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了人性陰暗、頹廢面的《人間失格》,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喜歡?

2020-12-21 蛋殼碎碎念

提起《人間失格》,也許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到「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但其實,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裡它最早是由詩人寺內壽太郎提出來的,後來被太宰治引用在了《二十世紀旗手》中

但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真的再適合不過了。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發表於1948年的一部自傳體小說,這本充滿極致頹廢氣息的作品,至今依舊大受追捧

作者太宰治藉由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刻畫其中。

主角葉藏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藥物麻痺,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從小人們就常說我幸福,但我總覺得自己好像身處地獄,反倒是那些說我幸福的人所過的安樂生活遠非我所能企及。---《人間失格》

不論家人說我什麼,我從不頂嘴。他們一句輕描淡寫的批評,我卻感覺如同霹靂般震撼,幾乎令我發瘋。

問我想要什麼,我反而突然間什麼都不想要了。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隨便好了,反正這世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讓我快樂起來。

對討厭的事物不敢明說,對於喜歡的事物,也像做賊似的畏畏縮縮、惴惴不安,令我倍感痛苦,而這種難以言喻的恐懼又使我苦悶不已。換句話說,我連二者擇其一的能力也沒有。

書中的主角葉藏,由於過度的內敏和聰慧,從小就懂得用假裝的笑臉博得家人歡心,為討好父親而故意索取自己並不喜歡的禮物,學生時期在眾人面前表演搞笑。

在生活中與他人交往時,一味屈從對方,為取悅他人不惜自己刻意的出醜賣乖,偽裝出天真無邪的樂天迎合他人,僅僅為了隱藏那個與眾人「相異」的自我,在面具下獲得暫時的安穩和平靜

有時,他甚至忍不住內心爆發出陣陣譏笑,譏笑那些被他以絕妙的手段所欺瞞的人們。

對面具的依賴,在「真我」與「假我」之間的游離,他也在不斷努力尋找著自己的精神領土。

也許由於真實的自我從未真正向外界敞開心扉,因此尤為恐懼與他人聯繫所帶來的傷害。虛假的外殼擋住了可能的傷害,同時也擋住了溫情與關懷,讓他變得愈加怯懦無助。

懦夫連幸福降臨都害怕,觸到棉花都會受傷,當然也會為幸福所傷。

當放浪形骸的堀木,這個一直打心眼裡從未看得起他的朋友,教育他不該如此下去,否則世人是不會寬容的!

何為世人?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人間失格》

直至純善的良子出現才令此狀況有所改觀,她對任何人都毫無戒備之心,是一個完全信任他人,如神般的純真的人。對於無法信任他人的葉藏來說,這無疑是整個世界中唯一能夠令他安心的治癒之所。

所謂的幸福感,就像沉於悲傷的河底、閃著幽微的光的砂金一樣吧,當悲傷到了極點,就會生起一種仿佛黑暗中現出微光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幸福感。

然而,最終社會的惡意和傷害打破了他的幻想,稀缺的美德被利用,無辜的信賴被玷汙,葉藏的希望和救贖的破滅,讓他徹底絕望與沉淪。

「世間」終究是個深不可測的可怕地方,也絕不是僅憑一決勝負便可以決定一切的尋常之所。

我的不幸,是因為沒有拒絕的能力,因此一旦別人勸誘,我便覺得假如拒絕的話,會在對方的心裡和自己的心裡都留下一道顯而易見、永遠也無法修補的裂痕。

自此,人間失格,以後的種種行徑,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如今的我,算不上幸福,也說不上不幸福。只是一切都將過去。

日日同樣的事重複不息,只需遵從與昨日無異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

於是死亡成了他唯一的歸途。

我們認識的葉藏,又直爽又乖巧,要不是那么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還是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呢。---《人間失格》

由於太了解人生,過於自知,反而使自己難以自處,世俗環境使他無法拒絕又無法融入......

不得不說這是一本很奇怪的書,它內容不長,情節也不複雜,不僅沒有波瀾壯闊的故事,也沒有什麼強烈的戲劇衝突,只是用著平淡如水的文字向我們訴說著,但是它就像黑洞一樣,自有一股神秘力量吸引你讀下去,讓你從羞澀的行文中可以體會到其內心深切的苦楚,讓你一邊讀,一邊困惑,但又會突然在某個時刻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佐藤幹夫評價,村上春樹《且聽風吟》中「十全十美的文章和徹頭徹尾的絕望」深受太宰治和三島由紀夫之影響。

魯迅也曾評價,精神的潔癖,讓像太宰治一樣的人容不得半點的傷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卑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麼,卻又沒有方向。他的痛苦在於他用心看著漆黑的世界。

在如今的社會中,雖然我們不如葉藏如此極端,但在內心深處,又何嘗沒有一個懦弱卻又渴望實現的自我呢?太宰治看似全為自我描寫的文字,卻似乎又可以對照其中的某些現實,發現不為人知的自己,引發讀者的對比和思考,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精神處境。

也許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會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生活中,帶著面具示人;有時為了迎合他人,勉強自己做著不願意的事情,說著言不由衷的話;用開朗的微笑掩蓋內心的陰鬱......

