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人的體質大體分為九類,除去相對健康的平和體質外,還有另外八種處於所謂亞健康狀態的體質類型,即:陽虛體質、陰虛體質、氣虛體質、痰溼體質、溼熱體質、血瘀體質、特稟體質、氣鬱體質等八類。
每個人體質各異這是中醫辨證治療的基礎,但每個人體質又不局限於其中一種,只是它們在隨著你的生活、飲食習慣的變化而表現不同。詳細還請去做個中醫式體檢,以便更深入了解自己。
1.你精力充沛嗎?
2.你容易疲乏嗎?
3.你說話聲音低弱無力嗎?
4.你感到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嗎?
5.你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冬天的寒冷,夏天的冷空調、電扇等)嗎?
6.你能適應外界自然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嗎?
7.你容易失眠嗎?
8.你容易忘事(健忘)嗎?
總體特徵: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體形勻稱健壯。
常見表現: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
心理特徵:性格隨和開朗。
發病傾向:平素患病較少。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
環境起居調攝:起居順應四時陰陽,勞逸結合。
體育鍛鍊:適度運動即可。
精神調適:清淨立志、開朗樂觀、心理平衡。
飲食調理:食物宜多樣化,不偏食,不可過飢過飽、偏寒偏熱。
藥物調養:不需。
1.你手腳發涼嗎?
2.你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嗎?
3.你感到怕冷、衣服比別人穿得多嗎?
4.你冬天更怕冷,夏天不喜歡吹電扇、空調嗎?
5.你比別人容易患感冒嗎?
6.你吃(喝)涼的東西會感到不舒服或怕吃涼的嗎?
7.你受涼或吃(喝)涼的東西後,容易腹瀉、拉肚子嗎?
總體特徵: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
常見表現:平素畏冷,喜熱飲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
心理特徵:性格多沉靜、內向。
發病傾向:易患痰飲、腫脹、洩瀉等病;感邪易從寒化。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溼邪。
環境起居調攝:冬避寒就溫,春夏培補陽氣,多日光浴。夏不露宿室外,眠不直吹電扇,開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要過大,避免在樹蔭、水亭及過堂風大的過道久停,注重足下、背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
體育鍛鍊:動則生陽,體育鍛鍊天天1至2次。宜舒緩柔和,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冬天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霧大雪及空氣汙染的環境中鍛鍊。
精神調適:這類人常情緒不佳,肝陽虛者善恐、心陽虛者善悲。應保持沉靜內斂,消除不良情緒。
飲食調理:宜食溫陽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少吃西瓜等生冷食物。「春夏養陽」,夏日三伏每伏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湯一次。平時可用當歸生薑羊肉湯、韭菜炒胡桃仁。
藥物調養:可選補陽祛寒、溫養肝腎之品,如鹿茸、海狗腎、蛤蚧、冬蟲夏草、巴戟天、仙茅、肉蓯蓉、補骨脂、杜仲、茯苓、何首烏等,成方可選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偏心陽虛者,桂枝甘草湯加肉桂常服,虛甚者可加人參;偏脾陽虛者可選擇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
1.你感到手腳心發熱嗎?
2.你感覺身體、臉上發熱嗎?
3.你皮膚或口唇乾嗎?
4.你口唇的顏色比一般人紅嗎?
5.你容易便秘或大便乾燥嗎?
6.你面部兩顴潮紅或偏紅嗎?
7.你感到眼睛乾澀嗎?
8.你感到口乾咽燥、總想喝水嗎?
總體特徵:陰液虧少,以口燥咽幹、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體形偏瘦。
常見表現:手足心熱,口燥咽幹,鼻微幹,喜冷飲,大便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
心理特徵: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
發病傾向:易患虛勞、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從熱化。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
環境起居調攝:夏應避暑,多去海邊高山。秋冬要養陰。居室應安靜。不熬夜,不劇烈運動,不在高溫下工作。
體育鍛鍊:宜選動靜結合項目,如太極拳、八段錦等。控制出汗量,及時補水。
精神調適:循《內經》「恬澹虛無」、「精神內守」之法,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對非原則性問題,少與人爭,少參加爭勝敗的文娛活動。
飲食調理:多食梨、百合、銀耳、木瓜、菠菜、無花果、冰糖、茼蒿等甘涼滋潤食物,喝沙參粥、百合粥、枸杞粥、桑椹粥、山藥粥。少吃蔥、姜、蒜、椒等辛辣燥烈品。
藥物調養:可用滋陰清熱、滋養肝腎之品,如女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蓮草、麥門冬、天門冬、黃精、玉竹、枸杞子等藥。常用方有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如肺陰虛,宜服百合固金湯;心陰虛,宜服天王補心丸;脾陰虛,宜服慎柔養真湯;腎陰虛,宜服六味丸;肝陰虛,宜服一貫煎。
1.你容易疲乏嗎?
