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亞洲象:吃素可以減肥?笑話!我們就是...

2020-12-26 雲南網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亞洲象。

脊椎動物·亞洲象

Elephas maximus

脊椎動物,哺乳綱,長鼻目,象科,亞洲象屬。別名印度象,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棲息於氣候炎熱,海拔1000米以下的溝谷、河邊以及熱帶竹闊混交林中,國內僅分布於雲南。照片攝於西雙版納。

說起亞洲象,大家一定耳熟能詳,畢竟作為亞洲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以及除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以外的世界第三大陸地哺乳動物,它們的出鏡率非常高。

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和解密了越來越多大象身上的冷知識。

首先,它是最愛抹「防曬霜」的哺乳動物之一。因為亞洲象的皮膚特別脆弱,直接暴露在太陽下容易被曬傷,而且無法防禦蚊蟲的叮咬。為了保護自己,大象會選擇在泥地裡打滾,讓身上沾滿泥土,不僅可以防曬,還可以防止蚊蟲叮咬。

其次,亞洲象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素食主義者,不過天天吃素也並沒有讓它們身形纖細,因為笨重的體型,它們是四肢著地的哺乳動物中唯一不能跳躍的物種。

如果你認為人類的孕期太漫長了,那亞洲象只能「呵呵」了,畢竟它們的懷孕周期一般是21到22個月,將近2年,然而大象吐槽懷孕辛苦了嗎?還真不知道。

另外,亞洲象的門齒去哪了?哦,就是那兩根最著名的象牙。大多數動物的門齒不過是用來切斷食物,亞洲象就厲害了,它們則是把門齒變成了打架的武器和挖土的工具。

那麼它們放進嘴裡的食物是怎麼吃呢?人家也是長了臼齒的,用於咀嚼食物,不過與人類幼時只換一次牙不同,它們一生可以換六次牙,每次都漸進式長出4顆臼齒,如果你看到有亞洲象只有一顆臼齒,也不用奇怪,其他牙齒還在成長中。不過如果第六次長出的臼齒也磨損了,大象就沒法進食了,所以一些亞洲象不是老死的,而是沒有臼齒後餓死的。

大象的交流是否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鳴叫聲?那你太小看它們了。研究發現大象之間的交流有聽覺通訊和嗅覺通訊。而叫聲溝通只是聽覺通訊中的一個,它們可以接收次聲波,這是一種人類無法聽到的聲波,另外即便遠隔10多公裡,它們也可以通過象腿有規律的敲擊地面發出地震波交流。更誇張的是,它們的嗅覺比狗還靈敏,可以通過聞同類的糞便尿液來判斷位置,進而準確找到象群。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博士何長歡就是在雲南通過研究亞洲象糞便了解它們的遺傳DNA。

我們再來說說大家最熟悉的象鼻。它們用鼻子喝水時永遠不會被嗆到,是因為象鼻內有一個類似「閥門」的器官。象鼻吸水時, 「閥門」就會關閉,防止水嗆到氣管或者肺裡面。同時,大象的鼻子還可以當一隻手或一條腿使用。

作為公認的智慧生物,它們平均智商相當於4~5歲孩童,而且擁有長期記憶知識的能力。研究發現,當科學家播放獅子吼叫聲時,年邁的大象專注聆聽,並帶領象群形成更好的防禦「陣型」以防止襲擊發生。而且每個象群中都有「警衛」,「警衛」由成年雌象輪流擔當。在象群採食過程中,「警衛」站在離象群不遠的地方,一旦發現危險,就會發出吼叫聲,其他成員就會向聲音發出的地方靠攏。

在此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招惹亞洲象。因為高智商和超強記憶力使得亞洲象會報復傷害過它的人。在我國以及泰國、印度都有因為人類盜獵或者傷害了亞洲象後,會在落單時被象群報復致死。

最後,國內僅有約300頭亞洲象,比大熊貓的數量更加稀少,雲南作為國內亞洲象最後的棲息地,保護它們,我們責無旁貸。

小知識:如何辨別亞洲象和非洲象?

第一,看耳朵。亞洲象耳朵小,非洲象的耳朵大,比它整張臉都要大。

第二,看後背。亞洲象的後背凸起或平緩,非洲象的後背則是凹陷。

第三,看象牙。亞洲象只有雄象有象牙,雌象沒有,而非洲象雌雄都有象牙。

第四,看鼻子。亞洲象鼻梢處只有一個指狀凸起,但非洲象鼻梢上下各有一個指狀凸起。

最後,看腳趾。亞洲象前肢5趾,後肢4趾,非洲象前肢具4趾,後肢具3趾。

董磊,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任教,從事攝影與設計課程教學,擔任CCTV9自然紀錄片《蜀山之王》導演。

統籌:連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報設計:鄭弼尹

》》戳圖進入專題《《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