雖然《人間失格》的故事讓人感覺很喪、很壓抑,但是它可能也代表著一種渴望新生的期望和力量呀!

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 一切都會過去的。---《人間失格》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人讀到了喪,有人讀後感到平靜,也有人從這本書中讀到了積極的意義......

雖然社會現實,但其實它也沒有那麼苛刻,人間失格,人間有格,生而為人,本已不易,我們還是要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啊!畢竟不完美的人性,才是真實的人間!

太宰治靈魂深處無助的生命絕唱,也是村上春樹「絕望悽美」的靈感源泉!

原價39.8元的《人間失格》,現價只要14.8元!券後價僅要9.8!

由於《人間失格》的版本眾多,此版本另外收錄了《維庸之妻》《斜陽》等代表作,共收錄太宰治代表作品14部,是目前收錄太宰治作品最全的版本之一!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將這本書籍抱回家咯!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充滿人性陰暗、頹廢的消極面,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
    《人間失格》發表於1948年。說起《人間失格》中的金句,大家也許首先想到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生命,夢幻與死亡」這個主題,貫穿了太宰治一生的創作。他執意用美的文字,寫出唯美與枯萎和速朽之間的宿命般的關聯,並呈現出罕見的夢之質地。
  • 10句經典告訴你:《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愛它
    我的回答:有,《人間失格》。很早就聽到過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後來才知道它是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當初看到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很好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才能卑微到覺得連「生而為人」都是一件需要道歉的事情。太宰治的一生,充滿了頹廢的陰暗和消極的灰色,從20歲到39歲,他曾5次嘗試過自殺,最終,他在《人間失格》完成後的一個月投湖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這麼多人愛?
    他的一生充滿了頹廢陰暗和消極的暗色調,曾先後自殺 5 次。他們在鎌倉的七裡濱海岸吞安眠藥雙雙自殺,太宰治活了下來, 田部津子死去。第三次自殺在 26 歲,因為沒能獲得「芥川獎」,也沒進《都新聞社》當記者,他跑到鎌倉山上吊自殺。後來繩子斷了活了下來。28 歲是第四次自殺,他和小山初代相識並同居。後來太宰治得知她曾與他人發生過性關係後精神崩潰,遂約好去溫泉服安眠藥殉情未遂。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看10句經典語錄就懂了
    這句話的出處 ,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日本史上銷量前三的文學奇蹟,一本很喪很喪的書,讀完卻意外地被它的「喪」治癒了。分享10句經典語錄,感悟下人生。《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看10句經典語錄就懂了1、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2、日日同樣的事重複不息,只須遵從與昨日無異的慣例。
  • 《人間失格》這麼頹,憑啥那麼多人愛?10句話看它如何掀起喪文化
    這同時也讓不少人感到不解:這種消極的情緒,憑什麼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追崇與熱愛?實際上,這句話出自太宰治的一部小說——《人間失格》。《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於1948年發表的自傳體小說。小說的作者太宰治與主人公葉藏有著極其相似的經歷,同樣出生於富貴之家,卻一生充滿了頹廢的陰暗和消極的灰色。他曾與藝伎同居,一生之中5次自殺。小說開始那句"充滿了可恥的一生"既是對葉藏的描述,也是作者內心的獨白。最終,他在《人間失格》完成後的一個月投湖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人間失格》三句話,揭示了人性的晦暗
    之所以讀《人間失格》,是因為偶然看到的一篇介紹,說是一本直指人心、使人無處可逃、將人性的陰暗面描述得淋漓盡致的最喪的書,沒有點閱歷是讀不出味道來的。強烈的好奇心促使我打開了這本似乎有些神奇、擊破人性和靈魂的作品。合上書本,我發誓不會再看第二遍。貫穿全書的喪和陰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
    《人間失格》自1948年發表後,一直是經典的日本小說,必讀小說之一。因此,《人間失格》算是太宰治半自傳性作品。《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主角葉藏生性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偽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越、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為了人世間的「異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
  • 為什麼這麼多人愛上《人間失格》如此沮喪?十句話看他是如何提升
    同時,也有很多人感到困惑:這種消極情緒憑什麼,能被那麼多人欣賞和喜愛嗎?事實上這句話來自於泰澤智的小說《人間失格》。小說《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出版的自傳體小說。這部小說的作者,太再智,有一個非常相似的經驗主人公葉,他也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的生活充滿了頹廢的黑暗和消極的灰色。他和藝妓住在一起,一生中自殺了五次。小說開頭的「羞恥人生」不僅是對葉藏的描述,也是作者內心的獨白。最後,他在完成《人間失格》一個月後在湖中自殺,結束了他的生命。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
