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還是好心?家長給娃同學每人送一塊手錶,引來家長群體抵制

2020-12-26 育兒鋪子

在幼兒園裡,小朋友之間關係比較好的,有時候會相互地送一些禮物,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很多家長也會支持小朋友這麼做,這樣也能增加孩子們之間的感情。

泡泡家的家庭條件很不錯,今年已經五歲了,在他上學的幼兒園裡,已經上了兩年,跟幾個小朋友的感情也特別的深,馬上就要幼兒園畢業了,泡泡一直說捨不得幼兒園的小朋友,於是泡泡的媽媽就想著在畢業前,給幼兒園泡泡班級的小朋友送一點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想來想去覺得送賀卡,顯得太輕於是就挑了一塊手錶,準備一人一塊送給班裡的泡泡的同學。

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泡泡媽媽高高興興地把手錶給了幼兒園的老師,讓他幫忙把手錶發給班級裡的小朋友,但是沒有想到晚上去接泡泡放學的時候,老師把這些手錶都還了回來,並且告訴泡泡的媽媽,班級裡同學的家長都非常的反對泡泡媽媽送禮,沒有人願意接受。

泡泡的媽媽也覺得非常的難以理解,為什麼自己本來是好心辦的一件事?卻沒有人接受自己的心意呢。

班級裡有一位和泡泡媽媽關係比較好的,家長告訴了泡泡媽媽,家長們反對她送手錶的原因,就是怕,泡泡媽媽送過以後,其他的孩子會相互之間進行攀比,這樣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太好,於是就拒絕了她這份心意。

其實,家長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並沒有去多想什麼,但是孩子們就不一樣了,在他們之間可能就會互相地去模仿,也會去讓自己的爸爸媽媽去做同樣的事情,這個是家長們最不想看到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同齡孩子之間的攀比

在生活中,孩子們之間出現攀比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可能看到別人有一件玩具在自己面前炫耀,自己也非要要。

當孩子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有的家長的做法就是直接揍一頓,讓他們被迫去放棄這個念頭,這種做法顯然是錯誤的。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出現了這樣攀比的心理,家長要怎麼去做呢?

給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的攀比心理是會有樣學樣的,作為家長,首先自己就不要在孩子的面前出現這種攀比的心理,比如和別人比買的首飾和衣服等等,當然,也要注意不要經常在面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對比,只有這樣,家長來以身作則,做好自己,孩子才不會去模仿。

正確的去引導孩子

如果孩子身邊有人特別愛攀比的話,家長要讓孩子儘量遠離這樣的人,並且給他們灌輸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是非觀念,讓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們任何東西都要看自己的能力去擁有的,只有正確地引導孩子,他們才能正確地看待這樣的事情。

該攀比的時候就應該攀比

孩子出現攀比這樣的心理,並不全是壞事情,家長要看孩子的攀比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如果是關於物質上的一些攀比,比如說攀比名牌衣服和零花錢都能等,這樣都是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並不值得提倡,家長一定要正確地去教育他們。

但是如果孩子在一些學習上或者是不滿足於當前的狀態而進行攀比,也就是說精神上的攀比時,這種心理反而會成為他們前進的一個動力,這個時候家長不要過多的去幹涉,讓他們去、自己去消化這種心情,其實有這種攀比心理是一件好事,這種積極的心理會讓他們把事情做得更好。

孩子出現攀比,歸根結底還是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開始出現一些競爭意識,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意識,孩子們在集體環境中也想讓自己成為他們中的佼佼者。還有一部分就是屬於從眾心理了,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而且他們在小時候也特別喜歡去模仿別人的行為,所以,不管是好事壞事,孩子們都想去跟風模仿,這樣也會造成攀比的行為會日益增多。

