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

2021-01-15 明觀環宇

如果說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航天技術發展最迅速的國家,那就必然有中國、印度以及美國這多個國家,就中國而言,航天技術不斷的進行突破,各系列的長徵火箭針對各種情況,不斷的發射衛星對全球進行布局,形成天地一體化的通信網等等。

中國在去年一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很多令人震撼的航天大項目,首先肯定就是我們的嫦娥五號回歸地球,順利採樣成功,第二個大項目就是天問一號此事正在前往火星的路上,第三個自然就是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全面布局。

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在新的2021年,中國的航天事業又開始了新計劃,此次的規劃項目工程可以是目前中國航天最大的,正是準備建設屬於中國自己的「國際空間站」!並且敲定在今年春季的時候發射首個核心艙。

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表示,中國已經具備成熟建設國際空間站的實力了,預計未來時間裡通過11次發射任務完成中國國際空間站的搭建,此時最想要加入一起建設的莫過於美國了,美國在多年前的時候就已經與多個國家一起建設國際空間站。

不過當時中國沒有參與,如今中國的國際空間站更新更全面,未來服役在太空的主力,美國在這幾年對於航天科研的投入變少了,沒有大資金去投入建設國際空間站,因此如果能夠與中國取得合作,那麼將會是最好的結果。

但是目前而言中國應該不會答應美國航天局,畢竟很早之前就已經兩國航天局的互相分享了,目前中國公示的空間站合作國中並沒有美國的名字,至於在未來有沒有就不得而知了,對此各位讀者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俄媒:漏氣威脅讓國際空間站「老態畢露」
    【環球時報記者 柳玉鵬】「已持續數月的氧氣洩漏可能威脅到國際空間站的安全。」俄羅斯《消息報》11日稱,從8月開始,國際空間站一直在與氧氣洩漏現象作鬥爭,但仍未能徹底解決。報導稱,這個問題的久拖不決,更為國際空間站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
  • 為什麼國際空間站不建設在月球,反而漂浮在地球上空?
    為什麼國際空間站不建設在月球,反而漂浮在地球上空呢?要知道,在地球上空沒有引力的存在,那麼在空間站之上生活的太空人們,必然會有著很多的不便,而建立在月球之上,則會更穩定,而且也有引力的存在。那麼是什麼阻擋了人類在月球建設「空間站」呢?其實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技術問題。
  • 俄放狠話要撤出國際空間站單幹?最後可能還得合作,不過是和中國
    自從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導致俄羅斯和西方關係惡化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俄羅斯要退出國際空間站」的消息。例如在2014年5月16日,俄羅斯就威脅要在2020年撤出國際空間站,並且向美國禁運火箭發動機;2015年3月1日,俄羅斯威脅要在2024年之後撤出國際空間站……2020年3月,俄羅斯再次提出,2024年之後要離開國際空間站合作機制,自己單幹。
  • 國際空間站老化嚴重,俄羅斯有意自己單幹,與中國合作或是良策
    另一方面,國際空間站的持續穩定運營,為人類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資料和參數,為未來人類大規模星際移民奠定了堅實基礎。當然,耗資巨大的國際空間站之所以能夠運營到今天,主要就是來自於國際化合作。特別是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NASA的空間站計劃因為受到預算削減的影響而處處受制。
  • 中國空間站2022年建成!2年後成為唯一 國際空間站漏氣大事不好
    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向媒體表示,:「如果國際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不是國際空間站的某些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他補充道:「無論說什麼,從原則上講,很明顯的是,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國際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美國開始急了,中國空間站進入倒計時,俄羅斯也宣布一項新計劃
    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中,中國和美國近些年來已經把別的國家甩得很遠了,就算是同為大國的俄羅斯,在該領域也落後於中美兩國,前段時間中國的嫦娥五號登月採樣,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最新的航空實力,在快速前行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基礎的重要性。
  • 俄羅斯喊話美國:還有中國標準,關鍵時刻只有中俄拯救美國人
    ●美國人的2017年宣布的大計劃,俄羅斯只給出了曖昧的態度2017年9月,在面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壽終正寢之際,在澳大利亞舉行的2017年國際宇航大會上,美國人提出了一個大計劃,就是建設近月空間站,力邀俄羅斯、印度等國加入。
  • 為什麼國際空間站沒有氧氣?原因很簡單
