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房市場如此嚴峻?留給大家的時間不多了

2020-12-09 騰訊網

文/大先生

「一年到頭不買房,辛辛苦苦又白忙。」

一句玩笑話,道出了多少人心中的糾結和無奈的生活真相。在這幾年的深圳樓市裡,這句話也反覆得到印證。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2020年進入倒計時,有人歡喜有人愁。

這一年裡,深圳新房供應井噴,得益於「無房優先」的政策,許多剛需都通過打新,買到了合適的房子。但還有一些人,直到年底依舊沒有買到房。

大先生總結了一下,除了運氣不好屢搖不中之外,到現在還在猶豫的剛需,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其中相當一部分,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新盤供應量都會保持目前的井噴態勢,完全不用著急,可以慢慢挑選。

還有一些,習慣性的把剛需/改善/高端檔的普通樓盤,和海岸城/新領域/海德園等網紅盤錨定,全面對比優缺點,陷入到底選哪個的糾結。

此外,715新政後,二手房市場成交量腰斬,關於「深圳樓市入冬」的言論不絕於耳,也讓一些購房者對後市失去信心。

再加上目前限價帶來的一二手價差不斷縮小,如果計算一下未來不虧本必須達到的漲幅,信心更是跌到了谷底。

但實際上,很多購房者還沒認識到,目前的市場格局下,深圳的新房市場到底有多麼嚴峻。

如果繼續觀望,到明年大概率會後悔。

01

我們先從供應量說起。

今年以來,深圳官方確實有意加大新房的供應,早在年初就降低了新房入市的標準。

寶中的海納公館,明明去年宣布賣完,今年還要拎出來搖號銷售。

當紅炸子雞光明,也發出通告表示,今明兩年,光明的新房供應每年不少於80萬平,房價也將會長時間保持穩定。

從這些舉措不難看出官方的用意,一切都是為了追求「穩」。緩解供應量的緊缺,才能安撫剛需焦慮的內心。

但這並不意味著,剛需就能高枕無憂慢慢挑選,甚至認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供應量都會保持現在的趨勢。

事實上,今年下半年新房大爆發的背後,既不是深圳房企良心發現,心疼剛需買房太難,乖乖接受限價,大發慈悲便宜賣房,也不是房企看著供求關係矛盾巨大,特地釋放供應,來配合有關部門尋求維穩基調下的調控需要。

根本原因在於,今年因為疫情,導致很多新盤施工進度被耽誤。

深圳官方為了保量新房供應,出臺了裝配式建築出地面就可以賣的政策,以至於很多可能本該在明年的項目,也被透支到今年提前開賣。

例如即將入市的龍光前海天境,今年5月15日才拍的地,僅僅過了半年時間,才剛出地面,就傳出要上市的消息。

此外,大的房企尤其是上市房企,到年底都有衝營收做財報的需要,這關係著股價和明年的融資成本。

因此,在年底計劃開盤的項目,通常不會刻意為了一點利潤率去捂盤,都會井然有序的開盤。

那麼,明年還會如此嗎?

我們再來看幾組數據。

根據深圳住建局公示,今年四季度將有26909套住宅計劃入市,相當於上半年總供應量的3倍還多。

即便是這麼大的供應量,在此前積累的強大購買需求面前,也只是杯水車薪。

世聯行數據顯示,深圳新建住宅的去化周期仍在持續下行,截至10月份已經降至6.4個月的歷史新低,嚴重供不應求。

為了增加未來的住宅供應,算上前兩天的史詩級土拍,深圳在今年已經出讓宅地28宗,超過此前三年的總和。

但這些出讓的宅地,大部分都會建成人才住房,並不是為普通剛需準備的。

而且,從拍地到入市,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特別是過完今年,預售制度放寬的政策截止,許多項目因為施工進度慢幾個月,不符合預售資質,而上半年房企也沒特別的業績壓力時,明年的新盤入市速度就會大大減緩,大概率又會回到前幾年的擠牙膏狀態。