孩子的攀比行為是一個正常的以為,這個時候家長們要做的,就是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告訴他們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多和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才能了解孩子的內心,避免攀比的出現。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蘋果手錶被摔壞,最後還被同學「孤立」,該反思的是父母
    因為父母的溺愛,孩子被同學孤立了前幾天跟朋友聊天,聊到育兒的事情,結果朋友跟我大吐苦水,說最近他剛上一年級的兒子被同學孤立了。我有些好奇,就問怎麼回事,事情的起因是一塊手錶,準確來說是一塊蘋果手錶。朋友家裡是做生意的,他算的上是富二代,繼承家業後生意做得也不錯,生活水平自然也不低,家裡兩個孩子,大女兒今年六年級,小兒子今年上二年。
  • 「睡衣媽媽」成校園風景線,接娃不顧孩子尊嚴,家長:這樣多方便
    寶媽穿「睡衣」接娃放學引爭議,老師好心提醒反而被吐槽 仔仔家裡有兩個孩子,他是老大,上小學二年級,弟弟才四歲剛上幼兒園。 不過,老師的好心提醒反而還被仔仔媽暗自吐槽了一通,家長表示:「我平時從早忙到晚,哪有功夫收拾自己,你雖然是老師也別管得那麼寬吧!
  • 幼兒園老師結婚,家長每人隨600元紅包,老師的回應被贊情商高
    幼兒園老師結婚,家長每人統一送600元紅包,老師的回應被贊情商高在結婚隨紅包這件事上,講究的事情可不少,根據關係的遠近,應該給多少紅包是個頭疼的問題,那麼如果是孩子的幼兒園老師結婚,作為家長應該隨紅包嗎?應該隨多少紅包合適呢?
  • 同學過生日 兒子被要求送電話手錶
    同學過生日兒子被要求送電話手錶「都說好每個人送啥子了,不送這個,以後我很沒面子。」35歲的吳梅在解放碑時代豪苑一家投資公司上班,她的兒子小軍今年9歲半,正在渝北區某小學上3年級,今年5月初,小軍參加的同班同學豆豆(化名)的生日宴讓她記憶猶新。
  • 孩子只要最新款家長硬頭皮買,智能手錶成攀比工具
    「其他同學的手錶不是這個牌子的,我和他們玩不到一起」「同學換了最新款,我也想要」。架不住孩子們的軟磨硬泡,家長紛紛為孩子滋生出的攀比現象買單。對此老師和專家表示,家長應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及時消除攀比心理。兒童手錶個個都不便宜智能手錶既能避免孩子過早接觸手機,又方便與孩子隨時聯繫,成為不少家長開學後必買的學習裝備。
  • 寶媽穿「睡衣」接娃引爭議,老師好心提醒被吐槽:你別管得那麼寬
    除了性格方面的影響,家長的外在形象也或多或少地會影響孩子的著裝打扮,甚至是間接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寶媽穿「睡衣」接娃放學引爭議,老師好心提醒反而被吐槽仔仔家裡有兩個孩子,他是老大,上小學二年級,弟弟才四歲剛上幼兒園。
  • 教師節,家委會號召花1萬給老師送Gucci圍巾!送還是不送?家長群裡吵...
    上面說的還是個人小糾結 最近 有家長在群裡 (一般是家委會成員) 童媽發現,這種現象和情況還真不少,有杭州的網友發帖吐槽: 要送禮的各位 能不能自己暗暗送 幹嘛要叫上所有家長一起出錢?
  • 我混進小學生的社交圈,發現最讓馬化騰焦慮的可能是一塊手錶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導當「80後」在微信朋友圈曬娃,「90後」成為被釘釘支配的社畜,「00後」用表情包在QQ上「鬥圖」……「10後」的小學生們在幹什麼?他們在用手腕上的電話手錶「交朋友」。就在上月,「騰訊將推出微信兒童版」的消息衝上了熱搜。
  • 「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家長高調送錦旗,教育局回應亮了
    不知為何,如今關於老師和學生家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就像白紙般稍不注意就會被捅破,相處關係岌岌可危。一、家長高調送錦旗,教育局回應亮了當今社會,孩子的學習負擔日益加重,家長的輔導任務也隨之而來。其中,家長對於老師不作為、不負責的態度也愈發強烈。早前網上有位寶爸「退出家長群」的投訴視頻,引來萬千家長點讚附和,似乎大有將長久擠壓的怨氣全部傾瀉而出的架勢。一時間,網絡上指責老師的話術如春筍般火速冒出,而這一行為也將老師和家長的關係推向了冰點。
  • 孩子把同學衣服用原子筆弄髒,媽媽表示賠償,對方家長:賠得起嗎
