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等聯合主辦單位,發布了《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樓市調控:迎來曙光再出發》的報告,該報告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維持在5%左右。
該報告還提到,截至11月底全國房價平均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一、二線城市是房價增長動能,三線四線城市房價處於回落狀態。報告也提到,僅剩下3.14%的中國家庭,還沒有住房
按照這份報告的預測,換句話來說,明年一二線城市的房子大概率還是會漲。
從2000年開始,國民對住房購買意識開始覺醒,到2010年,國內住房剛需量不斷提升,並從原來購買住房滿足居住需求,變成一種固定資產投資,房價也開始水漲船高。
其實,回到20年前房價來看,那時候房價和經濟水平相對比較匹配,百姓們購買住房也沒有太大壓力。最主要的是,當時「炒房客」非常少見。
最近幾年,由於「炒房大軍」數量的不斷增多,房價也從百姓們能承受的價格,猛漲至「天價」。
因此,主要是提到購買住房話題時,大部分購房者只能被高房價勸退,擺擺手。房價的猛漲,也成為百姓們的又一「心病」。在普通百姓中,想要買房也成為了比登天還難的事。
伴隨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調控房價,目前房價暫時進入平穩期,不過房價卻依舊沒有丁點下跌的苗頭。不過現在房價能夠維持平穩,不持續增長,對於許多百姓而言已經是好消息了。也正因為如此,大部分剛需人群還處於觀望階段,希望房價能夠再降低一些。
也有部分人感到很疑惑,為什麼房價已經進入平穩期,但價格遲遲不往下跌呢?
房價下跌獲益最大的,自然是剛需購房人群。房價下挫,剛需人群不僅可以滿足自己購房需求,還能在最大程度上節省購房成本。不過,照目前的樓市形勢來看,房價不漲反跌是不太可能的。
為什麼在國家調控下,房價依舊能不跌反漲,究竟是誰在背後做房價的後盾呢?
事實上,房價並不是大家想像的如此簡單,不是可以隨意下跌的。換句話說,就是房價不能下跌!根據有關報告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城鎮家庭總資產,平均為161.7萬元。在總資產中,房地產就佔據了77.7%的資產分配。
從數據中可以發現,中國大部分家庭資產已經超過100萬元。其中,家庭資產中最值錢的就是房地產,更在總資產中佔比高達77.7%。
此外,從2019年展開的城鎮居民家庭資產和負債調查中也可看出,在家庭債務中,住房貸款也是佔據大頭。擁有債務的家庭中,約有79.47%的家庭當前都背負住房貸款。
其實從這兩份報告數據中不難看出,導致房價不可以下跌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如果房價出現下跌,那麼之前利用貸款購房的家庭就會承受雙重打擊,購置的住房不保值,甚至跌掉一半價格,還需要每月償還巨額債務,這會倒逼家庭選擇斷供。對銀行系統具有極大的風險。
並且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已經購房的家庭遠遠比剛需購房群體多得多,房價一旦下跌,可能剛需群體會非常開心,但是已經購房的家庭肯定會提出抗議,這對社會維持穩定持續會有一定的影響。
並且,許多家庭都將資產聚集在房產時,房價下跌對於這類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從2010年開始,房價就不斷成倍增長。當時購置房產的家庭,主要是怕房價繼續上漲,今後更加買不起。如果這時候,房價下跌,那對於這些家庭來說,會產生自己是否被騙的懷疑。
如果房價下跌,也意味著購房家庭的房產價值「縮水」,這也間接的影響到這部分家庭總資產「縮水」。此外,房產價值縮水,貸款購買住房的那部分家庭會面臨更加糟糕的情況。
結論
從上面幾點,就可以看出房價並不是想像中可以隨意下跌或上漲的。現如今樓市的行情,正好符合國家調控目標,既能夠保持房價平穩,還可以讓房地產可持續發展。
對於購房剛需群體來說,切勿在幻想房價會再次下跌,在遇到合適的房價時,可以直接出手,別再觀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