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上市公司有哪些特點?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十大特徵

2020-12-21 綜投網

  掛牌公司數量從「0-100」,科創板走過了283天;從「100-200」,科創板用時222天。如今,齊聚科創板的200家公司不僅星光熠熠,而且在上市標準、實控人特徵、研發投入等方面表現出十大主要特徵。

  200家公司「集齊」全部上市標準。統計顯示,科創板200家上市公司「集齊」全部上市標準。其中,167家公司(佔比83.5%)選擇了第一套標準;15家公司(佔比7.5%)選擇了第四套標準;7家公司(佔比3.5%)選擇了第五套標準;6家公司(佔比3%)選擇了第二套標準;選擇了第三套上市標準的僅有1家(天準科技),佔比0.5%。

  此外,中芯國際選擇了紅籌上市標準一,華潤微、九號公司選擇了紅籌上市標準二,優刻得則通過特別表決權標準完成上市申請。

  江蘇省在省際分布中拔頭籌。從20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來看,科創公司家數排名前五的省份(直轄市)分別是江蘇省39家、北京市33家、上海市35家、廣東省27家和浙江省16家。

  如果以區域分布為口徑進行統計,數量比較懸殊,首尾相差近18倍,具體來看:長三角地區94家、京津冀地區37家、珠三角地區32家、中部地區18家、東部地區8家、西部地區6家、東北地區5家。

  三大行業「三足鼎立」。從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三大行業「三足鼎立」併集體領跑,分別是生物醫藥45家,佔比22.5%;高端裝備43家,佔比為21.5%;信息技術41家,佔比為20.5%。

  此外,新材料、集成電路、節能環保分別是25家、23家、23家,佔比為12.5%、11.5%、11.5%。

  民營企業佔比為78.5%。在20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佔據絕大多數。

  具體而言,國有企業共12家,佔比為6%;民營企業共157家,佔比為78.5%;外資企業共14家,佔比為7%;集體企業僅1家,為海爾生物佔比為0.5%;公眾企業(無實際控制人)16家,佔比為8%。

  171家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個人。截至12月7日,科創板200家公司中實際控制人為個人的共有171家,其中20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外國國籍,佔比12%,52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擁有博士學歷,佔比30%;68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籤署了一致行動協議,佔比40%;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地方政府、國家機關的共有11家;實際控制人為大學和集體企業的各有1家;此外,有16家公司無實際控制人,佔比8%。

  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平均數29.16%。截至12月7日,科創板200家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平均數為29.16%,中位數為26.45%,最大值為華潤微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持股72.29%,最小值為康希諾第一大股東為自然人朱濤持股8.03%。

  平均募集資金淨額為14.38元。截至12月7日,科創板200家合計募集資金總額2876.58億元,平均募集資金淨額為14.38元,中位數為8.40億元,最大值為中芯國際532.30億元,最小值為上緯新材1.08億元。

  199家企業總市值達3.3萬億元。除了12月7日掛牌的新致軟體以外的科創板199家公司截至目前的合計總市值達3.3萬億元,平均總市值為166.32億元,中位數為77.34億元,最大值為中芯國際2251.76億元,最小值為路德環境22.28億元。

  12月3日,剔除15家歸母淨利潤為負的公司後184家科創公司市盈率平均數為116倍,中位數為79倍,最大值為聖湘生物1060倍,最小值為中國通號17倍。

  去年合計歸母淨利潤242.88億元。數據顯示,科創板200家上市公司2019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646.31億元,歸母淨利潤242.88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202.67億元。

  其中91家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在5000萬元-1億元之間;41家公司在1億元-2億元之間;25家公司在2億元-5億元之間。

  研發投入佔營收比平均12.35%。截至12月7日,剔除神州細胞、百奧泰、澤璟製藥、康希諾、前沿生物、艾力斯6家未盈利公司後,194家科創公司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為12.35%,最大值為寒武紀122.32%,最小值為上緯新材1.89%。