2.你容易氣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氣)嗎?
3.你容易心慌嗎?
4.你容易頭暈或站起時暈眩嗎?
5.你比別人容易感冒嗎?
6.你喜歡安靜、懶得說話嗎?
7.你說話聲音低弱無力嗎?
8.你活動量稍大就容易出虛汗嗎?
總體特徵: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
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易疲乏,易出汗,舌淡紅,脈弱。
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喜冒險。
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後康復緩慢。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溼邪。
環境起居調攝:熱則耗氣,夏當避暑;冬當避寒,以防感冒;避免過勞傷正氣體育鍛鍊:起居宜柔緩,不宜劇烈運動以防耗氣,應散步、慢跑、打太極、五禽戲等。
精神調適:氣虛之人多神疲乏力、四肢酸懶,應清淨養藏,祛除雜念,不躁動,少思慮。
飲食調理:常食益氣健脾食物,如小米、山藥、土豆、大棗、香菇、雞肉,少吃耗氣食物如生蘿蔔。
藥物調養:可用甘溫補氣之品,如人參、山藥、黃芪等。脾氣虛,宜選四君子湯,或參苓白朮散;肺氣虛,宜選補肺湯;腎氣虛,多服腎氣丸。
1.你感到胸悶或腹部脹滿嗎?
2.你感到身體沉重不輕鬆或不爽快嗎?
3.你腹部肥滿鬆軟嗎?
4.你有額部油脂分泌多的現象嗎?
5.你上眼瞼比別人腫(上眼瞼有輕微隆起的現象)嗎?
6.你嘴裡有黏黏的感覺嗎?
7.你平時痰多,特別是感到咽喉部總有痰堵著嗎?
8.你舌苔厚膩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覺嗎?
總體特徵:痰溼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
形體特徵: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
常見表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
心理特徵: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
發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痺等病。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及溼重環境適應能力差。
環境起居調攝:遠離潮溼;陰雨季避溼邪侵襲;多戶外活動;穿透氣散溼的棉衣;常曬太陽。
體育鍛鍊:身重易倦,應長期堅持鍛鍊,如散步、慢跑、球類、武術、八段錦及舞蹈等。活動量應逐漸增強,讓疏鬆的皮肉逐漸堅固緻密。
精神調適:易神疲睏頓,要多參加各種活動,多聽輕鬆音樂,以動養神。
飲食調理:少食甜粘油膩,少喝酒勿過飽。多食健脾利溼化痰祛溼的清淡食物,如白蘿蔔、蔥、姜、白果、紅小豆等。
藥物調養:重點調補肺脾腎。可用溫燥化溼之品,如半夏、茯苓、澤瀉、瓜蔞、白朮、車前子等。若肺失宣降,當宣肺化痰,選二陳湯;若脾不健運,當健脾化痰,選六君子湯或香砂六君子湯;若腎不溫化,當選苓桂術甘湯。
1.你面部或鼻部有油膩感或者油亮發光嗎?
2.你臉上容易生痤瘡或皮膚容易生瘡癤嗎?
3.你感到口苦或嘴裡有異味嗎?
4.你大便黏滯不爽、有解不盡的感覺嗎?
5.你小便時尿道有發熱感、尿色濃(深)嗎?
