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輕工大學
辦學歷史:學校源於1951年創辦的武漢市會計中等技術學校,曾先後隸屬於原國家糧食部、商業部、國內貿易部;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組建武漢糧食工業學院;1993年,改名為武漢食品工業學院;1998年實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1999年,改名為武漢工業學院;2000年和2003年,原武漢交通衛生學校和原湖北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先後整體併入;2013年,更名為武漢輕工大學。
師資力量:學校有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專任教師9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0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超過專任教師總數的90%。教師隊伍中,有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省高端人才引領培養計劃第一層次人選、全國優秀教師、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全國優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國家和省部級高端人才和專家名師70人次。
學科評估:學校擁有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0個;有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2個、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7個、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
武漢紡織大學
辦學歷史:武漢紡織大學初建於1958年,始稱武漢紡織工學院,是原中國紡織工業部所屬的行業院校;1998年經中國國家教育管理體制調整,劃轉為湖北省管理;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2002年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併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2011年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併入武漢紡織大學。
師資力量:武漢紡織大學現有教職員工2000餘人,專任教師11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700餘人,博士600餘人。長期在校工作的院士、外籍院士7人,其中自主培養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10人,省級各類人才近20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37人,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人員12人,以及一批具有海外學習背景的「陽光學者」。
學科評估:武漢紡織大學擁有1個湖北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5個湖北省優勢和特色學科,有2個湖北省「十三五」省屬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有13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可以看出,從辦學年齡來比較兩校差距不大,都是上個世紀中葉創建。從師資力量來看,武漢輕工大學擁有專任教師900餘位,武漢紡織大學擁有專任教師1100餘位,武漢紡織大學總體更勝一籌。在院士數量上武漢紡織大學也略多一點。在上一輪學科評估中,武漢輕工大學只上榜了一個專業,但是這個專業達到了B級及食品科學與工程,而武漢紡織大學大學上榜了7個專業,最高等級為B-級有兩個及紡織科學與工程和設計學。從他們的最強專業也可以看出他們叫輕工大學和紡織大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