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零售數位化進階:坐擁1.3億用戶,左手流量右手經營

2020-12-12 騰訊網

懂財帝原創 · 作者|唐潮

若干年後,銀行人回望激蕩的2020年,或許依舊難掩內心的波瀾。

這一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用戶紛紛轉向線上,「無接觸銀行」現象火熱。

與此同時,由於監管政策的趨嚴與P2P公司的全面清退,銀行的信貸與財富管理業務也開始迎來龐大的市場需求缺口。

面對澎湃生長的萬億級金融市場,銀行玩家們紛紛加速數位化轉型。

以招商銀行為例,過去幾年,招行「以App為馬」,初步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數位化遷躍的第一階段。

如今,招行進入零售數位化轉型第二階段,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為依託,進行數位化用戶運營、用戶創新與價值轉化,形成經營閉環,打造億萬人的財富APP。

「零售之王」招行乘智能網際網路東風,力圖突破傳統商業銀行的財富管理圈層,搶灘登陸新時代智能財富管理賽道。

此外,招行還推出了「M+會員計劃」,意欲搶灘抓住Z世代年輕人的心智,將90、00後們攬入私域流量池。

事實上,已有眾多年輕人湧入招行。據透露,招商銀行App用戶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佔比已超過60%。

招行當前的革新與進擊,預示著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將迎來重大轉折點:未來,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將成為驅動智能理財業務發展的動力引擎。

進擊的招行數位化

麥肯錫發布的《制勝生態圈2.0戰略——構建網際網路化用戶運營與企業級共享能力》報告顯示,如果說生態1.0是銀行傳統業務在線上的延伸,那麼生態2.0時代,銀行將需要在「用戶運營-服務創新-價值創造」上形成經營閉環。

這意味著新時代下,銀行僅粗略完成業務的線上化遷移,已難以實現「打造第二增長引擎」的目標。

行業數據是最直接的例證。據中金公司發布的報告,2016至2019年,上市銀行樣本淨利潤增速的複合增長率僅為3.4%。而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加權平均ROE僅為11%,不僅遠低於網際網路銀行,較2015年同期的15.6%也明顯下滑。

宏觀來看,這幾年中,儘管銀行一方面在資產端、政策端承壓,另一方面不斷遭遇網際網路公司的衝擊。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銀行玩家們盈利能力下降的核心原因在其內部:用戶運營與價值轉化未能形成有效閉環。

縱觀行業,仍有少數銀行發現了這一開啟未來之門的鑰匙。招行正是其中之一。

「只有愚者才等待機會,而智者則造就機會。」招行很早就以金融科技銀行為定位,全力數位化轉型,並「以APP為馬」、「以MAU指標為北極星」。

在持續的科技投入下,如今的招行已從傳統商業銀行完全蛻變為一家具備網際網路思維的金融科技銀行。

繼續順應未來大勢,招行的核心戰略開始從「以App為馬」轉變到「以MAU指標為北極星」,招行領跑銀行業數位化轉型。

招行突破傳統財富管理業務的邊界,開始向新時代智能財富管理領域滲透進擊。

「數據對於個人而言也是財富,未來這個概念會越來越清晰。」招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要促成用戶做出財富管理決策的關鍵是要建立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數位化中後臺。

而目前,招行在大數據與場景塑造領域中已成為行業領軍者。據透露,在冰面之下,招行建立了強大的「10+N」零售金融數位化中臺體系。

此外,根據招行2020年中報,在生活場景方面,招行旗下兩大APP已接入546個便民生活服務場景,覆蓋出行、旅遊、購物、外賣等領域。

但結合生態2.0體系來看,這些還遠遠不夠。

招行零售負責人認為,「當用戶規模、MAU積累到一定規模,並保持相對穩定,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值了,而是數字資產,如何開發這類資產的經營效益,要看AUM的轉化。」

而轉化則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招行的目標是通過App實現智能、精準地用戶交互與溝通,全方位滿足用戶的需求,最終實現「用戶運營-服務創新-價值創造」。

因此,為進一步完善用戶畫像,打造邊界更寬廣的數據、場景生態,形成完整閉環,招行在本次9.0版本對收支模塊進行了全新升級,並發布了便民服務模塊。

其中,在收支模塊,招行通過海量的數據清洗與機器學習,對交易報文裡的原始交易對手進行了系統性翻譯,以用戶能夠看得懂的數據,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如將「北京三快在線科技在線有限公司」,翻譯為「美團外賣」,讓用戶一眼就能知道錢到底花在哪兒了。

