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手記|護目鏡不適不能用手調,只能適當做個表情來緩解

2020-12-2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魯婷婷

2020年2月9日下午,餘杭區第三人民醫院池冬菊、李斌、姚莉萍、徐建偉四人懷揣著「戰必勝」的勇氣與決心,踏上了馳援武漢的「徵程」。今天是他們抵達武漢的第十天,從陌生到熟悉,從緊張到從容,他們順利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救治工作。面對嚴峻的疫情,他們傳來的戰疫日記滿是堅定與希望……

「一個小時,50張床位全部收滿」

2月10日 星期一 陰 ▏記錄人:池冬菊

我們是杭州第三批增援武漢醫療隊,我被分到了杭州醫療隊2隊負責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光谷院區E1-3重症病區,一個病區30名醫生、100名護士。

今天是到達光谷的第一天。上午院區安排了一場崗前感控培訓。原定培訓結束後回酒店暫作休息,晚上17:00,突然群裡緊急通知,馬上集合去醫院,今晚就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於是我們小隊成員在短短的兩分鐘內整裝待發。晚上11點病房就開始收治患者,一個小時的時間,病區50張床位全部收滿。

「不熟悉的環境,不熟悉的隊友」

2月12日 星期三 陰 ▏記錄人:池冬菊

昨天進行了分組,共9組,每組成員8-9名,我被分在了7組。我們小組總共9人,我是我們組的護理組長,需要統籌本組的病區護理工作,並進行組員工作安排,做好填補物資、清理垃圾、病區疫病護理等工作。突然間感覺壓力好大,換了一個地方上班,不熟悉的環境、不熟悉的隊友,對自己來說真的是一個極大挑戰。

昨天晚上我們進行了第一次輪班,大家全副武裝、互相鼓勵,進入病區前留下了合影。第一次進入陌生的病區,特殊的患者,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也祈禱著平安。

「武漢很美,我願為你拼盡全力」

2月14日 星期五 雨 ▏記錄人:池冬菊

今天光谷下雨了,我不喜歡下雨,但是我希望這場雨能夠把疫情衝刷乾淨。昨晚的狂風暴雨,狂掃了整個光谷城市,一夜之間回到了寒潮。住在酒店的11樓,非常清晰地聽到外面的雨聲、風聲、東西被颳倒的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病毒你的猖狂、你的肆虐,是逃脫不了我們團結一心的中國人民,所有的醫療救援隊必會打敗你們,武漢、湖北終將迎來勝利的一天。

下午的時候,光谷開始下雪了,我坐在窗戶邊看著天空中的雪花飄落,內心平靜,外面的雪景很美,看著外面安靜的世界,由於病毒,失去了家人的團聚,失去的東西太多太多......

然而烏雲之下,醫護人員紛紛逆行而至,用自己的生命和病毒「廝殺」,而在這場搏鬥中我們護士和病毒貼得最近,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在上戰場前,我們強忍著淚水堅決地剪掉了長發,變成了男兒頭,英姿颯爽,踏上了抗疫之路。

武漢你很美,雖然我不能為你做什麼大事,但為你,我願意拼盡全力!

「強忍不適也要堅持」

2月14日 星期五 雨 ▏記錄人:姚莉萍

今天是16:00—20:00的班,工作時穿著隔離衣、防護服,帶雙層的帽子、口罩...... 儘可能密閉的防護措施讓人覺得透不過氣,進入汙染區(病區)十幾分鐘,只穿著短袖的我就已經出汗了。口罩、護目鏡壓得頭疼,耳朵疼,非常不舒服。但看到那些患者,看到一個個強忍著不適也在堅持工作的戰友,想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咬咬牙也就堅持下來了。

「呼吸到消毒液的空氣,也是幸福的」

2月15日 星期六 雪 ▏記錄人:李斌

2月14日的夜班,我們按照流程穿戴好防護服。但因為護目鏡戴得很嚴實,在進入病區10分鐘後,大家都出現了頭痛、噁心、嘔吐、窒息等缺氧的感覺,而且一旦穿好防護服,是不允許我們隨便用手去調整護目鏡的。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退出病區,就意味著要浪費很多套防護服,無法完成這裡的工作。我們只能相互鼓勵,適度地做下表情,暫時減輕面部護目鏡的壓力。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缺氧的感覺很煎熬,但隊員們都堅持了下來,並順利完成工作交接。當我們走出病房,脫去防護服的那一刻,呼吸到滿是消毒液的空氣,但是感覺太幸福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個白衣戰士都在拼盡全力。希望這場疫情能夠早日結束,讓武漢人民可以呼吸清新自由的空氣!

