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電視劇領域,金庸、古龍是無人可撼動的兩大金字招牌,每隔幾年必翻拍,可以說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相對金庸作品的文筆精緻、辭藻豐富來說,古龍顯得要「糙」一些,但正是這種「糙」,讓古龍的作品處處流露著對人性的剖析,常常折射出現實側寫,看完後總有種唏噓之感。改編自古龍小說《邊城浪子》的電視劇《新邊城浪子》,則希望在小說的精髓中加入現代感情觀,更方便現在的觀眾理解這部作品。
既然提到了「新」,那顧名思義有老版。但相信很多90後和筆者一樣,對1991年播出的老版《邊城浪子》印象已淡,不過普遍對焦恩俊版的《小李飛刀》記憶猶新,說得直白點,《邊城浪子》是發生在《小李飛刀》後面的故事,劇中的主角之一葉開師承李尋歡,是「小李飛刀」的傳人。時隔25年後,《邊城浪子》終於迎來再度翻拍之作,這就是由北京東方飛雲國際影視股份有限公司,黃祖權執導,朱一龍、張馨予、於青斌、柴碧雲、焦恩俊、張峻寧、貢米、邱心志、王藝曈、楊淨如等主演的古裝武俠劇《新邊城浪子》。據了解,該劇正在北京衛視熱播中。值得一提的是,該劇是北京衛視的首部周播劇,因此也獲得了業界的很大關注。
傅紅雪
《新邊城浪子》講述了傅紅雪(朱一龍飾)、馬芳鈴(張馨予飾)、葉開(於青斌飾)等人錯綜複雜的家仇世怨和意氣風發的江湖俠義的故事。7月18日《新邊城浪子》首播,在前4集中幹了不少事兒:交代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出場、人物設定清晰、人物關係見雛形,快節奏的故事進展和高顏值的主演陣容讓該劇迅速在社交平臺上刷了屏。傅紅雪的冷麵酷、張馨予的回眸殺、於青斌的搞笑女人裝扮都讓網友互動心滿滿,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觀劇心得。
馬芳鈴
那麼,《新邊城浪子》的改編思路是什麼樣的?創新在哪裡?這部劇的精髓是什麼?日前,獨舌採訪了《新邊城往事》的導演黃祖權,請他聊聊此次改編方向,以及改編劇的優勢和局限性。
葉開
《新邊城浪子》:注重情感,同時不放鬆武俠、江湖元素
如果把古龍小說比作現在的IP概念的話,那《邊城浪子》無疑是一個大IP,受眾基礎雄厚。加之古龍小說本就有一些現代劇本創作的概念在裡面,相對於很多所謂的IP有high點沒情節點的情況要好很多。但改編劇同時也面臨著兩難的問題,導演黃祖權告訴筆者,「改編劇的優勢是受眾的群體很廣,可以很好的借用原有《邊城浪子》的粉絲。但也有限制,比如可以對原著改編的部分比較少,演員自己發揮的空間也比較小。我們改編這部劇很忠於原著。」
不過,空間小並不意味著沒有發揮,談到《新邊城浪子》的創新點時,黃祖權說,「主要是將人物之間的情感進行了細膩的刻畫,關注對人物形象的描寫,對情感的拿捏更加到位。可以這樣說吧,這部劇是用現代人的感情觀去詮釋古龍前輩的《邊城浪子》」。劇本的核心就是人物形象的刻畫,在這一方面,古龍的原著已經描寫的相當出彩,在改編過程中加入更加細膩的情感關係可以讓整部劇豐滿起來。在目前播出的4集中,幾個主要角色的情感關係剛開始搭建,具體效果如何還要看後期表現。
翠濃(柴碧雲飾)
另外,讓很多人覺得不太貼合原著的一點是將馬芳鈴設置為女主角,原著中馬芳鈴是一個悲劇性的女性角色,很多人對她表示同情。談到這一點,黃祖權認為,「正因為她身上的悲劇性,讓這個角色很有戲劇張力。幾乎所有的角色都與她有關係,這恰恰具備了女主角應有的特質」。其實,導演黃祖權剛開始也對這種設置有疑問,但是,「在看到張馨予表現了這個人物後,我覺得她把馬芳鈴演活了,我很欣賞。」
路小佳(張峻寧飾)
很多人認為古龍作品中有一種天然的「男尊女卑」思想,好像不太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但導演黃祖權卻不這麼認為,「古龍小說的精髓就是用江湖義氣去詮釋、探討人生哲學,所以不管過去還是未來,喜歡他作品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從古龍的作品中汲取人生哲理,這才是最重要的」。具體到劇中,朝露劍看似是所有矛盾、爭議的焦點,卻在劇情的層層遞進中成為每個人物內心世界的一個鏡子,照出人性深處最真實的想法。
