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科創...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全景財經

受國際市場持續大跌的影響,本周科創板股票跌多漲少,整體呈下跌走勢,成交額也持續萎縮,全周成交887.52億元,成交額再次少於1000億元。個股漲幅情況來看,芯源微、寶蘭德、中微公司分別以25.05%、17.43% 、8.64%的漲幅位居前三,潔特生物、紫晶存儲、東方生物則排名跌幅前三,其中潔特生物全周下跌 19.25%,居跌幅榜第一。

從上市發行審核情況來看,天合光能、金博股份本周通過審核,三友醫療註冊生效。科創板已連續兩周沒有新股上市。

本周科創板有哪些大事件,大家又最關注科創板哪些方面?全景輿情中心啟動「大案牘術」,從海量數據分析出一周科創輿情走勢,來一起了解一下!

本周共有涉及科創板新聞報導1883篇、微博109篇、微信6286篇、論壇1321篇。申請動態是最受關注的內容,新聞量佔總量的53%。

在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方面,有觀點認為,作為科技創新的領頭羊,科創板主要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這些領域的發展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這些領域的成長速度也有望更快,優質公司更容易凸顯。科創板自去年7月至今整體業績表現良好,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在制度設計方面,有觀點認為,精選層的轉板上市與去年以來設立的科創板,分別從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兩個角度,構成了註冊制增量改革的布局。綜合考慮註冊制改革的阻力、適應性、試點性等問題,增量改革難度更低、成本更小、對市場的衝擊也更有限且可控,更容易被市場所接受。科創板、精選層的兩項改革,將進一步對存量改革帶來促進作用。科創板、精選層的增量改革,將進一步吸引公司通過這種渠道來實現上市目標,更多有上市意願的企業也不用再去擠發審委的大門。

另有觀點認為,證監會先後發布了《轉版上市指導意見》和《上市公司創業投資基金股東減持股份的特別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步修訂實施細則,3月31日正式實施。這對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以及創投基金的退出都是重大的利好,能暢通「投資-退出-再投資」的良性循環,促進創業資本形成,更好發揮創業投資對於支持中小企業、科創企業創業創新的作用。

在申請動態方面,有觀點認為,目前已有超過40家上市公司公開表達了願意分拆的意願。分拆上市有助於子公司獲得融資,且對於業務範圍較大的超大型企業來說,分拆出子公司能更好地梳理自身業務,也能更加專注主營業務;子公司也找到了新的融資渠道。分拆上市往往短期內會刺激母公司股價,但母公司與子公司後市表現依然取決於基本面與市場情況。

在新股動態方面,有觀點認為,科創板自正式運行以來,期間整體運行穩健,IPO註冊井然有序、上市公司家數逐漸增多、市值佔比逐步提升、上市企業保持較高關注度、金融機構參與熱情不減、再融資、資產重組等配套機制逐漸完備。作為科技創新類企業的「鑄星臺」及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在資本市場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需要關注新三板轉板機制對科創板影響及科創板相關指數設立進展。

在監管方面,有觀點認為,90家公司中有20家業績「變臉」,相對於滬深主板、中小板與創業板,這一比例其實並不低。科創板出現大範圍業績「變臉」現象,除了研發投入與競爭加劇拖累業績外,其他三個方面的原因同樣不可忽視:

一是科創板更加包容性的上市條件;

二是在科創板掛牌的企業,為了達到上市的目的,並不能排除包裝粉飾業績的可能;

三是把關不嚴。

因此,對於科創板而言,在關注掛牌公司定位的同時,科創板公司的質量與成長性同樣值得重點關注。即使科創板設置了五套上市衡量標準,也不能脫離這一初衷。

基於此,上交所上市委在審核時,證監會在註冊時,同樣有必要重視這一問題。至少,那些偽高新技術企業,那些不符合在科創板掛牌的企業,應將其擋在科創板的大門之外。而且,科創板不僅肩負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的重任,也應該成為中國的「微軟」、「谷歌」等創新企業的孵化器,這才是科創板設立的真正意義所在。