    組織實施的阿波羅登月項目是人類航天史上最偉大的項目,因為這次空間活動創造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著陸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上,第一次載人飛行距離最遠的空間活動,第一次獲得月球土壤……和這次偉大的太空活動,最令人驚嘆的是長達1在一年的登月活動中,人類將12太空人從地球送到月球然後安全返回。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太空人成功進入國際空間站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休斯敦11月17日電 美東時間11月16日晚11時,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經過逾兩小時的艙內壓力檢測,本次任務的4名太空人於美東時間11月17日凌晨1時40分進入國際空間站。這是SpaceX為美國宇航局(NASA)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Crew-1)。 據外媒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晚11時許,在經歷了27個小時飛行後,搭載4名太空人的SpaceX「龍」飛船和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圖為飛船正在接近國際空間站。
  • 俄羅斯航天局表態可隨時向國際空間站運輸更多的氧氣
    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繼續在與氧氣洩漏作鬥爭,這種洩漏正在將可呼吸的氣體排入太空。俄羅斯航天局總經理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氧氣洩漏問題已得到控制。 不過,俄羅斯航天組織還是準備在2月份向空間站加送氧氣,如果有必要的話。
  • 長五B首飛後 官宣後續中國空間站建設計劃
    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的太空飛行器,進一步奠定「胖五」家族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那麼,長五B與它的大哥長五有哪些不同?它們後續又將如何分工呢?中國進入世界第一梯隊在5日晚的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稱,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已將載荷組合體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 關鍵時刻國際空間站告急,萬能膠帶並不管用!太空人還有何招數?
    據俄通社12月19日消息,俄航天集團執行經理克裡卡廖夫最近披露,太空人正在早前出現過漏氣情況的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用膠帶再次尋找漏氣孔,消息一傳出, 對國際空間站未來命運但有的一些科技人士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國際空間站難道真的是「垂垂老矣」了嗎?
  • SpaceX今年將把湯姆·克魯斯送入國際空間站
    SpaceX今年將把湯姆·克魯斯送入國際空間站 時間:2021-01-06 21:19:07 來源:衛星與網絡微信公眾號
  • 義大利科學家3D列印國際空間站紫外望遠鏡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我不得不說,這是我從未預料到的3D列印技術。"3D列印的Mini-EUSO面向國際空間站俄羅斯Zvezda艙的地球側窗口 JEO-EUSO Progam3D列印的太空望遠鏡 該空間望遠鏡被送往國際空間站,目的是在紫外光範圍(300-400納米)內繪製出高解析度的地球圖。
  • 地球上空,美國太空人在空間站進行著全球直播,繩子斷了會怎樣?
    最近在看美國太空人的空間站直播時,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太空人在距離地球400公裡處不停地生活,他們時不時要出來檢查空間站艙外工作狀態,有時遇到故障甚至不得不帶著工具箱前去維修,維修一般都是小幅度的工作,都是些縫補、加固之類的。
  • SpaceX今年將把湯姆·克魯斯送往國際空間站,拍攝第一部太空電影
    去年5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宣布,該機構將與好萊塢動作電影演員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合作,在國際空間站(ISS)拍攝電影。
  • 參賽者將在真人秀中爭奪國際空間站之旅 將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
    據Deadline報導,目前美國有一檔真人秀比賽節目正在籌備中,將以2023年前往國際空間站為大獎。報導稱,這檔節目背後的製作公司將被稱為「太空英雄」,已經預訂了一個將於2023年前往國際空間站的SpaceX載人龍飛船的座位,並將把它作為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人的獎勵,他們可以是「來自任何背景、對太空探索有著深切熱愛的普通人」。據Deadline報導,這次比賽將模仿太空人訓練項目,包括身體上的挑戰,以及拼圖和解決問題的任務,還有情感上的挑戰場景。
  • 國際空間站的氧氣是怎麼來的,為何一直用不完?這裡告訴你答案
    ,因為這次航天活動創造出多個第一:第一次登陸地球以外的星球、第一次載人飛行距離最遠的航天活動、第一次採集月球土壤……而在這次偉大的航天活動中,最令人讚嘆的是在長達11年的登月活動中,人類把12名太空人從地球送到了月球然後再安全返回來,創造人類航天史上的奇蹟,也正因為於此阿波羅登月工程被譽為人類航天史上最偉大的工程,沒有之一。
  • 英科學雜誌DIY國際空間站模型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近期,英國《新科學家雜誌》開始著手建造「國際空間站」,原來該雜誌工作人員在美國內華達州洛杉磯市比洛奇航空中心的幫助下,DIY建造了一個微觀國際空間站,這個模型的體積比例僅是原型的三十分之一。
  • 雙語:國際空間站三名太空人返航後發現地球變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兩名太空人和一名俄羅斯太空人於4月17日從國際空間站安全返回,卻發現地球已經被新冠肺炎疫情改變。斯克裡波奇卡將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飛回俄羅斯,這裡也是國際空間站的任務發射基地。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兩名太空人將在驅車幾小時後,從草原城市克孜勒奧爾達搭乘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