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那麼簡單的瑜伽山式,憑什麼成為所有體式的基礎和根基

2020-12-17 凡一說瑜伽

每次聽瑜伽老師以及長期練習瑜伽的人說:山式是所有體式的基礎,每一次練習都有不同的感受。越練越覺得山式的複雜和精妙。人家初學者都會覺得一臉懵。就那個站著不動的山式?是的,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體式會成為所有體式的基礎?為什麼所有老師都反覆強調一定要重視山式的練習?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說山式站立。

瑜伽山式,難度係數1

英文名: Tadasanan或者Samasthiti

Tada的意思是山。Sama的意思是垂直不動的,Sthiti的站立不動。山式的意思就是:像山一樣站立不動,像山一樣穩定牢固的站立不動。

山式站立不只出現在瑜伽裡,部 人的軍姿,體型訓練裡的靠牆站都採用的山式站立。解剖學裡面的解剖學基本姿勢和山式站立也幾乎一樣,不同的地方是手掌,山式戰立是掌心靠大腿,解剖學基本姿勢是掌心朝前。

我們從雙腳向上來看一看山式的要點。

1、雙腳:雙腳是山式的根基。

雙腳小腿到第二第三腳趾中間的連線互相平衡;雙腳可以併攏,大腳趾根部相碰;腳後跟、大腳趾球、小腳趾球向下紮根踩地;5個腳趾伸展平鋪向下;足弓微上提;

全身力量均勻分布在雙腳上,對於每一隻腳而言,又要讓力量均勻分布在全腳掌,不偏向任何一側和任何一個點。

這一點大家可以觀察自己的鞋底,看看兩隻鞋底磨損程度是否一樣,每一隻鞋子前後左右內外側磨損程度又是否一樣。

這也是所有以雙腳為根基的體式,對足部的要求。

2、雙腿

收緊雙腿,膝蓋朝向正前方。

在這裡有一個小小的爭論:大小腿的旋轉。

一派認為:大腿內旋,小腿外旋。一派認為:大腿外旋,小腿內旋。

前幾天我寫過一篇文,在瑜伽體式中到底有沒有絕對的正位?有沒有適合所有人的調整方法?有興趣可以點擊這裡:

其實這兩派都沒有錯,只是適合不同的人群。對於那些平時站立的時候,膝蓋內扣,小腿肚外翻的人來說,選擇讓小腿時往中間併攏;你平時站立的時候,膝蓋並不攏,O型腿的人來說,你就選擇讓小腿前側向中間併攏。

總之,根據自己的情況,想辦法讓雙腿變直,讓膝蓋朝向正前方。

3、骨盆,腰椎

骨盆端正,尾骨微內收,收緊腹部;骨盆不前傾也不後傾,以保證腰曲自然,給整條脊柱一個穩定的端正的底座。

在這裡還有一點順帶提一下:很多人選擇靠牆站立,然後手掌放在腰和牆之間,這樣的方式來判斷腰曲是否正常。這個作為初步判斷可以,但是不能下定論。因為臀肌有發達和不發達之分。有的人臀部特別豐滿,這一類人靠牆站的時候,就算腰曲正常,腰和牆壁之間的距離也會很大。反正讓一個臀部完全沒有肉的人靠牆站的時候,腰和牆之間的距離又會變得很小。

4、後背、肩胛骨

肩膀後展下沉,肩胛骨向下向內收。

這裡有一個容易犯的錯誤:肩膀後展下沉,但不是把後背向前平推。向前平推就變成胸腔前移了。正確做法應該是從鎖骨窩的位置,沿著鎖骨向後打開,大手臂微微外旋的感覺。

5、頭頸

下巴微收,脖子自然延展不要僵緊,頭頂從百會穴的位置向上提。

6、雙手

雙手自然下垂,大手指朝向正前方。

對於很多圓肩駝背的人來說,當手臂自然下垂以後,雙手的大手指是相內相對的,而不是朝向正前方。很多健身的人也會這樣,大手指相對,這樣的人大多虎背熊腰,肩關節內旋。

7、呼吸。

自然呼吸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願意也可以練習其他你已經熟練掌握的呼吸方法。

毫不誇張的說,想了解瑜伽體式正位,必須從了解山市正位開始。當然對初學者而言:你並不需要一次性做到所有的要點,但是你要知道這些要點,並且不斷向著這些要點靠近調整。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

