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景財經
受國際市場持續大跌的影響,本周科創板股票跌多漲少,整體呈下跌走勢,成交額也持續萎縮,全周成交887.52億元,成交額再次少於1000億元。個股漲幅情況來看,芯源微、寶蘭德、中微公司分別以25.05%、17.43% 、8.64%的漲幅位居前三,潔特生物、紫晶存儲、東方生物則排名跌幅前三,其中潔特生物全周下跌 19.25%,居跌幅榜第一。
從上市發行審核情況來看,天合光能、金博股份本周通過審核,三友醫療註冊生效。科創板已連續兩周沒有新股上市。
本周科創板有哪些大事件,大家又最關注科創板哪些方面?全景輿情中心啟動「大案牘術」,從海量數據分析出一周科創輿情走勢,來一起了解一下!
本周共有涉及科創板新聞報導1883篇、微博109篇、微信6286篇、論壇1321篇。申請動態是最受關注的內容,新聞量佔總量的53%。
在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方面,有觀點認為,作為科技創新的領頭羊,科創板主要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這些領域的發展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這些領域的成長速度也有望更快,優質公司更容易凸顯。科創板自去年7月至今整體業績表現良好,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在制度設計方面,有觀點認為,精選層的轉板上市與去年以來設立的科創板,分別從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兩個角度,構成了註冊制增量改革的布局。綜合考慮註冊制改革的阻力、適應性、試點性等問題,增量改革難度更低、成本更小、對市場的衝擊也更有限且可控,更容易被市場所接受。科創板、精選層的兩項改革,將進一步對存量改革帶來促進作用。科創板、精選層的增量改革,將進一步吸引公司通過這種渠道來實現上市目標,更多有上市意願的企業也不用再去擠發審委的大門。
另有觀點認為,證監會先後發布了《轉版上市指導意見》和《上市公司創業投資基金股東減持股份的特別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步修訂實施細則,3月31日正式實施。這對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以及創投基金的退出都是重大的利好,能暢通「投資-退出-再投資」的良性循環,促進創業資本形成,更好發揮創業投資對於支持中小企業、科創企業創業創新的作用。
在申請動態方面,有觀點認為,目前已有超過40家上市公司公開表達了願意分拆的意願。分拆上市有助於子公司獲得融資,且對於業務範圍較大的超大型企業來說,分拆出子公司能更好地梳理自身業務,也能更加專注主營業務;子公司也找到了新的融資渠道。分拆上市往往短期內會刺激母公司股價,但母公司與子公司後市表現依然取決於基本面與市場情況。
在新股動態方面,有觀點認為,科創板自正式運行以來,期間整體運行穩健,IPO註冊井然有序、上市公司家數逐漸增多、市值佔比逐步提升、上市企業保持較高關注度、金融機構參與熱情不減、再融資、資產重組等配套機制逐漸完備。作為科技創新類企業的「鑄星臺」及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在資本市場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需要關注新三板轉板機制對科創板影響及科創板相關指數設立進展。
在監管方面,有觀點認為,90家公司中有20家業績「變臉」,相對於滬深主板、中小板與創業板,這一比例其實並不低。科創板出現大範圍業績「變臉」現象,除了研發投入與競爭加劇拖累業績外,其他三個方面的原因同樣不可忽視:
一是科創板更加包容性的上市條件;
二是在科創板掛牌的企業,為了達到上市的目的,並不能排除包裝粉飾業績的可能;
三是把關不嚴。
因此,對於科創板而言,在關注掛牌公司定位的同時,科創板公司的質量與成長性同樣值得重點關注。即使科創板設置了五套上市衡量標準,也不能脫離這一初衷。
基於此,上交所上市委在審核時,證監會在註冊時,同樣有必要重視這一問題。至少,那些偽高新技術企業,那些不符合在科創板掛牌的企業,應將其擋在科創板的大門之外。而且,科創板不僅肩負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的重任,也應該成為中國的「微軟」、「谷歌」等創新企業的孵化器,這才是科創板設立的真正意義所在。
另有觀點認為,此次疫情防控中,科創板公司因為業務屬性、科技含量等特點,存在較強的自願性信息披露需求。事實上,由於科創企業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的特點,投資者也希望科創企業能夠自願披露更多有助於投資決策的高質量信息。但是,鑑於A股市場長期存在借自願披露「蹭熱點」「炒股價」的頑疾,為防止亂象在科創板重演,科創板持續監管進一步將以信息披露為核心,落實到一個個嚴格的監管實踐中,將苗頭性問題遏制在源頭,積極守護科創板「試驗田」這片淨土。
在投資方面,有觀點認為,目前科創板在A股市場的地位持續提升,其顯著的超額收益也吸引越來越多機構參與。對券商而言,科創板為其提供了穩定且可觀的增量業務,今年參與科創板跟投的8家券商全部實現正收益。考慮到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重要歷史階段,經濟動能正逐步由資本驅動向科技驅動傾斜,而海外經驗表明直接融資尤其是股權融資將成為經濟轉型期的有力支撐,我國未來將迎來股權融資的大時代,而科創板也將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
本周的科創情報局就到此結束啦,這裡是全景網科創情報局,感謝大家的收聽,下期見!
公司簡稱危機議題聖湘生物l 實控人為全國人大代表 大股東閃現湧金系大佬身影l 原股東曾私刻公章偽造籤名 使公司背負超2億債務l 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逐年下降 儀器產銷不理想君實生物l 涉違規宣傳凱賽生物l 多方資金拆借頻繁 票據流轉、轉貸等違規不斷神州細胞l 神州細胞的關聯交易l 低價賣貨「硬挺」神州細胞天合光能l 實控人身背45.69億債務l 部分用地存法律風險l 捉摸不透的股權轉讓l 4起被告涉金額2.18億金博股份l 信息披露存瑕疵 創始股東陷賄賂醜聞l 專利量6年原地踏步衝科創板 去年現金流為負l 原材料數據異常,三名獨董均在同一高校任職成都先導l 創始人不滿出局拒籤字 控股權能否穩定?財富趨勢l 業績下滑 關聯交易價格偏低 向控股股東輸送利益?吉貝爾l 單一產品營收超七成l 在研新藥一時難以上市l 第一大供應商疑為「空殼公司」睿創微納l 信披不完整、風險提示不充分 煙臺睿創及董秘趙芳彥遭交易所通報批評東方基因l 新冠病毒測試劑公告鬧烏龍 信披不準確 東方生物及董秘王曉波收警示函博瑞醫藥l 虛假陳述「批量生產瑞德西韋」三天大漲58% 新進投資者高位買入l 上交所通報批評:公司無生產資質、「批量生產」實為試驗性生產l 投資者損失慘重 律師稱可辦理索賠登記華興源創l 史上最「佛」業績承諾l 體外負債風險不可忽視l 關聯交易剪不斷理還亂l 2018年入職的技術總監優刻得l 利潤、市場份額雙降 雲伺服器競爭力不足l 起底優刻得核心募投項目:8億元數據中心IPO時標價48億元「同股不同權」下中小股東如何維權?道通科技l 業績暴增後現負增長,主要產品產能規模一字未提奧特維l 與大供應商間資金往來「離奇」 涉嫌虛增募投資金華光新材l 上遊漲價下遊降價 「兩頭受擠壓下」如何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