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我們的節日非遺連著你我他——端午節」主題...

2020-12-21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浩

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 6月20日,由鄭州市文明辦、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鄭州文化館、二七區文明辦、二七區文化旅遊局、二七區文化館、二七區圖書館、FM91.2、二七區長江路街道辦事處承辦的「我們的節日非遺連著你我他——端午節」系列活動走進二七萬達,為廣大市民帶來傳統手工製作之美。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著熟悉的民謠,又逢一年端陽好時節。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已不僅僅是一個節日、一個文化符號,更是一條凝結著民族精神與情感、承載著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的紐帶。

「縫合一邊的時候,針腳一定要密,不然線頭會露出來。」 活動現場,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豔通過現場演示香囊製作、藥材選用等環節,詳細向大家講解了香囊的醫用及佩戴價值;她將現階段的疫情與端午香囊相結合,講解了端午香包預防流感等疾病的功效,引導大家深入了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還沒等張豔演示完,現場幾名手巧的市民已迫不及待加入到了做香囊活動中。有負責裁剪的、有負責縫製的、有穿線配珠的……經過大家默契分工,一個個圖案各異、色彩斑斕的香囊雛形很快就完成了。大家往香囊裡裝入艾葉、丁香、白芷、川芎、藿香等具有不同功效的中藥,一個個立體飽滿又精緻的香囊就完成了。不一會兒,活動現場就瀰漫著香囊清幽典雅、沁人心脾的香氣。

「沒想到,小小的端午香囊竟然有這麼多學問和功效,看來咱們老祖宗的東西都是寶貝啊!很感謝咱們政府部門組織的這場免費活動,我今天回去要好好秀一下自己新學的手藝,給家裡人做一些香囊,討個平安吉利!」居民李女士興奮地向在場人員說道。

香囊製作結束,端午詩詞秀、香囊DIY大比拼、香囊佩帶展示秀等遊戲環節輪番上陣,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即興表演,將整場主題活動推向了高潮。

文化傳承不在一朝一夕,文化傳承貴在一點一滴。此次端午節主題活動為期一周,不僅弘揚了傳統文化精髓,延伸了非遺文化的內涵,使群眾感受到了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也為鄰裡間的和諧交流、展現自我搭建了溝通平臺。

