度寫進了法律,《明律》與《清律》的規定一樣:凡同姓為婚者各杖六十,離異。但是,隨著中國人口的不斷龐大,隨著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不斷擴大,同姓的人有血緣關係的可能性越來越有局限,「同姓不能結婚」的規定越來越在現實中難以得到施行,所以,到了清朝末年,這一規定逐步被取消,在清末的《大清現行刑律》中就將這一規定刪除了。到了現在,《婚姻法》的規定是「近親三代之內不能結婚」,也就是說堂姊妹、表姊妹之間不能結婚,至少在民政局不給辦理結婚證的手續。

*作者:丁徵宇,魚羊秘史籤約作者。鳳凰網2014年度十大新銳潮流博主,新浪名博,知音專欄作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說,同姓之間不能結婚?為什麼現在同姓可以結婚了?
    從中我們可以得知同一個姓的男女之間不能結婚。同姓不同婚始於我國西周時期,《魏書·高祖紀》載:「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絕同姓之娶。」因為在當時姓是一種族號,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同姓之人可能有著同一祖先,兩人有著血緣關係,也就是一家人,所以姓是古人用來「別婚姻」,那為何在古時同姓之間不能結婚呢?
  • 請回答,「同姓」為什麼不能結婚?
    可以說,「同姓不婚」我國古代婚姻制度中重要原則,在人口不多、人員流動並不頻繁的古代,這一制度能夠有效避免同宗亂倫。1930年國民政府制定的《民法親屬編》才將「姓」這一概念摒棄,而把直系、旁系、血親、姻親關係作為結婚的禁止性條款,並一直沿用至今。
  • 古人為什麼同姓不能結婚
    同姓,可理解為,同本、同宗、同祖。姓者,是一種族號,統其祖考之所出,同姓之人可能有同一祖先,存在血緣關係,用現在的說法,是一家人。古人用同姓來約束「別婚姻」。那麼,古時為什麼規定同姓不能結婚呢? 「同姓不能結婚」,最早起於西周,據《國語•晉語》記載,理由是「同姓結婚,懼不殖也」。
  • 在古代為何近親可以結婚,同姓卻不能結婚?原因主要有這兩點
    在我國流傳數千年的婚姻習俗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可以接受近親結婚,卻有同姓不通婚的規定。如漢惠帝的皇后張嫣居然是他姐姐的女兒,就是說漢惠帝娶了自己的外甥女。大詩人陸遊也是近親結婚的,他與妻子唐婉是表兄妹關係。在當代,受中國文化影響頗深的韓國,也是在2005年才徹底廢除同姓不通婚的制度。其實從遺傳學來看,近親婚姻危害更大,為什麼在古代近親結婚不禁止,而同姓結婚卻不可以呢?
  • 為什麼說同姓之間不可以結婚?
    這種說法就是,同姓之間不能夠結婚。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結婚都是大事。同姓之間不可以結婚,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中。《左傳》中記載了兩次同姓之間不能夠結婚的話。另一處是「內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盡矣,則相生疾」,這就是說姬妾不能有同姓的,不然子孫不能昌盛。
  • 為什麼說,同姓之間不可以結婚
    原創 把書讀薄在悟空問答裡,有好幾個人問,為什麼同姓之間不可以結婚?
  •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究竟啥意思?古人認為同姓不能結婚?
    古人講「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說的就是有關婚姻方面的禁忌,蕃是繁盛的意思,可以解釋為同姓男女不能通婚,否則子孫後代不會繁盛。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語之後,可能都會產生一些疑問,為什麼同姓人不能結婚呢?這本根不符合常理。深挖這句俗語背後的含義之後,就會發現強調的,並不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同姓婚姻,而是說同宗同族的近親婚姻,這樣理解就解釋的通了。
  • 古代流行近親結婚,為什麼智力障礙少?原因是什麼?