另有觀點認為,此次疫情防控中,科創板公司因為業務屬性、科技含量等特點,存在較強的自願性信息披露需求。事實上,由於科創企業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的特點,投資者也希望科創企業能夠自願披露更多有助於投資決策的高質量信息。但是,鑑於A股市場長期存在借自願披露「蹭熱點」「炒股價」的頑疾,為防止亂象在科創板重演,科創板持續監管進一步將以信息披露為核心,落實到一個個嚴格的監管實踐中,將苗頭性問題遏制在源頭,積極守護科創板「試驗田」這片淨土。

在投資方面,有觀點認為,目前科創板在A股市場的地位持續提升,其顯著的超額收益也吸引越來越多機構參與。對券商而言,科創板為其提供了穩定且可觀的增量業務,今年參與科創板跟投的8家券商全部實現正收益。考慮到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重要歷史階段,經濟動能正逐步由資本驅動向科技驅動傾斜,而海外經驗表明直接融資尤其是股權融資將成為經濟轉型期的有力支撐,我國未來將迎來股權融資的大時代,而科創板也將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

本周的科創情報局就到此結束啦,這裡是全景網科創情報局,感謝大家的收聽,下期見!

公司簡稱危機議題聖湘生物l 實控人為全國人大代表 大股東閃現湧金系大佬身影l 原股東曾私刻公章偽造籤名 使公司背負超2億債務l 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逐年下降 儀器產銷不理想君實生物l 涉違規宣傳凱賽生物l 多方資金拆借頻繁 票據流轉、轉貸等違規不斷神州細胞l 神州細胞的關聯交易l 低價賣貨「硬挺」神州細胞天合光能l 實控人身背45.69億債務l 部分用地存法律風險l 捉摸不透的股權轉讓l 4起被告涉金額2.18億金博股份l 信息披露存瑕疵 創始股東陷賄賂醜聞l 專利量6年原地踏步衝科創板 去年現金流為負l 原材料數據異常,三名獨董均在同一高校任職成都先導l 創始人不滿出局拒籤字 控股權能否穩定?財富趨勢l 業績下滑 關聯交易價格偏低 向控股股東輸送利益?吉貝爾l 單一產品營收超七成l 在研新藥一時難以上市l 第一大供應商疑為「空殼公司」睿創微納l 信披不完整、風險提示不充分 煙臺睿創及董秘趙芳彥遭交易所通報批評東方基因l 新冠病毒測試劑公告鬧烏龍 信披不準確 東方生物及董秘王曉波收警示函博瑞醫藥l 虛假陳述「批量生產瑞德西韋」三天大漲58% 新進投資者高位買入l 上交所通報批評:公司無生產資質、「批量生產」實為試驗性生產l 投資者損失慘重 律師稱可辦理索賠登記華興源創l 史上最「佛」業績承諾l 體外負債風險不可忽視l 關聯交易剪不斷理還亂l 2018年入職的技術總監優刻得l 利潤、市場份額雙降 雲伺服器競爭力不足l 起底優刻得核心募投項目:8億元數據中心IPO時標價48億元「同股不同權」下中小股東如何維權?道通科技l 業績暴增後現負增長,主要產品產能規模一字未提奧特維l 與大供應商間資金往來「離奇」 涉嫌虛增募投資金華光新材l 上遊漲價下遊降價 「兩頭受擠壓下」如何過冬?