而在新上線的便民服務模塊中,今年上半年,招行已連接了56個城市的社保平臺,73個城市的公積金平臺,74個城市的交通罰沒平臺,並先後接入了30多個城市的不動產查詢平臺等。

基於收支、便民服務兩大模塊,招行將金融與泛金融資產合二為一,為億萬用戶呈現個人全景財富主帳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招行在搭建社保公積金數據查詢體系的同時,還協建了六個城市的公積金中心,向其輸出大數據、AI等科技能力。以南京為例,在招行AI技術覆蓋的200餘項政策及流程的諮詢中,服務準確率已超過88%。

融合長情陪伴用戶

「招商銀行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圍繞客戶,以客戶為中心,打造財富同心圓。」招商銀行App首席產品經理表示。在他看來,本次招商銀行App升級的一大目標就是更聚焦於為用戶創造價值。

對此,招行首席信息官江朝陽也表示,「金融場景可能是我們吸引客戶最主要的功能,要不斷做強APP的金融服務能力。」

實際上,科技能力僅僅是外在的賦能手段,對於用戶,特別是高淨值與年輕用戶而言,他們更需要的是安全感、運營以及陪伴。

而招行天生具有金融基因,與僅限於線上,只能和機器人交流互動的網際網路平臺相比,其遍布全國的線下網點與專業的理財經理,更能和用戶之間形成雙向互動,給予用戶更多的安全感以及優質的體驗感。

更為重要的是,招行還具有極強的科技基因。金融科技銀行招行正通過強大的大數據、AI能力,完善用戶的全生命周期陪伴運營體系,提升用戶體驗。

在本次9.0版本更新中,招行全新上線同屏解說功能。據介紹,用戶在投資理財中遇到任何問題,均可一鍵連線線上客戶經理,該平臺會以秒級響應的速度進行分發並響應。隨後,線上的客戶經理可以文本、圖文、語音等方式為用戶在App平臺上進行解說和演示,邊聽邊看。

招行通過這一黑科技實現了金融普惠服務,為每個用戶都提供了及時的理財顧問。

除此之外,今年疫情爆發後,招行還迅速推出了招商銀行App直播平臺。

如今,招行直播已覆蓋了投資策略報告會、投教、講座、代發業務、生活類等內容,直播已成為招行連接用戶的重要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3日晚,「12.3財富之夜——招商銀行App9.0發布會暨招牌年終獎超級直播」中,平臺累計觀看量突破340萬,點讚數突破500萬。

收縮視角,回歸根本來看,改造財富管理業務,實現用戶轉化的核心與本質還是追求財富的保值與穩健增值。對此,招行深耕財富管理賽道多年,深諳此道。

上海一位大型公募基金董事長向懂財帝表示,如果基金經理一年能達到15%左右的收益,那麼普通散戶的收益最多僅能實現7%。

中間相差的8%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散戶的追漲殺跌、頻繁換倉等投機行為所導致。

在招商銀行App9.0中,針對普通散戶盈利難的痛點,招行上線了全旅程「財富陪伴」服務。

「財富陪伴」包含三個層次,產品級、組合級和生態級。其中,產品級和組合級陪伴由招行自行輸出內容並配置。而在生態級陪伴中,招行已將陪伴服務平臺開放給11家合作的基金公司,與合作夥伴相互配合,通過生態化金融更好地陪伴用戶。

深挖其中,招行能實現線上財富管理陪伴的背後,招行通過近200種需求偏好,在超過20個核心欄位定向配置提醒或內容資訊等陪伴內容,並建立了數據回檢機制,用於查看整個陪伴體系的效果。

此外,針對大多年輕、長尾用戶不願花時間研究資本市場的痛點,招商銀行App9.0重裝上陣了「五星基金」。

早在2006年,招行就推出了「五星之選」基金,在近7年多輪牛熊市的淬鍊之下,招行五星之選權益組合業績回報率超過200%,遠高於同期上證指數上漲幅度。

極強的賺錢能力與良好口碑效應,讓用戶不斷湧入招行。

截至6月底,招商銀行App累計用戶數已達到1.29億戶,月活達到5607萬戶。在用戶數據上,即使對標頭部網際網路平臺,也並不遜色。

此外,三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招行零售客戶數為1.55億戶,較上年末增長7.64%。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戶為301.32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80%,私人銀行客戶為95943戶,較上年末增長17.47%。

