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0日,相聲演員何雲偉突然在社交網發了4張照片,並配文「好啊。」
除了與曲藝界名人姜昆、崔琦的合影外,另外一張照片是1950年「北京相聲改進小組成立」的官宣。
僅從何雲偉的架勢來看,何雲偉對自己藝德及作品格調品味方面,還是充滿了自信的。
隨後,某知名曲藝博主陳述了對此事的看法,寫道「啥意思,要重新成立相聲改進小組,淨化相聲了嗎?」
實際上,網友看法並非空穴來風。放眼何雲偉昔日微博,他曾多次強調走基層與民樂是他的從藝價值觀,並不止一次抨擊辨析郭德綱「相聲演員只有商演成功才是成功」論調,稱對方逆時代潮流而動,扭曲了文藝方向。
另外,青曲社班主、相聲演員苗阜前天的發文,與何雲偉的看法可謂層見疊出。
苗阜在微博上洋洋灑灑寫了一篇400字長文,對他口中「個別演員自甘下流」的現象進行抨擊。從相聲前輩1950年成立相聲改進小組,說到如今他眼中的行業「亂象」,他認為有必要號召文藝工作者更多地了解當年真正有水平有文化的前輩,並呼籲大家轉發擴散,共同許諾做一個有品味、講格調,不向三俗低頭的相聲演員。
針對苗阜發文內容,除了個別自帶網友反對立場,大部分評論均以「一切為相聲更好發展」等詞彙對他大加褒揚。
有趣的是,去年苗阜也曾發萬字長文,在網絡掀起雅俗之戰,駁斥「唯商演論」,說文藝演出的高地,如果高雅的不去佔領,只會被低俗侵蝕。不過那篇文字僅存留半天時間他就刪掉了。
結合此前種種,不少網友認為苗阜和何雲偉這一回又疑似在敲打郭德綱和德雲社了。不談業務,改談道德,把相聲圈內部競爭,或者說表演風格、差異之爭,上升到格調、品味的高度,這二位是打算直接掀桌子了,大有我吃不飽你也別想吃肉的意味。
話說,15年苗阜王聲通過北京春晚《滿腹經綸》火起來的時候,也曾令不少相聲迷追捧,從專業能力水平來說,他倆還算可以的,當時大家稱他倆為「喵汪」。 再往後,他振臂一呼,揚言肩扛中興西北相聲大旗,原以為相聲界要迎來百花齊放了,不想青曲社和德雲社兩大陣營纏鬥得難解難分。
苗阜和郭德綱這麼多年關係都沒有絲毫緩解跡象,後來,他又不斷宣揚相聲要講品位、高格調,令這種矛盾更加激化。
苗阜與郭德綱這種同行定見不合,產生矛盾,在任何領域,都在所難免。但為什麼這些年被老郭一手栽培的何雲偉,退出德雲社後更為變本加厲,對昔日恩師怨言頗深呢?
有網友指出,本月18日郭德綱生日這一天,何雲偉曬京劇演出照片並配以「打麵缸」3字,這一行為遭到不少網友痛批「指桑罵槐」,進而引發熱議。
眾所周知,何雲偉曾是郭德綱的兒徒,昔日力捧的對象,絕非小恩小惠。據說,當年郭德綱何雲偉一塊吃飯時,郭麒麟都沒資格上桌子。知道何雲偉愛吃魚,沒錢的時候,給曹雲金錢讓他跑腿兒去買魚,結果被曹雲金領著燒餅買了豬蹄子他倆啃了,氣得郭德綱追著他們打。回首一件件小事,不難看出老郭當年對何雲偉的喜愛,真拿他當自己孩子對待,可問題也正出在,郭德綱對何雲偉太好了……
正所謂,親人反目,恨加三分。退社後他憑什麼恨?為什麼會恨?曾有曲藝評論家分析道,本來何雲偉在德雲社前景飄搖的時候,退社進入體制,登央視春晚,打算走上人生巔峰的,結果嚴重失算。反觀德雲社,沒有他以後,非但沒有沒落,反而聲勢越發浩大,你說氣人不氣人?
當初自以為聰明,將自己和昔日恩師放在了對立面。如今,「副作用」顯現出來了,郭老師過得越好,輿論在他臉上的耳光就越重,越密集。不就升恩鬥仇的那點事麼?
只是不知何雲偉想沒想過,哪怕德雲社演員某些方面的確有所缺失,但憑郭德綱的能耐,除非徹底絕跡臺前,只要還在江湖混,照樣能從市場找到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