相關焦點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 | 科創...
    在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方面,有觀點認為,作為科技創新的領頭羊,科創板主要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這些領域的發展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這些領域的成長速度也有望更快,優質公司更容易凸顯。科創板自去年7月至今整體業績表現良好,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 科創板日報:上市企業擴容至200家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
    今日科創板日報主要內容有:科創50指數跌0.53%,尚未盈利醫藥股跌幅居前;33家科創板公司提前預告2020年業績;科創板企業擴容至200家,總市值規模近3.2萬億元;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亞洲矽業開啟科創板上市之路,擬募資15億元擴大多晶矽產能。
  • 業績如何,誰最亮眼……讀懂科創板165家上市企業半年成績單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根據上交所今日消息,截至2020年8月31日,科創板165家上市企業通過中期報告、上市公告書等形式披露了
  • 科創板審核企業本周「滿百」上市公司家數已過「半百」
    ■本報記者 朱寶琛  截至11月9日,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已經突破「半百」,達到51家。據上交所副總經理徐毅林日前介紹,今年年底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有望達到100家。
  • 一周概念股:中芯國際成功登陸科創板上市,產業鏈企業業績預告一覽
    此外,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告進入密集披露期,北京君正、江豐電子、納思達、聖邦股份、派瑞股份等半導體企業以及星星科技、大族雷射、東旭光電、天津普林、*ST華映等手機產業鏈企業都陸續發布了業績預告。中芯國際的上市,讓市場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創板速度,從IPO申請獲受理到上市交易僅用了46天的時間,創下了科創板目前最快的IPO紀錄。不過,資本市場對此並不感到意外,畢竟中芯國際作為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晶圓代工企業,其體量和行業地位無可替代。
  • 科創板公司上市元年首份「成績單」全部披露,有這些亮點
    總體看,科創公司上市元年的首份「成績單」符合市場預期,也展現出科創板上市公司群體鮮明的科技創新風貌。一是業績穩中有升。2019年年報顯示,科創板公司上市首年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共實現營業收入1471.15億元,同比增長14%;歸母淨利潤178.12億元,同比增長2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158.98億元,同比增長11%。
  • 科創板「玻尿酸股」兩重天,昊海生科一上市業績就「變臉」
    來源:金色光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昊海生科,證券代碼:688366.SH)是一家從事醫療器械和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於2019年10月30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被稱為「玻尿酸第一股」。近日,昊海生科披露了上市後首個年度報告。
  • 天風證券:科創類企業如何估值?科創板與當年創業板是否可比?
    但是發行首日對市場流動性有一定衝擊,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首發日,總交易額220億,佔全市場交易金額的11.1%;次日開始,總交易額在50億左右,佔全市場的1.8%,逐漸回歸常態。由於科創板上市後前5日無漲跌幅限制,第6日開始20%漲跌幅限制,對短期市場的流動性衝擊可能更大。
  • 科創板上市公司有哪些特點?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十大特徵
    掛牌公司數量從「0-100」,科創板走過了283天;從「100-200」,科創板用時222天。如今,齊聚科創板的200家公司不僅星光熠熠,而且在上市標準、實控人特徵、研發投入等方面表現出十大主要特徵。
  • 首份科創板環保年度成績單:8家上市企業「含金量」成色幾何
    5月8日,深諳水處理「膜法」的金科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於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至此,科創板環保上市企業數量升至8家。   作為資本市場增量變革的頂層設計,重點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6大重點高新技術產業的科創板,自2019年誕生之初便被各方寄予厚望,甚至被業界視作中國版「納斯納克」。
  • 科創板「含科量」標準明晰:6家擬登陸企業或不符合新要求
    因為指引專門列出了5項額外條款,針對雖未達到指引3項常規指標,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1)發行人擁有的核心技術經國家主管部門認定具有國際領先、引領作用或者對於國家戰略具有重大意義;(2)發行人作為主要參與單位或者發行人的核心技術人員作為主要參與人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並將相關技術運用於公司主營業務
  • 「圖觀數據」科創板上市公司達200家,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
