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曲社班主苗阜被打,掀開了陝派相聲的江湖恩怨

2020-12-21 騰訊網

相聲演員苗阜,圖片來源@豆瓣

文丨新博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有時波濤滾滾,有時暗流洶湧。

11月5日,青曲社班主苗阜微博發文:「二十年了,沒被打過,張玉浩老師感謝你讓我知道,你已經離開青曲社了!」

苗阜提到的張玉浩,曾是青曲社一名相聲演員,後出走青曲社自立門戶,如今,張玉浩和搭檔盧鑫創立的相聲新勢力,已和青曲社並列成為了陝西最知名的兩大相聲團體,在全國也都頗具影響力。

二人為何在第二屆非遺相聲大會上大打出手原因不明,但苗阜發了又刪的那條微博,足以證明陝派相聲的江湖遠沒有看上去平靜。

和氣生財?不存在的!

有人說,此次苗阜的微博發出後又秒刪,向眾人撕開了陝西兩大相聲團體,最後粉飾一團和氣的面紗。

作為陝西本土的兩大相聲派系,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不能說是水火不容,但恩恩怨怨一直未休。

今年7月,相聲演員兼青曲社財務總監鄭宏偉微博發文,表示要替父親(相聲大師鄭文喜)「清理門戶」,將苗阜搭檔王聲逐出師門,鄭宏偉後來解釋,他與王聲之間發生了個人矛盾,被王聲所打。

之後不久,鄭宏偉在微博宣布自己將於9月1日正式加入西安相聲新勢力團隊。「與師哥魏元成先生,共同協助愛徒盧鑫,陳建國,義子玉浩,爭取把西安的相聲事業發展得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正因有這段舊怨,此次苗阜被張玉浩所打,網友似乎更偏向張玉浩。「因果有循環,妙呀!你搭檔打我義父,我打你!」

但從網絡爆料來看,此次苗阜與張玉浩的矛盾,或許另有隱情。有人稱,張玉浩是因在非遺相聲大會後臺遭到了苗阜擠兌,二人才大打出手的。

作為陝派相聲的代表人物,張玉浩和苗阜鬧到這般田地,不免令人唏噓。

不少人初識張玉浩和他的搭檔盧鑫,或許都是在上海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第三季》,節目中,盧鑫和張玉浩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拿下總冠軍,節目嘉賓馮小剛、郭德綱、宋丹丹對二人都是讚不絕口,認為其前途一片光明。那一年,爆火的盧鑫和張玉浩還發布了首張單曲《從前有座山》。

在《笑傲江湖》奪冠後,二人創立了自己的相聲團體,後於2018年成立了相聲新勢力同名茶館。在這之前,盧鑫和張玉浩都是青曲社的海字科學員,二人在青曲社待的時間都不短。

相聲新勢力還沒有成立時,苗阜和王聲的《滿腹經綸》已在全國出名,雖青曲社影響力難敵德雲社,但在陝西境內確實獨一檔,年輕人來青曲社拜師學藝的不在少數。或許人各有志,最終盧鑫和張玉浩選擇了脫離青曲社單幹。

相比於曹雲金出走德雲社時的鬧得滿城風雨,盧鑫和張玉浩二人離開青曲社時算是「和平分手」,這一是因為青曲社、張玉浩、盧鑫都局限於陝派,影響力終歸有限;二是曹雲金師承於郭德綱,但盧鑫、張玉浩與苗阜的關係就是「老闆與員工」,性質上並沒有「背叛師門」如此嚴重。

但究竟是真和平還是假和平,外人也難以盡知。

盧鑫和張玉浩離開青曲社前,就有傳言稱「盧鑫被苗阜停過節目,回來後搭檔都跑了」,對此,也有人解釋是「盧鑫被停演是因為背著青曲社接私活」。此外,很多青曲社老粉對盧鑫、張玉浩的看法其實與曹雲金無二,「他們在節目中說以前的日子過得苦,當時青曲社條件有限,能給的都是最好的,如此確實令人寒心。」

不論恩怨幾何,作為當年青曲社年輕一輩中人氣較高的存在,盧鑫和張玉浩的出走對青曲社而言自然不是好事。且不說二人出走時還帶走了一批人,成立相聲新勢力與青曲社公開對擂,同是苗阜不願意看到的。

說白了,一旦回歸到生意場上,和氣生財終究是件難事。

振興陝派相聲的苗阜,與半路殺出的黑馬新勢力

2010年,郭德綱到西安宣傳電影《三笑之才子佳人》時,苗阜特地趕到現場,將自己義父鄭文喜臨終前錄製的《張雙喜捉妖》的孤本錄音交給了郭德綱。這時,苗阜在全國仍名不見經傳,要讓老爺子的遺作被更多人聽到,依靠郭德綱的影響力是最好的辦法。

