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班就讀、特教學校、送教上門 讓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難成為過去式

2020-12-16 青瞳視角

也許,沒有什麼壓力比做一名殘疾兒童的家長更大了。

家住深圳市的戴女士育有一個患自閉症的兒子,儘管孩子具有初步的認知能力,但和普通的學齡兒童相比,交流能力、自理能力還是有很大差別。用她的話說,兒子是她「終其一生都要背起的擔子」。

今年9月,這個擔子「被減輕了一半」,家門口的小學願意接收這個男孩隨班就讀,他可以和所有適齡兒童一起入學。得知這個消息,戴女士心頭不由一松:「我知道長路漫漫,但是這有希望的一大步邁出去了,就是最大的欣慰。」

遼寧丹東鳳城市特殊教育學校裡的「90後」特教老師 新華社發

這也許是改變一個殘疾兒童人生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國殘疾兒童教育跨出的一大步。今年6月,教育部出臺《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殘疾兒童和每一個學齡兒童一起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告訴記者,近年來,教育部指導各地通過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普通學校就讀、送教上門及遠程教育等多種方式,落實「一人一案」,精準做好教育安置,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穩步提高,達到95%以上。

隨班就讀:「我們不會把特殊兒童當作『特殊』對象」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是當地比較知名的「優質資源學校」,從創建之初開始,這所學校就致力於面向學區內所有適齡兒童,提供融合教育。「只要符合上學條件,就應收盡收。」校長黃權告訴記者。

從2013年第一批孩子入學,已經過去了7年。「我們的教師不是『教書匠』,不是簡單的教授知識,而是要教會同學們『包容大愛』。我們希望殘疾兒童少年有融入社會的能力,希望普通兒童能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養成接納包容的品質,達到各方面能力的綜合提升。」黃權說。

融合教育是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一起成長的教育,從2013年開始,50%左右的殘疾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學習成長,7年來,這個數字始終保持著。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師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顧定倩認為,這是《意見》給全社會帶來的信號,「普通學校已經成為接收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的主要力量。」

走進校園,只是第一步。黃權告訴記者,他們依託福州教育學院的專業研究人員為每個孩子進行初步評估,上午隨大班學習,下午上音、體、美等課程,建立和同伴之間的關係。「殘疾兒童少年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未來還要融入社會成長。對於這些孩子,能融合的全面融合,有需要個訓的就個別訓練。我們每個班級的老師,都有AB兩套教案,A教案針對普通兒童,B教案針對特殊兒童。」黃權說。

當然,他們也遇到過一些困難,也許是融合教育的普通學校遇到的「共性困難」。「進入學校之後,每個人都要有整體的觀念。不僅老師需要育人,學校生活中遇到的工友、阿姨等,都要承擔起育人的職責。接納殘疾兒童,不只是老師接納,全學校都要接納。」黃權告訴記者。

海口市雨潤特殊兒童教育培訓中心,特教老師在上課 新華社發

只有擁有「整體觀念」,同班同學才會在衝突中有更多包容,同學家長才會在衝突後有更多體諒。「我們不會把殘疾兒童當作『特殊』對象,我們強調的是整個班級的提升,而不是殘疾兒童怎麼培養教育,不過分關注,只按需培養,對他們來說才是更好更合適的教育。」

特教學校:「只要孩子被送到學校來,就做到0拒絕」

並不是所有的適齡殘疾少年都適合普通小學,一些重度聽力障礙、視力障礙和一部分中度到重度心智障礙的孩子需要去特殊教育學校接受專業教育。同樣,在特殊教育領域,這也是今年的一步跨越——實現30萬人口上、殘疾兒童少年較多的縣(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

江西省信豐縣特殊教育學校,就專門招收「聽力障礙」和「心智障礙」的孩子。在這所學校,有29名教師,114名在校生,加上工勤人員,生師比可以達到1:3。校長黃紅豔告訴記者,只要家長願意接送孩子,只要孩子被送到學校來,我們就要做到「0拒絕」。

「每一個地方的特殊教育學校,都是當地的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我們也不例外。除了自己學校的教學任務,我們還承擔著為普通學校提供教師培訓和巡迴指導的任務。殘疾兒童隨班就讀比例升高後,普通學校教師對於殘疾兒童教育上的難點我們都會給予指導。一些重度障礙同時伴有多種疾病的兒童,無法走出家門,我們會和普通學校一起提供送教上門的工作。」黃紅豔說。

