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系列故事——蘇軾

2020-12-21 qtaBet

蘇軾於1037年出生在今四川省眉山鎮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父親蘇洵,胞弟蘇轍皆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自幼受父親影響,喜愛讀書。蘇軾六歲進學堂,因他聰明伶俐,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有一次,母親教蘇軾《後漢書》中的文章《範滂傳》,範滂是東漢時的一位青年文人。東漢由於治理不當,政權落入宦官手中,以致全國貪汙、賄賂、斂財和濫捕盛行;正直忠貞的學者們一再進諫,卻招來殺身之禍,範滂就是其中之一。範滂臨死前與母親訣別,其母親深明大義,範滂 終於從容赴死。讀完這篇文章,小蘇軾說:「我如果做範滂,母親能允許嗎?」他母親說:「你能夠做範滂,我難道不能做範滂母親嗎?」簡短的對話中,蘇軾的志向與蘇軾母親的正直可見一斑。

11歲時,蘇軾開始大量閱讀經史子集,為進京趕考作準備。蘇洵按照傳統的方法教育兒子,經常讓蘇軾兄弟二人背誦古文給他聽。每次蘇軾都背誦得非常流利,而且還對所背誦的古文有著深刻的體會與理解。這樣蘇軾兄弟二人學識日漸淵博。到了大考之時,蘇洵父子便同去京城趕考。

仁宗元年(1056年)五月,蘇洵父子抵達京城,在京城住了幾個月之後,第二年,蘇軾兄弟參加禮部考試。當時科舉應試的文章中,割斷文辭、追求怪異的流弊佔了上風,主考官歐陽修看到蘇軾的《刑賞忠厚論》後,十分驚喜,想把他錄為第一名,可他懷疑這文章是他的門客曾鞏寫的,為了避嫌,歐陽修把他的文章放在了第二名;後來蘇軾又憑《春秋》得居第一,殿試中了乙科。第二年四月十四日,20歲的蘇軾被點為進士,從此他下定決心要有所作為。

按照慣例,蘇軾寫了名帖去拜見歐陽修,感激他的知遇之恩。歐陽修對同事梅聖俞說:「讀蘇軾的信,我歡喜之極,我應當設法退隱,給這個青年人出人頭地的機會。」歐陽修是當時的文學權威,他的一句褒貶就可以造就或毀了一個文人。據說歐陽修還曾對兒子說過:「記住我的話,30年後沒有人會談起我。」

不久,蘇軾舉家遷往京都,一家人沿著長江順流而下,於1060年二月抵達京都。

在京都定居以後,蘇軾兄弟又通過了兩次考試,一次考京師各部的任務;另一次更重要,考「制策」,公開批評朝政。仁宗皇帝求賢若渴,下令舉辦這個特殊的考試,以鼓勵公開批評的精神,一切文人都可以靠各部推薦或提出作品而報名。蘇軾兩兄弟在歐陽修推薦下報名,通過考試,蘇軾的制策列入三等。從宋初以來,制策列入三等的只有兩人,蘇軾即是其一。蘇軾還提出了25篇史論,其中幾篇至今仍是學校教材的範文。