    其實我相信引用過這句話的大多數人跟風成分居多,真正看過這部作品的人很少。人間失格在日語裡的一意思是:失去做人的資格。看到太宰治的這部作品時我先是打開搜尋引擎搜索了作者的生平:他出生於當地首屈一指的地主富豪家庭,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從小成績優異、發表了很多作品,從1928年到1948年間,先後經歷了5次自殺,其中陪他自殺的女性有:銀座酒吧女田邊、初代,山崎富榮。
  • 看完《人間失格》,我就是一個特別敏感的人,所以一直活得很累
    ——太宰治《人間失格》一有機會,人類可怕的真面目就會在憤怒中不經意地暴露出來。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人間失格》昨夜,美酒入喉,我心歡暢。今朝,酒冷香落,一片悽清。——《人間失格》與男人們的鞭笞不同,女人帶來的傷痛猶如內傷,經久不愈。——太宰治《人間失格》無論對誰太過熱情,都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機會。人人都看著別人幸福,覺得自己痛苦,但表面卻又擺出心滿意足的樣子。
  • 《人間失格》最喪的一句話,短短9個字直抵人性本能,拯救靈魂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是因為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一定是許多人了解太宰治的開端吧。《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生平最後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為驚豔的作品。這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 《人間失格》這麼喪,我們在愛它什麼?不妨看看10句經典語錄
    也許你沒有翻閱過《人間失格》,但你一定聽過「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作者太宰治描繪了一部靈魂的自白,而他自己,也把一生活成了這句話。主角葉藏悲觀、脆弱、敏感,他經歷了家人的虛偽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趣無味、社會現實的殘酷冷漠,到最後,不惜用生命作為賭注。有人說,《人間失格》太喪了,那為什麼它這麼喪,卻還有很多人愛,我們到底在愛它什麼?
  • 《人間失格》後感:請對生活充滿希望
    》,單看名字,我以為所謂的「人間」便是這人世間,後來前言解釋道「人間」就是「人」,「失格」便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所以這本書又叫做「喪失為人的資格」。《人間失格》 經典 太宰治阿葉的內心覺得這一生是「可恥的一生」。他說「我討好了所有人,卻過不好自己的一生。
  •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人間失格》這10句話,我明白得太晚了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1. 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愛人的能力。2. 受人責備或怒斥時,或許沒有人能保持好心情。太宰治先生的《人間失格》,將人性裡的陰暗,敏感,懦弱,頹廢,墮落太赤裸的曝光,絕望之人寫出了這本絕望之書,能讓當今社會許多人都看見自己內心的陰暗面。《人間失格》,是一本在大膽講真話的書。
  • 《人間失格》翻拍電影後,為何慘得6.1分?
    《人間失格》開篇句《人間失格》是日本「無賴派」文學作家太宰治創作的一部自傳體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這本書近幾年在國內十分暢銷,這種暢銷在新聞爆出「六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在讀《人間失格》」後達到頂峰。就在去年,《人間失格》同名電影在日本上映。但縱觀豆瓣評分,原著每一個翻譯的版本均在8分以上,甚至高達8.9分。而改拍後的電影《人間失格:太宰治和3個女人》卻慘遭滑鐵盧,豆瓣評分只有6.1分,評論區更是不忍直視。
  • 《人間失格》: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生而為人,無需抱歉
    《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主人公葉藏生性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偽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越、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但於葉藏來說,這種隱藏自己,帶著別人喜歡的面具,去曲意逢迎"所有人"的技能,仿佛是天生的一般。更可怕的是,由於他本身的體弱多病,被公事公辦的僕人帶大,於是在他的幼年時期的生活,其實更像是任人擺弄的順從木偶。
  • 《人間失格》名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說出了多少人的辛酸
    但他的絕望更像是一把劍,刺穿殘酷的現實,讓人重獲更澎湃的勇氣和更堅定的信念,好好生活。太宰治大概也沒想到,很多年後,困擾他的痛苦會成為一股「正能量」。二戰後,太宰治創作了那本著名的《人間失格》,又名《喪失人的資格》。在發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 從《人間失格》到《不過人間》,人間的人情冷暖,我們如何感知?
    日本一代大師太宰治的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是一部「喪失為人資格」的少年的獨白,一個對春上村樹影響至深的絕望悽美故事,主人公葉藏在人世間親情、愛情、友情的糾結之中,一次次對人世間感到過度的迷失和絕望,一次次用酒精和麻醉劑來麻醉自己,經過五次自殺的痛苦掙扎,最終結束了自己年輕的可恥的一生。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不妨看看這10句經典語錄
    二刷《人間失格》是幾天前了,這時我似乎才明白這本書的真正含義。葉藏那般愛著這個世界,可惜世界不曾領情,粗蠻的世界是無法理解葉藏的內心的細膩和敏感,它只會把這個可憐人所擁有的一切毫不留情地奪走,然後任其自生自滅。
  • 《人間失格》這麼喪,憑什麼這麼受歡迎?這10句經典名言打動人心
    對於一個感情世界極度豐富而敏感的人,這種愛和抱歉無異於溫和的中傷。每多愛這個世界一分,多感恩頭頂的太陽一秒,他都會對圓滑世故、虛偽狡詐更加失望透頂。有人憤世嫉俗地唾棄這個人間,太宰治卻因為無法逃離人間唾棄自己的靈魂。《人間失格》可以算是太宰治的半自傳體小說,太宰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