到那個時候,購房者想買到一個好點的新盤,很可能又要開始長期抗戰模式了。

02

接下來,我們聊聊現在的市場格局。

到了年底,今年該開盤的項目基本都已浮出水面,準備開盤的也不會有特別大的懸念。

大先生統計了近段時間已開盤或大概率即將開盤,且相對優質的項目:

你會發現,目前的深圳新房市場,看上去樓盤挺多,實際上不管哪個價格段,購房者都非常尷尬。

比如剛需檔,去除掉嘉富寶禧、領航城這種貨量少到可以忽略的項目,基本每個片區就剩一兩個盤。

這個價格段,打新競爭也是最激烈的。

如果不是預算充裕可向上兼容,或者對於樓盤的瑕疵不太介意的購房者,稍微猶豫一下,便基本無從選擇。

改善檔也同理,中泰印邸的貨量可以忽略,購房者除了尖崗山壹號與和頌軒,別無他選。

高端項目上,匯城名苑只有百餘套房源,臻山海的「全款優先」足以勸退大部分購房者,天健天驕和華潤城的中籤難度堪比中彩票,剩下可以選擇的,便只有深鐵懿府和龍光天境了。

乍一看,各個片區入市的新盤一個接一個,一些非常不錯的盤,僅僅因為沒有「日光」,就遭到輿論無情嘲諷。

實際上,在每個片區和每個價位段,購房者的選擇空間都相當有限,還要面臨其他購房者激烈的競爭。

03

即便這樣,每當有新房開盤,只要項目本身有客觀瑕疵存在,往往都會湧現出一群「挑三揀四、各種嫌棄」的糾結購房者。

以光明的新盤為例,中海寰宇距離地鐵口太遠,電建洺悅府小區太小,金融街華府太吵……基本每個新盤,都能被購房者們挑出不少毛病來。

畢竟買房不容易,再三考究當然沒啥問題,對於客觀的評估缺點、相互對比,大先生並不反對。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在有限的預算下,判斷一個房子能不能買,不應該是主觀感覺價格貴不貴,而是要看同樣的價格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大多數情況下,同樣的價格想獲得更多優勢,要麼加錢,要麼對需求做妥協,終歸需要做出取捨。

等年前這波新房開完,到明年下半年之前,由於供應斷檔,即便不挑毛病,也很難再買到性價比高或者相對優質的房子。

實在等不及的,就只能進入二手房市場淘筍了。

但目前的二手市場,對剛需購房者來說並不友好,反而會讓你的買房節奏更加混亂。

來看兩張來自鏈家的數據圖。

第一張圖是價格走勢,深圳二手房的掛牌價和成交價,在調控後的8-10月,都是上行的。

第二張圖是供需走勢,紅線是新增房源數,藍線是帶看次數。

新增房源數從今年4月一直呈下降趨勢,帶看次數5月開始下降,7月緩步回升,9月份兩個數據交匯,之後帶看次數上行,新增房源下行。

這說明,雖然經歷了715新政的毒打,供應端的有效掛牌房源急劇減少,但從需求端來看,深圳二手房市場不僅沒有過冷,還在緩慢回溫。

帶來的後果就是,買家的選擇變少了,業主心氣卻依舊高漲,掛牌價普遍虛高,對比新房普遍貴10%以上,不僅沒有限價帶來的套利空間,還要背負高額的稅費壓力。

大先生有一位粉絲,一直想在南山和寶安打新。但他不是嫌棄遠洋天著離變電站太近,就是糾結尖崗山壹號位置太偏,接連錯過了好幾個合適的新盤後,只好去買二手房。

但他看完一圈才發現,即便是翻身這樣他之前根本瞧不上的區域,一些樓齡十幾年的老房子,掛牌價都去到了10萬+,還幾乎沒有砍價的空間。

原本800萬的預算,就能買到遠洋天著98㎡的三房,但他在翻身看中的卡羅社區,卻只能買到一套70㎡的兩房。

由於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巨大落差,只要不是急著上學、急著住等非買二手不可的理由,大部分購房者還是會選擇加入打新大軍,繼續做一位光榮且卑微的打新人。

04

還有一些購房者,既不是佛系打新的慢性子,也不是嫌棄房子的缺點,他們之所以不參與打新,是在擔心:

現在新房價格也這麼高了,未來還能繼續漲嗎?現在買入,是不是會高位接盤?

