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全球藝術展的「春季之變」

2020-12-13 中國環境

  2020年的春天,當新冠病毒開始在各國蔓延時,人們似乎更能理解全球化的含義,它的影響不僅是貿易受阻和旅遊業停滯,藝術界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受疫情影響,各國原計劃開展的藝博會、重要展覽相繼受阻,多國博物館仍處在關閉期,跨境藝術合作更是迎來了難題。

  病毒傳播下的盛會之變

  這本應是一個繁盛的藝術季,但隨著3月2日羅浮宮關閉的消息傳出,似乎拉開了全球藝術一段艱辛的旅程。隨之傳來的是藝術品市場的消息。素有「可交易的博物館」之譽的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 TEFAF )定於每年3月初在荷蘭舉行,雖然本屆TEFAF如期而至,但隨著一位義大利參展商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展會匆忙提前結束,全球頂級古董商和美術博物館的購藏者不得不因此改變行程。亞洲也遭遇類似情況,以往的3月,都是香港藝術氣氛最熱鬧的時候,隨著巴塞爾藝術展主辦方宣布2020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取消,這個全球藝術市場的「晴雨表」迎來了挑戰,主辦方將總價值約2.5億美元的藝術品改成為網上展覽,供全球買家在線「掃貨」 ,給參展畫廊提供一定支持。歐洲國家和疫情持續賽跑的狀態也影響著與中國的落地合作,義大利原計劃於5月開幕的「202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目前已推至8月,展期縮短三個月,已獲準入展的中國藝術家只好推遲計劃,原地待命。

  相比之下,亞洲國家藝術機構的做法顯然更為謹慎。3月4日,東京藝術博覽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考慮到當前病毒的傳播,東京藝術協會自願中止並取消「2020東京藝術博覽會」 。這與日本首相此前於2月26日宣布的「暫時關閉由文化廳所管的國立美術館、國立博物館」的政策不無關聯,該閉館政策從2月27日生效至3月16日,之後的開館計劃將視具體情況而定。與藝博會之變波及的藝術品市場相比,美術館和博物館的關閉預示著人們日常活動空間的進一步壓縮,即便不是那裡的常客,依舊能感到形勢的不樂觀。受到該政策影響的就包括東京國立博物館,截至4月19日,當記者訪問該館網站時,仍看到處於臨時閉館狀態的提示。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臨時特展了,其中就包括「文徵明及其時代」特展,特展除了展示文徵明的作品外,同時呈現列於「吳門四家」的沈周以及同時代畫家的作品。由於今年恰逢文徵明誕辰550周年紀念,加上他的書法及繪畫在日本影響深遠,展覽作為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重要項目備受歡迎和矚目。該特展原檔期定為1月2日至3月1日,在閉館政策下已中止展示。

  在中國的海外藝術項目

  那些「滯留」在中國的海外展覽情況也各不相同。因日本援助物資走紅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記載於1298年的《東徵傳繪卷》中的第一卷,這件描繪鑑真與日本文化交流不解之緣的文物原本於去年12月17日至今年2月26日在上海博物館「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裡展出,但因疫情臨時關閉,當3月13日上海博物館恢復開放後,經與日方協調,展期延長至4月5日。此外,上海藝倉美術館重磅推出的「光/譜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和位於上海老碼頭創意園裡的國際80年代博物館「克羅埃西亞80』 SMUSEUM亞洲首展」也採取不同程度的延期方案。相比之下,尚未進行的藝術展覽要稍許幸運。

  早在今年1月,主辦方便隆重宣布「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即將登陸上海外灘壹號的計劃,屆時將呈現來自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57幅法國印象派大師真跡,其中包括莫奈《睡蓮》《紫藤》 《玫瑰》在內的重要代表作。由於新冠病毒對雙方國家不同程度的影響和觀展效果的考慮,原定於3月13日至7月12日展期也改至12月11日至2021年3月22日,為此主辦方相應調整了原先體驗票的使用時間,不過對於這位印象派大師的真跡,即便再等一等也是值得的。

