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張牌」讓村容村貌靚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產業發展旺...

2020-12-26 重慶市人民政府

南山街道放牛村農房風貌

南岸區銀湖村攝/石春懷

南岸區放牛村攝/石春懷

銀湖村寬暢村路攝/石春懷

銅鑼花谷攝/徐斌

遠處,草木蔥蘢如畫;近處,白牆灰瓦如黛……初冬時節的南岸區廣福村鄉間公路,層林盡染,風景讓人流連忘返。

近年來,南岸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工作部署,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先導工程,持續打好「整治牌」「管護牌」「發展牌」,全方位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努力實現讓村容村貌靚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產業發展旺起來。

打好「整治牌」——點線面結合扮靚美麗鄉村風景線

藍天白雲下,迎龍鎮清油洞村槽房院落美若油畫。白牆灰瓦的民房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錯落有致,寬闊的柏油路、整潔的農家院壩、書香四溢的農家書屋……眼前一幕,讓人很難將髒亂差和槽房院落聯繫起來,但事實是槽房院落過去不僅環境一團糟,還是「髒亂差」的典型。

「垃圾隨處扔、柴草農具亂放……」村黨支部書記江文書說,雖然離南岸城區近,但槽房院落不僅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落後,農戶家裡的環境衛生更糟糕,有時村幹部上門走訪,都下不了腳。

今年6月,為改善村裡的人居環境,鎮村兩級按照「點上抓特色、線上抓整治、面上抓提升」的工作思路,整合涉農資金,以槽房院落為示範進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並結合「村莊清潔行動」和「村莊綠化行動」以及危舊房改造、改廚改廁等基礎設施建設等。

如今,槽房院落不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避免了資金撒胡椒麵貪大求全的情況。「按照點上抓示範的經驗,接下來,我們還將整合300萬元涉農資金,對其他院落進行村容村貌的改造。」江文書說。

「清油洞村通過點上抓示範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只是一個縮影。」南岸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個系統工程,他們結合南岸都市與農村並存的實際和南山生態屏障保護的特點,探索出點上抓特色、線上抓整治、面上抓提升的環境整治策略。

點上抓特色,即投入市區專項資金9500萬元重點抓好1個市級示範村和4個區級示範村建設;線上抓整治,即是重點對大南山景區兩大主幹線——廣黔路、黃金公路沿線進行環境專項治理,實現沿線公路、綠化的提檔升級以及沿線房屋外立面的整治,從而打造南山鄉村公路景觀線;面上抓提升,即是按照市級各檔次村整治標準,以「百村引領」建設為指引,以1個市級示範村,4個區級示範村為重點,分南山、迎龍湖、峽口「樂和谷」、廣陽銀湖、長生廣福5個重點片區,從「一處美」邁向「處處美」。

此外,該區以南山、廣陽島為引領,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項目7個,規劃建設南山城市山地公園,打造「看見重慶、自在南山」的城市最美觀景臺;推進迎龍湖周邊農旅融合示範建設,同時加快推進廣陽島·長江生態文明創新實驗區建設,推進「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打造。

截至目前,全區48個行政村全部建立「戶集、村收、鎮轉運、區域處置」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比例達到100%;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4528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農藥利用率、農膜回收率分別達到93%、40%、39%、72%;創建農村人居環境示範片1個、綠色示範村莊15個、美麗宜居示範村莊9個,打造美麗庭院600戶。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點線面結合的這套科學整治方法,南岸區因「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還受到國務院督查獎勵。

融合「管護牌」——物管進村「釘釘」積分確保常治常新

40多歲的謝淑蓉是放牛村的副主任,但最近,她除了忙活村裡的日常工作外,又多了一個新身份——物金物業的經理,負責物管公司的日常管理。

一直以來,人居環境整治後期的環境管護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為建立健全生態環保長效管理機制,去年底,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民院壩會,大家一致認為,借用城裡小區物業管理的模式和辦法,通過村集體股份聯合社入股的方式聯合成立物管公司,負責村裡的垃圾清理、村容村貌的日常維護等。