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是為了殘疾兒童能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成長。

有這樣一組數字,可以窺見特殊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特教學校2192所,比2013年增加259所,增長約13.4%;在校生79.5萬人,比2013年增加42.6萬人,增長約115.9%。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約達95%,殘疾人接受學前教育、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機會不斷擴大。

特殊教育:教師後續培訓資源短缺問題亟待關注

在特殊教育領域,還有哪些困難待解?在普通學校,黃權的心聲是,希望有更多教師培訓的機會。「每一個殘疾兒童都有自己的特點,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逐個案例去剖析,幫助教師備課。儘管我們和北京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都有合作,但是後續的教師培訓還需要更多指導。一些教師接觸這方面的知識較少,存在一定的職業焦慮。」黃權說。

後續的師資培訓,也同樣是黃紅豔心頭最重要的事。7年前,從普通學校轉來剛成為一名特教教師的時候,她最焦慮的也是備課資源少,成長空間有限。「在普通學校,我想教好一課,從網絡上搜索,能有很多優質資源,甚至優質課比賽實錄、教師點評應有盡有。特殊教育備課資源少,案例的可推廣性小,大多數情況下依靠的是教師本人的職業經驗,這讓我們在後期提升上有一定困難。」黃紅豔告訴記者。

西施故裡「最美特教教師」 新華社發

成為一名特殊教育教師,除了學科知識要懂,康復知識也要懂,除了教生活適應、生活語文、生活英語,還有基本的護理常識。「教師的成就感大多數來自學生學會知識後的職業自豪和滿足,在特殊教育行業,我們收穫這份滿足十分困難,在評職稱方面,我們也很難拿出像普通學校教師那樣像樣的成績。」黃紅豔希望,能有更多提升特殊教育教師自豪感的空間。「普通學校的教師有職業技能、優質課的比賽,我們特殊教育同樣需要這類同行交流,一方面能提升榮譽感,另一方面交流經驗,共同成長。」黃紅豔說。除了師資培訓上面臨的困難,黃紅豔談道;「我們作為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我們希望培訓能進一步系統化,需要有專門的編制解決人員短缺的問題。」在特殊教育人才培養上,黃紅豔希望師範大學在教法技能培訓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讓老師留得住、用得好。