蘇洵、蘇軾、蘇轍,在中國文學歷史上以「三蘇」著稱。

相關焦點

  • 宋朝名人的交往: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不得不說的故事!
    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這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宋代名人。我們對於這些人的了解實際上往往局限於他們的文章,但是在現實之中他們實際上並非孤立的個體,他們共同生活在北宋那個璀璨的年代,彼此之間還有著各種各樣的交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四人究竟是什麼關係!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挾以文章妙天下 忠義...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與蘇軾同遊北宋:蘇軾損徐凝,一個粉絲的挺愛豆的故事
    《東坡志林》記遊中的「記遊廬山」,蘇軾剛剛結束在黃州4年的謫居生活,去看望弟弟蘇轍,途中蘇軾和佛印,道潛兩位好友遊覽了當時大名鼎鼎的5A級景區廬山。有美景可賞,有好友相伴,廬山之行甚是愜意。剛剛到廬山,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迎接不暇,蘇軾暗下決心不寫詩了,而進山不久,山中的僧俗便奔走相告「蘇軾來了!」,可見蘇軾當年儘管在黃州戴罪謫居4年,仍然是紅的發紫。蘇軾不禁隨口做了一個絕句「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
  • 北宋大文豪蘇軾的2則幽默故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著有《東坡集》四十卷,《奏議》十五卷、《內製》十卷等著作。宋高宗贈蘇軾為資政殿學士,常把蘇軾的文章放在身邊,整天讀他的文章以致忘記了疲倦,高宗認為他的文章是文章之宗,親自寫了東坡集贊。
  • 新疆婦聯【家庭網課】博學多才 超凡脫俗——蘇軾
    而在這八大名家中,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畫家蘇軾及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就佔了三個席位,史稱「三蘇」。在北宋書法的「宋四家」中,蘇軾也位居其一。蘇軾家族一門三傑,其文章和為人都被後世所稱頌,甚至出現了專門研究蘇軾的「蘇學」,這一切與蘇家好學、仁愛、清廉的高雅家風密不可分。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 歷史名人雕塑,欣賞名人雕塑
    名人銅雕,蘇東坡雕像,校園文化雕塑 三蘇銅雕,名人雕像,廣場雕塑 名人銅雕,人物主題雕像,博物館雕塑
  • 如何看待南粵先賢館中的韓愈、包拯、蘇軾、周敦頤等歷史名人?
    位於廣州的南粵先賢館首批「入駐」的先賢共有56位,其中有11位非廣東籍名人入選,為何他們可以入選?一、南粵先賢列表:第一部分 古代先賢趙佗、楊孚、葛洪、冼夫人、陳文玉、惠能、張九齡、韓愈、包拯、餘靖、周敦頤、蘇軾、崔與之、文天祥、丘濬 陳獻章、湛若水、黃佐、海瑞、翁萬達、袁崇煥、陳子壯、屈大均、陳恭尹、陳璸、阮元第二部分 近代先賢林則徐、關天培、洪秀全、洪仁、張之洞、丁日昌、劉永福、鄧世昌、馮子材、丘逢甲、張維屏、梁廷枏、朱次琦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演義之外的傳奇...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克妻」的蘇軾,一生感情波折不斷,但誦讀《金剛經》的她是例外
    自古以來,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英雄好漢,都發生著讓人感到驚嘆,惋惜,悽涼而又美好的愛情故事。但有一點讓人感到有意思的是這些個悽婉的愛情故事居然和《金剛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需要注意一點的就是《金剛經》的思想是不適合拿來談戀愛的。
  • 蘇軾《江城子》背後的故事: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其實不然,從江城子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了蘇軾對於亡妻的思念之情,事實上蘇軾也確確實實是一個用情至深的人,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下這首江城子背後的故事吧。他的才華得到了當地一個地主雷簡夫的賞識,他認為以蘇軾的才華將來一定能在朝廷建功立業有一番作為,因此對其多加照顧多次舉薦蘇軾。由於和雷家走得比較近,雷家的女兒也日漸對蘇軾產生情愫,特別欣賞他的才華,達到了非蘇軾不嫁的地步。礙於雷家人對自己的恩惠,蘇軾也隨口作出了承諾,待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時必定回來贏取雷家小姐。
