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苗阜,圖片來源@豆瓣
文丨新博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有時波濤滾滾,有時暗流洶湧。
11月5日,青曲社班主苗阜微博發文:「二十年了,沒被打過,張玉浩老師感謝你讓我知道,你已經離開青曲社了!」
苗阜提到的張玉浩,曾是青曲社一名相聲演員,後出走青曲社自立門戶,如今,張玉浩和搭檔盧鑫創立的相聲新勢力,已和青曲社並列成為了陝西最知名的兩大相聲團體,在全國也都頗具影響力。
二人為何在第二屆非遺相聲大會上大打出手原因不明,但苗阜發了又刪的那條微博,足以證明陝派相聲的江湖遠沒有看上去平靜。
和氣生財?不存在的!
有人說,此次苗阜的微博發出後又秒刪,向眾人撕開了陝西兩大相聲團體,最後粉飾一團和氣的面紗。
作為陝西本土的兩大相聲派系,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不能說是水火不容,但恩恩怨怨一直未休。
今年7月,相聲演員兼青曲社財務總監鄭宏偉微博發文,表示要替父親(相聲大師鄭文喜)「清理門戶」,將苗阜搭檔王聲逐出師門,鄭宏偉後來解釋,他與王聲之間發生了個人矛盾,被王聲所打。
之後不久,鄭宏偉在微博宣布自己將於9月1日正式加入西安相聲新勢力團隊。「與師哥魏元成先生,共同協助愛徒盧鑫,陳建國,義子玉浩,爭取把西安的相聲事業發展得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正因有這段舊怨,此次苗阜被張玉浩所打,網友似乎更偏向張玉浩。「因果有循環,妙呀!你搭檔打我義父,我打你!」
但從網絡爆料來看,此次苗阜與張玉浩的矛盾,或許另有隱情。有人稱,張玉浩是因在非遺相聲大會後臺遭到了苗阜擠兌,二人才大打出手的。
作為陝派相聲的代表人物,張玉浩和苗阜鬧到這般田地,不免令人唏噓。
不少人初識張玉浩和他的搭檔盧鑫,或許都是在上海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第三季》,節目中,盧鑫和張玉浩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拿下總冠軍,節目嘉賓馮小剛、郭德綱、宋丹丹對二人都是讚不絕口,認為其前途一片光明。那一年,爆火的盧鑫和張玉浩還發布了首張單曲《從前有座山》。
在《笑傲江湖》奪冠後,二人創立了自己的相聲團體,後於2018年成立了相聲新勢力同名茶館。在這之前,盧鑫和張玉浩都是青曲社的海字科學員,二人在青曲社待的時間都不短。
相聲新勢力還沒有成立時,苗阜和王聲的《滿腹經綸》已在全國出名,雖青曲社影響力難敵德雲社,但在陝西境內確實獨一檔,年輕人來青曲社拜師學藝的不在少數。或許人各有志,最終盧鑫和張玉浩選擇了脫離青曲社單幹。
相比於曹雲金出走德雲社時的鬧得滿城風雨,盧鑫和張玉浩二人離開青曲社時算是「和平分手」,這一是因為青曲社、張玉浩、盧鑫都局限於陝派,影響力終歸有限;二是曹雲金師承於郭德綱,但盧鑫、張玉浩與苗阜的關係就是「老闆與員工」,性質上並沒有「背叛師門」如此嚴重。
但究竟是真和平還是假和平,外人也難以盡知。
盧鑫和張玉浩離開青曲社前,就有傳言稱「盧鑫被苗阜停過節目,回來後搭檔都跑了」,對此,也有人解釋是「盧鑫被停演是因為背著青曲社接私活」。此外,很多青曲社老粉對盧鑫、張玉浩的看法其實與曹雲金無二,「他們在節目中說以前的日子過得苦,當時青曲社條件有限,能給的都是最好的,如此確實令人寒心。」
不論恩怨幾何,作為當年青曲社年輕一輩中人氣較高的存在,盧鑫和張玉浩的出走對青曲社而言自然不是好事。且不說二人出走時還帶走了一批人,成立相聲新勢力與青曲社公開對擂,同是苗阜不願意看到的。