前段時間,有一位粉絲,拿著自己算的一筆帳來問我:

某網紅盤的89㎡3房,單價8.8萬/㎡,總價783萬買入,首付3成235萬,貸款548萬,每月還款2.9萬。

按正常持有時間5年來算,等額本息還款,本金+利息一共要還45.49+129=174.5萬。

也就是說,5年後算上成本再賣出,總價得漲到912萬,單價得10.24萬/㎡出售才不虧。

如果再把首付+房貸還款等支出,按5%的年化收益率計算,5年就是122.8萬元的收益。算上這部分機會成本,總價就要達到1034萬,單價11.62萬/㎡才賺錢。

他感慨:「國內外經濟形勢這麼差,政策這麼嚴苛,市場這麼冷清,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要漲這麼多也太難了吧。深圳這麼多人排隊搶房,到底是咋想的,是不是都是開發商僱的託?」

許多購房者都像他一樣,喜歡拿著當前的房價,按漲幅環比評估以後要賣多少,才能有好的收益率。

但在預期的投資周期中,就算設置了相對低的回報率,由於複利乘數效應,計算出來的未來價格往往難以想像,很容易導致信心不足,甚至放棄購買。

事實上,即便不考慮限價的因素,只要選對了片區,未來的實際漲幅也一定超過你的預期。

大先生統計了近幾年深圳的部分新盤,開盤價格和目前二手房掛牌價格的漲幅:

其中漲幅最誇張的華潤城三期,由於一二手價差太大,2年時間均價翻倍。

寶能城、華豐前海灣等差價不太明顯的樓盤,在扣除持有成本之後,也都有非常不錯的收益。

05

大先生此前就說過,近兩年有在深圳置業需求的剛需,一定要記得在今年完成。

現在距離年底只剩1個月,如果真的想買房,別再觀望了,跑步進場吧!

到了明年,你一定會來感謝我這句話。

買房,持有成本有限的高,但是收益可能爆發性的高;不買房,收益有限的高,但是機會成本可能爆發性的高。

此外,不要因為房子一點小的瑕疵,錯過整個樓市大勢。

你買的房子可能有點不盡人意,但是請接受不完美。不管是買房還是人生,學會妥協和放下,你都會快樂很多。

買了之後做個勤勞的打工人,踏實加班還貸,以後再慢慢置換,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相關焦點