相關焦點

  • 答疑:瑜伽山式中,大小腿,到底是往哪個方向旋?
    二、這三個問題搞清楚了,我們再回到瑜伽山式中來。既然每個人的腿型不一樣,那麼像"大腿向外小腿向內」這麼精確指明方向的一句口令是否適合所有人,反之也一樣。我們兩個人面對面站著,我的左邊就是你的右邊。如果這時候有一句口令向左轉,我們必然是向兩個不同的方向轉。本來你想讓我們往一個方向走的,現在好了越轉越遠。再比如商場的門大家一定見過。
  • 為什麼瑜伽習練首先從站立山式開始?山式有什麼好處?瑜伽山式站姿動作講解
    多數瑜伽老師給我們的答案是:瑜伽習練從站立體式開始,目的是為了建立根基及雙腿雙腳的力量,為其他的體式做好基礎,就像房子,一旦根基穩固,打造其他部分就會容易多了。故,習練山式時,既沒有基本的高度專注力和順暢呼吸與自我察覺,也不能把山式(及任何一個體勢)轉化為為一種內在的冥想,自然也無法品味和享受到山式的美妙。因此,在習練其他體式過程中,總你缺一些山的感覺——缺少山的力量,山的挺拔,山的能量,山的對稱,山的平衡等。故,小編強調:山式是萬式之根!
  • 練瑜伽,為什麼簡單的體式要重複做?
    1、大道至簡,練瑜伽,越是簡單的體式,越是存在大智慧,對人體的功效越大再比如貓牛式,可以很好的靈活脊柱和肩髖關節,有效緩解脊柱相關的腰背部疼痛、肩頸疼痛以及髖部疼痛等但又有多少人,喜歡練習它呢?但學過瑜伽教練的伽人們就應該知道,一個簡單的瑜伽山式,瑜伽教練們是至少需要花一天的時間來學習的,它是所有瑜伽體式的根基,如果山式做不好,那麼其他的體式,也不可能做的好。
  • 先踏踏實實把山式搞明白了,再繼續
    有人說,所有瑜伽體式都是山式的變體,都是由山式變化而來的,理解了山式的正位,也就理解了所有體式中的正位。也有人說,瑜伽山式是檢驗一個瑜伽習練者體位體練得如何的標尺。我們來看一看山式的要點1、雙腳雙腳是山式的根基。根基要穩,要均衡。兩隻腳均勻分擔身體的重量,不要把重量習慣性的放到一條腿上。
  • 瑜伽手杖式,注意這幾點穩定你的根基!
    我們都知道練習瑜伽體式,最重要的是『根基』,瑜伽中所有站立體式,根基就是:山式。而坐姿的根基就是:手杖式(坐山式),手杖式看上去看似簡單,但是並不好掌握,對於瑜伽初學者而言,在手杖式中很難做到背部的舒展,但:如果手杖式做不好,也就意味著一切從手杖式開始的動作,都無法很好的完成,也會在你的練習裡留下個「梗」。
  • 18張瑜伽基礎站姿體式解剖圖,詳細標了每個體式細節和發力點
    練瑜伽找到體式發力點關鍵,詳解18張基礎體式發力點細節解剖圖我們都知道說做瑜伽體式不僅僅是擺個樣子,它的精髓在體式的細節和發力上。體式的細節關乎體式的功效,那體式的發力點就相當於體式的鑰匙,找到正確的發力點,你做的體式才不是模仿才能達到穩定平衡,才能起到鍛鍊的作用。
  • 練瑜伽,為什麼說簡單的體式更有效?
    不能說追求高難體式是不對的,但小編還是建議大家多練習簡單體式,高難體式也是要應用最基礎的技巧,進階高難體式更多是來自於在練習中持續地應用基礎要點。01簡單體式對身體好,安全係數高簡單體式安全係數高,雖然沒有高難體式那麼炫酷,但是把簡單體式做到極致,也是一種美。
  • 瑜伽體式精講-山式
    山式站立是所有體式的基礎和根源,艾揚格大師曾說過,檢驗一個人瑜伽練得好不好,不是看他能不能倒立,也不是看他能不能做的了高級體式,就是看他山式站立怎麼樣?瑜伽練習一定要重視根基,根基是從我們的腳開始的,因為雙腳和地面保持連接。
  • 瑜伽展示女子的柔美韻味,體式瀟灑飄逸,姿態優雅動人!
    【文章導讀】瑜伽展示女子的柔美韻味,體式瀟灑飄逸,姿態優雅動人!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下,每個人的工作壓力都非常的大,有時候為了追趕工作進度往往要被動熬夜,時間一長就忽略了對於身材和皮膚的管理,變得身材臃腫、皮膚黝黑,逐漸失去了青春的色彩!
  • 基礎入門體式合集,自學必備
    體式要點:小腿垂直地面,膝蓋不要向內扣,也不要向外撇正對腳趾的方向;後面膝蓋下面可以墊毛巾,腳後跟腳掌在小腿的延長線上;指骨盆端正;將打開胸腔向上提,而不是向前推,保持腰曲正常在這個體式中,前腿髖關節屈、後腿髖關節伸展,經常練習可以幫助我們下豎叉,為豎叉打基礎。
  • 頭倒立不是人人都能隨處做的體式!