2013年《滿腹經綸》在全國出名後,苗阜迎來了人生的上行階段,那一年他接連登上了北京、天津、湖北多家電視臺的馬年春晚。2014年2月11日,苗阜在湖北衛視《挑戰笑話王》奪冠,僅隔兩天,他便在中央電視臺元宵晚會上表演了《學富五車》。

從地方春晚到央視晚會,苗阜徹底走紅,當時外界對他一片褒獎,稱讚他將陝派相聲推廣到了全國。至此,在西安蟄伏多年的苗阜成為了陝派相聲擔當,中興陝派相聲也成為了他屢屢提及之事。

但半路殺出了個相聲新勢力。

相聲新勢力的盧鑫和張玉浩,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但《笑傲江湖》的流量以及郭德綱的扶持,為他們帶來了一個較高的起點。盧鑫和張玉浩獲得《笑傲江湖第三季》總冠軍後,愛惜人才的郭德綱曾三次邀請二人加入德雲社,但三次都被婉拒。郭德綱也未惱,2018年相聲新勢力茶館在西安粉巷落地時,郭德綱親筆題寫「相聲新勢力」匾額,並派了德雲社的高鶴彩到西安助演。

整個2018年,相聲新勢力在全國進行了20場巡演,2019年盧鑫和張玉浩的巡演專場更是一票難求,同年,相聲新勢力在西安開了第二家園子,團隊演員也從剛開始的幾個人拓展到20幾個人。雖然隸屬西北,但每逢節假日和店慶,都有不少外地觀眾專程過來看相聲新勢力演出。

相聲新勢力出現前,苗阜確實是近幾年陝派相聲的唯一知名代表。苗阜和王聲的相聲段子裡,陝西文化厚重底蘊總是信手拈來,同時,他們也擅長在相聲段子中頻頻使用網絡語言,抖落包袱笑點。西安晚報曾如此評價苗阜和王聲的相聲:「在短短十多分鐘相聲裡,更注重人物性格、角色,更像一幕小劇,從語言內容,回歸到人物的表達與塑造。」

但新銳的功底,也是旗鼓相當的,就拿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來說,盧鑫和張玉浩拿捏的也很是得當,他們可以模仿單田芳戲說聖鬥士星矢,模仿崔建唱陝西秦腔,也可以讓變形精鋼倒口說天津話。近幾年來,盧鑫和張玉浩一直在相聲文化與時代潮流的融合上發力,同時,他們的作品也不乏深度,《成長的煩惱》就曾被宋小寶評價「看似荒誕,其實是情懷」。

可以說,不管是市場還是創作上,苗阜都難以忽視盧鑫、張玉浩這一對手。

2018年至今,當苗阜忙著參加各大衛視晚會、綜藝節目,並跨界在《噪樂江湖》《我和我的家鄉》等影片中客串時,盧鑫和張玉浩也沒有閒著。和苗阜一樣,盧鑫、張玉浩也是各大晚會、綜藝的常客,他們涉獵的範圍甚至比苗阜更寬,盧鑫近期參加了音樂話題類輕綜藝《你好!說唱醬第三季》,張玉浩則發行了自己的單曲《嗨,你好!》和《浪》。

今年,盧鑫當選為西安曲協副主席,與苗阜「平起平坐」。

作為兩家相聲派系的招牌演員,苗阜及盧鑫、張玉浩的出圈,無疑是推動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品牌度、市場度的關鍵。如今,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在西安市場都已打好了根基,但放眼全國來看,兩家要走的路都還很長。

強龍難壓地頭蛇,但地頭蛇總要走出舒適圈

苗阜走紅後,外界不少人看好他是「郭德綱第二」,但現階段來看,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商業化上,苗阜、青曲社與郭德綱、德雲社的差距,比市場呈現的或許還要大。

2013年年底,德雲社西安分社成立,開局確實一帆風順,一票難求,但後來郭德綱、于謙、嶽雲鵬等名角離開後,馬鶴琪獨自一人難以支撐西安分社的發展,最終德雲社西安分社觀眾直線下跌,如今,德雲社已很少提及西安分社。