  • 在深圳,留給大專生的時間不多了?
    「在深圳,大專生還有多大的前景?」近年來,當清華北大的碩士們開始頻頻霸榜深圳教師的錄取名單;當海歸博士主動選擇到深圳的街道辦等基層進行服務;當蓮花山相親角對徵婚者的學歷要求「門當戶對」時,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座海納百川的城市,留下來的門檻到底有多高?
  • 高端市場留給佰草集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加上去年虧損的6224萬元,佰草集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虧損超過1.5億元。 往日榮光只能回味。 早在2014年,佰草集CS渠道網點數量近2000家,2015年底達到3000家,2014年,佰草集貢獻了上海家化集團近三分之一的營收,然而好景不長,2016年,佰草集開始走下坡路並出現虧損,市場地位日漸下滑,頹勢盡顯。
  • 深圳新房打新怪相:購房者「什麼都不挑」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無房者,在本輪深圳新房熱潮中被給予了優先選房的資格,但許多無房者卻陷入了尷尬。而在最近,深圳新房市場的火爆再度引發討論和市場聚焦。「最近我加了四五個深圳樓市打新群,看著裡面聊的買房之事,雖說不能保證真實性,但從群友聊天內容來看,先不說動輒過千萬的新房還是萬人搶,我幾乎沒有看到有人討論新房朝向、樓層、戶型實用性等問題。」已經連續打了5個新盤的李熙(化名)終於成功打中一個新盤,「如今在深圳買房,怎麼會變成這樣?」
  • 深圳新房成交量連續三個月下跌
    深圳晚報記者 羅遠欣 實習生 文斐 2月的新房成交價以4.8萬/平方米的均價創下歷史新高。然而與高調的成交價相比,成交量則顯得低調。據中原研究中心數據顯示,3月的深圳新房成交量連續三周下跌,自2015年12月,新房成交量更是連續三個月下跌。業內人士指出,受到調控因素影響,目前市場觀望態度較濃,預計新房量價趨穩或穩中有降。
  • 北京、深圳多地驚現「搶購」 新房樓市暖春真的來了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京、深圳多地驚現「搶購」新房樓市暖春真的來了嗎? 有專家稱,「現在市場遠談不上火爆,最多只是復甦。」近期,北京、深圳、杭州、蘇州等多城市驚現「搶房潮」,個別熱門樓盤開盤即銷售一空。
  • 深圳樓市「熄火」?五一新房成交不足去年6成
    整個4月,深圳也僅在月末迎來一個樓盤取得預售證,新房市場主要依靠消化存量房。五一小長假,深圳新房市場成交熄火,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的監測,深圳五一期間商品住宅成交328套,總成交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向麗對記者表示,今年帶看的人數很多,但由於新盤不多,成交量也一般。五一新房成交量不及去年6成疫情影響,項目建設進度延緩,4月深圳樓市幾乎沒有新項目入市。反映到樓市成交上,據樂有家研究中心監測,深圳今年五一期間商品住宅成交328套,總成交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
  • 深圳樓市再現套現風雲:倒手賺500萬緣何「香」了新房
    沉寂了約5個月時間,一度被爆炒的深圳樓市又登上了風口浪尖。「買一套倒手就賺500萬,我要有錢我也想去買。」深圳市民王巖(化名)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道出了當下不少本地人的心聲。而此次引爆市場的即為均價約每平米13.2萬元的「網紅」盤——華潤城潤璽一期項目。
  • 深圳新房打新規則改變 房企與購房者均變謹慎
    代持、眾籌買房等現象被市場熱議後,深圳一些正在銷售的新房項目也在銷售公告中增加了相關風險提示,不排除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出臺相關政策舉措。以萬科瑧山海家園為例,其在銷售補充公告中表示,已將誠意登記通過及資金凍結成功客戶名單提交相關部門審核。
  • 深圳新房代持大起底:好好的經咋被念歪的?
    (原標題:深圳新房代持大起底:好好的經咋被念歪的?)證券時報記者 韓冰 浩林原本為保護「剛需」上車的新房限價舉措,被玩弄成一場投資客的造富運動。「一個名額炒到30萬」、「中籤至少賺400萬」……隨著近期新房密集入市,深圳樓市掀起「打新」熱浪,部分新房打新情況更是引起各方關注。
  • 深圳新房住宅網籤創近7年新高,力壓二手成交量
    壓二手住宅成交量,網籤套數比二手房多484套,創下深圳近7年新高,這是非常罕見的。 2 我們看下近10周為深圳新房住宅網籤量級及環比,新房網籤除了國慶期間放