    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上了幼兒園,以至於上了小學之後,就會完成自己帶娃的光榮使命了,以後的任務就交給老師完成了。其實並不然,孩子上學以後,每天不在爸爸媽媽的身邊,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很多時候家長害怕自己家的孩子受欺負,或者遇到一些校園糾紛,所以遇到難題還是需要爸爸媽媽當面來給解決的。孩子衣服被原子筆亂劃,媽媽霸氣強賠,「你賠得起嗎?」
  • 幼兒園交換禮物吃虧,千元禮物換回破卡片,佔便宜家長卻不願換回
    幼兒園交換禮物吃虧,千元禮物換回破卡片,佔便宜家長卻不願換回馬上就要元旦了,不少幼兒園都在搞迎新活動,晟晟的幼兒園組織的是"跳蚤市場",讓父母帶孩子準備一些物品,來幼兒園和其他小朋友交換。晟晟媽媽心想,這是孩子在幼兒園的第一個學期,要認真對待學校組織的活動,於是非常精細地準備了一份禮物:一隻兒童電子手錶。
  • 送禮物引來的麻煩:孩子頻繁交換玩具,家長擔憂孩子養成攀比心理
    戴女士懷疑孩子在偷拿同學的玩具,為此她狠狠批評了孩子一頓。但孩子說這些玩具都是小夥伴送給自己的。自己雖然接受了小夥伴的玩具,但也要把自己的玩具送給小夥伴,這樣大家就可以玩到不一樣的玩具。孩子說,他也把自己的一些玩具送給了小夥伴們,還特意給媽媽指了出來。原來是相互交換玩具,不是偷拿別人的東西。
  • 360兒童手錶9X評測:孩子的守護神,家長的得力小助手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360兒童手錶9X能否成為兒童及家長心中滿意的產品。外觀設計:科技與童趣的再一次完美結合作為面向小孩子這一用戶群體推出的產品,獨特的外觀配色和造型無疑是吸引他們注意力最強有力的方式。畢竟對於每一個懵懂的小孩子來說,鮮豔、奇特是評價自己「玩具」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 送孩子玩具請睜大眼睛,這些娃都是前車之鑑,千萬別好心辦壞事兒
    每個孩子都會有數不盡的玩具,有父母買的,有長輩送的,有小夥伴贈予的,但玩具中也可能暗藏「危機」,給孩子帶來生命危險,您若是想給小朋友買禮物,可得睜大眼,千萬別挑這幾種玩具。送孩子玩具請睜大眼睛,這些娃都是前車之鑑,千萬別好心辦壞事兒一個2歲的小女孩,拿著會發光的氫氣球玩,旁邊有個打火機,她按下開關氣球立刻爆炸了,不僅燒著了她的頭髮,還燒傷了她的臉和右手,最後鑑定為二度燒傷。
  • 老師結婚請班裡同學參加,家長統一隨600,隔天看微信都懵了
    老師結婚請班裡同學參加,家長統一隨600,隔天看微信都懵了如今,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可謂是用心良苦的。為了能和老師保持良好的關係,讓孩子獲得更多的關注和照顧,家長們都會比較注重討好老師。當老師遇到什麼事情時,家長們也都會積極地參與。我的同學曉雅讀的是師範專業,畢業後曉雅去小學做了一位老師。
  • 「媽媽,同學零花錢比我多」,面對孩子攀比,家長要怎麼處理?
    「媽媽,同學零花錢比我多」,面對孩子攀比,家長要怎麼處理?「媽媽,同學零花錢比我多,我也想要多一點。」一回到家,女兒玲玲就對媽媽張女士說。張女士平時給女兒零花錢,是希望她可以買一點自己喜歡的糖果或者是小零食,不至於眼饞別的孩子。但孩子攀比,是她沒想到的。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嬰兒就像是一張白紙,不論是漢語,還是英語,對他們來說都是外來語,所以他們學習漢語與英語的能力大致相同。只要家長在這段時期用心教孩子第二語言,孩子的習得機制就會與母語高度一致。「中國式家長」的炫耀感獨立遊戲《中國式家長》中,就有一個「面子對決」的玩法。主人公的寶媽向閨蜜、親戚、同事炫耀孩子的特長,特長越多,勝利的機率就越大。
  • 1500元的兒童手錶,是不是家長們的智商稅?
    到現在,「哪裡不會點哪裡,so easy」還是經久不衰的梗,現在小朋友向家長們討要兒童智能手錶的樣子,和十幾年前的你眼饞點讀機的時候還挺像。兒童智能手錶的王者是小天才,2015年6月,小天才發布了第一款兒童手錶,雖然比友商阿巴町晚了一年,但迅速後來居上,成為行業第一。
  • 我有點糾結,騰訊不妨聽聽家長想法
    一邊是用戶體量已達12億的國民級社交平臺,一邊是最牽動社會神經的未成年人群體。這兩者碰撞,想不上熱搜都難。目前,騰訊還沒有透露微信兒童版出臺的背景、具體怎麼操作、預期目標等關鍵信息,但網友們的討論熱情先熱了起來。
  • 「別再曬醜八怪了謝謝」,寶媽曬娃被好友「內涵」,引家長熱議
    尤其是家長們更喜歡用照片和文字結合的方式記錄寶寶成長過程中的趣事。於是很多當了爸爸媽媽的人的朋友圈就變成了「寶寶生活直播間」,這些父母幾乎每天都會曬娃,而且沒有「底線"地曬娃,吃飯也曬睡覺也曬拉臭臭也要曬,反正在家長眼中沒有不能曬的娃。家長在曬娃的時候肯定滿心歡喜,甚至刷屏也完全不覺得不妥,但其他人什麼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