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上的榮正】市佔率超50% !每2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背後都有這家公司的身影

2021-01-17 知本家到


本文轉自「財聯社」

7月22日,科創板迎來了開市一周年,從首批25家公司在上交所掛牌,到如今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40家,科創板這股「春風」一直持續助力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乘風破浪」。


由於科創公司高度依賴創始人以及核心技術團隊,為此科創板推出的更具創新性的股權激勵制度,大幅增加了科創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從而為企業核心技術研發提供保障。


作為已在股權激勵服務諮詢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專業機構,26家已公告股權激勵計劃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14家公司邀請了上海榮正投資諮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正諮詢」)作為「獨立財務顧問」。


這也意味著,在目前已披露股權激勵計劃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每2家「方案」的背後就有榮正諮詢的身影。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專訪時,榮正諮詢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合伙人鄭培敏表示,榮正諮詢的最大優勢就是堅持,堅持22年只做一件事(股權激勵)。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式多樣,但目前已披露股權激勵計劃的26家科創板上市均選擇了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根據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信息披露指引》相關規定,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即符合股權激勵計劃授予條件的激勵對象,在滿足相應獲益條件後分次獲得並登記的本公司股票。

與其他股權激勵方式相比,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有何特點?

鄭培敏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核准制板塊下,股權激勵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限制性股票,即授予時的價格是市價打對摺,但需要立即支付股票購買費用;二是期權,即授予的是市價,不需要立即支付費用,獲利原理是通過二級市場股價和企業授予激勵對象期權時約定的行權價格之間的差價賺取上升空間。


上述股權激勵方式各有利弊,而科創板推出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則綜合了上述兩種股權激勵計劃的優點。鄭培敏認為,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本質上是打折期權,這也意味著,不需要立即支付股票購買費用、並且授予價格可以進行更大力度的「打折」。


創新制度的推出,也需要各個科創公司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量體裁衣」的進行設計,才能「煉」出一份多贏的股權激勵計劃。


作為已經在股權激勵諮詢領域服務了22年的專業諮詢機構,榮正諮詢憑藉其專業、豐富的股權激勵實踐經驗,獲得了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認可。


截至科創板開市一周年,「榮正諮詢」在已公告股權激勵計劃的26家科創板企業中服務客戶14家,市場佔有率達54%。在聘請第三方獨立財務顧問案例中,「榮正」有效市佔率高達63%。


其中,榮正諮詢」服務的客戶「樂鑫科技」是科創板首家推出股權激勵計劃以及科創板首家推出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的企業。

股權激勵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一方面股權激勵並非一次性的激勵制度。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6月底,市值超千億的企業共有105家,實施過股權激勵的總共有45家。其中實施過一期的有21家,實施過兩期及以上的有24家,榮正諮詢服務了其中13家上市公司。


以美的集團為例,截至目前,公司已公告了7期股權激勵方案,美的集團從2014年1月13日實施首期股權激勵開始,市值從784.14億元增長至466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30%。


鄭培敏認為,體量越大、越優質的上市公司越需要把股權被激勵當做一個常規的制度,需要每年常態化的去實施,將人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捆綁起來,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除科創板外,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也進入了實操階段,創業板上市公司也在嘗鮮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其中新產業就在近期公告《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採用了「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複合工具,這也是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下,首例運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股權激勵實踐。


而榮正諮詢則擔任新產業股權激勵的獨立財務顧問,全程參與輔導企業設計並公告推出了首期股權激勵計劃。


鄭培敏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目前A股只有40%的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平均實施了1.4次,其中科創板目前只有26家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還有110多家沒有開展,隨著後續註冊制改革的持續深化,股權激勵的市場前景巨大。


在此背景下,榮正諮詢已迎來了一些競爭對手,與這些新進者相比,鄭培敏認為,榮正諮詢的優勢就是堅持,堅持22年只做一件事(股權激勵),持續的深耕之下,公司足夠專業、方案優質、團隊優秀、客戶量也是同類競爭對手中最多的。「目前整個市場有1600多家公司制定了股權激勵計劃,約2400多個方案,而榮正諮詢參與輔導了600多家上市公司,設計制定了800多個方案。」鄭培敏稱。