「天是冷的,心是熱的」

2月15日 星期六 雪 ▏記錄人:徐建偉

今天武漢的早晨顯得格外的冷,寒風並沒有缺席,早早地在迎接我們。脫下笨拙的防護服後,從醫院回酒店。雖說還戴著口罩,但是依稀能感受到外面的空氣很好。

回到酒店經過嚴格的消毒和簡單的洗漱之後便躺下了,可是才睡了2個小時就醒了,模模糊糊地看到外面下起了雪。想起了「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這首詩,似乎有點相似。心中突然感慨萬千,不管是多惡劣的天氣,多糟糕的環境,我們始終會與大家一起負重前行。

「特別的標記」

2月16日 星期日 晴 ▏記錄人:池冬菊

昨晚夜班,病區患者穩定,前一小組提前告知工作量不多,為了節約防護物資,我們臨時決定4個人留在清潔區備用,5個人進入汙染區工作。進入病區後,我的護目鏡開始起霧,無法看清,就像個高度近視者,和組員的交班只能把本子拿得高高的,尋找護目鏡下一丁點清晰的地方。

穿著防護服,雙層的衣服,雙層的帽子口罩,雙層的手套再加一個護目鏡,好像成了太空人,走路都輕輕的,小心翼翼,怕防護服破洞暴露,幹活要比一般費力很多。脫下防護裝備後,每個人臉上、額頭都會留下「特別的標記」,要一天才可以褪去。

「一米同事」

2月16日 星期日 晴 ▏記錄人:李斌

上午8:30,我們下班坐車回賓館。賓館的院感措施做得越發規範,門口有專門的院感督導員,檢查我們的防護措施,指導我們手消毒,鞋底消毒,全身酒精噴灑,噴灑時兩個人都要間隔1米以上。電梯口有紙巾,特地黏在牆上,方便我們按電梯按鈕時使用。回到房間門口,我們脫下外出的衣服和鞋子,用物袋放在門外的箱子裡。換鞋走進房間的「緩衝區」,洗手後再換鞋進入我們的「清潔區」(也就是我們平時活動的房間區域)。

休息天,大家不能聚在一起談天,相互交流必須帶好口罩,間隔1米以上。剛開始有點不習慣這些繁瑣的程序,但是經過這兩天的工作及院感學習,我們都提高了自身防護的意識。我們笑稱彼此「一米同事」。

「一個都不能少」

2月17日 星期一 晴 ▏記錄人:池冬菊

到光谷已經一個多星期了,隊員們都慢慢適應了目前的工作狀態。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視線範圍只有眼前,走起路來還是比較可愛的,好像一隻只大企鵝。

今天是我們小組第四輪值班。小組成員從一開始的9人組合變成現在的6人組合,工作配合得越來越默契。大家互幫互助,感受到了一個大家庭的溫暖。

病房裡在給患者做治療的時候,聽到最多的就是:謝謝,你們辛苦了!

我的隊友們,加油!我們一個都不能少,平安回家!

