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旋轉舞是在三年前。那天,剛從土耳其旅遊回來的朋友,給帶了一個冰箱貼,那是一個舞者,斜著身子好似敦煌飛天的感覺,於是就對旋轉舞產生了好奇。
後來有機會親身去土耳其旅遊,才發現原來在伊斯坦堡、伊茲密爾的各類酒店、餐廳或娛樂場所裡,都能看到這種散發著神秘氣息的宗教舞蹈。
旋轉舞(Whirling Dervishes),又稱託缽僧舞。基本動作很簡單,就是無休止地旋轉,每次旋轉的時間長達30到60分鐘。和一般常見的舞種不同,旋轉舞的舞者通常為男性,而且屬於群舞,舞者身著長袍,頭戴高帽,腰系黑帶。
旋轉舞最初來源於伊斯蘭教蘇菲派(Sufis)的苦行修士會,作為宗教儀式在教派內流傳,並不對外,也曾因為宗教與政治的相互衝突而幾度被勒令禁止。直到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才為人知曉。
其實,我們今天看到的只是改良版的表演,因為它至今還是不!外!傳!上世紀五十年代,土耳其政府意識到旋轉儀式的巨大旅遊潛質,於是才得到開禁。
儀式最初是不讓拍攝的,當儀式結束後,會有 3 個人重新上臺表演 2-3 分鐘,以便於大家拍攝。
舞蹈的音樂由一名歌手、一名長笛演奏者、一名定鼓鼓手和一名鐃鈸手表演。隨後舞蹈開始,由一位長老帶領舞者入場。每一步都必須走的穩妥,充滿敬意,面對長老時需行禮。
身穿白衣黑袍、頭戴土黃色高帽的信徒雙手抱胸,頭傾斜至幾乎及肩,待主祭教士誦讀可蘭經的經文及完成祝禱後,信徒便脫下代表世俗的黑袍,隨著樂隊的演奏舞者將雙臂伸展開來。
他們的服裝也處處都是象徵:圓錐形的帽子代表墓碑,上衣代表墳墓,地長裙代表殯葬壽衣。
他們的右手手心朝天,表示接受神的賜福及從他而來的能量。頭向右側,表示沒有了自我,及完全接受神的安排。
左手手心向下半垂,表示將神所賜的能量傳給大地及大眾,廣播於世間。以左腳為圓心,不停地逆時針旋轉。同時,旋轉時身體要柔軟,直至轉至頭暈腦脹,他們認為在自己半昏迷時,便是與神最接近的時間。
當地人表示現在以跳旋轉舞為生的舞者十分稀少,要成為好的舞者,或是修行者,那麼精神信仰必須是絕對忠誠的,不然很難達到舞蹈所追求的「與神對話」和諧統一。
因為旋轉舞者相信,萬物時刻都在旋轉,人構成的分子也與宇宙、行星一同旋轉。人從出生到死去都在循環,生生不息。他們利用自己的旋轉與神溝通,接觸,從而完成自身的修行以及感染他人修行。
有機會去土耳其的朋友,不妨到當地看看吧,不過還是要注意安全 ^_^
- THE END -
【今日彩蛋】
關注本公眾號,並回復 「 溼拓畫 」 ,為您帶來土耳其藝術家在水上創作的梵谷的《星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哦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