在7月23日,由上海報業集團和上海閔行區人民政府作為指導單位,界面財聯社主辦,科創板日報承辦的科創板開市一周年峰會上,榮正諮詢也成為峰會上榮獲「最佳科創板諮詢服務機構獎」的諮詢機構。


鄭培敏表示,未來,「榮正諮詢」也將不忘初心,堅守「專一、專注、專業」的價值理念,為更多企業提供專業優質的服務,助力企業人才激勵管理。


相關焦點

  • 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是上市公司重要利益共享機制
    2019年,深市上市公司共推出股權激勵計劃218單,涉及股份數量371570.05萬股,佔總股本比例平均為2.29%;推出員工持股計劃88單,涉及資金總額152.87億元,涉及股份數量205739.11萬股,佔總股本比例平均為1.03%。
  • 科創板日報:上市企業擴容至200家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
    今日科創板日報主要內容有:科創50指數跌0.53%,尚未盈利醫藥股跌幅居前;33家科創板公司提前預告2020年業績;科創板企業擴容至200家,總市值規模近3.2萬億元;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亞洲矽業開啟科創板上市之路,擬募資15億元擴大多晶矽產能。
  • 新華網:央企股權激勵新規落地近一年 上市公司踴躍「爭鮮」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程,國企靈活多樣的中長期激勵得到政策大力支持。為健全央企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國資委於去年11月出臺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新規,為央企股權激勵打開了政策空間。 新規實施近一年來成效幾何?據統計,去年11月至今,已有20家央企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另有26家地方國企推出股權激勵方案。
  • 艾德生物:上海榮正投資諮詢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
    上市公司、公司、艾德生物:指廈門艾德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 股權激勵計劃、激勵計劃、本計劃:指《廈門艾德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3.(五)本獨立財務顧問本著勤勉、審慎、對上市公司全體股東盡責的態度,依據客觀公正的原則,對本次激勵計劃涉及的事項進行了深入調查並認真審閱了相關資料,調查的範圍包括上市公司章程、薪酬管理辦法、歷次董事會、股東大會決議、最近三年及最近一期公司財務報告、公司的生產經營計劃等,並和上市公司相關人員進行了有效的溝通,在此基礎上出具了本獨立財務
  • 授予價格最低打1折,盤點科創板企業股權激勵情況
    股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勵員工的方法之一,對於科技行業而言,股權激勵不失為一種提高企業經營效率的措施,本文將以科創板發布股權激勵計劃的企業為樣本(終止實施除外),結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對科創板股權激勵進行分析。
  • 上市與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模式的利弊
    1、儲蓄—股票參與計劃激勵模式的優點: (1)儲蓄一股票參與計劃則是無論股價上漲還是下跌,都有收益,當股價上漲時盈利更多,因此福利特徵較為明顯。 二、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種類和利弊 相對於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最大的問題是股權來源的不確定性和難度比較大,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不允許企業留置或回購股權,只能由現有股東提供,所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必定直接與現有股東利益相衝突。
  • AI「國家隊」衝刺科創板:3年虧20億元 股權激勵發了13億
    除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外,曠視科技和依圖科技都已經披露了上市文件,12月3日,「AI四小龍」中最年輕的雲從科技,也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了。不過,與多數人工智慧科技公司一樣,雲從科技也是虧損嚴重,3年半虧了20多億元,經營現金流目前仍未負數。下面就通過招股書來看看,雲從科技到底成色如何?
  • 科創板公司上市元年首份「成績單」全部披露,有這些亮點
    總體看,科創公司上市元年的首份「成績單」符合市場預期,也展現出科創板上市公司群體鮮明的科技創新風貌。一是業績穩中有升。2019年年報顯示,科創板公司上市首年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共實現營業收入1471.15億元,同比增長14%;歸母淨利潤178.12億元,同比增長2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158.98億元,同比增長11%。
  • 科創板「西南第一股」誕生,成都高新區已有38家公司上市
    在企業都受到疫情影響的當下,先導藥物卻能突破邁進、成功上市,為何這一西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誕生在成都高新區? 不僅是16日科創板上市的先導藥物,就在本周,成都高新區還有2家企業提交科創板上市審核,等待上交所正式受理。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 | 科創...