    來源:證券時報網12月7日,新致軟體登陸科創板,成為運行近一年半的科創板的第200家上市公司。新致軟體是國內領先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專注於為金融機構提供基於自有產品的信息化通用解決方案,為企業客戶提供行業信息化定製解決方案以及向海外發包商提供軟體外包服務,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而整個科創板中,已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也都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和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中。
  • 科創板成績單出爐:6成企業盈利 東方生物猛增12倍
    隨著上半年漸遠,科創板半年報業績受到市場關注。截至7月29日,科創板已有64家公司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報。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64家已發布業績預告的科創板公司中,報告期內出現虧損(包括續虧、首虧、減虧、增虧)的企業數量為16家,佔比25%;報告期內預告類型為盈利(包括預增、預減、略增、略減、續盈)的企業數量為40家,佔比62.5%,此外,還有1家扭虧為盈;報告期內預告類型為不確定的企業數量為7家。從增長口徑看,64家企業中,23家利潤同比增加。
  • 《灣區有故事之科創下午茶》第一期:科創板上市對企業的意義
    VectorBuilder載體家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一個能夠支持客戶線上自行設計載體、進行交易並完成生產和交付的平臺。自2015年投入市場以來,迅速佔領全球市場。迄今為止,VectorBuilder載體家載體設計數量已超過20萬個,客戶範圍遍布全球。雲舟生物在2017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廣州賽區生物醫藥行業成長組第一名,廣東賽區生物醫藥行業成長組一等獎。
  • 科創板「中考」成績出爐!165家公司上半年淨利124億,機構加速入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導截至8月31日,科創板165家上市企業通過中期報告、上市公告書等形式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業績。今年上半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128.07億元,同比增長5.80%;共計實現淨利潤124.17億元,同比增長42.29%;扣非後淨利潤94.06億元,同比增長38.27%。總體來看,科創板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業績保持高速增長。其中,超六成公司實現營收增長,7家營業收入增長超過一倍;六成公司實現淨利潤增長,四分之一的公司淨利潤增幅在50%以上。
  • 科創板公司增至200家 「硬科技」受外資青睞
    12月7日,新致軟體登陸A股市場,成為科創板第200家上市公司。從0到200,科創板歷時505天。「科創200」是科創板交出的一份靚麗「成績單」,是對中國資本市場創立三十周年的獻禮。  外資投資比例不斷提高  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細分行業龍頭的代表,科創板上市公司「硬科技」含量足,成長性別具一格。  截至12月6日,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逾3.18萬億元。其中,81家公司市值超百億元,中芯國際、金山辦公、傳音控股總市值均超千億元。
  • 12月藥企上市動態: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多家排隊中
    【製藥網 行業動態】強調科技創新屬性和「硬科技定位」、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的科創板正成為我國醫藥生物公司上市的選擇。12月以來,多家藥企敲鐘上市,其中有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還有多家排隊中。科興製藥登陸科創板12月14日,科興製藥登陸科創板。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藥物和微生態製劑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
  • 科創板一周年「成績單」:半導體陣營持續利好加身,14家晶片企業總...
    據公開數據統計,截止2020年6月30日,科創板已上市企業116家,半導體企業14家,佔比12%,合計市值達到5228億元;其中11家企業均在百億市值之上,中微公司和瀾起科技市值過千億,分別約為1173億元、1149億元。在科創板總市值前10名公司中,半導體企業佔4家,近半壁江山。
  • 165家科創板企業半年成績單:研發投入佔比均值18.53%1/4淨利潤增幅...
    科創板上半年成績單出爐。截至8月31日,科創板165家上市企業通過中期報告、上市公告書等形式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業績。總體看,科創板公司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和外部環境變化的種種困難,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業能級,業績保持持續、穩定、快速增長,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科技創新企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 217家科創板公司IPO募資超3000億元 審核效率顯著提升
    市場人士認為,經過近兩年的探索,科創板問詢更加精準,審核更加公開透明可預期,發行人信披更加完善,因此審核效率明顯提升。超八成企業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從上市標準來看,上述524家公司中,選擇科創板第一套上市標準的有441家,佔比84.16%,另外,選擇第五套上市標準(即未盈利上市標準)的有17家,佔比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