呂玉剛告訴記者,教師們的心聲都將是未來工作的重點。同時,他還談到正在開展的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20—2025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機制』的重要要求,加大政策、資金、項目對特殊教育的傾斜,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工作機制,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殘疾學生資助水平,保障殘疾兒童少年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內容來自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傾情呵護 情暖殘疾兒童,鄄城縣金山街小學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保障特殊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給他們送去關懷和溫暖,近日,鄄城縣金山街小學為金山街小學特殊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並給孩子們送去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給孩子送去的學習用品  為保障「送教上門」服務取得實效,送教教師對殘疾兒童的學習、生活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進行了評估分析,學校建立了個人信息檔案,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一生一案」送教方案,
  • 送教上門為「折翼天使」插上逐夢翅膀
    在府谷,有一群教師用送教上門等控輟保學的實際行動,盡心盡力保障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為他們打開智慧的天窗,帶去光明與希望。 據府谷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排除疫情影響,全縣120多名教師為重度殘疾少兒送教上門服務,送教250多次,送教學生全部底子清、情況明、數據實、資料全,實現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送教全覆蓋,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傳播效果。
  • 隨班就讀出新規 融合教育對殘疾兒童全覆蓋
    「他在功課的接受程度上沒問題,上特殊學校會不會不適合?但是就近進入普通學校,我擔心他能否堅持下來。」壯壯媽媽說。殘疾兒童究竟該去哪裡接受義務教育?統計顯示,2013年,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少年達到總數的51.86%,2019年,這個數字是49.63%。6年來基本穩定在50%上下。
  • 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實現全覆蓋
    近年來,徐州市教育局紮實有效推進特殊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徐州市在校就讀的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少年
  • 唐山一地發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小升初」招生入學工作通知!
    3、特教學校招生及殘疾兒童入學 特教學校「小升初」招生和普通初中同步進行,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登記信息和古冶區級殘聯確定的基礎性數據核對後,建立本學年需落實義務教育入學安置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名冊,確保建檔立卡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全部進入名冊。
  • 巴馬2020中小學秋季學期招生工作通知及學校招生區域劃分!
    3.其他符合政策要求入學的,各鄉鎮中小學要按照政策規定予以接收。 (三)特殊教育招生 全面推進融合教育,按照「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送教上門為補充」的原則,讓每個殘疾兒童少年都能接受適合的教育。
  • 寧遠特殊教育學校:一個孩子就是一所學校
    第二天的課堂上,這幾棵白菜將成為王梅娟的教具,她會手把手教孩子們摘菜。「我們的教育就是要以生活為核心,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掌握生存技能。」從一開始王梅娟就明白,她所教的孩子有些不同。王梅娟在教孩子們摘菜。為重度殘障兒童送教上門還有一群孩子,或障礙程度較重,或因其他特殊原因,無法來校學習。
  • 曲靖市麒麟區中心城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方案
    要求,結合麒麟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3、特殊兒童:適齡盲聾兒童到曲靖市特殊教育學校報名就讀,其他輕、中度智障兒童到麒麟區特殊教育學校報名就讀,適合隨班就讀的輕度殘障兒童在片區學校就讀。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原因確需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在入學當年9月前,向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縣級人民政府教育體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辦理延緩入學手續。(二)保障隨遷人員子女入學。依據居住證,按照《招生方案》保障隨遷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
  • 藤縣2020年秋學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就讀安排方案!
    一、工作目標(一)保障轄區內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進入學校接受義務教育;(二)實行劃片安排就讀、免試就近或相對就近入學;(三)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均衡編班,不設重點校、重點班,新生起始年級按不超 55 人/班編班,防止產生 56 人及以上大班額,堅決防止產生 66 人及以上超大班額;(四)確保義務教育鞏固率、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標;(五)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無適齡兒童少年因貧失學、輟學。
  • 山東將解決中小學生午餐問題,無法配建食堂的學校將集中配餐
    2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0%公辦園在園幼兒比例要佔一半今年上幼兒園難不難?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今年要如期完成。記者獲悉,會議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第一責任人,將失學輟學數量「清零」。教育部門和學校要與扶貧開發部門建立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與建檔立卡家庭信息系統常態性比對機制,精準掌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數據信息。
  • 縣特效送教上門:讓孩子感受愛與快樂
    導 語為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利,我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送教上門活動,為無法入學的殘疾兒童帶去了有愛有質量的教育。4月7日,縣特校6名教師分別到龍感湖、濯港鎮、黃梅鎮,為7名殘疾兒童帶去了精心準備的課程和油、米等生活物資。每次送教前,學校都會提前商討方案,保證送教下鄉的質量。來自縣特校的湯老師正在為向想同學上手工精細課。
  • 峨眉雙福鎮小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峨眉雙福鎮小開展送教上門活動根據《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做好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殘疾兒童入學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實加大對我校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殘疾兒童入學工作的力度,保障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12月9日上午,在梁文彬校長的帶領下,梁洪成、何玲、向俊傑老師一行四人來到殘疾兒童羅梓凌家中
  • 成都高新普通學校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工作研討會在新光小學召開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2月4日,由成都高新區基層治理和社會事業管理局主辦,高新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新光小學)承辦的主題為「優化隨班就讀工作,促進特殊教育發展」的普通學校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工作主管人員工作研討會在成都高新區新光小學召開。
  • 有一種愛 叫「送教上門」——記閬中市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教師群體
    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眼裡,總是充滿著孤獨、無奈和期盼……有這樣一群特殊的老師,他們情牽殘障兒童,常常奔走在邊遠鄉村、大山深處,頂烈日、冒風雨、踏霜雪,把課堂開到了孩子家裡,為他們送去溫暖、快樂和希望……"我的腦中總是想起這幾句話,它是我們特殊教育學校送教活動的真實寫照。
  • 《安徽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二是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縣域內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班額規定、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確保公平和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科學合理制定本地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學區劃分方案,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三是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招生。五、對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範圍有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