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你的角度還是站在商鋪能不能賺錢,會不會虧的角度來看,其實從古至今,商業這種產物,一直是都是屬於有錢人的一個資產,改革開放以後,社會經濟發展,有了商業發展,商鋪的商業價值的好壞其實大概率是地段位置決定的。大家都覺得好的位子,你現在能買到嗎?買商鋪暴富或者你想靠它發家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些稀缺資源現在握在一些有錢人或有權人手裡。
任何時候都投資商鋪都合適,重要的是投資的人是誰!
商鋪這個產品非常魔幻,很多開發商喜歡把它和暴富,發財,享福劃上等號,但往往一些稀缺地段位置商鋪要不開發商自持不賣,要不資金投入量巨大,要不這個它需要很長一段很漫長時間發展,賭一個未來,你買之前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賭贏呢?
由於電商和直播帶貨的衝擊,實體商業是不是就沒有出路了呢?目前實體商業依然紅火的是什麼?體驗式商業,其實有很多產業目前是無法替代的,比如菜市場、藥店、超市、餐飲、美容院、理髮店、寵物店、中醫館等等,需要你體驗式服務的商業,即便是現在外賣流行,還是需要你實體店的存在,現在替代率最高的服裝類產品,我所在城市已經開始個性化服務了,就是給你適時搭配適合你的衣服,個性化服務越來越完善,定製類服務更符合我們個人需求,實體商業是有需求的。
現在普通客戶能買到的商鋪基本都是一些不是很好位置的商鋪,這些客戶也都是被一些所謂廣告語所吸引,就從目前市場來看,還有很多客戶還沒有買過住房,或者沒有買過投資類的房產,比如公寓,鋪子等等,當手裡有一定的積蓄,又想做理財的時候,往往就會被這些廣告,投資回報率洗腦,沒有判斷,買了以後租不出去又後悔上當了,提醒那些看到某些廣告打出來說投資回報率多高的商鋪,一定不要去看,不要去買,這些靠後期運營的項目,大概率賣完就會走人的,即便不走人,這個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運營這樣的商業呢?賭人品嗎?
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們普通老百姓有幾個懂炒股、買基金的?有幾個買過投資類房產?還是去炒過白銀黃金交過學費的,最後還不是成為新鮮的韭菜。最常見的還是存銀行,買風險低理財,或者供一套房子就花了大半工資,買個住房我們問問朋友親戚,當你想買商鋪時候,你諮詢的人裡面有幾個是有商鋪的呢?雖然我們常常說商業怎麼怎麼樣,回想一下,我們身邊有買這類產品的朋友嗎?並且經歷了成功和失敗呢?
作為我們普通人能夠買到商鋪一般來說不會是非常好的商鋪,馬上能賺錢或賺很多錢的,比如之前推出的貓爪杯子,買個一個杯子都有黃牛,要靠搶,買一雙鞋子,買個新款電話哪個不需要排隊?那你想想,如果真真有那麼好的鋪子,就這麼容易輪的到我們買嗎?尤其是那些商場或綜合商業產品,那個和社區底商不一樣,是要靠運營團隊的,後期運營不給力,那個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產品,你自己拿著能做啥呢?
多年前在我們縣城新城,有間位置非常好鋪子,在拐角處,在一樓有好幾百平米,在我們一個縣城都需要近兩千萬,都知道位置好呀,結果看的人也是絡繹不絕,都被價格和現有的市場租金價格勸退,後面還真遇到了一個客戶,說是留給兒子的家業,他們是本地人,到大城市發展了,回來小住一段時間,看到這個鋪子覺得未來發展不錯,地段也不差,給兒子在本地留些產業,就買了,全款付的。
我們這個鋪子是現鋪,由於價格很貴,一直沒有賣出去,他買了以後很多人都看的上那個位置,都想租,但若按現在租金來算,他鋪子三十年都拿不回吧本金,我們之前幫忙租鋪子,都覺得空著也是空著,為啥不租呢?低於他心裡價格他寧願空起,就是不租。我們都打電話讓他先租出去,後面再漲,讓別人先給他養鋪子,他就是不同意。那間鋪子空了一年多吧,那間鋪子後面被一個銀行租了,若他要靠租金回本,他不如去存錢,我覺得都比租金高。但現在他那間鋪子價值已經遠高於他的購買價值,屬於新城中心位置,這就是別人產業,固定資產。所以為什麼說有錢人掙錢更容易呢?
現在買商業想一鋪養三代是不可能了,你只能把它當做你資產一部分,一個產業,一個物業。既能變現又能抵押的一個產物,更多是保值上面或資產多樣性上面。若我們貸款去買一個商鋪就要考慮若租不出去你是否能承受後果,是否能接受一直處於待租狀態,沒有給你提供額外的收入呢?是不是影響了你的生活質量?
若你購買是增加自己資產多樣性,或是作為自己家庭的一個物業,我覺得是可以投資的,若你購買商鋪的錢都是借的,或者貸款購買,你就要評估你的抗風險能力是夠足夠,商鋪大概率不會讓你發家致富了,若經歷今年疫情,你是否能抗的住呢?綜合自己實際情況再考慮是否需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