6.你帶下色黃(白帶顏色發黃)嗎?(限女性回答)
7.你的陰囊潮溼嗎?(限男性回答)
總體特徵:溼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溼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中等或偏瘦。
常見表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身重睏倦,大便黏滯不暢,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溼,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
心理特徵:容易心煩急躁。
發病傾向:易患瘡癤、黃疸、熱淋等病。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夏末秋初溼熱氣候,溼重或氣溫高環境較難適應。
環境起居調攝:避暑溼,環境宜乾燥通風,不宜熬夜過勞,長夏應避溼熱侵襲。
體育鍛鍊:適合大運動量鍛鍊,如中長跑、遊泳、爬山、球類等,以溼祛散熱。夏季應涼爽時鍛鍊。
精神調適:多參加開朗輕鬆的活動,放鬆身心。
飲食調理:多吃西紅柿、黃瓜、綠豆、芹菜、薏米、苦瓜等。忌辛溫滋膩,少喝酒,少吃海鮮。
藥物調養:可用甘淡苦寒清熱利溼之品,如黃芩、黃連、梔子。方藥可選龍膽洩肝湯、茵陳蒿湯等。
1.你感到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嗎?
2.你精神緊張、焦慮不安嗎?
3.你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嗎?
4.你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驚嚇嗎?
5.你脅肋部或乳房脹痛嗎?
6.你無緣無故嘆氣嗎?
7.你咽喉部有異物感,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嗎?
總體特徵:氣機鬱滯,神情抑鬱、憂慮脆弱等。
形體特徵:形體瘦者為多。
常見表現:情感脆弱,舌淡紅苔薄白。
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穩定、敏感多慮。
發病傾向:易患髒躁、梅核氣、百合病鬱證等。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
環境起居調攝:室內常通風,陰雨天調節好情緒。
體育鍛鍊:宜動不宜靜,多跑步、爬山、武術、遊泳等以流通氣血。著意鍛鍊呼吸吐納功法,以開導鬱滯。
精神調適:「喜勝憂」,要主動尋快樂,常看喜劇、勵志劇、聽相聲,勿看悲苦劇。多聽輕鬆開朗音樂,多社交活動以開朗豁達。
飲食調理:少飲酒以活動血脈提情緒。多食行氣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韭菜、茴香菜、大蒜等。
藥物調養:常用香附、烏藥、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鬱金等疏肝理氣解鬱的藥為主組成方劑,如越鞠丸等。若氣鬱引起血瘀,當配伍活血化瘀藥。
1.你的皮膚在不知覺中會出現青紫瘀斑(皮下出血)嗎?
2.你的兩顴部有細微血絲嗎?
3.你身體上有哪裡疼痛嗎?
4.你面色晦黯或容易出現褐斑嗎?
5.你會出現黑眼圈嗎?
6.你容易忘事(健忘)嗎?
7.口唇顏色偏黯嗎?
總體特徵: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
形體特徵:胖瘦均見。
常見表現:膚色晦黯,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紫黯或增粗,脈澀。
心理特徵:易煩,健忘。
發病傾向:易患症瘕及痛證、血證等。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寒邪。
環環境起居調攝:血得溫則行,居住宜溫不宜涼;冬應防寒。作息規律,睡眠足夠,不可過逸免氣滯血瘀。
體育鍛鍊:多做益心臟血脈的活動,如舞蹈、太極拳、八段錦、保健按摩等,各部分都要活動,以助氣血運行。
精神調適:培養樂觀情緒,則氣血和暢,有利血瘀改善,苦悶憂鬱會加重血瘀。
飲食調理:常食紅糖、絲瓜、玫瑰花、月季花、酒、桃仁等活血祛瘀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飲,醋可多吃,宜喝山楂粥、花生粥。
藥物調養:可用當歸、川芎、懷牛膝、徐長卿、雞血藤、茺蔚子等活血養血的藥物,成方可選四物湯等。
1.你沒有感冒也會打噴嚏嗎?
2.你沒有感冒也會鼻塞、流鼻涕嗎?
3.你有因季節、溫度變化或異味等原因而咳喘的現象嗎?
4.你容易過敏(藥物、食物、氣味、花粉、季節交替時、氣候變化等)嗎?
5.你的皮膚起蕁麻疹(風團、風疹塊、風疙瘩)嗎?
6.你的皮膚因過敏出現過紫癜(紫紅色瘀點、瘀斑)嗎?
7.你的皮膚一抓就紅,並出現抓痕嗎?
總體特徵: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過敏體質者一般無特殊;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生理缺陷。
常見表現: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徵;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徵。
心理特徵:隨稟質不同情況各異。
發病傾向:過敏體質者易患哮喘、蕁麻疹、花粉症及藥物過敏等;遺傳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傳性疾病如五遲、五軟、解顱、胎驚等。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易致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差,易引發宿疾。
聲明:文章重在分享,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詳情請諮詢專業醫生,謹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