  北京藝術機構的海外合作目前也處於擱淺狀態。按照展期,「第四屆今日文獻展『縫合』 」在今日美術館閉館期間結束,據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計劃在美術館開放後延期該展覽。近年國際交流成果斐然的中國美術館雖然沒有藏品滯留海外的狀況,但原本豐富的展出計劃也受到影響。據該館國際事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美術館正在與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俄羅斯藝術科學院、義大利佛羅倫斯繪畫藝術學院、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等境外機構洽談合作,在保持密切聯繫的同時也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調整。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覽部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國際展覽和海外機構合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清華藝博也相應推遲原本的國際展覽計劃,雖然處於閉館期,但原定於3月期間結束的「昂託安·莫蒂耶:墨行光影」「途·象—— 『上合組織』成員國肖像畫藝術展」兩項展覽均

  按時撤走。目前,尚未開放的美術館與博物館除了進行日常場館防疫和安全保衛等工作外,工作人員和外方機構保持著線上溝通。

  虛擬展覽下,大師依舊是亮點

  對於無法到場的觀眾,眾多博物館不約而同地將展覽搬至網絡,推出可供線上觀賞的「虛擬展覽」 。「在任何地點,探索大都會」 ,這是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網站首頁的歡迎詞。儘管其150周年的館慶計劃擱淺,但閉館期間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開放在線資源,提供藏品、藝術史、在線圖書館、公教資源、 360虛擬展館參觀等資源,觀眾還可以在線觀看裡希特等當代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從相繼宣布閉館時起,國內各博物館的在線展覽和在線藏品紛紛上線,另有策展人或講解員通過直播帶領大家「雲看展」 ,按期推出藏品專欄,學習知識。

  當展覽或藏品轉為線上後,無疑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線上預示著更大的信息流,觀眾可選擇的空間很大。當藝術品在數位技術和多媒體手段導向下展示時,觀眾會自主選擇豐富且多關聯的閱讀信息,這時那些歷史豐厚、藝術傑出的作品往往更佔優勢,比如大英博物館藏敦煌壁畫、龜茲古代壁畫等等。這期間,受美國政府資助的史密森尼學會也放出「大型彩蛋」 ,向公眾開放280萬張高清圖片,涵蓋19座史密森所屬的博物館、 9座研究中心、圖書館、檔案館及國家動物園的高解析度2 D或3 D圖像,諸如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的中國南宋摹本顧愷之《洛神賦圖》等。觀眾不僅可以在線端詳藏品的細節,以及紋理、龜裂帶來的年代感,還可單獨檢索,免費下載使用。與此同時,「不甘寂寞」的還有藝術家,美國藝術家KAWS突破傳統創作條框,使用AR科技創作,觀眾只需手機應用,KAWS的作品即可現身眼前。

