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愛生活愛影視的小梁!
今日欄目:《蝸居》劇有料
今日話題:「打包剩菜等於漲工資」,這事你怎麼看?升職加薪的秘密竟在其中!
《蝸居》有錢人家的王太太「漲工資方式」還真是「變相」啊,同樣都是小時工,為啥別人一月3000多,徐阿姨才剛好1000而已呢?
古往今來,在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中,關於僱傭待遇歷來就是個剪不斷理還亂的事兒,然而劇中的王太太的回答卻真是一針見血啊,這讓我大吃一驚,就連徐阿姨聽了都氣不打一處來!
劇中故事
還記得,劇中有這樣幾段細節描寫:徐阿姨是一名普通的小時工,在王太太家兼職做家務,看似尋常,實則並非如此。某一天下午,徐阿姨做完家務後,突然跟自己的僱主王太太提出要求:「想漲工資」,打了王太太一個措手不及!
聽到這話,王太太先是默不作聲,這下,徐阿姨反而有些慌了,顯得底氣不足,但為了表明自己提出的「漲工資要求」是合理的,徐阿姨趕緊「引經據典」,說道:「你看隔壁英國人家庭,人家的小時工一個月三千多塊呢?同樣都是小時工,為啥我才一千塊,低這麼多?」
面對徐阿姨的一番質問,王太太也不甘示弱,藐視地回答道:「是的,那個英國人家庭的小時工工資確實比高很多,但人家會做西餐、會說英文、會……,你會麼?」
聽了這話,小梁突然覺得王太太的回答真可謂是一針見血啊!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別人的小時工不一般,啥都會,所以那麼高的工資是應得的,而你(徐阿姨)與別人相比,能做的實在有限,所以工資這麼低那也是有道理的!
工作多年,社會經驗豐富的徐阿姨,聽了王太太的答覆,當時,她就愣住了,啞口無言;又怎麼會不明白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呢?
過了一會兒,徐阿姨終於緩過神來,想到既然要求漲工資不準,那從別處撈點好處,佔點便宜總可以吧,於是她在心裡琢磨了一下,對王太太說道:「那,那我把剩菜打個包,帶回家總可以吧?」
王太太聽了這個要求,毫不猶豫地回答道:「那行吧」』,但……。思慮了片刻,王太太緊接著說道:「這就當是給你漲工資了哈!」
徐阿姨一聽到這話,瞬間臉「黑了一圈」,搖搖頭,滿眼的無奈與鄙夷,也許心裡在想「好摳門的太太」吧。
看到這個故事,或許大家覺得,王太太的漲工資方式可真特別,「打包剩菜=加薪」,大笑兩聲,哈哈,真是笑死人了!然後,一笑而過。
然而,在小梁看來,有些故事,我們不能只做看客,或許能從中發現點什麼,學習到某個道理。
劇外道理,隱藏的那個秘密
聯繫當下,劇中故事或許有深層代表意義。你是否有想過,王太太的話雖然有些傷人,但她說的都是實在話,而甚至不無道理呢?
其實,劇中的王太太與徐阿姨都不過是現實社會中的兩類人的一種縮影,他們代表了很多,比如作為僱主的王太太可以代表職場中處於領導地位的一類人,而徐阿姨則代表了職場中的一些相對弱勢群體。
王太太代表的這類人群對自己的下下屬有明確的認識,直到他們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但還是想著要高標準的要求下屬去做這做那;而徐阿姨代表的這類人,她們也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會做什麼不會做什麼,但生活的壓力,不得不讓她們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去追求更高水平的工資待遇。
對於徐阿姨這類人的遭遇,小梁想說:「與其原地踏步想著升職加薪,不如從小事做起,改變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更可靠」。
其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無論是做什麼行業,幹什麼工作,哪怕只是一名小時工,也需要職業能力,也需要靠實力說話;不然,呢=你平白無故地就要求升職加薪,就會被別人瞧不起。
結束語
老話說的好,「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我們不斷強化個人能力,努力掌握更多技能,提高自身競爭力,才不會被別人看不起,說話也才會有底氣。當有一天,你的能力蓄勢待發了,那麼,你要求「升職加薪」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為了將來你能有底氣的「提加薪」,為了讓你老闆對你的加薪請求無法拒絕,為了你「錢途」一片光明。請從現在開始,腳踏實地,努力學習!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讚唄;如果你認可小梁的觀點,也請關注、轉發、收藏哦,小梁在這先謝過啦!)
本文由愛生活愛影視的小梁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在世界五十強的合資公司工作,公積金能有多少呢?讓小梁告訴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