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浩
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 6月20日,由鄭州市文明辦、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鄭州文化館、二七區文明辦、二七區文化旅遊局、二七區文化館、二七區圖書館、FM91.2、二七區長江路街道辦事處承辦的「我們的節日非遺連著你我他——端午節」系列活動走進二七萬達,為廣大市民帶來傳統手工製作之美。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著熟悉的民謠,又逢一年端陽好時節。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已不僅僅是一個節日、一個文化符號,更是一條凝結著民族精神與情感、承載著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的紐帶。
「縫合一邊的時候,針腳一定要密,不然線頭會露出來。」 活動現場,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豔通過現場演示香囊製作、藥材選用等環節,詳細向大家講解了香囊的醫用及佩戴價值;她將現階段的疫情與端午香囊相結合,講解了端午香包預防流感等疾病的功效,引導大家深入了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還沒等張豔演示完,現場幾名手巧的市民已迫不及待加入到了做香囊活動中。有負責裁剪的、有負責縫製的、有穿線配珠的……經過大家默契分工,一個個圖案各異、色彩斑斕的香囊雛形很快就完成了。大家往香囊裡裝入艾葉、丁香、白芷、川芎、藿香等具有不同功效的中藥,一個個立體飽滿又精緻的香囊就完成了。不一會兒,活動現場就瀰漫著香囊清幽典雅、沁人心脾的香氣。
「沒想到,小小的端午香囊竟然有這麼多學問和功效,看來咱們老祖宗的東西都是寶貝啊!很感謝咱們政府部門組織的這場免費活動,我今天回去要好好秀一下自己新學的手藝,給家裡人做一些香囊,討個平安吉利!」居民李女士興奮地向在場人員說道。
香囊製作結束,端午詩詞秀、香囊DIY大比拼、香囊佩帶展示秀等遊戲環節輪番上陣,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即興表演,將整場主題活動推向了高潮。
文化傳承不在一朝一夕,文化傳承貴在一點一滴。此次端午節主題活動為期一周,不僅弘揚了傳統文化精髓,延伸了非遺文化的內涵,使群眾感受到了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也為鄰裡間的和諧交流、展現自我搭建了溝通平臺。
編輯: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