Z世代「理財賺錢」潮流

招行正逐漸「年輕化」,正將眾多90、00後用戶群體攬入麾下。據了解,在招商銀行App的用戶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佔比已超過60%。

但對標未來,招行並未滿足於此。12月3日,招行「M+會員計劃」也搭載於9.0大版本同步上線。

據介紹,「M+會員計劃」將以資產(AMU)與活躍度為基礎,實現分層經營,等級越高,享受的金融和非金融權益就越廣泛。

從服務人群上看,該計劃針對招行各層級客群。這意味招行將通過年輕人青睞的會員等級制度提升年輕用戶粘性,並通過大數據實現年輕用戶全生命周期的畫像描繪與管理。

回到行業中,按照傳統思維,商業銀行一般吸引中高淨值人群,網際網路平臺大多吸引低淨值長尾人群與年輕群體。但如今,以招行為代表的科技銀行已相繼完成了移動端轉型,它們的線上平臺、科技能力的體驗感已絲毫不遜色於網際網路平臺。

基於龐大的用戶需求,招行的商業觸角開始延伸。它開始從低頻金融場景切入高頻的文娛、本地生活場景,並大力布局中國財富的未來——年輕的Z世代群體。

但年輕人有自己的個性喜好。從消費心理分析,當前的年輕人最重視IP與場景服務。對此,招行很早就倡導用網際網路思維與需求思維打造APP生態平臺。

順著這一思路,針對年輕用戶喜歡IP的痛點需求,招商銀行App已推出了「主題中心」。據介紹,主題中心已結合嗶哩嗶哩、皮卡丘、Hello Kitty等IP推出個性化APP皮膚。用戶可以在平臺上選擇自己喜歡的APP皮膚,建立情感共鳴。截至9.0版本發布,該平臺已發布了27個IP主題與34款皮膚。

多位年輕用戶向懂財帝表示,招商銀行App中的「飯票」與「影票」兩大入口已成為他們外出娛樂的必選之地。

數據也是最直接的例證。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App與掌上生活App中15個場景的MAU超千萬,兩大APP非金融場景的使用率分別達到58.52%、72.70%。