    salamba,有支持的,有支撐的;sirsa,頭;asana,體式。直譯就是「頭」有支撐的體式,注意不是「用頭」支撐的體式哦!意思是讓你的手臂支持身體,頭輕輕貼地,但是很多人都把重量丟給頭了,導致做完頭倒立的第一反應就是脖子疼。那要怎麼做呢?允許我賣個關子,我想先說我們都是為了什麼在做頭倒立?
  • 逆天的瑜伽體式花式來襲!
    而這些體式在瑜伽初學者眼中往往是逆天的存在,甚至會讓人驚訝到直呼「反人類」!但不得不說的是,瑜伽的高階體式雖然難但總讓人心動,有很多人剛開始學瑜伽就喜歡挑最難的動作學,但這根本就是不要命啊!瑜伽老師總會說:「學瑜伽,一定要從簡單的體式開始學!」
  • 10個瑜伽基礎拉伸體式,簡單易學,充分感受瑜伽的魅力
    10個瑜伽基礎拉伸體式,簡單易學,充分感受瑜伽的魅力瑜伽新手與達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接受能力不同。同樣都是拉伸類型的體式,新手適合基礎簡單的,而達人可挑戰拉伸基礎上鍛鍊肌肉力量的動作,要根據能力來選擇。
  • 瑜伽鶴禪式——練習平衡力的經典體式,照著這樣做簡單不少
    瑜伽鶴禪式——練習平衡力的經典體式,照著這樣做簡單不少小密語錄:鶴禪式是瑜伽中練習平衡力最經典的體式,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平衡感強一些,就避免不了練習這個體式,你的鶴禪式練得真的好嗎?來測試一下吧!瑜伽鶴禪式,作為經典的練習平衡力的體式,在瑜伽運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沒鶴禪,沒支撐。那麼,你的鶴禪式,真的如你想像般標準嗎?手指肚下壓姿勢正確嗎?肩胛骨前鋸肌是有力的嗎?這些都是練習標準的鶴禪式需要考慮的問題。一般來講,鶴禪手勢是基礎,標準的鶴禪手勢,手掌根部用力,能夠把小手臂的力量激發出來,手指頭曲起,可以更好地固定位置,維持身形。
  • 20種基礎瑜伽體式,打好「根基」和「進階」必練!初學者尤為重要
    在任何業餘愛好,運動或事業中奠定堅實的基礎對於長期成功至關重要。實際上,扎紮實實地掌握基礎知識可以使你在整個活動經歷中找到更實質的意義和信心。瑜伽也不例外。儘管隨著我們對瑜伽的研究不斷進步,我們可能會很興奮地跳到更多的中級和高級姿勢,但從花時間真正了解基礎知識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 前彎腰痛和瑜伽站立前屈完全體式測試
    >1) 站久了腰痛2) 生理周期的腰部疼痛,躺在床上有懸空的痛3) 練習後彎體式時產生的腰痛4) 起床後產生的腰痛 這次的工作坊主要講解脊柱的結構和功能,所以我們就測試者B測試分析:2) 其次我們引入在脊柱完全屈曲中脊柱彎曲的平滑過渡的概念:通過脊柱的完全屈曲分為兩期,0-60度由脊柱整個節段完成,大於60度就需要髖關節參與。我們這裡不討論髖關節的參與,那麼0-60度這個範圍需要整個脊柱呈現平滑的屈曲曲線。
  • 【音頻教程】瑜伽體式的基礎和源泉:山式(Tadasana)
    難度係數1這是瑜伽體式中最簡單最基礎的動作。山式的意思是穩固,如山般直立。不要因為這個體式很簡單,就認為它不重要。你越是關注它,就越能認識到自己身體姿勢的不足之處。Tada的意思是山。Sama的意思是垂直不動的。Sthiti就是站立不動。
  • 為什麼簡單的瑜伽拜日式,重複練習會有這麼神奇的效果?
    在瑜伽當中,拜日式所有練習者必練的序列,不管你是剛入門,或資深習練者,拜日式都是所有瑜伽人的根基。當拜日式練好了,其他很多瑜伽體式都會自然而然能做到。拜日式練好了,才能為以後的練習打好基礎。如果把瑜伽練習看作是一座高樓,那麼拜日式就是這座高樓的根基,只有牢固的根基,往上的結構才能夠穩定、平衡。拜日式是經典所謂經典,就是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 體式那麼多,如何正確使用瑜伽帶?
    海豚式是頭倒立前的準備動作,一開始學頭倒立,手肘很容易過度打開,用瑜伽帶穩定手肘距離,讓手肘保持壓地板,把力量傳遞到肩膀到後背,建立身軀的穩定,為頭倒立打下根基。練習一段時間後,慢慢就想挑戰有難度的舞王式,舞王式不但需要脊柱的柔韌度,同時也需要胸腔和雙肩的打開,和下方大腿的力量和腳掌的平衡,練習舞王式時,記得先熱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