  • 在古代的美食圈,名人們是怎麼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帶貨」的?
    二、北宋美食達人蘇軾的故事 而在唐代之後的北宋時期,文人的地位由於政府的重視變得更加尊崇,人們對於有學問的大儒十分追捧,而大才子蘇軾在當時成為了名動天下的名士。雖然其政治生涯並不順心,但這並不影響蘇軾依靠其強大的號召力向天下百姓宣傳其喜愛的美食。
  • 讓你的故事和名人發生關係
    但是被柯林頓的高級顧問勸阻了,他分析說,這只是山樹公司所運用的名人效應。如果打官司,無論是輸還是贏,那麼最後獲益的都只會是三樹公司。第一夫人已經被利用了一次,不能再被三樹公司利用第二次了。現在他們只是把產品賣給日本,假如官司一打,那麼,山樹的產品就有可能賣遍全世界了。所以,不要理這件事,就讓這件事不了了之吧!  北京的盤古大觀也正是藉助比爾?
  • 大吃貨蘇軾小故事!一!
    蘇軾同學是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根據史料記載他性格耿直,說話不會拐彎抹角的。(說白了這哥們就是情商低,不會考慮他人感受。)然而,我們了解他更多是:因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對!你猜得沒錯。
  • 大吃貨蘇軾的小故事!二!
    望著蔚藍的大海,蘇軾臉上的神情漸漸變得有些恍惚。每日來眺望大海,這是他被貶海南必修課程。文人嘛!心靈都是脆弱的,一旦遭受打擊,思想會變得很極端。周圍的人見蘇軾臉上露出一副生如不死的表情都很急,生怕這位大詩人一時想不開尋了短見。
  • 名人系列故事——「書聖」王羲之
    從隋朝至清,人們創作書法作品時多受《蘭亭集序》的影響,大書法家歐陽詢、顏真卿、褚遂良、蘇軾、黃庭堅等更是將他作為宗師。王羲之所創造的那種氣韻,從古至今都是書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王羲之一生淡泊名利,他常常以身做則教育孩子們為人應潔身自好,不應有貪圖名利之心。
  • 蘇軾「寧許負秦曲」詩句,引出了一段故事,在意料之中收場
    蘇軾為什麼要寫這麼一首詩呢? 原來是蘇軾接到文友王晉卿一封信,要「借觀」蘇軾家中的鎮家之寶——仇池石。《仇池石》詩是蘇軾回復王晉卿的信函而寫的一首詩。詩中那句「寧許負秦曲」中的「暴秦」難道指的是王晉卿嗎? 從這首詩中得知,蘇軾與王晉卿為這塊「仇池石」,產生了感情糾葛,到底給不給文友王晉卿借觀呢?
  • 中秋特別篇:蘇軾和他的對聯
    所以說蘇軾是天才,從這個小小的細節即可見一斑。蘇軾的故事就像草原上的星星一樣數也數不清,如果單獨說他的故事都可以說三五個月,所以暫時就告一段落。下面我們結合有關的對聯再來看一下吧。——蘇軾《書林逋詩後》簡單的一首古風詩也透露著蘇軾的高超藝術手段和坦蕩性格:剛開始不說林逋,而說當地人因為生活環境就「皆冰玉」,隨即引出林逋這個世外高人;詩的結尾部分「我笑」開始又是自己的一番想法。這番想法後來即被阮元用到了對聯裡——蘇軾說林逋應該和水仙王合祠並祀,阮元則說蘇軾應該和水仙王合祠並祀。蘇軾如果知道後人有這樣的言論,不知又作何想法。
  • 宋仁宗一朝出了多少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唐宋八大家」就有六位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哪個時期出現的歷史名人最多呢?有人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期,有人認為是三國時期,還有人認為是隋末唐初時期……這些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所以很難客觀評價說哪個時期稱得上這個「最」字。然而如果要把範圍縮小到哪個皇帝在位時期出現的歷史名人最多,那麼答案確定無疑就是北宋的宋仁宗在位時期(1022年-1063年)。
  • 唐宋八大家背後的故事:蘇軾被流放,看看「古代貝爺」荒野求生
    杭州而當時的皇帝宋神宗卻是支持變法的,蘇軾這樣一直啟奏說變法的壞話,讓宋神宗苦惱不已,後來蘇軾又說要到地方去造福百姓,不在這裡呆了。一道聖旨下來,蘇軾便被降職到了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江南煙雨正得了蘇軾之意,在這裡欣賞美景的同時還幫助當地百姓修個井啊,求個雨啊什麼的,好不自在。但是,朝廷中有一些偽君子卻妒忌蘇軾的才華,不斷搜集蘇軾的缺點和漏洞,挑他的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出人頭地、明日黃花……和蘇軾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古代的老祖宗們很喜歡把一些名人故事簡化為成語,賦予這些成語另類的意思,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風聲鶴唳等等都是這樣來的,在這裡,不得不對老祖宗們的智慧說一個「服」字,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給我們學習成語的時候帶來的別樣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