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鐵、初二鋼、初三才能響噹噹!附初中三年提升攻略!

2021-01-08 騰訊網

最近很多初一家長留言說,孩子現在的成績和小學相比分數、排名都相差太大了,該怎麼辦呢?

面臨著全新的環境,新老師新的講課和交流方式可能正對胃口,也可能不盡如人意;

新課程可能學得津津有味,也可能連入門基礎知識都覺得很難,甚至考試很難取得好名次。

所以家長、學生一定要了解初中各年級的特點!

一、初一適應不好,影響整個初中

初中學習和小學是完全不同的,不僅僅是課程增加、難度增大,而且老師上課的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都應該做適當調整,否則,就會被適應能力強的同學遠遠甩下。

1、絆倒初一孩子的主要因素

主觀上:

1) 步入中學大門,開始了全新的學習生活,在新的環境下要適應群體,結交新的朋友、新的老師、新的教學方法等。

2)有些方面遇到困難,沒有小學那麼順利,不像小學時那樣受到老師的關注,稍不順心,就對新的環境產生畏懼、牴觸情緒,甚至有自我封閉的心理,逃避競爭。

3)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或者學習基礎較差,競爭不過其他同學,沒有品嘗到成功的喜悅,自信心受挫。

4)自控能力不強。受到電子遊戲、網絡、結交了不好的朋友等外界消極因素的幹擾。

對學習提不起精神,上課不能專心聽講,作業不能認真完成,複習也不能到位。

客觀上:

1)十二三歲的初中生處於從童年期的幼稚向青年期的成熟發展的過渡階段。這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各種心理矛盾交織的時期。

這一時期的個體看問題還不夠全面,個性心理傾向還不夠穩定,在個體心理發展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2)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過分的照顧和呵護使孩子的耐挫力較差,產生了脆弱的心態;

同時,有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剛剛升入初中,離三年後的中考還比較遠,對孩子的平時發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往往等到孩子問題嚴重了才開始著急起來,而此時,孩子的不良習慣已經形成。

2、如何輕鬆過渡初一階段

1)攻克課業增多之難

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了小學開設的課程以外,初中增加的課程會更多,而且每門學科的內容都趨向專門化和系統化。

如數學,小學是學算術,初中開始學習代數和幾何。

另外,學科新舊知識聯繫密切,概念性強,提高了對空間想像力的要求,對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題目的難度與小學相比也加大了許多。

2)適應思維方式轉變

小學老師講課形象生動、活潑,他們比較重視使用教具、掛圖、標本等直觀教學手段。

教學的設計注重變換形式、創設情境、學娛結合,這些都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相適應。

孩子們只要跟著老師走,掌握知識完全沒有問題。

可升入初中後,根據孩子思維發展的特點,老師往往注重引導孩子由原先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並且更注重講清概念,課堂上分析演示較多,不再像小學時那麼形式多樣。

3)做好心理落差調整

小學的時候,孩子們可能會非常容易得高分甚至滿分,初中如果還沒適應好,很容易不及格。

你和孩子是否能夠接受這樣的落差?

4) 邁過學習態度之關

初中更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

老師不可能再天天盯著孩子,而是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自覺性、主動性是初中生必須過關的。

做好以上四點,就可以輕鬆搞定初一,進入初二爬坡期。

二、做好初二銜接,才能完勝中考

升入初二的同學馬上能感覺到初二知識的難度和初一不是一個級別。

比如初二數學含中考60%的考點,中考幾何最難的輔助線構造是在初二進行學習。

同時初二開始學物理的緣故,精力會相對分散一些,也加大了學習的難度。

它是孤身奮鬥的階段,是一個與寂寞為伍的階段,是一個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拼的階段。

1、初二孩子成績滑落主要原因

1)初二一年的知識量要超過整個小學六年的二倍,不努力是學不好的。

這對之前靠聰明就能輕鬆得高分的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尤其是老師和家長對孩子小聰明錯誤的讚揚和鼓勵,使孩子養成了做事馬虎,不求甚解,怕吃苦等不良習氣,扭轉起來頗要費些功夫。

學習的實質並不在於知識量,而在於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對知識的簡單應用是「淺層次思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是「深層次思維」。

2)小學生、初一學生中,一部分學生貪玩好耍成性,不思進取,學習習慣非常糟糕。

不好的習慣造成的後果在初二時候初露端倪,表現在預習時不知從何下手,聽課時抓不住重點,試卷批改後不知如何利用,錯題本拿出來條理錯亂。

3)由於學生剛進入初二,心理發展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困難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採取自我安慰,自我放棄。