  200家上市公司平均擁有發明專利數量為89個,中位數為27個,發明專利數量最多的是中芯國際,多達5965個。

相關焦點

  • 科創板公司上市元年首份「成績單」全部披露,有這些亮點
    總體看,科創公司上市元年的首份「成績單」符合市場預期,也展現出科創板上市公司群體鮮明的科技創新風貌。一是業績穩中有升。2019年年報顯示,科創板公司上市首年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共實現營業收入1471.15億元,同比增長14%;歸母淨利潤178.12億元,同比增長2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158.98億元,同比增長11%。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 | 科創...
    從上市發行審核情況來看,天合光能、金博股份本周通過審核,三友醫療註冊生效。科創板已連續兩周沒有新股上市。  上周科創板有哪些大事件,大家又最關注科創板哪些方面?全景輿情中心啟動「大案牘術」,從海量數據(603138,股吧)分析出一周科創輿情走勢,來一起了解一下!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科創...
    從上市發行審核情況來看,天合光能、金博股份本周通過審核,三友醫療註冊生效。科創板已連續兩周沒有新股上市。本周科創板有哪些大事件,大家又最關注科創板哪些方面?全景輿情中心啟動「大案牘術」,從海量數據分析出一周科創輿情走勢,來一起了解一下!
  • 科創板擬上市公司博眾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終止註冊
    科創板擬上市公司博眾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終止註冊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27 18
  • 每2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背後都有這家公司的身影
    由於科創公司高度依賴創始人以及核心技術團隊,為此科創板推出的更具創新性的股權激勵制度,大幅增加了科創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從而為企業核心技術研發提供保障。作為已在股權激勵服務諮詢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專業機構,26家已公告股權激勵計劃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14家公司邀請了上海榮正投資諮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正諮詢」)作為「獨立財務顧問」。這也意味著,在目前已披露股權激勵計劃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每2家「方案」的背後就有榮正諮詢的身影。
  • 科創板公司增至200家 「硬科技」受外資青睞
    12月7日,新致軟體登陸A股市場,成為科創板第200家上市公司。從0到200,科創板歷時505天。「科創200」是科創板交出的一份靚麗「成績單」,是對中國資本市場創立三十周年的獻禮。從流通市值看,17家科創板公司突破百億元。  在為企業不斷注入資本活水的同時,科創板的優異表現獲得國際投資者「青睞」。外資一直在通過QFII投資科創板。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QFII現身52隻科創板股票前十大流通股東榜,期末持股市值約53億元,其中新進44隻、增持8隻。從持股比例看,QFII持股比例超10%的有3隻股票。
  • 科創板日報:上市企業擴容至200家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
    今日科創板日報主要內容有:科創50指數跌0.53%,尚未盈利醫藥股跌幅居前;33家科創板公司提前預告2020年業績;科創板企業擴容至200家,總市值規模近3.2萬億元;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亞洲矽業開啟科創板上市之路,擬募資15億元擴大多晶矽產能。
  • 「圖觀數據」科創板上市公司達200家,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
    來源:證券時報網12月7日,新致軟體登陸科創板,成為運行近一年半的科創板的第200家上市公司。而整個科創板中,已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也都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和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中。與A股龍頭企業們相比,科創板上市的企業總市值不算高,以中型企業為主,但也出現了中芯國際、金山辦公和傳音控股這樣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一大特點就是高強度的研發投入。
  • 科創板「西南第一股」誕生,成都高新區已有38家公司上市
    在企業都受到疫情影響的當下,先導藥物卻能突破邁進、成功上市,為何這一西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誕生在成都高新區? 不僅是16日科創板上市的先導藥物,就在本周,成都高新區還有2家企業提交科創板上市審核,等待上交所正式受理。
  • |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lPO前會拼成什麼樣?
    在優刻得辦公樓裡,寫著公司的使命:用雲計算幫助夢想者推動人類進步。這樣的公司上市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這是雲計算在資本市場的首秀,也是境內同股不同權第一股,能夠赴科創板上市,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一個縮影。隨著優刻得將於2020年1月8日發行新股,公司上下異常忙碌,為了在新的一年裡更快更好地發展。
  • 華興源創等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網下配售限售股將於1月22日上市流通
    北京商報訊(記者高萍)隨著時間的推進,首批科創板公司登陸A股即將滿半年,網下配售限售股6個月的鎖定期亦將屆滿,即將迎來上市流通。1月13日晚間,華興源創(688001)、天準科技、光峰科技等多家科創板公司披露公告稱,首次公開發行網下配售限售股將於1月22日上市流通。