    說到古代的婚姻制度,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夫妻制,還是夫妻制。除了夫妻制度,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表妹結婚,在中國歷史上,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當時的人認為表兄弟家知道根,而且兩個孩子也從小就一起長大,有些家庭為了鞏固和擴大產業,兩個家庭成為親戚,還有親戚。古代近親結婚的例子。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漢朝,漢武帝劉徹和陳皇后是表兄弟。
  • 古代家譜中的同姓不婚,漢族傳統的婚姻禁忌
    同姓不婚,指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先秦至兩漢的倫理和法律都反對同姓通婚。同姓不婚始於中國西周初期,是周人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 春秋時,人們對同姓婚配會造成後代畸型及不育已有進一步認識,但同姓婚配仍在貴族中時有發生。戰國後,以氏為姓,漢代以後,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對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亦依唐律,同姓為婚幹杖而離之。
  • 結婚必須改姓?2020年了,日本居然還要求夫妻同姓
    原標題:結婚必須改姓?2020年了,日本居然還要求夫妻同姓 李吳氏、王張氏,這樣的稱呼在中國古代經常出現,古代女子出嫁後,就隨其丈夫姓被稱為某某氏。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冠夫姓逐漸被取消。 實際上,在當今世界範圍內,妻從夫姓仍舊是較為普遍的現象。
  • 古人為何「同姓不婚」?
    「同姓不婚」是我國古代社會的一條婚姻禁忌。它規定,凡同姓者不問遠近親疏,有無血緣關係,一律不得互相婚配。這一禁律創自周代,《魏書·高祖紀》記載:「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絕同姓之娶。」自周以降,歷代相承,不僅為禮教所倡導,而且從唐朝開始還被規定進了法律條文。唐代法律規定,同姓相婚的處徒刑二年(《唐律·戶婚》),宋代法律規定與唐相同。
  • 古代姓氏與現在有何區別?同姓的人祖上會是同一個家族的嗎
    九溪匯聚大海鄒氏源遠流長古代姓氏與現在有何區別?同姓的人祖上會是同一個家族的嗎中國的姓氏文化傳承已久,它與人類社會發展是同步的,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例如,只有就有同姓不同氏者,不能通婚;不同姓同氏者,可以通婚。
  • 同姓不婚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婚姻禁忌
    談談家族家規的一些基本常識——同姓不婚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婚姻禁忌一,為什麼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同姓不婚,是指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先秦至兩漢的倫理和法律都反對同姓通婚。同姓不婚始於中國西周初期,是周人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
  • 法史百科07(同姓不婚)
    同姓不婚,在中國周代以來係指同姓男女不得結婚。此前殷商時代的婚姻,不關注夫妻雙方的血緣關係。
  • 日本「夫妻同姓」引爭議,婚後一定要「隨夫姓」嗎?
    因為日本的民法只適用於日本人,夫妻同姓制度也只針對日本人夫妻,所以日本人和外國人結婚時可以不用統一姓氏。 日本網友的態度: 我覺得日本人之間的結婚也可以選擇不同的姓。認為同姓比較好的人只要保持原樣就可以了。我覺得重要的是有選擇。 所以,主張「夫妻別姓」的人只是希望自己在結婚時可以保留自己的姓氏,他們並不反對夫妻統一姓氏。 而主張「夫妻同姓」的人則認為「以我之名,冠你之姓」是一種秀恩愛的方式,也讓夫妻雙方有一種家庭集體的歸屬感。
  • 真相:日本為何盛行兄妹近親結婚?
    中國古代就有近親結婚的先例,但是到了現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近親結婚已經被禁止了。
  • 1周確定戀愛關係,1年登記結婚!這對同名同姓的小夫妻讓網友羨慕了
    兩人能夠步入婚姻殿堂,本來就要一定的緣分,如果夫妻兩人還是同名同姓姓的話,那可能就是天大的緣分了。近日,一對小夫妻的結婚證引起網友熱議,網友在獻上祝福的同時,也為兩人的緣分驚訝,居然還是同名同姓的夫妻。
  • 中國不能通婚的六個姓氏,有沒有你的姓?雙方仇恨一千多年
    在中國社會,姓氏代表著一定的社會關係,是血緣的標誌,最初姓氏是用來區別婚姻的,自古道「天下同姓是一家」,一般來說同姓之間是不通婚的,如今這種觀念仍在
  • 罕見同名同姓的人結婚?一對夫妻甜爆網絡,網友:幾世修的緣分
    執筆:檸兒【感謝閱讀,歡迎轉發】 最近,有一對90後夫妻的結婚登記證在網上火了。原因是,他們竟然同名同姓,都叫「李秋怡」,男孩來自上海,女孩來自河南。二人於今年10月10日登記結婚,因為同名同姓,連辦證的工作人員都仔細看了好幾遍,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呢。
  • 日本夫妻同姓制度的由來和挑戰
    來源:中國婦女報夫妻同姓制度之下絕大多數情況是女性放棄了原本的姓氏。從目前來看,日本的夫妻同姓制度尚未被徹底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