又由於學習的長期性,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學習,但部分學生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

怕吃點苦,怕受點累,就產生應付的心態,造成學習不紮實,分化下來就是必然的了。

4)十三四歲孩子的一個最重要的變化,是青春期的來臨。

生理上,開始發生變化,特別是女生,比較關注自己生理的變化,造成學習不專心。

心理上,起伏較也大,體驗深刻。有的學生開始注重穿著打扮,出現分心。

5)青春期孩子對人際關係比較敏感。

性格比較狹隘、偏激的學生,或內向而不善於交流的學生,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處理不好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問題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績。有的因人際上孤獨而出現心理疾病,有的會交壞朋友,有的會從遊戲和網絡上尋找寄託。

6)家庭關係不和睦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親子關係的對立,也是常見的分化原因。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值發育期,生理上的變化也讓他們更需要個性發展,更希望讓父母了解、尊重自己的真實想法。

表現出來就是「初二孩子逆反心理較重,反叛的行為比其他年級更明顯」。

2、如何輕鬆過渡初二階段

1)要特別關心幾何、物理和英語的學習。

這三門課能取得好成績,其他科目一般是能順利通過的。因此,家長一定得設法讓孩子喜歡這三門課,一方面幫助他們認識這三門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堅信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學好的。

如果發現他們落後和掉隊的跡象,及時與老師溝通,尋找根源,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解決問題。

2)偏科!杜絕偏科現象的出現

偏科相當的可怕,有些初二同學幾乎每個數學壓軸題都能做出來,但是做完之後就在那「默寫」某個課文。

一問才知道,偏科,語文總在70邊緣徘徊,對於考學是非常不利的。

偏科的危害就不用我說了,可是同學們可能不知道,到初三再想補「瘸腿」是多麼的難——原因很簡單,每科都在複習!

所以初一、初二階段,尤其是初二階段千萬不要出現偏科現象!

3)培養孩子刻苦、勤奮的品格。

現在網絡發達,家長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到關於因勤奮而獲取回報的案例,也有各種流傳甚廣的雞血用以給孩子鼓勁加油。

把這些傳達給孩子,讓他們逐漸領悟到,要想活得光鮮亮麗,必須在吃苦的年紀勤奮上進。

4)要養成細緻、紮實、嚴謹、高效的學習習慣,包括學習方面、思考方式上、生活方式上。

越是聰明的學生,越要注意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書寫的條理性。培養他們經常反思的習慣。

5)對孩子崇拜歌星影星、痴迷上網、痴迷遊戲、交壞朋友等要密切關注。

要儘可能地避免正處於初中階段的孩子頻繁接觸這些東西,少受不良影響。最好在孩子上初一時就與孩子講清道理,說透危害,「約法三章」。

出現這些問題的苗頭時,及早發現,早做工作。

三、天下初三一般黑

初三實在太短暫了,我們沒有辦法去做所有的事,我們只能用它來做最有價值的事。初三是特殊的時期。

「天下初三一般黑」,都會是腦神經累得迷迷糊糊,生物鐘扭得亂七八糟,身心忙得疲憊不堪,每天感到天昏地暗。

告別了喜歡的籃球場,離開了誘人的電視機,會有成打的試卷,成摞的草稿紙,使你整天背朝天棚,臉朝書桌。

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奮鬥不止;只要中考沒完,就得不停地做題不停。

很苦,沒關係,這就是初三;

很累,應該的,這就是初三;

不要命,這才對,這就是初三;

想偷懶,沒機會,這就是初三。

對孩子來說,初三是學習生涯的轉折點,因此在這場「中考大戰」的準備階段,孩子的壓力可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中考給孩子帶來的壓力,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自我壓力。

2)家庭壓力。

3)社會壓力。

4) 心理起伏。

5)青春期問題集中爆發的高危期。

6)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困惑期。

孩子升入初三後,由於年齡甚小,社會經驗欠缺,在面臨可能左右自己人生走向的關鍵時刻,孩子們極易陷入困惑中。

孩子們的困惑主要表現在:不明白學習的意義

如果不明白人生的意義,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以後的人生就很可能在忙忙碌碌,甚至在渾渾噩噩中度過;

如果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就很可能會產生厭學心理,進而失去學習興趣。

1、如何過渡初三階段?