相關焦點

  • 馳援武漢!浙江甌海眼鏡企業捐贈首批2萬副護目鏡
    中國溫州(甌海)眼鏡小鎮護目鏡馳援武漢捐贈儀式。 張聞哲 攝(抗擊新冠肺炎)馳援武漢!浙江甌海眼鏡企業捐贈首批2萬副護目鏡中新網溫州2月22日電(記者 潘沁文 見習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張聞哲 許文星)22日,4輛共裝載2萬副護目鏡的運貨車,從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駛往溫州龍灣國際機場,這批物資將連同眼鏡企業家的心意飛往武漢。
  • 長沙3D列印護目鏡,馳援抗「疫」一線
    連日來,在位於長沙經開區的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增材製造研究應用中心內,50餘臺3D印表機在日夜趕製醫用護目鏡,每日生產醫用護目鏡200餘套。據了解,1月31日,這家公司利用原有成熟的3D列印技術,應急研製生產醫用護目鏡。
  • 「我不能哭,護目鏡會花!」
    佛山市婦幼保健院ICU護士張健 「大家好,我是來自佛山市婦幼保健院ICU(重症醫學科)的一名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護士,我叫張健,現在身處武漢市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和大家報個平安,我很好,勿念......」2020年2月10日,佛山市婦幼保健院ICU護士張健這樣在日記中寫道。
  • 護目鏡糊了,杭州護士靠護目鏡上的洞洞派藥、打開水、打針
    佳佳自嘲笑說,眼鏡都糊了,只能靠著護目鏡上的小洞洞,在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一直工作了四個小時。這一幕是從昨天下午4點鐘開始的,佳佳和同事六個人進入重症病房值班,這一班要到晚上8點結束,期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
  • 緩解酒後不適的5個「小妙招」,尤其是第3個,你做過嗎?
    怎樣解決醉酒帶來的身體不適呢?下面五個小妙招你用過幾個呢緩解醉酒後不適5個的方法1、 西紅柿汁:在飲酒後出現頭暈等症狀時,可以喝一杯西紅柿汁。西紅柿汁富含特殊果糖,是幫助促進酒精分解吸收的有效飲品。通常在出現頭暈症狀後,飲用300毫升左右的西紅柿汁液,能使酒後頭暈感逐漸消失。實驗證明,喝西紅柿汁比生吃西紅柿解酒效果更好。飲用前若加入少量食鹽,更有助於穩定情緒。
  • 直播乾貨:疫情期間,普通人需要戴護目鏡嗎?停課不停學,如何緩解...
    所以能用電視不用電腦,能用電腦不用平板,最小只能用平板,絕對不可以用手機。距離宜遠不宜近:如用電視,距離為屏幕對角線長度的6-8倍;電腦和平板的距離為1米。距離越遠,眼睛的疲勞越輕。時間宜短不宜長:目前學校的電腦課20-30分鐘剛剛好。屏幕與空間的照度差宜小不宜大:看電子產品時,室內的亮度要適宜,不可以太暗。
  • 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消毒凝膠等,華米科技全球採購馳援武漢
    截至1月30日,華米科技通過全球調配尋貨、直採以及協調倉位物流,已從日本、印度、泰國、美國、韓國、以色列等採購醫療物資口罩21萬隻,醫用手套68萬副,消毒液43000瓶,防護服19990套,護目鏡6518個。
  • 生理期到底能不能練瑜伽?當然可以,生理期瑜伽可緩解經期不適
    練瑜伽,有不少小夥伴都有這樣的疑問:「大姨媽來了,能不能練瑜伽?」有的瑜伽老師會建議生理期期間不要練習,有的老師卻說可以練習。那麼,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生理期到底能不能練瑜伽?
  • 科普丨「抗疫」神器石墨烯護目鏡,是如何做到不起霧的?
    這些讓人感動又心酸的場景歷歷在目,特別是極易起霧的護目鏡,導致醫護人員視線模糊,無法進行任何操作。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科研團隊及時研製出了石墨烯護目鏡,利用功能化石墨烯透光性、電熱特性,能實現高效防霧增透、緩解眼部疲勞,實際佩戴6小時不起霧,是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防護神器!
  • 眼睛乾澀不適、視力下降?教你應對方法,緩解不適,遠離眼部問題
    生活上是便利很多,卻也帶來了問題,就是很多人會看很長時間,眼睛就不能得到放鬆。現在很多的上班族,都是對著電腦工作的,也是一整天盯著電腦,眼睛得不到休息之後,就會變得乾澀,嚴重的還會出現疼痛感,長時間下去,視力也有下降的現象。出現如此情況,應該如何處理比較好,應該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眼睛出現不適,到底怎麼做能降低傷害?
  • 一線醫生日誌35|護目鏡常被打溼 我們學會了聽音辨人