編輯:陳浩

相關焦點

  • 「我們的節日」市教育體育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安寧市教育體育系統開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活動,豐富節日文化內涵,展現傳統節日新氣象,培育和增強廣大市民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為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發揚民族傳統美德,從6月22日開始,安寧市教育體育系統各基層學校紛紛舉辦了「2020年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安寧市14600多兒童在各校老師的指導幫助下,共迎端午節的到來。安寧市昆鋼第一小學的師生結合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開展「濃情端午進社區,志願服務促文明」端午節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
  •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熱在基層、熱在群眾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    熱在基層、熱在群眾    清明節以「致敬·清明」為主題,線上邀請用戶、市民和廣大青少年通過指尖,為革命烈士送上花圈,為疫情中殉職的「逆行者」送上一朵白菊,並邀請大家齊曬掃墓和踏青照片,珍惜當下美好生活;端午節以「端午,這些最『粽』要」為主題,線上展示老常州人端午節插艾蒿、戴香包、包粽子、吃粽子、划龍舟等傳統文化習俗,並邀請大家曬出歡度端午佳節的節日照片;中秋節線上邀請大家通過網絡,分享家家團圓賀中秋
  • 寧夏:戴絨花、做香囊、吃粽子……"粽"情相約端午節
    銀川晚報記者 李陽陽 攝  「巧手編五彩,五彩迎端午」活動、「迎端午促和諧留印記伴成長」趣味活動、「千裡聞艾香藝術巷包米粽」活動、「情暖端午促和諧」主題獻愛心活動……端午節臨近,為弘揚傳統文化,西夏區各社區紛紛開展端午節活動。
  • 你見過這麼「潮」的傳統節日嗎?
    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說深深吸引著我們將傳統節日和遊戲結合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新玩法」呢?妲己寶寶下面為你解答~中秋佳節,流傳著亙古不變的動人神話傳說,每每遙望夜空中的這些明亮傳奇,人世間的煙火氣,也在明月之下升騰了起來。
  • 「育傳統美德 揚愛國之心」端午節主題班會及手工荷包製作活動
    01「育傳統美德 揚愛國之心」端午節主題班會及手工荷包製作活動>歲月匆匆,春去夏來,青山呈黛,滿眼翠綠,「端午節」飄然而至,又聞粽葉飄香時。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為了讓學生們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24日上午平涼軌道運輸學校學生科組織開展「育傳統美德 揚愛國之心」端午節主題班會及手工荷包製作活動。
  • 花樣傳統文化活動 感受濃濃中國風
    花樣傳統文化活動 感受濃濃中國風 2020-06-19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
    日前,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稿件徵集已經完成,進入展示評比階段。  近年來,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向全市文明單位、志願者團體發出號召,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
  • 安全最「粽」要,華僑城文化旅遊節端午出遊攻略已安排好
    同時,甘坑客家小鎮為期兩個月的「小涼帽美食節」也在進行中,遊客在這裡可「一站打包」客家美食、客家藥浴、巷子美食、有機食材採摘及客家烹飪道具美學欣賞等覆蓋「吃、住、遊、玩、娛、購」的全方位體驗,開啟別具客家風情的夏日美食文化之旅。 端午節去深圳大鵬所城遊古城,嘗非遺美食,體驗傳統小吃製作,在歷史衝刷過的石板街道上行走,「聽」古建築講述的故事,已經成為很多深圳市民的端午「傳統」。
  • 端午節廣州市民去哪玩?這份旅遊攻略請收好
    觀看線上直播沙河粉製作、廣州簫笛製作等非遺活動,去線下遊覽恢復開園的長隆飛鳥樂園、蓮花山全國荷花展覽……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挖掘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廣州人發現廣州美,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將在持續抓好疫情常態化的前提下,精心策劃推出系列主題活動,為廣大遊客提供了豐富的主題愛心大禮包,鼓勵大家在做好個人健康防護措施後,走出家門,到廣州的景區、鄉村、旅遊點歡度美好端午佳節。
  • 我們的節日端午:東湖社區舉辦端午節活動
    6月24日,東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端出吉祥 午出溫馨 鄰裡一家親」的主題活動。活動邀請了社區居民以及非遺文化傳承人參與。活動開始,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發表端午致辭,祝大家端午快樂。此外,東湖社區還開展了文化惠民活動。活動有,縫製香包、扎染漢服、繩編中國結、糖畫、面人、雄黃畫額等。種類豐富,男女老少皆可參與。在非遺文化傳承人的講解下,通過體驗感受到濃濃的傳統化文化氛圍。據了解此次活動是為了傳承我國傳統節日,發揚社區文化,聯絡鄰裡感情,增進居民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了解,深刻體驗傳統節日中蘊含的歷史意義。
  • 粽葉飄香,濃情端午——邢臺市第三幼兒園開展端午節主題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呂淑金.喬依娜)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伴隨著歡快的童謠,端午節的腳步也悄然而至。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的傳統節日,承載著千年歷史,蘊涵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從小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邢臺市第三幼兒園各個班級分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 「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
  • 融融端午節濃濃家國情:駐馬店實驗小學開展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李鵬飛)為從小樹立未成年人的文化自信,培養家國情懷,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
  • 宜州監獄:傳承端午文化 弘揚家國情懷
    宜州監獄舉辦「傳承端午文化,弘揚家國情懷」端午節主題活動。宜州監獄 供圖廣西新聞網宜州6月26日訊(通訊員 韋德旺)五月五,迎端午,6月25日,農曆五月初五,正值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宜州監獄在警體訓練中心舉辦「傳承端午文化,弘揚家國情懷」端午節主題活動,與全體隔離備勤幹警共度端午佳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在國人心中有著特殊的文化內涵。
  • 端午至,香囊情,伴安康!宅家的我們還可以……|附2020楊浦區中小...
    端午節,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傳統節日。說熟悉,中國人家喻戶曉五月初五端午節。說陌生,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應該怎麼過端午節。端午節,有著怎樣的故事?過去的人們是如何度過這特殊的一天?宅在家品粽懷古之餘,不如品味下,粽香深處不該被忘卻的文化記憶。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涪陵一中開展「走進端午節」主題活動
    粽香飄揚、舞慶端陽,為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涪陵一中於6月24日組織開展了「走進端午節」主題活動。圍繞「端午」這一主題,學校高一高二年級學生精心準備,通過網絡查閱資料、上團課等方式,學習了解有關端午節的知識。
  • 聚焦| 「粽」情端午,貴陽景區景點端午活動精彩來襲
    謎貴陽燈謎是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將在端午節當天組織製作400條燈謎供市民展猜。烏米飯製作技藝是第五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烏米粽」是烏當區石頭寨苗族沿用傳承上百年的傳統烏米飯製作技藝製作而成的特色非遺美食產品。為迎接端午佳節,充分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活動期間可在甲秀樓景區品嘗烏米粽。烏米粽採用黔東南黃崗香禾糯、一年生黑毛豬肉地道食材,傳統工藝手工製作而成,口感清香,具有藥用功效。4、購香囊,聊端午故事。
  • 【詩詞裡的傳統節日·端午】品讀家國情懷 「粽」享美好生活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蘇軾《浣溪沙·端午》寫道:「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人們以五彩絲線系手臂,名之為長命縷;胸前佩掛符籙,以避災邪。唐代文秀的《端午》中寫道:「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端午》詩,表達了詩人在端午節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更是對昏君奸臣的憎恨和鞭撻。
  • 說「端午節快樂」的人,你們有考慮伍子胥、曹娥、屈原的感受嗎
    by:屈原快到端午節了,有不少朋友又要在互祝"端午節快樂!錯了!各位親: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所以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說,要掃掃盲了,不是所有節日都給互祝快樂,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小夥伴們別再發錯了喲!
  • 包粽子、系彩繩、帶香包,德州幼兒園裡的「濃情端午節」
    粽葉情、香囊香、五色繩兒編織忙……,2018年6月15日端午節前夕,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感受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德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幼兒園組織幼兒和家長開展了「濃情端午節」主題親子活動。
  • 麼麼御守香包 演繹古老工藝,傳承端午節文化
    記得那時候,每到端午前,我們一幫小朋友便會在竹林裡撿一些竹筍殼,學著大人做成4角荷包形狀,在裡面裝上艾草,然後拿絲線一點一點的纏繞起來,給自己做一個端午節可以佩戴的香包。如今長大了,這樣的傳統越來越被遺忘,想起來,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