    這對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以及創投基金的退出都是重大的利好,能暢通「投資-退出-再投資」的良性循環,促進創業資本形成,更好發揮創業投資對於支持中小企業、科創企業創業創新的作用。  在申請動態方面,有觀點認為,目前已有超過40家上市公司公開表達了願意分拆的意願。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科創...
    這對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以及創投基金的退出都是重大的利好,能暢通「投資-退出-再投資」的良性循環,促進創業資本形成,更好發揮創業投資對於支持中小企業、科創企業創業創新的作用。在申請動態方面,有觀點認為,目前已有超過40家上市公司公開表達了願意分拆的意願。
  • 英維克: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授予第三次解除限售上市流通...
    2、公司預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的上市日為2017年11月20日,預留授予第三個限售期為36個月,已於2020年11月20日屆滿。3、本次解除限售的激勵對象人數為5名。4、本次解除限售的股權激勵股份上市流通日期為:2021年1月12日。
  • 國貿控股集團兩家上市公司推股權激勵,廈門國貿廈門信達此舉開創市...
    (草案)開創了我市市屬上市國企推行股權激勵計劃的先河怎麼一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國貿中心(國貿控股集團供圖)廈門國貿激勵計劃聚焦核心骨幹預留股份激勵未來根據廈門國貿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廈門國貿將向高管、中層幹部及部分核心骨幹員工授予限制性股票總計222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20%。
  • 科創板首份回購!天準科技擬祭出1.75億元 能刺激股價上漲嗎?
    8月17日晚,機器視覺龍頭天準科技(688003.SH)公告,經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徐一華提議,並經董事會審議決議通過,公司擬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已發行部分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35.00元/股(含),回購金額為8750萬元(含)-17500萬元(含),對應回購數量為250萬股-5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29%-2.58%,實施期限為12個月內。
  • 科創板公司增至200家 「硬科技」受外資青睞
    外資投資比例不斷提高  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細分行業龍頭的代表,科創板上市公司「硬科技」含量足,成長性別具一格。  截至12月6日,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逾3.18萬億元。其中,81家公司市值超百億元,中芯國際、金山辦公、傳音控股總市值均超千億元。
  • 聚光科技將花不超119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 用於股權激勵
    挖貝網 1月5日消息,聚光科技(證券代碼:300203)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金額上限1190萬元、回購價格上限19元/股,回購期限不超12個月,回購的股份將用於後期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
  • 科創板上市公司有哪些特點?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十大特徵
    其中,167家公司(佔比83.5%)選擇了第一套標準;15家公司(佔比7.5%)選擇了第四套標準;7家公司(佔比3.5%)選擇了第五套標準;6家公司(佔比3%)選擇了第二套標準;選擇了第三套上市標準的僅有1家(天準科技),佔比0.5%。  此外,中芯國際選擇了紅籌上市標準一,華潤微、九號公司選擇了紅籌上市標準二,優刻得則通過特別表決權標準完成上市申請。
  • 老虎證券ESOP:公司如何設置股權激勵方案?
    從2018年開始,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赴美赴港上市的新聞不斷衝擊著人們的眼球。資本市場上的鐘鳴鑼響,不只是成就了一個個企業,也成就了一批高淨值人群。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讓很多高管一夜之間身價過億。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設置股權,才能同時平衡公司和個人的利益,讓高管持股起到真正的有價值的效力呢?
  • 三六五網將花不超200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用於股權激勵
    挖貝網 12月21日消息,三六五網(300295,股吧)(證券代碼:300295)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金額上限2000萬元、回購價格上限14元/股,回購期限不超12個月,本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 國資委發布最新央企股權激勵工作指引,15大看點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數量快速增長,目前已有53家中央企業控股的119家上市公司有效實施了股權激勵,取得了明顯進展,但總體上中央企業控股境內外上市公司只有不到30%實施了股權激勵,覆蓋面還有待提高。 《指引》共計97條,近兩萬字,內容詳實,是不多見的極具操作性的指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