  • 深圳樓市大動作!官方首次披露新房「家底」,下半年將再添7萬套,有...
    每經編輯:郭鑫深圳住宅房源供應緊缺?今年究竟有多少新房入市?5月28日,深圳首次發布的全市住宅和商務公寓入市房源情況。深圳市住建局表示,近期網絡上出現關於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的部分不實信息,特別是個別機構和個人刻意營造深圳市住宅房源供應緊缺的氛圍。為切實保障市民的知情權,做到房源信息的公開透明,深圳市住房建設局通過對房源信息的梳理和公示,讓市民對我市住房供應情況有更為全面、充分的認識和了解,避免被不實信息誤導。
  • 深圳樓市升級調控已過半月 新房現按「積分」誠意登記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距離「715」樓市調控升級已經過去半個月的時間,深圳市場的反應明顯,特別是二手房網籤量大幅減少。與此同時,新房市場也出現一些變化,甚至出現誠意登記「按積分」規則進行的項目。上周,深圳全市4個項目預售審批,包含3個住宅項目,在「715」調控政策之後住宅推盤反而提速,有些出乎市場預料。市場信息顯示,備受關注的華強城項目在30日發布了銷售公示。方案顯示,本次共推出556套房源,將採用線上誠意登記,線下公證搖取選房順序號,線下公證選房的方式。
  • 「國有化」私人醫院,留給西班牙的防疫時間不多了
    西班牙已經成為義大利後,歐洲疫情最為嚴峻的國家。西班牙早前已宣布「封國」,近期又準備「國有化」私人醫院,以統一調配全國醫療資源,防止國家醫衛系統崩潰。但若確診人數持續劇增,西班牙的醫衛系統很難維持正常運轉,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當地時間14日晚,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除購買必需品、藥品或工作除外,禁止全國範圍內的民眾離開自己的住所。
  • 留給MT的時間不多了!
    文章僅用於記錄本人地思路,不構成任何建議。不知不覺,就到年末了。年初定下的目標,吹下的牛都到了期末檢測的時候。例如妖姐就定下了減肥10斤的目標。在妖姐的近一年不懈努力下,距離最終的目標還有15斤的差距。
  • 深圳樓市11月大變化:新房成交創近5年新高,二手觸底回升!
    原創 中原薈CENTALINE CLUB 、 自深圳715新政出臺以來,已有4個多月的「反應」時間。繼一手住宅成交的一路走高以及二手住宅成交的三連降後,11月,深圳樓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 深圳樓市正經歷瘋狂時刻!|深圳|前海控股|北京|阿倫|...
    由於是周一,10點的時候,阿倫會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擔任嘉賓進行1個小時的直播,因此留給我們今天這篇文章的碼字時間就只有2個小時(PS:周一的北京,早高峰了解一下哈)。建設浪潮如火如荼的前海來自車內阿倫的隨手拍之所以把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之行的最後一站,出於幾方面的考量:首先是從深圳飛回北京的航班時間很好,早晨8點55分,住在寶安的話,對於工作日每天6點起床碼字的阿倫而言,時間上不算太早,到達北京的時間又剛好是中午,不耽誤下午的工作行程和晚上的貝殼直播。
  • 深圳「網紅盤」認籌緊急叫停,購房者如此瘋狂為哪般?
    緊接著光明區住建局也在11日上午發布通告稱,「該項目將由廣東省深圳市前海公證處以公證搖號的方式銷售,選房順序與排隊認籌先後順序無關,光明區住房和建設局已要求開發商優化認籌安排,認籌時間將不少於5天,確保有意願的購房者有充足的時間參與認籌。」融御花園為何如此受追捧?到手即賺百萬?
  • 深圳啟用新系統 新房打新規則改變
    原標題:深圳啟用新系統,新房打新規則改變   樓市要聞  深圳啟用新系統,新房
  • 海評面:留給華盛頓的時間,不多了
    如此舉足輕重的一對大國關係,熱起來難,冷下去易。啖食前人留下的歷史遺產,咀嚼中國的包容與耐心,鷹派政客還在變本加厲,發表反華演說,成立「中國工作小組」,對疆、藏、港、臺、南海等中國最關切的事務頻頻出手……這些用意識形態裹挾民意,藉機撈取政治資本的鷹派政客,歷史又將為其留下怎樣的一筆?如今,留給華府的時間,恐怕真的不多了。
  • A股生態巨變 留給「打板客」的時間不多了……
    而在風平浪靜的指數,市場卻一片哀鴻遍野,兩市共3014隻個股下跌,85隻個股跌停,僅40隻個股漲停。變化來得太突然了,市場顯然需要時間去消化,今天的日內的劇烈波動也絕不是對這個變化的一次性反應。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改變一定會對A股的生態帶來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