強龍難壓地頭蛇,郭德綱不可能常駐西安,這註定德雲社西安分社拼不過根基深厚的青曲社。但出了西安,卻又是另一幅光景了。

2019年演出時,郭德綱曾在臺上透露,德雲社成立20周年那年,德雲社在5000人以上的體育館演出有111場,5000人以下的演出有3000多場,郭德綱調侃:「這一年演出把中國相聲150年的節目都演光了。」 目前來看,這個體量是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難以匹敵的。

德雲社有發展西安市場的野心,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也有走出西安的野心。近幾年來,苗阜頻繁北上,與北京、天津地區的相聲界互動,如參加央視在京啟動舉辦的首屆相聲小品大賽等。但郭德綱能走通的路,苗阜未必能走得通。

郭德綱接受採訪時曾道:「任何一個相聲團體,擁有多少商業包裝、幕後推手、IP運作,它也不會成為一個德雲社。其它團體也可以模仿我們運作的形式,但是他們沒有內涵。我特別悲哀,因為我把這行壟斷了。我特別理解這種孤獨,一點意思都沒有。」

何為沒有內涵,不好揣摩。但確實,在20多年的發展裡,德雲社的市場佔有率、人氣值、影響力都已呈壟斷趨勢,在郭德綱、嶽雲鵬、郭麒麟、張雲雷等深度接觸娛樂圈下,德雲社的「明星化運營」也漸趨成熟,吸引了一大批「德雲女孩」。此外,德雲社如今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人才培養流水線,相比之下,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的人才儲備都頗為匱乏。

在微博發言、採訪中,苗阜對德雲社的「明星化運營」似乎頗為牴觸,他曾表示反對相聲現場揮舞螢光棒,因為「這已經偏離了相聲的本質」,而且也容易把年輕人「帶偏」。同時,他直言:「要讓年輕人愛上相聲這門藝術,而不僅僅是某個演員。」

苗阜的選擇是與正規軍聯手。去年,青曲社與西安曲藝有限集團達成了合作,雙方聯合成立西安曲藝團這一藝術表演團體,由苗阜擔任公司總經理。雙方表示,西安曲藝團成立後,將深度挖掘和整合西安演藝集團集團在藝術人才、文藝創作方面的優勢和青曲社的名人效應、市場開拓方面的優勢,優勢互補。這意味著青曲社要背靠正規軍的力量繼續「打天下」。

郭德綱和苗阜,顯然理念不同,但德雲社的「明星化運營」一定是弊?青曲社與正規軍聯手一定是正道?未必!

目前,相聲新勢力也在逐漸在向西安之外滲透。今年9月,相聲新勢力正式落地洛陽,開業當天盧鑫、張玉浩作為班主壓軸登場表演。從西安到洛陽,相聲新勢力在中國西北地區的擴張正拉開了序幕,但從相聲新勢力目前的團隊規模和人才儲備來看,未來或許很難有「一年一城」的速度。

