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儘量做到客觀。
很多茶友都知道,烏龍茶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綠葉紅鑲邊」,而鐵觀音作為烏龍茶的一個重要分支,理所當然地應該「綠葉紅鑲邊」嘍?其實,不管是書本上,還是網絡上,也都常常說好的鐵觀音都是「綠葉紅鑲邊」的。
可是,最近有一些茶友問小懂,為什麼現在的鐵觀音基本都看不到「紅邊」了呢?不管是高價的優質茶,還是低價的口糧茶,貌似極少有紅鑲邊的。這是為什麼呢?
▲鐵觀音葉底,幾乎沒有紅邊(懂茶帝供圖)
是的,現在的鐵觀音,尤其是清香型鐵觀音,已經基本上看不到「綠葉紅鑲邊」了,因為鐵觀音在製作工藝上較傳統有了一定的改進。小懂就此請教了國家高級評茶師、資深鐵觀音人士陳仕斌。
陳仕斌老師解釋說,綠葉紅邊是傳統製作烏龍茶重搖青、重發酵形成的特點。而如今,製作鐵觀音時為了保持外形的美觀、茶湯的清澈透亮、以及茶水的清純度,在製作工藝上面有所改進,紅邊現象會略少一點。而且在搖青中產生的紅邊,也會用摔邊機把它給摔掉,這也是為了保持幹茶外形和茶湯的這幾個優點。
小懂了解到,輕發酵生產工藝中,殺青的工藝後有一道工藝叫「去紅邊」。因為業界多認為去紅邊可以去除澀味,增加茶水的口感,提高茶的品質。
所以,以輕發酵生產工藝的鐵觀音,在炒青炒好的時候,制茶師會將茶包在一塊茶巾布裡,然後用力在地上拍打。這個拍打要求要用力均勻,而且動作要快,否則包在茶巾布裡面的茶青因溫度太高,會造成茶青過熟,影響品質。當然,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茶農或茶廠採用摔邊機來進行摔邊(去紅邊)了。
▲人工摔青(摔邊)
▲將茶包綑紮固定在摔青機上
▲摔青機高速運作,茶包重重地摔打在板子上
摔青工序一般歷時一分鐘左右,結束後將茶葉倒在開孔竹篩上,利用竹篩的小孔過濾掉打下來的紅末。也正因為有這個工序,一些鐵觀音的葉底能清楚地看到摔邊摔碎的痕跡。
▲用篩子篩紅末
▲鐵觀音葉底常有摔邊摔碎的痕跡
親,這回知道了為什麼現在鐵觀音很少紅邊了吧?今後喝鐵觀音不要覺得奇怪了哦!當然,關於「去紅邊」的工序到底好還是不好,每個人的觀點可能不盡相同。不過,有生命力的創新一定會走得很遠的,就讓時間去證明吧!
註:本文圖片除註明之外,其餘來源於網絡。
原創聲明:本文由「懂茶帝」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並請註明出處。
相關閱讀:(點擊藍色標題可查看原文)
懂茶帝,請最懂茶的人為您答疑,您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諮詢:
1、直接通過「懂茶帝」公眾號留言,小懂會儘快回復您。
2、加小懂個人微信(hyn365),可即時溝通。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實用文章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