「物管公司不僅解決了環境管護的難題,還調動了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謝淑蓉說,物金物業村集體佔股51%,村民佔股49%,根據不同的主體收取相應的物管費,物管公司獲得的收入扣除開支和運營費用外,剩下的收益按全村人口進行分紅。這套辦法僅運行一年來,村集體不僅增收36萬元,村民人均分紅300元,更重要的是保障了農村人居環境、公共服務設施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

「只有建章立制,不斷地探索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衛生後期管護的老大難問題。」該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按照城鄉融合發展的思路,他們不僅探索出物管進鄉村的辦法,還利用智能化手段,與阿里釘釘合作,在全市率先運用「釘釘」軟體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管理工作,圍繞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村容村貌、鄉風文明等內容進行獎勵積分,村民則根據相應積分兌換不同的生活用品。「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調動了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該負責人表示。

目前,「釘釘」積分制已覆蓋所有的行政村。下一步,他們還將結合城鄉融合發展思路,推進包括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城鄉供水管網改造併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運營在內的城鄉融合發展探索。

此外,為培養村民良好的衛生習慣。該區將垃圾不落地、庭院美化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常態開展「六講六做」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攻堅提升」專項行動、農村中小學校掀起「小手牽大手,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美麗家園」的宣傳等,並利用「傳、幫、帶、管」四字訣,構築起農村人居環境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用好「發展牌」——環境蝶變吹皺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人居環境的嬗變不僅讓鄉村環境變美,同時也激蕩起鄉村發展的一池春水。

放牛村位於南山叢林西面,民房院落零星分布在村莊裡。走進放牛村,仿佛來到一個園林式公園,單門獨院、園林樓閣、水塘連廊,山林間還不時傳來陣陣鳥鳴。

過去,由於這裡交通不便,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民房院落一度破舊衰敗。放牛村鄉村振興負責人唐紅東介紹,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區裡對放牛村大竹林村民小組農房,全部按照巴渝新居風貌進行了外立面改造,清運115戶農戶房前屋後廢舊雜物、磚瓦、柴木堆、雜草、垃圾等數千立方米,在每戶周邊菜園、花園、院壩設置柵欄,對每戶院壩路面進行局部硬化,並對外牆進行修補美化和景牆繪畫等。如今,放牛村已成為我市2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也是南岸區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示範村。

看到環境一天天靚起來,慕名來放牛村的遊客也多了起來。去年初,50歲的村民周吉龍利用自家的院壩開起農家樂,既當老闆又當廚師,忙得不亦樂乎,「只要是周末或節假日,我這裡幾乎都是滿滿當當的,一天能接待十幾、二十桌客人。」

在放牛村,和周吉龍一樣依託環境的嬗變開辦農家樂、民宿的居民,如今已有50餘家。近年來,南岸區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促進農村增收致富相結合,緊緊圍繞林果、花卉、盆景三大特色效益農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全區現有耕地80%以上種植了花木、水果等生態經濟作物,引導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家庭農場、小農戶開展生產經營合作,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7家、家庭農場17家、專業種植大戶67戶。

得益於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近年來南岸更通過做精桃花園、石斛園、杜鵑園、銅鑼花谷等園區,建成了一批集休閒觀光、鄉村民宿、健康養生、農業研學於一體的鄉村旅遊業。僅去年該區鄉村旅遊接待遊客865.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5億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059元。

數說環境整治成果》》

●新建「四好農村公路」84公裡、入戶道路40公裡

●安裝公共照明2100盞

●完成村莊公共場所綠化365畝

●創建美麗庭院600戶

●整治農房及院落近200戶

●全區48個行政村建立起「戶集、村收、鎮轉運、區域處理」工作模式,建成27個農村汙水集中處理設施,配套新建農村汙水管網20餘公裡,農村汙水農戶治理覆蓋率達到89%,生活垃圾治理有效比例達100%,建成垃圾分類示範村10個,累計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4528戶,新改建農村公廁15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回收廢棄農膜45.83噸,建成綠色示範村15個,獲評第一批市級美麗宜居村莊3個,培育農村建築工匠44名。

