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7日),一張坐標武漢的醫護人員照片在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工作群裡刷屏了,這張照片有點搞笑也有點心酸。
照片的主角是幾天前馳援武漢的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的主管護師胡佳佳。
她從頭到腳包裹著防護服,站在醫院的重症科室裡,手上比一個勝利的手勢。臉上的護目鏡被長時間呼吸的霧氣全部遮蓋了,只餘了左下角一個幾公分大小的洞洞能看得見外面。
佳佳自嘲笑說,眼鏡都糊了,只能靠著護目鏡上的小洞洞,在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一直工作了四個小時。
這一幕是從昨天下午4點鐘開始的,佳佳和同事六個人進入重症病房值班,這一班要到晚上8點結束,期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
「我們穿防護服大約需要半個小時,病員服、隔離衣、防護服一層又一層,專門的人員把關有沒有皮膚暴露,小組成員也互相監督有沒有穿好。」
防護服很修身,佳佳活動很小心,生怕動作幅度大點就弄破了。
穿上防護服,其實最難受的部分是呼吸。「沒有辦法正常呼吸,你如果平靜的話,你只能深呼吸,稍微做一做護理的話,就開始大口的喘氣。背部脖頸處,汗拼命流下來。」
佳佳剛進去病房的時候,護目鏡稍微有一點點霧。
做的事情多了,慢慢的護目鏡上已經全部模糊了,只剩下左下角一個清晰的小洞洞。佳佳說,「護目鏡是要擦酒精的,我也擦了,不知道為什麼比別人起霧快得多。但是在病房裡也不能出來了,就想著堅持到下一班來就好了。」
從護目鏡小洞洞裡面看外面,是一種新奇搞笑的體驗。
佳佳無奈說,看什麼東西都要拿著老遠,或者拿到斜對面去看,別人看著我都覺得好逗。每進一次病房做護理,佳佳就自嘲解釋下眼鏡起霧了沒辦法,「走路的時候也是斜的。」
4個小時,佳佳發藥、打針、查看電腦系統,打開水,給病人發飯,都是通過護目鏡上的洞洞進行的。「有點費勁也有點搞笑,做所有事情都是歪著脖子斜著眼睛在弄。」
重症病房一直在忙碌,時不時需要測生命體徵、發口服藥,50個病人都需要50瓶開水,一次只能打幾瓶也要分工合作去打開水。
期間,佳佳也沒想出去病房處理下護目鏡。「如果我走掉的話,其他幾個小夥伴做的要更多,這肯定不行。大家都是負重前行,沒有辦法,只能相互扶持。」
不僅不能出病房,連飯也不能吃。
中午佳佳吃的泡麵,後面一頓,一直到10點半回到酒店才能吃上,把盒飯熱一下吃或者弄點八寶粥吃。
事實上,這只不過是一個在武漢忙碌的杭州醫護人員的縮影。
同去武漢支援的主管護師戴靈說,一起來武漢的醫護人員,相互之間都很照顧的,比如脫防護服,大家都會讓女同志先進去脫,八個人的飯,誰有空誰就會去拿,放到各自的整理箱上,大家只要打開門去拿一拿就好了。
「出來都是戰友,大家的目標都一致,希望疫情趕緊大家能夠早日回家。」
佳佳近日也收到了兒子寫來的信件,信裡面歪歪扭扭的寫著:每天晚上都要偷偷的拿些關於你的東西藏在被窩裡。媽媽,希望你平安歸來啊!
佳佳看著兒子發來的信件,有些心酸,「排班表已經排到28號了,我也希望早些疫情結束大團圓。」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 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