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佛陀問:「須菩提,你怎麼想的?如來有沒有肉眼?」「是,如來有肉眼。」「須菩提,你怎麼想的?如來有沒有天眼?」「是,如來有天眼。」須菩提,你怎麼想的?如來有沒有慧眼?」「是,如來有慧眼。」須菩捉,你怎麼想的?如來有沒有法眼?」「是,如來有法眼。」須菩提,你怎麼想的?如來有沒有佛眼?」「是,如來有佛眼。」
為了增強經文的語氣和涵義,上面幾個問題是分開問的。
如果簡單問的話「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五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五眼。」這樣就可以了!
有關「五眼」,一些《金剛經》的講義中,繞來繞去不直接解釋,講些無關緊要的話就過去了,這種現象比較多。
五眼,在《俱舍論》等小乘論典中沒有提及。因為薩迦派的果仁巴說:「六通,小乘行人可以得到;五眼,只有大乘聖者方可獲得。」佛經也說:「若欲獲得五眼者,當勤修六波羅蜜。」
【肉眼】
在資糧道時獲得,其因是前世供燈、修禪定。肉眼能照見一百由旬到三千大千世界以內的粗細眾色。
歷史上也有些大成就者獲得了肉眼功德。《大圓滿前行》中記載:國王赤松德贊為將正法發揚光大,決定建造寺廟,在尋找淨地上師時,去問國師釀萬登珍桑波。國師依靠肉眼通,了知印度東方有大堪布菩提薩埵,於是國王迎請他作為淨地上師。
【天眼】
加行道以上都具有,其因是行持有漏善法,或修持禪定等六度。天眼能照見十方眾生的前生後世、投生何處等,對自他一切眾生,包括地獄、餓鬼的前後世是什麼,全部能夠一一現見。
現在的瑜伽士、空行母,有些真正有天眼,有些只有跟天眼相似的神通。《智者入門》的說法,與此稍有不同,論云:「天眼的功德,是能照見無邊色法。」
【慧眼】
一地到十地菩薩入定時具有,其因是修持無漏善法、行持六度而獲得。
慧眼能如實現見萬法的本體——勝義法性。當然,我們平時所說的「慧眼」,大多是將智慧喻為眼目,跟此處的定義不一樣,此處的慧眼是一地到十地菩薩入定時才有。
【法眼】
一地到十地菩薩出定時具有,其因也是修持無漏善法,行持六度。
法眼能如理通達教法和證法的意義,了知與自己等同者、比自己低劣者的根基。比如,二地菩薩能知道一地菩薩以下的眾生根基,其上境界則無法了知。
【佛眼】
得佛果時具有,其因是圓滿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
佛眼是以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徹見萬法勝義諦與世俗諦的本性,其範圍廣大無邊、不可思議。《現觀莊嚴論釋》中說,一地到十地之間,可以得到相似的佛眼。
通過以上這些介紹,大家應該明白,佛陀完全具足了五眼的功德,對勝義中遠離四邊八戲的本相、世俗中每個眾生的起心動念,都能亳不混雜地照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