有相聲業內人士曾言,一個相聲團隊想要發展壯大,得具備三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有角兒,二是有人,三是有錢,相比於德雲社,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在這三點上仍路漫漫其修遠兮。對當下的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而言,與其因個人恩怨爭一時,或許為陝派相聲爭一世才是更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張玉浩為何打苗阜?原來為義父報仇只是表象,其中涉及行業紛爭
    相聲圈一直都不太平,同行與同行之間的矛盾太深,當然除了德雲社以外,相聲圈新興起的相聲團體也十分的有故事,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我們單拎張玉浩、盧鑫和苗阜三人來講,來看看他們背後的恩怨情仇,如今相聲界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呈現了一個百花爭豔的局面,一方面以德雲社為首,一方面則是以主流相聲界苗阜
  • 青曲社王聲:論《觀眾的自我修養》,現在都花錢說相聲了
    青曲社一定都不陌生,是陝派相聲的代表,苗阜王聲是知名相聲演員,兩人經常參加各種晚會節目,苗阜因為前幾年與德雲社隔空對罵讓他的口碑兩極分化,加上最近苗阜自爆相聲新勢力玉浩動手打他,不少人紛紛站隊玉浩,更能看出苗阜的路人緣似乎差很多,但是很少有人說王聲不好,對他的評價最多就是王聲還可以之類的
  • 本人四字回應:因果循環,相聲的江湖看不懂
    比如我們熟知的,由盧鑫、玉浩領銜的「相聲新勢力」,還有就是由苗阜、王聲領銜的「青曲社」。 其實了解他們的朋友都知道,盧鑫、玉浩最早期的時候,都是青曲社的員工。但是自打他們參加完《笑傲江湖》一炮而紅,二人也逐漸默默地選擇退出了青曲社。
  • 2020西安青曲社相聲大會 歡樂開啟!
    12月24日,青曲社將為我們帶來西安青曲社相聲大會,讓我們走進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廈大劇院,在青曲社精彩有趣的表演中,度過一段歡樂時光吧!西安青曲社相聲大會演出時間:2020-12-24 周四 19:30演出地點: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廈大劇院青曲社成立於
  • 當著姜昆、馮鞏的面,苗阜被張玉浩打,豈是義子為父出頭那麼簡單
    表面看打人是私人恩怨 這次的打人事件的起因,據說是因為苗阜的搭檔王聲,打了一位叫鄭宏偉的老藝人。在今年7月份,鄭宏偉曾經在網上發帖,表示王聲打了他,要清理門戶,要逐王聲出師門。 可惜後來這個操作不合規矩,因為鄭宏偉只是兒子而不是大徒弟,此事不了了之。但是顯然兩人的恩怨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這次張玉浩打苗阜,被認為是為義父出頭,是一樁私人恩怨。
  • 評相聲《滿腹經綸》走紅:好的相聲是不分場合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來自陝西青曲社的苗阜、王聲的相聲《滿腹經綸》反響極大,在網絡上迅速躥紅,可謂一匹黑馬,「一鳴驚人」。有網友發微博稱:「北京衛視春晚的相聲《滿腹經綸》,把我和我爹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全篇沒一個微博段子,你看人家才是業界良心」。  《滿腹經綸》的確是一個優秀的相聲。這個相聲不僅出現在BTV春晚上,也出現在上海、山東、湖北的春晚上。
  • 苗阜:我不是被「招安」,對於相聲的過度娛樂,我本就深惡痛絕
    採訪是在青曲社劇場進行的,我們坐在平時前方觀眾坐的圈椅上,身後上方是一行碩大的宋體金字,「中興西北相聲,弘揚陝派文化。」最後在我帶去的留言冊上寫完留言,苗老師的署名是,長安苗阜。苗阜接受採訪中。青曲社13年了,從最開始我的口號就是劇場上方這句話,「中興西北相聲,弘揚陝派文化」,這麼多年就沒有變過。我們也認識到,小劇場長期演出,作品量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年輕人不願去嘗試。北京還好點兒,機會多,曉攀、印泉還有大逗的演員們,北京臺錄像有各種演出機會,你不弄新活就沒辦法。西安不一樣,西安現在有四家社團,七個園子,幾個幾社團的負責人幾乎都是從青曲社走出去的,也都發展得挺好,哪兒能出那麼多新段子?
  • 相聲演員苗阜深夜發文曬圖 臉部抓痕明顯疑似被打
    苗阜,著名青年相聲演員,2007年創立陝西青年曲藝社(後更名為"青曲社")。 2013年,參加北京喜劇幽默大賽,表演相聲《滿腹經綸》。