1)做好定位,穩住陣腳。

定位,主要是指平時孩子的定位和中考學校的選擇定位。

每個孩子的學習水平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到了初三綜合複習和中考全面考察的階段,孩子們的差距會明顯的區分出來。

這時,要做好定位、穩住陣腳,把好方向。

家長也是這樣的,如果孩子著急,自我否定,家長要穩住,不要比來比去,助長孩子的不良情緒。

2)玩學結合,不要壓制過猛。

初三的學生,還是處於一個好玩的年齡,雖然他們的學習生活很累很緊張,但是他們有時候還是會有強烈的玩耍的欲望的。

學習固然重要,但適宜的玩以及交友,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也是不無裨益的。

3)與孩子的朋友保持聯繫。

孩子長大了,進入青春期,由於生理和心理特點的變化,使得他們喜歡把心事告訴朋友。按他們的話就是「朋友年齡相近,想法也相同」。

但這一時期的孩子終歸是孩子,他們還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有了煩惱和問題,唯一能做的僅僅是向朋友傾訴,傾訴完了,他們依然手足無措。

因此,如果家長從孩子的朋友著手,與其保持聯繫,那麼就可以掌握孩子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幫助其解決。

4)做到「四要,四不要」。

要多多鼓勵,不要嘮叨批評;

要輕鬆愉快,不要過分緊張;

要重視態度,不要強調分數;

要合理定位,不要期望過高。

家長一定要幫孩子合理定位,制定「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激勵孩子向著目標奮鬥,通過努力實現目標。

孩子在實現目標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起信心,這將成為孩子向更高目標邁進的強大動力。

5)做好家校溝通工作。

不要把初三的孩子當成大人,雖然他的年齡增長了、個子長高了,但心智還不成熟,因此還需要家長的幫助。

這就要求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時刻掌握孩子的情 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解決。這個了解孩子情況的渠道在哪裡呢?就在老師那裡。