●全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

●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98%

●7個涉農鎮街48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100%覆蓋,並已全部免費開放。

相關焦點

  • 打好「七張牌」引領鄉村振興
    抓黨建、強載體、解難題、優服務……西固區柳泉鎮深化拓展「五彩柳泉」黨建品牌,進一步凝聚黨組織的戰鬥力、服務力、凝聚力、承載力、組織力,全力打好「七張牌」,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打好「黨員隊伍管理牌」。
  • 慈谿| 新浦鎮:打好鄉賢「三張牌」 助推鄉村新發展
    慈谿 | 新浦鎮:打好鄉賢「三張牌」 助推鄉村新發展 2020-09-09 1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衢州:打好三張牌 「孔雀」紛飛來
    原標題:衢州 打好三張牌 「孔雀」紛飛來 長期以來,高端人才要素的缺失和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衢州創新、轉型的步伐。2019年,衢州聚焦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大手筆招引各類人才,全力打好「平臺牌」「飛地牌」「服務牌」,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副中心城市」和「四省邊際數字經濟發展高地」,當年1月至11月,全市數字經濟從業人員數量同比增幅位列全省第一。 「在這裡,我更容易發揮自己的專長。」早上9時,在衢州衢時代創新大廈16樓,計算機科學專業博士杭小樹說,第一次來到衢州,就被這裡的環境所吸引。
  • 雲南華坪開展生態芒果產業打好「三張牌」媒體行宣傳活動
    本次活動主要圍繞華坪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為目的,突出新舊動能轉換,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做法,特別是發展優質晚熟芒果產業為主導的綠色生態產業。據悉,華坪縣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綠色能源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三張牌,產業實現由「黑」轉「綠」,由「綠」變「金」,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多贏的成功華坪實踐經驗。
  • 湛江市雷州市覃鬥鎮流沙村:打好三張牌 貧困村變「安民港」
    7月的湛江市雷州市覃鬥鎮流沙村高溫悶熱,天空剛泛起魚肚白,剛脫貧的貧困戶尹遠便起來了。作為村裡的保潔員,他每天按時到村委會,騎上綠色三輪運輸車,前往村民家門前的垃圾桶收集垃圾。尹遠說,以前,村民隨地扔垃圾現象較嚴重,自從審計署廣州特派辦定點幫扶後,垃圾都集中存放,還設置公益性崗位專門負責收集和清潔,村裡環境大大改善。
  • 生態環境美起來!
    生態環境美起來!截至目前,對涉及水、氣、噪聲、固廢環境違法行為立案調查74件,實施行政處罰65件,罰款金額1024.4466萬元(已繳納928.4466萬元),誓要在「十三五」收官之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讓環境汙染無藏身之所,讓綠色成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 南岸:人居環境大整治 美麗鄉村入畫來
    近年來,南岸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工作部署,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先導工程,持續打好「整治牌」「管護牌」「發展牌」,全方位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努力實現讓村容村貌靚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產業發展旺起來。
  • 陽泉市盂縣劉家溝村:整治環境「面子」靚 發展產業「裡子」實
    近年來,陽泉市盂縣上社鎮劉家溝村在市科協的對口幫扶下,下大力氣整治村容村貌環境,發展扶貧產業,不但「面子」靚了,「裡子」也更厚實了。今年以來,上社鎮劉家溝村積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把亮化、美化、淨化、綠化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對主要街道進行了整修,粉刷了村中大部分牆壁,在農家院落的圍牆上書寫了宣傳標語、彩繪等,讓牆壁會「說話」……這些「美顏」攻略讓劉家溝村的環境從主街到背街小巷、犄角旮旯都得到了很大改變。
  • 打好青山綠水牌 ——金秀縣羅香鄉白牛屯著手發展純天然生態養魚
    打好青山綠水牌 ——金秀縣羅香鄉白牛屯著手發展純天然生態養魚 2020-12-21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大同:打好「三張牌」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大同不斷探索,通過打好產業扶貧、易地搬遷、醫療扶貧「三張牌」,在脫貧攻堅路上走出一條品質優、質量高、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新路。打好「產業扶貧牌」,讓更多項目落戶貧困地區聚焦深度貧困,大同實施「一縣一策」戰略,做到每個縣區打造一到兩個主導產業,並及時配套出臺土地流轉、資金扶持、技術服務、招商引資等一系列產業發展利好政策。據統計,以黃芪、黃花為代表的農業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185戶,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8.3%。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打好三張牌 幸福自然來
