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各指什麼?

2021-01-15 儉叔略述古經典

《金剛經》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佛陀問:「須菩提,你怎麼想的?如來有沒有肉眼?」「是,如來有肉眼。」「須菩提,你怎麼想的?如來有沒有天眼?」「是,如來有天眼。」須菩提,你怎麼想的?如來有沒有慧眼?」「是,如來有慧眼。」須菩捉,你怎麼想的?如來有沒有法眼?」「是,如來有法眼。」須菩提,你怎麼想的?如來有沒有佛眼?」「是,如來有佛眼。」

為了增強經文的語氣和涵義,上面幾個問題是分開問的。

如果簡單問的話「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五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五眼。」這樣就可以了!

有關「五眼」,一些《金剛經》的講義中,繞來繞去不直接解釋,講些無關緊要的話就過去了,這種現象比較多。

五眼,在《俱舍論》等小乘論典中沒有提及。因為薩迦派的果仁巴說:「六通,小乘行人可以得到;五眼,只有大乘聖者方可獲得。」佛經也說:「若欲獲得五眼者,當勤修六波羅蜜。」

【肉眼】

在資糧道時獲得,其因是前世供燈、修禪定。肉眼能照見一百由旬到三千大千世界以內的粗細眾色。

歷史上也有些大成就者獲得了肉眼功德。《大圓滿前行》中記載:國王赤松德贊為將正法發揚光大,決定建造寺廟,在尋找淨地上師時,去問國師釀萬登珍桑波。國師依靠肉眼通,了知印度東方有大堪布菩提薩埵,於是國王迎請他作為淨地上師。

【天眼】

加行道以上都具有,其因是行持有漏善法,或修持禪定等六度。天眼能照見十方眾生的前生後世、投生何處等,對自他一切眾生,包括地獄、餓鬼的前後世是什麼,全部能夠一一現見。

現在的瑜伽士、空行母,有些真正有天眼,有些只有跟天眼相似的神通。《智者入門》的說法,與此稍有不同,論云:「天眼的功德,是能照見無邊色法。」

【慧眼】

一地到十地菩薩入定時具有,其因是修持無漏善法、行持六度而獲得。

慧眼能如實現見萬法的本體——勝義法性。當然,我們平時所說的「慧眼」,大多是將智慧喻為眼目,跟此處的定義不一樣,此處的慧眼是一地到十地菩薩入定時才有。

【法眼】

一地到十地菩薩出定時具有,其因也是修持無漏善法,行持六度。

法眼能如理通達教法和證法的意義,了知與自己等同者、比自己低劣者的根基。比如,二地菩薩能知道一地菩薩以下的眾生根基,其上境界則無法了知。

【佛眼】

得佛果時具有,其因是圓滿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

佛眼是以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徹見萬法勝義諦與世俗諦的本性,其範圍廣大無邊、不可思議。《現觀莊嚴論釋》中說,一地到十地之間,可以得到相似的佛眼。