本文來源簡單初中生,轉自初中英語

相關焦點

  • 初一「鐵」 、初二「鋼」 、初三才能「響噹噹」!附:初中三年提升攻略
    初中英語 Weixin ID chuzhong-yingyu
  • 【學習方法】初一「鐵」 、初二「鋼」 、初三才能「響噹噹」!附:初中三年提升攻略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過分的照顧和呵護使孩子的耐挫力較差,產生了脆弱的「蛋殼心態」;同時,有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剛剛升入初中,離三年後的中考還比較遠,對孩子的平時發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往往等到孩子問題嚴重了才開始著急起來,而此時,孩子的不良習慣已經形成。1.
  • 初一「鐵」 、初二「鋼」 、初三才能「響噹噹」!
    所以家長、學生一定要了解初一的年級特點! 初一適應不好,影響整個初中 初中學習和小學是完全不同的,不僅僅是課程增加、難度增大,而且老師上課的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都應該做適當調整,否則,就會被適應能力強的同學遠遠甩下。
  • 初一、初二、初三都考閱讀理解,考查方式有何不同?
    初一、初二、初三都考閱讀理解,考查方式有何不同?縱觀整個初中的語文考試,閱讀理解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初一、初二、初三都考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四大文本形式: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非連續性文本。各年級考查的重點在哪?1、 說說記敘文閱讀,大部分地區初一到初三,每次語文考試閱讀題第一篇。記敘文閱讀也是孩子們最害怕的,丟分最多的考點。按照考點的分類,記敘文又包括散文和小說,相比小說而言,散文內容更含蓄抽象,因此答題難度高。
  • 初三數學很難嗎?初二還行初三會因為難度下滑嗎?
    初中數學一直是很多學生和家長比較關注的學科,在很多人的眼中,初中數學的難度是依次遞增的,那麼學生會不會因為初三數學的難度增加而出現成績的波動和下滑呢?先來看看初三要學習的內容,以北師大版本為例,在初三上冊將要學習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包含菱形,矩形和正方形;一元二次方程;概率;相似三角形;反比例函數;下冊要學習三角函數;二次函數和圓。這些內容是中考考試的重難點內容,與初二的內容相比,難度確實有一定的提升。
  • 初一成績差不用怕!初二也能逆襲中考一舉成功,看看學霸的絕招
    有些同學小學時候成績很好,到了初中,有的認為初一知識點比較少,誰知道初一併不簡單,一下子適應不了,成績就會有所下滑了。特別是到了初一下學期,增加了幾何這門課程, 有的同學一下子被甩了很遠。整個初中時期可以稱作是從小學到高中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將要學習的內容、學習方法,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等,都將發生很大的變化。這時,孩子是否能適應以及適應速度的快慢等,都將能夠引起孩子成績的突變。到了初二下半學期,孩子的學習成績便基本上定型了。
  • 班主任透露:「初一相差不大,初三天上地下!」背後真相只有一個
    班主任透露:「初一相差不大,初三天上地下!」背後真相只有一個!教育界有一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是初一一直都是「好學生」,但是一到初二,成績就慢慢滑落下去了!初中三年會遇到各種問題,不同的解決方式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這「天壤之別」也就是在3年1000多個日夜中細微差異的累積導致的。
  • 春節出去拜年,初一初二和初三分別去誰家?都有什麼講究?
    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春節出去拜年,初一初二和初三分別去誰家?都有什麼講究?春節拜年是春節必不可少的一個活動,在我的家鄉初一到初三拜年活動最密集的時候,也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在不同的親戚家吃到各種不同的點心糖果還可以收到多多的壓歲錢。
  • 初一初二八個班分8批次入校 周六不補課
    「我是1802班的,應該從初中樓東側樓梯上下」,初二年級的劉靜怡對山西晚報記者說,「學校安排得特別細緻,我們全家都挺放心的,我早就盼著回到學校上課啦。」太原市育英中學初中年級共有469人,除去早已複課的初三年級,當天共有291人返校。考慮到學生安全,學校將初一初二的八個班級分為8個批次,每5分鐘一批次,分批入校。
  • 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 。危險的「初二現象」,家長再忙也要...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成績就滑落下去了呢?
  • 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 !危險的「初二現象」,家長需警惕!
    來源 | 初中生家長(ID:czsjz100)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成績就滑落下去了呢?
  • 新初一學習方法: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
    小學生的學習主要是眼看、手寫、記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咱們對知識充分理解,並學會用思維去分析這些知識點。   由於小學本身知識量少且時間充裕,所以小學老師的教學進度一般較慢,講解也更詳細具體。但初中科目增多,每個老師的講課時間都是規定好的,老師必然要改變授課方式,不會像小學的時候知識掰開揉碎。
  • 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宅在家裡烙合子,平平安安過大年
    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宅在家裡烙合子,平平安安過大年初三的合子一定要吃,寓意著和和美美,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這個「轉」與「賺」諧音,老輩子希望一家人多多賺錢,日子越過越紅火!按照年俗吃,沒錯,既滿足了口福,也可討個好彩頭!
  • 一張圖讀懂「初中數學」,請查收這份史上最強學習攻略!
    02 複雜的初中數學 很多人剛進入初中的時候,會對數學有些不適應,因為從小學到初中,對數學思維的要求有所提升,但其實只要堅持渡過這個適應階段,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後面就會很順利了。
  • 為什麼回娘家要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
    民間諺語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麵的。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呢。據說,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必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要用冷水浸過。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滷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滷面或者炸醬麵,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面」的風俗。
  • 七年級新生開學前發飆:初一先玩一年,初二努力不算晚,真的嗎?
    ,沒必要搞得那麼緊張,先玩一年再說,到初二的時候再開始學都不晚,一切都還來得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初二初三的同學。往往十分努力追趕也成績甚微,究其原因就是初一時候的基礎沒打牢固,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其次,初一是一個塑造嶄新自我的開始。
  • 土家族苗族拜年習俗:初一不出門,初二拜家門,初三初四拜丈人
    在當地,有一首順口溜廣為流傳,即:「初一不出門,初二拜家門,初三初四拜丈人……」,人們根據這個時間,合理安排春節拜年的日程。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哪裡也不去。傳說初一出門會「走財漏福」,安坐家中才能在新的一年福財兩旺,百事皆順。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春節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一般一直到正月十五春節才算結束。人們會從春節前一個周便開始忙碌,準備春節的各種東西,新的一年開始之後,人們又會開始各種走親訪友的活動,長時間沒有交流的親朋好友會坐下來敘敘家常,聊聊自己發生的有趣的事情。關於春節,又有怎樣的歷史淵源呢?
  • 初二語文成績兩極分化,跟小學的積累有關,想提高語文成績怎麼做
    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句話:初一不上不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但是在初二階段,究竟是怎麼兩極分化的?以語文學科為主,僅表現為成績的差距嗎?顯然不是,初二語文成績的兩極分化,是表現在不管如何努力,成績始終很難提高。我們會發現,語文再也不像小學階段的學習,通過基礎的練習就能提高成績了。
  • 關注|免中考升高中的1+3項目,初一初二考生不容錯過!
    1+3項目是初二考生不用中考直升高中的升學途徑,也是2021年北京中考自主招生形式的一種,預計未來1+3項目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升學途徑。今天,小萬萬從「1+3項目招生學校、招生人數、面試」等方面進行全面解讀,初一、初二考生和家長可以多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