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遇見,亦若初見。為此,初見咖啡館顯得有一點點不同,真誠成了關鍵詞,開放式的吧檯、溫馨的色調、木材與麻布的質感,和定期的心靈成長的活動,都體現著「初見」的用意。
為什麼開咖啡館?
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要開咖啡館,其實我也說不太清,冥冥之中覺得擁有一間小小的咖啡館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隨著初見一步步走向真實,我漸漸明白,轉變一種生活方式後,未知而美好的自己才能被遇見。有時候,特立獨行絕對不是致命的缺陷,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活下去。曾相聚,曾分離,每次遇見亦若初見,小小世界,無需執著,放下便可安好。
初見會是什麼模樣?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我無法用一個詞或是一個概念來定義初見的風格,讓TA展現常見的復古風或是LOFT風格,這樣的風格非常漂亮,也能讓人感受到安靜的魅力,但未免厚重了一點。我更喜歡輕鬆的感覺。我希望初見裡陳列著原木的桌椅,以及隨處可見的或大或小的鮮活的植物,有一個大大的閱讀角,那裡會有一個軟軟的沙發,在橘黃的燈光下,忘我地沉浸在書的世界裡……
初見之名
每一個名字後面都會有一個故事,初見咖啡的背後也有一個小小的故事。
在去年9月決定要開一間小小的咖啡館時,其實我並不懂咖啡,只是單純地喜歡喝咖啡,喜歡單品苦後的回甘,喜歡拿鐵濃鬱的奶香。那時已讀過王森的《就想開一間小小的咖啡館》,明白咖啡館並不僅是一個販賣飲品的地方,更是一個製造精緻生活的場所,在那裡會多一點自由自在。在王森的參差咖啡夢想學校學習時,森哥很鄭重地問大家:你為什麼要開咖啡館?如果頭腦裡沒有確切的答案,那就不要開館,因為獨立咖啡館的魅力依附於館主的魅力。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每個人都以差異化的狀態而存在。我過往的經歷造就了獨特的我,雖然仍就平凡,但追求精緻生活的熱情與持久,就是別人不可複製的精彩。突然之間,我一下子清晰了自己為什麼那麼想開一間咖啡館的原因,我要透過咖啡拾起曾經被自己忽略的若干喜悅!那就取名拾悅咖啡吧。
在接下的咖啡製作學習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中,我感受到了若干以前未曾遇見過的喜悅,生活閱歷豐富的老師、充滿活力的年輕的同學、無私幫助我的朋友,還有無條件支持我的親人,都讓我產生一次又一次愉快的觸動。更讓人喜悅的是,從中看到了自己那些被掩埋的興趣,原來生活可以這樣美麗。拾悅,真得很貼切。
可是在工商核名時,卻因拾悅與某跨國企業同音而不被通過。無奈之下把以前想過的不太如意的名字都報上,但仍不能通過。突然想起北京師姐十分滿意也未能通過的「初見」一名,抱著試一下的心態卻一下子通過了。遺憾之餘,心裡也因館名確定而踏實。如此巧合,定有意義。
除了遇見別人,也要遇見時刻變化著的自己,與自己初見。因此:曾相聚,曾分離,每次遇見亦若初見,小小世界,無需執著,放下便可安好。捨棄執念,初見真實,迎接喜悅。
初見的活動
組織過薦書活動、旅行分享會、心靈成長沙龍、烘焙教室,這些都是系列活動,還在持續進行中。以後還會增加電影賞析、攝影作品展示周等。
As we meet,
只為等待與自己的初見。
因為有你,而讓下一刻的遇見變得那樣的期待。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金科中華坊盛宴5-1-1(中華坊紫園一號門右側)
點擊閱讀原文,申請IN LIBRARY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