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衢州 打好三張牌 「孔雀」紛飛來
長期以來,高端人才要素的缺失和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衢州創新、轉型的步伐。2019年,衢州聚焦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大手筆招引各類人才,全力打好「平臺牌」「飛地牌」「服務牌」,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副中心城市」和「四省邊際數字經濟發展高地」,當年1月至11月,全市數字經濟從業人員數量同比增幅位列全省第一。
「在這裡,我更容易發揮自己的專長。」早上9時,在衢州衢時代創新大廈16樓,計算機科學專業博士杭小樹說,第一次來到衢州,就被這裡的環境所吸引。他坦言,選擇長期留在衢州的原因除了這裡宜居外,主要還是因為東南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是個很好的創業創新平臺。
杭小樹的選擇,在衢州很有代表性。「在以往,衢州即便出臺了優厚的人才政策,高端人才也很少願意來。」衢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哪怕來了,一看衢州沒有平臺,很難有作為,又走了。
為做實做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解決數字經濟高端人才難引難留等問題,衢州堅持以產業數位化、推廣應用、平臺建設為主,貼緊中心、靠緊杭州、拉緊阿里巴巴等數字經濟領軍企業,按照「11N11」組織架構創建東南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聚力打造全市數字經濟發展「一號院」。僅一年左右時間,該研究院已吸納一批國內外數字經濟領域院士、專家和知名企業家,集聚碩士及以上學歷數字經濟領域高端人才114人,組建研發中心5個、研發團隊13個,並成功申報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帶動全市培育數字重點和示範點企業117家,實施數位化項目121個。
衢州還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設立「人才飛地」,通過項目發力,加快高端人才聚集。研發在杭州,製造在衢州。位於杭州未來科技城衢州海創園內的浙江智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邊緣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等領域的高科技企業,擁有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50多名高層次人才組成的研發團隊。
依託「飛地」,衢州積極融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不斷汲取當地優質創新要素。高端人才的大規模引入,迅速支撐起了衢州數字經濟的發展。據統計,2019年1月至11月,衢州新增數字經濟企業246家,全市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7%;從業人員數量增長6.9%,增速為全省第一。數字經濟成為衢州換道超車的領跑產業。
人才生態的打造,絕非一朝一夕。為全力打造「省際人才生態最優市」,衢州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牛鼻子」,打造人才服務「一站服務、一掌辦理、一網整合」「三個一」模式。如今在衢州工作,人才備案、公積金貸款、人才公寓申請等10多個事項到人才服務窗口可實現「一窗受理、一站辦結」。同時,各類人才可通過「浙裡辦」「浙政釘」APP隨時辦理事項、掌握進度,讓人才從「跑一次」變「零跑腿」。
位於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的金瑞泓科技(衢州)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敏文對此深有體會:「不管是項目開工前還是開工後,我們遇到任何問題,只要一個電話,相關部門就第一時間幫我們去協商解決。」
引進領軍人才,帶起一個團隊,振興一個產業。依據這樣的引才理念,越來越多的「孔雀」正朝南孔聖地衢州飛來。據統計,2019年,衢州新引進大學生3.46萬名,其中博士生、碩士生分別比上年增長30%以上,各類平臺和高端人才為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150餘億元。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