  • 最前線|57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布2020年中報概況,寒武紀預計虧損超2...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共有123家公司於科創板上市,57家公司已經發布了2020年中報業績預告。在已經披露了2020年中報概況的公司中,16家公司業績明確預增,12家預減,14家預虧,2020年上半年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呈現分化狀態。
  • 分拆上市是什麼?近期有哪些公司分拆上市?
    分拆上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從母公司獨立出來單獨上市;狹義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業務或者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另行公開招股上市。  統計顯示,在上述39家公司中,有11家計劃分拆子公司到科創板上市,如長春高新、復星醫藥等生物醫藥類企業,盡顯科創板的硬科技屬性;有16家計劃分拆子公司至創業板上市,如美的集團、廣電運通等,體現創業板「三創四新」的定位;另有12家計劃分拆子公司到A股主板或境外市場上市。
  • 中國鐵建:擬分拆子公司鐵建重工於科創板上市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日電 4月2日,中國鐵建發布《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分拆所屬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的預案(修訂稿)》。根據《預案》,中國鐵建分拆所屬子公司鐵建重工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境內上市的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面值為1.00元人民幣。
  • 分拆上市潮來襲?創業板、科創板成「主...
    6月12日,威高骨科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公司是港股公司,本次上市是港股公司分拆上市,若威高骨科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將成為繼心脈醫療後第二家醫療器械企業科創板分拆上市企業。  2019年12月13日,證監會公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中國鐵建成首家A股披露分拆上市預案企業。
  • 科創板上半年成績單來了!六成營利雙增,這家公司基金持股比例高達51%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黃一靈 科創板上半年成績單來了!截至8月31日,科創板共有165家上市企業披露中報業績。據上交所披露,上半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128.07億元,同比增長5.80%;共計實現淨利潤124.17億元,同比增長42.29%。經過一年多的運行,科創板公司顯示出比較明顯的業績分化格局。
  • 內窺鏡生產商海泰新光IPO註冊生效:青島第三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中華網財經1月15日訊 1月13日,青島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泰新光」)科創板IPO註冊生效。2020年9月29日,上交所審議同意海泰新光的上市申請。這是繼海爾生物、高測股份之後青島第三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也是海爾生物後第二家醫藥板塊上市公司。
  • 華特氣體成為佛山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2019年12月26日,廣東華特氣體(行情688268,診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特氣體)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成為佛山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和我國氣體行業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據了解,華特氣體本次發行股票超2722萬股,發行價為22.16元/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超6.6億元。"
  • 中國中鐵(00390)擬分拆高鐵電氣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中國中鐵(00390)公布,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子公司中鐵高鐵電氣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的預案(修訂稿)>的議案》。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之一,能夠為客戶提供全套工程和工業產品及相關服務。公司在基礎設施建設、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工程設備與零部件製造等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並延伸產業鏈條,擴展增值服務,開展了房地產開發、物資貿易、基礎設施投資運營、礦產資源開發及金融等相關多元業務。
  • 十七年磨一劍 中科院迎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新聞—科學網
    日前,瀋陽芯源微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瀋陽芯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首發上市,成為中國科學院第一家登陸科創板的院所投資企業,也是遼寧省科創板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