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的角度說,
脾和胃有受納、消化和運輸的作用,可以將食物消化生成人體所需營養,供養全身。所以,一個人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關係著他的生命盛衰。脾胃虛弱的人,說話無力,身體羸弱,疾病叢生。 明代名醫
孫文胤曾說過:「
脾胃一傷,則五臟皆無生氣」,由此可見脾胃對五臟的重大影響,脾胃受損,則氣血生化之源虧乏,影響五臟。通俗來說,五臟六腑的運行就像一個圓圈,在這個圓圈裡,脾胃是中心的軸,一切都是圍繞著它們來轉。 一旦脾胃受損,則這個圓圈運轉失靈,吸收的營養運送不到全身各處,在腹部堆積,形成肥肉。身體各處得不到營養,無法支持各自功能運轉,那麼一切病就找上門來了。
為什麼看著不胖,卻小肚子很大呢?
脾胃虛寒是最大誘因
這位姑娘原本屬於蘊熱體質,經常出現頭發生油、拉肚子、身體水腫、長痘痘現象。經過中醫調理一段時間之後,姑娘是擺脫了蘊熱體質,體重也有所降低。
但是姑娘盲目的追求減肥,服用了一些寒涼的中藥茶,又不注意對身體的保養,經過一年的時間,轉變為脾胃虛寒體質了。
脾胃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將食物營養送至身體各處,當出現脾胃虛寒時,則喪失了運輸工作,導致食物變為脂肪堆積在腹部,容易出現下腹有贅肉現象。
另外,脾胃虛弱還會引起女性的宮寒,子宮寒冷,身體也會自我保護,這樣脂肪便向小腹堆積,起到保暖作用。
所以,脾胃虛寒也會導致小肚子大。
另外,脾胃虛寒還會出現胃部隱痛、乏力、腹部酸痛、小腹下墜、大便溏稀、消化不良以及女性白帶多、白帶清稀、小腹墜痛問題。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不能傷了。傷了調理起來就會比較慢,而且很不容易。
公孫穴屬足脾經經脈的穴道,位於人體足內側緣,在腳中拇趾後大約2寸左右的地方,沿著腳拇指後的腳掌骨按壓,什麼時候有酸脹或是酸痛的感覺就證明找對地方了。與脾胃有關的問題,都有很好的調治效果。
公孫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出現吐酸水,趕緊揉一下公孫穴,很快就會好轉。公孫穴可增加小腸蠕動,增強消化能力,吃完東西不消化也要趕緊揉揉它,很快就會往下運化了。公孫穴是我們身上自帶的「
健脾胃良藥」,是調理脾胃的保健師。 山藥紅棗粥主要由山藥和紅棗熬成。山藥有健脾補氣、益肺固腎、益精的功效,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是
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紅棗可補中益氣,健脾胃,可用於脾虛食少,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