其實,看了《新邊城浪子》的觀眾應該都能看出來,這部劇在顏值、置景、造型、打鬥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但最內裡的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武俠劇。所以,在強調創新的基礎上,其實《新邊城浪子》也沒有放棄對「江湖」「武俠」的深層次挖掘。劇中,因兩代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引發的殘酷江湖爭霸,串聯起傅紅雪、馬芳鈴、葉開、翠濃、蕭別離、路小佳、丁靈琳、馬空群、花白鳳、沈三娘等眾多角色。
丁靈琳(貢米飾)
武俠劇是國產電視劇中一個重要的類型,不過在現下的發展狀況下,武俠與仙俠越來越讓人「傻傻分不清楚」,《新邊城浪子》秉承「去仙俠化」,還原真正的武俠劇。而武俠劇「仙俠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產電視劇類型同質化,在談到國產電視劇類型開發時,導演黃祖權說,「自從新媒體的出現,我們越來越敢於在作品中突破,只有你敢創新,你才有可能突圍」。
蕭別離(焦恩俊飾)
奇幻類可以說是目前國內影視圈最吃香的題材,但由於故事背景等方面的元素,與武俠冥冥中又有些相似,而談到這兩者的區別,導演黃祖權說,「奇幻劇更多是以現代元素作為主基調的,而武俠是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就是說,奇幻類作品的造型、搭景、道具、服裝等方面可以腦洞大開的設置,主要看主創團隊的審美;但武俠劇卻沒那麼自由,各方面還是要與歷史背景相結合,符合當時的現實情況。
今年的暑期檔周播劇競爭激烈,北京衛視有《新邊城浪子》,東方衛視有《老九門》,江蘇衛視有《九州天空城》,湖南衛視則是《旋風少女2》。可以說,周播劇場不再一家獨大,衛視四強互相對壘。另外,也能從這幾部劇的成色上看出暑期檔青春偶像化的特徵,原因在於暑期檔是青少年觀眾的收視高峰期。
沈三娘(楊淨如飾)
而北京衛視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之所以選擇《新邊城浪子》作為周播劇的『第一槍』,是因為該劇以古龍經典小說為改編藍本,具有一定的觀眾黏性,而新版改編的高顏值、青春風也比較符合北京衛視向『年輕化』『青春化』逐漸轉移的平臺定位」。
花白鳳(王藝曈飾)
周播對電視劇來說是資源利用最大化的手段,不過由於國內觀眾一周一看的收視習慣還有待培養,所以周播模式對國產電視劇來說是起步階段(或者可以說還未起步,因為周播劇的概念是邊拍邊播)。選擇該時段播出的電視劇可謂為國產電視劇播出模式探索邁出勇敢的一步,而這種模式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未來會取得什麼樣的播出效益誰也不知道。不過,敢於創新,敢於挑戰新鮮事物是國產電視劇發展的必經過程。就像導演黃祖權所說,「過去的日劇、現在的韓流美劇佔據了很大一部分電視劇市場份額,讓當下觀眾沉迷於外國文化當中。我們這一代創作人期待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也希望拉回國產劇的市場份額。」
馬空群(邱心志飾)
【文/jin】
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
【影視獨舌】
由資深媒體人、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提供深度的影視評論和產業報導。追求高冷、獨立、有料,助大家漲姿勢、補營養、覽熱點。涵蓋微信公號,微博,博客,網站,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網易、騰訊、搜狐自媒體等10大平臺。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有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