說白了,一旦回歸到生意場上,和氣生財終究是件難事。
振興陝派相聲的苗阜,與半路殺出的黑馬新勢力
2010年,郭德綱到西安宣傳電影《三笑之才子佳人》時,苗阜特地趕到現場,將自己義父鄭文喜臨終前錄製的《張雙喜捉妖》的孤本錄音交給了郭德綱。這時,苗阜在全國仍名不見經傳,要讓老爺子的遺作被更多人聽到,依靠郭德綱的影響力是最好的辦法。
2013年《滿腹經綸》在全國出名後,苗阜迎來了人生的上行階段,那一年他接連登上了北京、天津、湖北多家電視臺的馬年春晚。2014年2月11日,苗阜在湖北衛視《挑戰笑話王》奪冠,僅隔兩天,他便在中央電視臺元宵晚會上表演了《學富五車》。
從地方春晚到央視晚會,苗阜徹底走紅,當時外界對他一片褒獎,稱讚他將陝派相聲推廣到了全國。至此,在西安蟄伏多年的苗阜成為了陝派相聲擔當,中興陝派相聲也成為了他屢屢提及之事。
但半路殺出了個相聲新勢力。
相聲新勢力的盧鑫和張玉浩,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但《笑傲江湖》的流量以及郭德綱的扶持,為他們帶來了一個較高的起點。盧鑫和張玉浩獲得《笑傲江湖第三季》總冠軍後,愛惜人才的郭德綱曾三次邀請二人加入德雲社,但三次都被婉拒。郭德綱也未惱,2018年相聲新勢力茶館在西安粉巷落地時,郭德綱親筆題寫「相聲新勢力」匾額,並派了德雲社的高鶴彩到西安助演。
整個2018年,相聲新勢力在全國進行了20場巡演,2019年盧鑫和張玉浩的巡演專場更是一票難求,同年,相聲新勢力在西安開了第二家園子,團隊演員也從剛開始的幾個人拓展到20幾個人。雖然隸屬西北,但每逢節假日和店慶,都有不少外地觀眾專程過來看相聲新勢力演出。
相聲新勢力出現前,苗阜確實是近幾年陝派相聲的唯一知名代表。苗阜和王聲的相聲段子裡,陝西文化厚重底蘊總是信手拈來,同時,他們也擅長在相聲段子中頻頻使用網絡語言,抖落包袱笑點。西安晚報曾如此評價苗阜和王聲的相聲:「在短短十多分鐘相聲裡,更注重人物性格、角色,更像一幕小劇,從語言內容,回歸到人物的表達與塑造。」
但新銳的功底,也是旗鼓相當的,就拿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來說,盧鑫和張玉浩拿捏的也很是得當,他們可以模仿單田芳戲說聖鬥士星矢,模仿崔建唱陝西秦腔,也可以讓變形精鋼倒口說天津話。近幾年來,盧鑫和張玉浩一直在相聲文化與時代潮流的融合上發力,同時,他們的作品也不乏深度,《成長的煩惱》就曾被宋小寶評價「看似荒誕,其實是情懷」。
可以說,不管是市場還是創作上,苗阜都難以忽視盧鑫、張玉浩這一對手。
2018年至今,當苗阜忙著參加各大衛視晚會、綜藝節目,並跨界在《噪樂江湖》《我和我的家鄉》等影片中客串時,盧鑫和張玉浩也沒有閒著。和苗阜一樣,盧鑫、張玉浩也是各大晚會、綜藝的常客,他們涉獵的範圍甚至比苗阜更寬,盧鑫近期參加了音樂話題類輕綜藝《你好!說唱醬第三季》,張玉浩則發行了自己的單曲《嗨,你好!》和《浪》。
今年,盧鑫當選為西安曲協副主席,與苗阜「平起平坐」。
作為兩家相聲派系的招牌演員,苗阜及盧鑫、張玉浩的出圈,無疑是推動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品牌度、市場度的關鍵。如今,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在西安市場都已打好了根基,但放眼全國來看,兩家要走的路都還很長。
強龍難壓地頭蛇,但地頭蛇總要走出舒適圈
苗阜走紅後,外界不少人看好他是「郭德綱第二」,但現階段來看,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商業化上,苗阜、青曲社與郭德綱、德雲社的差距,比市場呈現的或許還要大。