  在這個特殊階段,從博物館人到藝術市場從業者,再到普通觀眾,「線上」幾乎成為了大家口中的高頻詞。可以在線策展,可以在線預覽圖錄,也可以在線一睹世界級藝術「尖貨」 。與「線上」相比,「推遲」或顯得稍許消極,但也反映藝術行業的普遍心態。病毒肆虐期間,全球的藝術家也在試圖用自己的藝術表現形式來表達對這場特殊事件的關注。此次疫情給藝術行業帶來的影響無疑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大家對未來卻充滿信心。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近期全球藝術事件回顧
    經過近3個月的全民抗疫,中國的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很不幸的境外疫情卻不斷在快速的擴散蔓延。這種態勢之下,藝術圈面臨著一個比之前更加龐大的嚴峻的考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近期國際上發生的一些藝術事件。
  • 小罐茶「致敬全球大師系列產品」開篇之作亮相拉斐爾藝術展
    6月13日,相承大師基因的小罐茶,攜致敬全球大師系列產品開篇之作——「小罐茶×拉斐爾」聯名定製茶禮,亮相雲南昆明《不可能的相遇——拉斐爾的藝術》展覽開幕式,並被作為中方贈禮贈與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主任孟斐璇先生、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康達城先生。
  • 如何解讀疫情之下非常之策?
    作為2020年開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於全球範圍內的迅速蔓延在威脅全球公共健康的同時,也嚴重衝擊著世界經濟運行秩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根據當前國際疫情蔓延的態勢以及當前全球經濟的表現,對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進行了大幅度下調,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3%,為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最大幅度萎縮。
  • 全球跨時區接力創作,前所未有的AI藝術展
    「AI做了一個人類的夢,夢裡看見了你」百度AI沉浸式互動藝術體驗展"喚醒萬物"的最特別之處之一,是在疫情下的」跨時區接力賽」。合力完成這場在疫情的特殊時代背景下完成的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實踐。Moment Factory過往作品作為全球頂尖數字藝術創意團隊(或許沒有之一),Moment Factory極為擅長打造出令參觀者完全沉浸的卓越體驗,像麥當娜的超級碗中場表演的舞臺效果、蒙特婁聖母聖殿浸沒式光影秀、美國藝術水晶橋博物館戶外數字藝術展
  • 恒隆廣場2019春季營銷:IP展、藝術展、潮流實驗室...
    2020年,一場疫情讓全國商業在這個春天短時間按下了「暫停鍵」,突如其來的疫情,商業全面短暫停業,讓眾多商場不知所措,短暫的迷茫過後,更多人選擇了在此期間「練內功」,學習商場運營技能,以迎接春暖花開後的復甦。   春天,本該是購物中心「春意盎然」、「生機無限」的季節,今年卻變成了瀰漫消毒水味、人氣冷清的畫面。
  • 疫情之下全球電影市場集體「渡劫」
    雖然3月以來各地政府和組織相繼出臺了多項措施來扶持電影產業發展,但在疫情面前,院線復工仍顯得遙遙無期。保守估計,一季度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或將損失達190億元。而作為全球第二大票倉的中國,因票房「休市」而引發的蝴蝶效應,讓全球電影市場都難獨善其身。
  • 日本虛擬偶像somunia用AR技術代替因疫情取消的線下藝術展
    近日,一位名為「somunia」的虛擬偶像宣布取消原定於3月13至15日舉行的「fable in sleep」線下藝術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考慮到來訪者和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我們取消了本次活動。」 不過,作為本次活動的替代方案,somunia還宣布了舉辦AR藝術展的消息:這場「讓所有人都可以隨時隨地體驗」的AR藝術展計劃於3月中旬舉行。
  • 疫情之下如何理性留學
    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國際局勢複雜,仍在國外繼續學業的中國留學生也面臨著健康風險、學習模式變化等挑戰……面對這些複雜交錯的因素,準備申請2021年出國讀書的中國學子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如何理性規劃留學?「到美國留學是我上大二時做好的決定,本來計劃2019年冬季遞出申請,但當時的英文成績、學術準備等都不夠,就打算2020年春季再遞交申請,雖然一些知名大學的申請截止時間較早,但我選定的幾所大學申請截止時間相對較晚,還能趕得上。」讓李方巖沒想到的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赴美國留學、入境都不容易,「那時,我猶豫了,也有些茫然,就擱置了申請計劃。」
  • 全球疫情之下,企業線上周年慶典活動怎麼舉辦呢?