毫無疑問,招商銀行App已不僅僅是一個傳統金融工具,它已成為1億人的財富APP,也受到越來越多年輕用戶的青睞。

若放眼下一個十年,隨著時間的推移,招行旗下年輕用戶數量將不斷增長。與此同時,他們在招行存放的財富規模也將不斷攀升。

這意味著招行已率先聚集了一大批未來的高淨值用戶,成功拿到了下一個時代財富管理賽道的船票。

春江水暖鴨先知,資本市場對於招行的「年輕化」已有明顯的反應。目前,招商銀行A股市值達穩定在1.1萬億上方,成為國內第三大市值的銀行。

科技潮流,浩浩湯湯,勢不可擋。中國銀行業的未來不僅屬於先進的科技銀行,更屬於能利用科技實現用戶價值轉化,為用戶創造價值的銀行。

基於此,「零售之王」招行正藉助科技的力量,不斷突破長尾效應,在數位化大道上狂奔。

說明:數據源於公開披露,本文僅代表該作者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FIN -

懂財帝出品 | 微信ID:znfinance

「在看」「轉發」,你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APP月活用戶超1億!揭秘招行新零售戰略的核心指標
    3月21日,「零售之王」招商銀行發布了2019年度報告。從重視資產管理規模到All in 月活躍用戶,招商銀行迎來了爆發。2018年中,招商銀行提出了將把月活躍用戶(MAU)作為「北極星」指標。但招商銀行的底色畢竟是一家傳統銀行,用MAU來帶動AUM,招行能做好嗎?成績怎樣呢?不想當網際網路公司的銀行做不好零售金融根據2019年年報,「招商銀行」和「掌上生活」兩大App,月活躍用戶突破1億,達到了1.02億。單從這個核心數據看,招商銀行的護城河真的是越挖越深。
  • 疫情衝擊下的招行定力:堅持「客戶+科技」兩大邏輯起點
    2018年,招行將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預算提高到上年營業收入的1%,2019年又提升至1.5%,且無需關注短期投入產出比。為了實施金融科技戰略,招行還修訂了公司章程,規定每年科技投入不低於上年度營業收入的3.5%。這個比例不僅在銀行業領先,而且已經可以比肩許多科技公司。2020年初,當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各行各業造成了巨大衝擊之時,招行沒並有因疫情而放緩對信息科技的投入。
  • 零售金融3.0成效初顯,招行信用卡榮獲《亞洲銀行家》雙項大獎
    作為零售戰略開創者和領先者,招行在整體戰略、行業標準制定、客戶體驗等方面均可圈可點,尤其是財富管理與信用卡更是優勢明顯。如今招行正以App優先策略進軍零售金融3.0時代,以MAU為指向性指標,全面推進零售數位化轉型,打造最佳客戶體驗銀行。
  • 《亞洲貨幣》獎項揭曉,招行信用卡榮獲「最佳信用卡銀行」
    近日,國際權威媒體《亞洲貨幣》揭曉2020年「中國零售銀行大獎」獲獎機構,招商銀行信用卡榮獲「最佳信用卡銀行」獎項。信用卡是零售銀行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獲得該獎項表彰的銀行,表明其在保持信用卡業務的增長方面領先同業,並在信用卡技術創新、用戶體驗、風險管理等方面表現卓著。
  • 微盟助跑「A股童裝第一股」,安奈兒數位化進程全面提速
    經歷過疫情的衝擊,不少企業創新求變,通過系統產品和營銷能力的組合運用,構建數位化經營閉環,實現用戶和業績的雙增長。被業界稱為「A股童裝第一股」的安奈兒,自2018年與微盟智慧零售合作以來,加速自身經營創新和數位化升級,通過發力公私域聯動、小程序商城和數位化導購運營模式,打造業績增長新範式。
  • 2019年招行信用卡成績亮眼,App累計用戶突破9千萬
    另一方面,招行信用卡加大了「開放」和「融合」的力度,與合作夥伴一起,以整體的生態力量服務客戶。2019年,招行信用卡聯合五大卡組織共建合作平臺,推出了「非常全球」計劃,境外旅行服務全面升級至3.0時代,為中國持卡人境外旅行提供更多優惠服務。同時,招行信用卡舉辦第10年「10元風暴」活動,活動面向全網用戶開放,突出社交屬性和娛樂屬性,以用戶思維將信用卡消費通過更自然的方式融入人們生活。
  • 盈利規模近1000億,這家堅持減肥6年的銀行算成功嗎?
    招行在2016年的年報中首次提到了金融科技戰略,並在2017 年報中提出要做「金融科技銀行」,將稅前利潤的 1% 計提為金融科技創新基金 。而到了2018 年的年報,招商銀行董事長李建紅表示,董事會決定將增設的「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額度由「上年稅前利潤的1%」提升至「上年營業收入的1%」,零售客戶增長迅猛。
  • 左手騰訊,右手阿里,這個咖啡連鎖品牌叫板星巴克
    左手騰訊,右手餓了麼2019年2月,一家頂著醒目紅色楓葉logo的咖啡連鎖品牌低調入駐上海人民廣場。2020年5月,當瑞幸被曝財務造假,深陷質疑與自辯的泥潭難以自拔之時,這家號稱「北美傳奇咖啡館」的咖啡連鎖品牌,因獲得騰訊獨家投資而引起了大眾的「集體」好奇。一進一退之間,原本還「名不見經傳」的Tims,很快被推到了聚光燈下。
  • 招行信用卡中心副總經理王波:構建信用卡差異化優勢