2013年年底,德雲社西安分社成立,開局確實一帆風順,一票難求,但後來郭德綱、于謙、嶽雲鵬等名角離開後,馬鶴琪獨自一人難以支撐西安分社的發展,最終德雲社西安分社觀眾直線下跌,如今,德雲社已很少提及西安分社。
強龍難壓地頭蛇,郭德綱不可能常駐西安,這註定德雲社西安分社拼不過根基深厚的青曲社。但出了西安,卻又是另一幅光景了。
2019年演出時,郭德綱曾在臺上透露,德雲社成立20周年那年,德雲社在5000人以上的體育館演出有111場,5000人以下的演出有3000多場,郭德綱調侃:「這一年演出把中國相聲150年的節目都演光了。」 目前來看,這個體量是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難以匹敵的。
德雲社有發展西安市場的野心,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也有走出西安的野心。近幾年來,苗阜頻繁北上,與北京、天津地區的相聲界互動,如參加央視在京啟動舉辦的首屆相聲小品大賽等。但郭德綱能走通的路,苗阜未必能走得通。
郭德綱接受採訪時曾道:「任何一個相聲團體,擁有多少商業包裝、幕後推手、IP運作,它也不會成為一個德雲社。其它團體也可以模仿我們運作的形式,但是他們沒有內涵。我特別悲哀,因為我把這行壟斷了。我特別理解這種孤獨,一點意思都沒有。」
何為沒有內涵,不好揣摩。但確實,在20多年的發展裡,德雲社的市場佔有率、人氣值、影響力都已呈壟斷趨勢,在郭德綱、嶽雲鵬、郭麒麟、張雲雷等深度接觸娛樂圈下,德雲社的「明星化運營」也漸趨成熟,吸引了一大批「德雲女孩」。此外,德雲社如今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人才培養流水線,相比之下,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的人才儲備都頗為匱乏。
在微博發言、採訪中,苗阜對德雲社的「明星化運營」似乎頗為牴觸,他曾表示反對相聲現場揮舞螢光棒,因為「這已經偏離了相聲的本質」,而且也容易把年輕人「帶偏」。同時,他直言:「要讓年輕人愛上相聲這門藝術,而不僅僅是某個演員。」
苗阜的選擇是與正規軍聯手。去年,青曲社與西安曲藝有限集團達成了合作,雙方聯合成立西安曲藝團這一藝術表演團體,由苗阜擔任公司總經理。雙方表示,西安曲藝團成立後,將深度挖掘和整合西安演藝集團集團在藝術人才、文藝創作方面的優勢和青曲社的名人效應、市場開拓方面的優勢,優勢互補。這意味著青曲社要背靠正規軍的力量繼續「打天下」。
郭德綱和苗阜,顯然理念不同,但德雲社的「明星化運營」一定是弊?青曲社與正規軍聯手一定是正道?未必!
目前,相聲新勢力也在逐漸在向西安之外滲透。今年9月,相聲新勢力正式落地洛陽,開業當天盧鑫、張玉浩作為班主壓軸登場表演。從西安到洛陽,相聲新勢力在中國西北地區的擴張正拉開了序幕,但從相聲新勢力目前的團隊規模和人才儲備來看,未來或許很難有「一年一城」的速度。
有相聲業內人士曾言,一個相聲團隊想要發展壯大,得具備三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有角兒,二是有人,三是有錢,相比於德雲社,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在這三點上仍路漫漫其修遠兮。對當下的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而言,與其因個人恩怨爭一時,或許為陝派相聲爭一世才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