    疫情的持續影響下,每家公司像團建一類的活動都選擇了放棄,但對於公司周年慶這樣重要的活動和疫情之下聚集的危險就難以平衡了,這時候「線上直播」的形式越來越得到了公司的重視,所以公司周年慶活動可以像衛視的節目一樣,主持人與部分表演者在演播廳的形式直播。
  • 2020年藝術展:「關門」鎖不住「無界」之美
    一場狂風驟雨般的疫情,將今年上半年的美術館大門重重關閉。物理的阻隔未能擋住藝術堅強的生長,從屏幕上的虛擬美術館,到艱難舉辦的線下藝術展,再到越來越多重磅展覽、活動與觀眾見面,2020,藝術一直還在,它跨出有形的美術館大門,走向「無界」的遠方。
  • 展覽|「共情·聯接」當代藝術展:後疫情時代的失樂園
    展覽|「共情·聯接」當代藝術展:後疫情時代的失樂園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2020-12-24 18:44 來源:澎湃新聞
  • 美博美術館 | 線上展——萬物回春:2020美博春季主題藝術展
    萬物回春:2020美博春季主題藝術展參展藝術家崔彤、丁文卿、何振華、李雪源王大志、王文娟、邢士強、雲門張凝戰洪寬、張晨初、張勁松、張玉森主辦方美博美術館協辦方然而,我們相信疫情總會過去萬物回春我們終將迎來春天美博美術館特別策劃年度品牌線上展萬物回春:2020美博春季主題藝術展這是美博美術館第二屆春季主題藝術展只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會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且以線上展示的方式跟大家見面
  • 疫情之下,.live逆流而上
    無論是國內的羅永浩直播帶貨,還是國外的Facebook推出遊戲直播應用,直播行業在全球都呈現逆勢增長的態勢,在娛樂直播之外,對於普通公眾來說,疫情直播已經成為每天的必修課,這也致使疫情直播類網站迅速發展。
  • 經濟觀察:疫情之下,全球股市開始新一輪「熊市」?
    (抗擊新冠肺炎)(經濟觀察)疫情之下,全球股市開始新一輪「熊市」?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 陳康亮)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擴散,資本市場恐慌情緒有所上升,美國股市近日連續下跌,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美股納斯達克指數的走勢與2000年初網際網路泡沫崩盤時相似。隔夜美國股市遭遇重挫。
  • TREND | 全球疫情之下,所有時尚品牌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之於·時尚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2020/2021秋冬時裝周受到巨大的衝擊,眾多品牌無奈之下改變或取消原定發布會計劃。中國剛經歷過最嚴峻的疫情考驗,經濟在漸漸回溫中。但著眼於現今的海外市場,卻像個無底洞般不可預測,無數企業會在這一次危機中被淘汰,對於全球時尚產業來說,疫情是個巨大的挑戰。時尚行業的一切都受到了波及:物流公司業務陷入停滯、裁縫無法如期返回崗位,程式設計師們為了秀場雲直播的進行不得不克服與米蘭、巴黎的時差超負荷加班。
  • 疫情之下,全球堅果貿易有何變化?
    新冠疫情發生後全球堅果貿易有什麼變化?我國堅果貿易又出現了哪些新動向?以及,對我國堅果供需又有哪些影響呢? 過去十年,堅果需求激增使得美國農民不斷增加了杏仁和核桃的種植量,現在這些樹終於成熟結果,卻趕上中美關稅戰和新冠疫情大流行,美國出口受到嚴重影響,堅果銷路不濟,價格暴跌。
  • 疫情之下不敢出境買買買?淘寶全球購為你找來遍布全球的買手!
    特殊的2020年,境外遊成了奢侈,但如果能有全球各地的買手們幫忙買起來,那豈不是美滋滋? 其中熊本縣的部長熊本熊就憑藉呆萌的行為以及天生表情包的臉在風靡全世界之餘,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熊本縣好物推薦官。 這一次,熊本熊化身熊本縣好物推薦官,為日本的買手推薦熊本縣好物,讓淘寶全球購買手帶領消費者穿越時空買到熊本縣當地特色好物時,其也為受到疫情與洪災雙重影響的熊本縣的經濟起到了極大推動力,可謂是深刻地發揮了其作為吉祥物的作用。
  • 疫情之下,放眼全世界,這邊風景獨好
    在疫情之下被強制關門。主管哽咽地說:「受疫情影響,已經苦苦支撐幾個月。已經無力承擔,只好申請破產。走投無路」的性工作者紛紛走上街頭,遊行示威。疫情之下,倒閉、裁員、失業的新聞不絕於耳。放眼全世界,何其艱難。
  • 留學申請季:疫情之下如何理性留學
    圖片來源:百度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國際局勢複雜,仍在國外繼續學業的中國留學生也面臨著健康風險、學習模式變化等挑戰……面對這些複雜交錯的因素,準備申請2021年出國讀書的中國學子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如何理性規劃留學?
  • 疫情之下,我們如何控制好孩子會「變笨、變傻」
    小豬佩奇動畫片中豬媽媽說「小朋友不能一直待在家裡看電視,要多出去外面玩,不然就會變笨的。」小朋友會問媽媽:「待在家裡,可我變笨怎麼辦,我不要笨笨的。」雖然只是一種假設孩子和媽媽的情景對話,可在這種疫情期間宅在家的我們也會懷疑自己,再這樣下去,會不會真的頹廢和變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