通過以上這些介紹,大家應該明白,佛陀完全具足了五眼的功德,對勝義中遠離四邊八戲的本相、世俗中每個眾生的起心動念,都能亳不混雜地照見。

相關焦點

  • 金剛經第二十: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究竟有何區別
    這一品主要介紹了兩大塊內容,前半部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這五眼,後半部是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這三心,合稱「五眼三心」,咱們這一篇先來介紹五眼,三心等到下一篇再聊。這五眼並非隨便定義的,而是和佛法的五乘有對應關係——人,天,二乘,菩薩,佛,咱們具體來一一介紹。
  • 都說肉眼凡胎,佛眼通天,到底肉眼和佛眼的區別在哪呢?
    肉眼清澈(1),靡不分了(2);天眼通達(3),無量無限(4);法眼觀察(5),究竟諸道(6);慧眼見真(7),能度彼岸(8);佛眼具足(9),覺了法性(10)。極樂菩薩的肉眼,能了了分明的看見一切的色相;天眼能徹見十方恆沙世界眾生死生循環的業因果報;法眼能遍觀六道眾生的根性與欲樂,及三乘道法的差別相;慧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得我空法空之二空,而得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佛眼能見諸法空有不二之法性,有了佛眼就同時具足其他之眼的功能,無所不見,無事不知。
  • 什麼是佛教裡的五眼?
    很多年前的流行歌《霧裡看花》就曾經唱到:見我一雙慧眼吧我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真真切切這裡的「慧眼」一詞,源自佛教中的「五眼」。同時,我們也能從中體會出:慧眼,不僅僅是指眼睛看到的,更多的是指內心的考察分辨能力。
  • 《金剛經》中的五眼是什麼?(音頻)
    今天所要講的主題是:什麼是五眼?到底什麼是五眼,在《金剛經》當中,佛就曾經問須菩提說:如來有肉眼嗎?如來有天眼嗎?如來有慧眼嗎?如來有法眼嗎?如來有佛眼嗎?佛有問了須菩提這些問題。那須菩提就說,佛統統有,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也就是說,如來具有這樣五眼。所以我們講五眼,其實就是針對肉眼、天眼、慧眼、法眼跟佛眼來作說明。那首先我們來說明肉眼的部分。
  • 五眼六通
    五眼六通,一種非常珍貴的菩提果實,成熟蒂落後,頂部有五個小孔,裡面有五顆種子,象五個眼睛,首尾貫穿打洞,製成佛珠,便稱為「五眼六通」。菩提籽按其產地與顏色細分有數十種星月菩提,草菩提,鳳眼菩提,龍眼菩提,天竺菩提,天台菩提,菩提根,太陽子,月亮子,五眼六通(印度酸棗),摩尼沙果。
  • 五眼和六通
    (4)通過看光可以判斷某地的地磁、地電、地光是否適合練功。如果某地的光是黑色的霧氣,就不要在那裡練功。有的山頭出現黑色的光,比較高,一般是有特殊能量的動物在這裡,應該避開。 天眼:是天人的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然雖見和合因緣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見實相,故為得實相,而求慧眼。天眼能照見沒有隱蔽、沒有障礙和有隱蔽、有障礙的可見之物。
  • 揭秘佛教的五眼六神通
    佛法神通,一般分為五眼和六通。關於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1.肉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因有此礙,故求天眼。肉眼能照見一切沒有隱蔽、沒有障礙的可見之物。
  • 一切大眾都有五眼五種法身?
    一切大眾都本自具足五眼五種法身
  • 陰陽眼和天眼
    其實天眼與陰陽眼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天眼指佛教五通或六通中的天眼通,天眼通即能看見眾生的生死、苦樂、和世間的種種行色。而天眼通是佛教徒經過艱苦修行後獲得的一些神通之一,一般需要修行的時間從幾年到幾十年不等。   所謂陰陽眼傳說世間分為陰間和陽間,萬物皆有靈魂,包括石頭也有它的靈氣。人死後也是人,只是性質發生了變化。
  • 《金剛經》的智慧 天眼是神通還是功能 佛家與道家的不同解釋
    佛陀問須菩提:須菩提,你怎麼看,如來有天眼麼?須菩提回答:如是,佛陀,如來是有天眼的。「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大意是你如何認為,實際應是考較之意,佛陀用一些問題考較須菩提的境界,見地。此時的問題是問須菩提如來有天眼麼?須菩提回答:有。為什麼問天眼,這天眼是何意呢?
  • 荷魯斯之眼/上帝之言/人類第三眼:松果體揭秘
    事實上,人類不可能有三隻肉眼,所謂的第三眼只是象徵,也就是在一對肉眼之外另有心眼。心眼的意義有深有淺,淺的指普通人的思想活動,深的就要講到五眼了,五眼是除了肉眼之外尚有層次不等的四種心眼。所謂五眼,是指從凡夫至佛位對於事物現象終始本末的考察功能。有人稱眼睛為「智慧之門」、「靈魂之窗」,眼睛能夠明辨物象、增長知識。修行的層次越高,心眼作用的範圍越廣。
  • 這個人,他以父母所生的清淨肉眼,能見到三千大千世界 | 妙法蓮華經淺釋
    要是開了眼,後邊也可以看得見!」那要說開眼的,現在是講一般沒有開眼的。佛法有種種的分別,你不要「籠統真如,顢頇佛性」;籠統,就是這麼混合著。這本來是應該有一千二百功德,但是它不圓滿,只見前邊不見後邊;左右也可以見,但是左邊只見兩百五十功德,右邊又見兩百五十功德,左右各有五十個功德它見不著──你往兩邊看,你也不能看全了;你要想看全,就要把頭轉一轉,所以說它所見不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