    前幾天武漢下雪,天氣變化對我們也是一個考驗,隊員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舒服,我有時也會覺得喉嚨不適,不停告誡自己這個關鍵時候千萬不能生病!隊長唐主任知道後給我們隊員一個個篩查,全部排除了感染肺炎的可能,我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 拍照片緊張,表情僵硬?試試這幾個拍照「表情」,緩解緊張感
    拍照的時候,有些人面對鏡頭不知道用什麼表情,就乾脆麵對鏡頭開始「傻笑」,如果這樣拍攝,照片最後的效果並不好,其實,你可以模仿一些表情,能緩解緊張感,你可以試試模仿下面的這幾種表情。1.吃驚表情拍照就是為了留念的,因此在自拍的時候可以適當做一些搞怪的動作,給相冊增加一些樂趣。拍照的時候臉對著鏡頭,眼睛看向一出,嘴巴張開,做出吃驚的表情,一隻手捏著下巴,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很有創意感。2.
  • 長期戴口罩護目鏡出現壓瘡壓痕怎麼辦?「神器」來了!
    在今天的現場連線中,馳援湖北的一線醫護人員紛紛表示,這個「神器」實在太好用了,一兩個小時就能使紅腫消退。 一線醫護試用效果好,一兩個小時紅腫就消退 現場醫院連線了湖北荊州的一線醫療隊員們,馳援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ICU的紅會醫院骨科主管護士鄭莉斯介紹
  • 為能在病房連續工作,醫生都穿上了紙尿褲丨馳援日記
    上了在武漢漢口醫院的第二個班。粗略統計下來,用句專業的話總結——出入量應該算是平衡的。由於醫生護士都穿著防護服隔離衣,戴著護目鏡,又來自不同的醫療單位,穿好整套裝備後,多數人是看不出誰是誰了。進入病房前,我們就互相幫忙在衣服顯眼處寫上單位和名字。有了這樣的標記,幹活才不至於抓瞎。
  • 馳援手記|患者褲子裡都是大便,浙江醫護親自打水為他擦乾淨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員們發來了他們救治患者的點點滴滴,他們用勇氣和汗水換來了患者的康復,春天已經不遠了,讓我們相見在春天。今天,我們科住院半個多月的一個大伯出院了,他終於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個團圓飯了,我們為他感到高興,他卻哽咽了,大伯說:我每天都是熱淚盈眶在治療,特別是浙江團隊來了之後,我心生感動,你們冒著風險來到這裡挽救我們。我在以後的日子裡,我要有一顆感恩之心。不管怎麼下雨,怎麼颳風,太陽總會出來,花兒總是要開的。人們在困難時,要樂觀向上,積極對抗我們身上的病毒。
  • 護目鏡下的「女人花」:這是我們的心聲
    支援地:武漢市光谷方艙醫院一直想來武漢旅遊,看看武漢大學久負盛名的櫻花,機會來了,卻是抗擊疫情。雖然經歷過SARS,但新冠肺炎的傳染性讓我心裡沒底。防護服、護目鏡包裹下,有個和兒子一樣大的姑娘叫我姐姐。「阿姨沒有年輕姐姐的漂亮,但有一顆愛你的心。」
  • 懷孕後好難受 緩解孕期不適要怎麼做
    懷孕後會有一些初期症狀表現出現,但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出現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有一些女性朋友會感覺到頭暈,早上起來乾嘔,吃不下飯,吃什麼吐什麼,以及容易疲累等情況,一旦遇到這些不良的反應女性很可能生活工作受到一定影響,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緩解這些不適的情況呢?
  • 「你有多美」護目鏡背後是「生命的守護者」
    來自一線護士的戰「疫」日記:護目鏡起霧後,37個血抽了2小時在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的的抗「疫」日記裡,一個隊員在日記中寫道:我們7點準時進入紅區病房(直接和患者接觸的汙染區域),上一班的戰友告訴我們,今早要抽血化驗患者37個及取咽拭子幾個。
  • 感冒不適,這12個技巧能有效緩解!趕緊收藏
    本文包含了能夠緩解症狀的 12 個小技巧。 擤鼻涕最好的方法: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通過另一個鼻孔輕輕地擤出鼻涕。 3.用熱鹽水治療鼻塞 熱鹽水清洗鼻子有助於緩解鼻塞症狀,同時也能清除鼻子裡的病毒和細菌。可以試試以下配方:1.5 g 的鹽和 1.5 g 的小蘇打混合,加入 250 ml 的熱水,用衝洗球或鼻腔衝洗工具向鼻腔內噴水。
  • 張一卓手記:連續工作6個多小時,癱坐在隔離室門口
    菏澤市立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張一卓(中間)與其他醫護人員合影留念  大眾網·海報新聞菏澤2月18日訊(通訊員 張一卓 記者 王文文)1月28日,菏澤市立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張一卓帶著領導的囑託,家鄉的期望出發馳援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