    逆勢增長的經營成績單,一方面源於對場景化生態圈的聚焦,招行信用卡通過打造日常高頻場景的生態圈來擴大零售業務規模;另一方面,堅持開放,與合作夥伴共建生態圈,提高服務質量;此外,加強科技在信用卡場景中的賦能,並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 左手流量 右手電商:「快手們」迎來直播新賽點
    面對直播新規催生出的行業新生態,坐擁龐大用戶體量的短視頻平臺,能否優化流量變現模式?又將如何構建電商營銷閉環?衝刺2500億作為收割用戶時間的有效手段,短視頻近兩年來一路高歌猛進。QuestMobile數據顯示,上半年,短視頻增長迅速,行業月活用戶已經達到8.52億。短視頻時長已佔據全網總時長份額的20%,僅次於即時通訊。
  • 招商銀行深度解析:招行的過去、現狀與未來
    招商銀行、掌上生活 兩個 App 已成為招行重 量級的移動互聯流量入口,月活佔比分別達 53%和 48.9%,用戶活躍 度遠超國有行。招行零售業務的成功離不開在三位行長帶領下的數次轉型,這也能幫 助我們結構招行零售基因。
  • 《2021中國實體零售數位化專題報告—購百篇》丨 億歐智庫
    基於長期觀察與研究,億歐智庫對購百行業數位化轉型具體方向進行了盤點,並將數位化轉型方向歸結為「增強獲客能力、實現高效轉化、保證用戶留存、拓寬場的概念、平臺商戶一體化聯動」等5個要素,同時對數位化轉型的價值進行了概述,希望為行業參與者提供全面的購百數位化轉型分析。
  • 微盟接入QQ小程序 零售電商看中6億年輕用戶
    記者12月23日從微盟集團(2013.HK)獲悉,公司的微商城和智慧零售兩大解決方案正式接入QQ小程序,並開放首批商家內測。而C端用戶從QQ首頁「下拉菜單」或「動態小遊戲」等入口,均可進入相關品牌小程序。微盟微商城和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可為品牌商戶提供多渠道、多門店、多經營業態的數位化店鋪集成管理後臺,擁有近百種營銷工具,幫助商家構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互動體驗和轉化場景。
  • 抓住即時零售入口,達達集團賦能商超門店數位化
    即時零售就是其中一個。數據顯示,即時零售是一個具有萬億體量的藍海市場,有巨大的長尾市場需求待挖掘。據艾瑞諮詢統計,中國商超的零售總額將在2023年增長到3.6萬億,其中最主要增長引擎是超市O2O電商,銷售規模將從260億增長到3900億,複合增長率達到72%。屆時,超市O2O滲透率預計能從2019年的1.4%增長到2023年的10.6%,市場空間極為廣闊。
  • 3天GMV破千萬 微盟助力鄂爾多斯、斯凱奇等零售品牌數位化突圍
    日前,鄂爾多斯、斯凱奇、聯想、夢潔家紡等零售品牌,藉助微盟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業績逆勢大增。在技術、運營等方面都呈現短板的線下零售企業來說,數位化轉型並不是一蹴而就。對此,微盟智慧商業事業群副總裁凌芸也多次公開表示,零售數位化就是把零售的核心業務在線化,所有場景產生的數據都要記錄在後臺的大數據平臺上。
  • 2020年中國新零售行業數位化研究報告
    公眾號、小程序、直播電商、短視頻及企業微信等新興渠道的出現,私域流量成為建立自有品牌的重要陣地,企業越來越重視商業鏈路全面打通後的數據化以及線上線下聯動的全渠道經營。整體來看,數位化在商業企業中的滲透遵循著從近消費端向近生產端滲透的路徑。前端銷售環節以及支撐銷售所需的營銷和運營貼近終端消費者,其商業模式變革走在最前列,新零售、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熱點頻出,對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應用也表現得更為積極,因而本報告會將重點聚焦在數位化商業的前端,即圍繞銷售、營銷和運營的數位化。
  • 招行信用卡2019年成績單揭曉,交易額創紀錄破4萬億
    另一方面,招行信用卡加大了「開放」和「融合」的力度,與合作夥伴一起,以整體的生態力量服務客戶。2019年,招行信用卡聯合五大卡組織共建合作平臺,推出了「非常全球」計劃,境外旅行服務全面升級至3.0時代,為中國持卡人境外旅行提供更多優惠服務。
  • 星巴克數位化轉型給零售商家的啟示
    面對人們對於社會生活消費水平的不斷變化,傳統零售不得不通過數位化轉型,改變經營模式,提升門店的運營效率和效益,下面就來看看星巴克的數位化轉型案例!星巴克數位化轉型給零售商家的啟示1.全面的會員體系,培養顧客忠誠度當代企業發展數據顯示,持續客戶互動的成本與爭取新客戶的成本相比微不足道,而維護老用戶所帶來利潤會更多。
  • 280億控股高鑫零售 阿里新零售醞釀「升級」風暴
    本報記者 李立 上海報導截至10月19日收盤,高鑫零售(06808.HK)漲19.17%,資本市場對阿里巴巴(NYSE:BABA、09988.HK)增持高鑫零售回應積極。10月19日上午,阿里巴巴發布公告稱,擬投入280億港元(約合36億美元),直接和間接共持有高鑫零售72%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這已經不是阿里第一次牽手高鑫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