    同時,紮實做好搬遷「後半篇文章」,努力讓搬遷群眾日子美起來、腰包鼓起來、情感融進來,從而激活了搬遷群眾的熱情。打好保障牌,讓群眾的日子美起來「黨的政策好,讓我們僅花七千多塊錢就能住到這麼漂亮的社區裡,颳風下雨也不用擔心受怕了。」遂意鄉弄江村弄洋屯蒙文揚妻子體弱多病,他時刻看管,不得外出務工。「像我這種情況,一輩子都不敢想有樓房住。」
  • 陽泉市盂縣梁家寨鄉對王只村:致富產業立起來 村容村貌美起來
    近年來,對王只村堅持以發展產業為核心,引進了光伏發電項目,又自主發展起了肉牛養殖和連翹種植。他們還進一步美化村容村貌,完善基礎設施,讓小山村的「顏值」「逆襲」。  對王只村位於盂縣梁家寨鄉東部,距離市區110公裡。多年來因為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村裡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定居,在村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勞動力不足。
  • 打好產業幫扶這張牌
    大牛嶺村位於國家5A級景區千山風景區「後花園」,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區位發展優勢。我建議以「村委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招商引資,很快引來桃源谷文化產業園落戶,並將北方四大瓷器之一的遼代冮官窯陶生產研發基地引了進來。經過半年多的施工,一座集遼金時期陶藝大全的展覽館開門迎客,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體驗陶瓷製作,每年為村裡創收30餘萬元。
  • 我的扶貧故事|廖進:鄉村美起來,產業旺起來,百姓的腰包鼓起來
    初識半坡村後,我狠下心來要發展這個村,有了這個念頭,就開始召集村「兩委」召開會議,緊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對開展大走訪、大摸排,抓協調,抓溝通,對熱點難點問題採取「一事一議」制度進行集體討論研究,做到不迴避不拖延,切實當好聯繫服務群眾的「聯絡員」、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探路員」、政策法規的「講習員」、基礎設施建設的「施工員」和矛盾糾紛化解的「調解員」。
  • 雲南金平堅持「綠色生態立縣」戰略,憑藉優良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
    近幾年來,金平縣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綠色生態立縣」戰略,在多措並舉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立足現有條件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助推各族群眾脫貧致富成效顯著。今年5月16日,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 打好人才「三張牌」 鄉村振興活起來
    近年來,該市著力打好引才、育才、留才「三張牌」,從制度機制建設上下功夫,加強本土人才培養、拓展人才發展空間,為基層一線積蓄源頭活水,為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力量。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她坦言受到家鄉很多人的影響,而且大學期間「三下鄉」的經歷,也讓她對基層工作有一定的認識。建設家鄉、報效家鄉的理想同樣驅動著李曉熙回清遠工作。「我之前在中山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但始終想為家鄉做一點事。」談起參與此次人才招聘的初衷,李曉熙說,希望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送法下鄉」,促進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提升。
  • 念好「山字經」,巧打「特色牌」 重慶精準發力形成合力推動鄉村振興
    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鎮原 山青草綠產業旺
    鎮原 山青草綠產業旺鎮原縣生態建設成效顯著。二以打造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生態文明、美麗宜居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鎮原縣按照「垃圾汙水抓緊治理、廁所革命抓好示範、村容村貌抓出成效」的思路,積極促進農村面貌實現大提升。
  • 渝北大灣鎮:堅持打好「四張牌」 推進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6日12時20分訊(記者 閆儀 陳柔潔)今(16)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渝北區大灣鎮獲悉,近年來,大灣鎮按照渝北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圍繞精準濟困幫扶、特色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深化農村改革,打好「四張牌」,帶領金鳳村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好路子。
  • 村容村貌逐漸改善!美麗鄉村帶動美麗經濟
    村容村貌逐漸改善!而隨著村容村貌明顯改善,鄉村發展的動能也在逐漸增強。就在這個月,湖南省株洲市三門鎮的最後一批廁所改造完成,汙水經管網集中收集,人工溼地淨化處理,達到農業灌溉標準。 村裡人住著不舒服,外面的人也不願意來,曾經的「髒亂差」是阻礙當地發展的主要因素。三年來,株洲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與發展鄉村旅遊進行有機結合,鄉村的人氣兒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