  • 相聲演員苗阜被打始末,馮鞏李金鬥等大佬都在現場,到底惹了什麼恩仇?
    著名相聲演員苗阜在社交平臺發文稱:「二十年沒被打過了,張玉浩老師感謝你讓我知道,你已經離開青曲社了。」並配了一張臉部被抓傷的自拍圖,表情看起來十分嚴肅。
  • 青曲社苗阜發文抱怨:天下老有人覺得民營的只有一家
    說到青曲社的相聲演員苗阜,可能許多人對他印象最深的,還是當初他的成名作《滿腹經綸》,這是苗阜最高光的時候,直到現在苗阜都沒能再創作出跟《滿腹經綸》一樣的作品。如今的苗阜身為青曲社的班主,當年被看作是德雲社最有力的競爭者,可是如今青曲社跟德雲社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了。
  • 曾代父將王聲逐出師門,今發文緬懷父親:保佑我在新單位不被人打
    凌晨時分,前青曲社股東兼財務總監、相聲演員鄭宏偉貼出舊照,早早發文懷念已故父親「中元節,願父親的在天之靈保佑全家安康!無病無災。」稍後,鄭宏偉又轉發這則博文,並補充道「還請您保佑我,在新的單位不被人打,願您保佑相聲新勢力團隊事業興旺!四季發財。」
  • 何雲偉苗阜隔空對話,一唱一和疑敲打郭德綱,網友:要淨化相聲?
    另外,青曲社班主、相聲演員苗阜前天的發文,與何雲偉的看法可謂層見疊出。苗阜在微博上洋洋灑灑寫了一篇400字長文,對他口中「個別演員自甘下流」的現象進行抨擊。再往後,他振臂一呼,揚言肩扛中興西北相聲大旗,原以為相聲界要迎來百花齊放了,不想青曲社和德雲社兩大陣營纏鬥得難解難分。苗阜和郭德綱這麼多年關係都沒有絲毫緩解跡象,後來,他又不斷宣揚相聲要講品位、高格調,令這種矛盾更加激化。苗阜與郭德綱這種同行定見不合,產生矛盾,在任何領域,都在所難免。
  • 相聲演員苗阜被張玉浩暴揍,毆打過程曝光,姜昆馮鞏李金鬥等前輩都...
    11月4日,知名相聲演員苗阜曬出一張臉部受傷的自拍照,配文稱:「二十年沒被打過,張玉浩老師感謝你讓我知道,你已經離開青曲社了」! 看到苗阜和張玉浩的發文,網友們議論紛紛,有網友透露是苗阜的搭檔先打了張玉浩搭檔的師父鄭宏偉,而鄭宏偉還有一個身份,是張玉浩的義父,張玉浩因此才動手打回去的,但事情的真相只有當事人才清楚了
  • 曾說相聲,後演小品,為奪冠參加《歡樂喜劇人》,他倆能否圓夢?
    從這個名單中不難發現,前三位選手都是相聲演員,郭陽郭亮現在是小品演員,而張霜劍則是默劇演員。從這個角度看,相聲演員最終奪冠的可能性非常大。2018年的《相聲有新人》時,郭陽郭亮曾作為大魔王登臺表演相聲。其實,如果嚴格來說,郭陽郭亮也算是相聲演員。畢竟,兩人早期主要是說相聲,後來才主攻小品。而在這幾年裡,兩人也斷斷續續說了相聲。
  • 苗阜、王聲的相聲《滿腹經綸》如果讓郭德綱和于謙來表演魅力如何
    提到相聲演員苗阜、王聲,不得不說的是陝西西安的相聲社團「青曲社」,2007年成立以來,立志「青雲直上,曲故情長」。奠定陝西早期相聲格局的有四位人物:鄭文喜、鄭小山、張常鎖、張常態四位老先生,讓青曲社為大家所知的是苗阜和王聲,苗阜是鄭小山先生高徒,王聲是鄭文喜先生得意弟子。
  • 王聲:觀眾如今進劇場不是聽相聲,是花錢說相聲來了
    張望志拍攝「越多高學歷進入相聲行業越好,這是事實」問:這是你們青曲社的相聲園子,您說書是在哪個地方?王聲:從這兒往那邊過倆街口,那兒還有一個青曲社園子,不大點兒一個場子,觀眾五六十人。問:是每周說書?「苗老師和我是截然相反的兩種人」問:你們提出「陝派相聲」的口號已經有幾年,這些年也到全國各地與演員們有切磋,你們後來在表演上有沒有有意吸收其他地方相聲表演的一些經驗和手法?王聲:必也正名乎,先談名詞解釋,陝派相聲這個詞兒是怎麼來的呢?是鄙人給起的。
  • 郭德綱與姜昆,江湖與廟堂的歷史「悲劇」
    一位是「草根派」、一位是「體制派」,更具代表性的形容就是「江湖」與「廟堂」。處江湖之遠,居廟堂之高,位於相聲天平的兩端,遠眺歷史浮沉起落。同宗同源,卻爭議不斷姜昆與郭德綱的恩怨,其實並沒有外界傳言的那樣「慘烈」,互有爭議,卻也有背後隱藏的「歷史原因」。
  • 苗阜:會說相聲嗎?郭德綱:承讓,我會一點,主要是靠同行的襯託
    文/娛樂圈說相聲近年來,由於曲藝行業的不斷發展,很多相聲社團如雨後春筍一般。不過,相聲社團是有很多,但它也是分為好幾個階層的。大家都知道,德雲社現在是屬於國內的第一大相聲團體,班主是郭德綱,他有很多知名的徒弟。德雲社是第一的話,那第二的相聲團體應該是屬於青曲社,班主是著名的相聲演員—苗阜,現任西安曲藝團團長。在相聲界,很多人都默德雲社是行業第一,第二則是青曲社。
  • 過得剛好:郭德綱的相聲江湖
    他說,之前在一個小城市打拼,生活潦倒,天天帶著耳機,聽郭德綱的相聲,鼓舞了自己的鬥志,現在成為了一名編輯。很多人留言,說他寫得不好,不像是書評,甚至讓他寫寫自己的勵志故事,覺得蠻有意思,就找來了這本書。這本書,很多文章,其實是郭德綱自己寫的,不同時間的文章的集合,有的甚至是微博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