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橙新聞」關注我們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香港新冠疫情已經爆發到第四波了,每日新增確診數字蹭蹭往上漲,按理說都被疫情按在地上摩擦了快一年了,香港市民應該也被虐出經驗了吧?怎麼某些人的防疫意識似乎還沒有跟上節奏呢?
舞廳老闆娘:我以為跳舞的人抵抗力好
震驚全港的跳舞群組累計有479人染疫,而且確診人數還在逐日增加《跳舞群組殃及一眾香港富婆,這些名媛都確診了…》。
橙子君看了多家港媒的爆料才知道,跳舞群組之所以大爆發根本不是偶然!
跳舞場地
室內跳舞場地空氣不流通,有舞客貼身熱舞就不說了。有舞廳業內人士透露,不少舞客拒絕戴口罩!
一是因為很多人覺得跳舞是運動,戴口罩會令呼吸較困難;二是有人覺得自己」抵抗力強」視疫情如無物;更有一些舞客穿上華麗舞服、畫上精緻妝容妝後,為了展示美而拒戴口罩,「不怕疫情,最緊要靚!」
比如,有匿名者拍照爆料,可見一名三、四歲的男孩坐在舞廳椅子上,旁邊有一名年長婦人,數人則在附近舞池起舞,而且都沒戴口罩.......
知情者透露,小孩身旁婦人是他奶奶,她為了跳舞帶上孫兒到舞廳,自己不戴口罩不說,也沒為孫兒戴上口罩。其間多名不戴口罩男女客人上前逗弄小孩,更有人要求小孩親臉.......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舞廳大爆發是遲早的事,但是舞廳老闆娘卻還覺得意外.......
旺角金儷星舞廳曾有73名患者曾到訪,屬跳舞群組的重災區舞廳。
金儷星老闆娘韻姐現已入住竹篙灣檢疫中心,她承認舞廳環境擁擠,每個時段至少上百人共舞,部分客人不按規定佩戴口罩,有些人已經咳嗽卻還來跳舞,勸也勸不聽。
韻姐還慨嘆,由今年初疫情在香港爆發至今,從未想到舞廳會成為病毒擴散重災區,「真是不知為什麼,我都真是打個問號,跳舞的人明明抵抗力比較好,不知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這話說得橙子君都替新冠病毒委屈了,這是看不起誰呢?
「安心出行」真的有用?
除了跳舞群組,餐廳也是重災區。
有3間餐廳的員工和食客先後確診,包括灣仔駱克道的星月居、中環歷山大廈的81/2 Otto e Mezzo Bombana及上環誠信大廈地下的泉章居。
政府稍後會發出公告,要求11月15日或以後曾到過上述3間餐廳的市民接受強制檢測。
說好的強制檢測看起來靠譜……等等,其實橙子君好奇怪啊,你怎麼知道哪些市民去過上述幾間餐廳吃過飯呢?
除了一些熟客或者用電話實名訂位的顧客,其他顧客應該很難追蹤吧?所謂強制檢測是否又成了自願?
難道是靠「安心出行」APP?要知道,這玩意的使用完全是隨緣且自願的啊!內地進行疫情追蹤會靠電訊商發信息提醒,但香港只有一個「安心出行」,下載與否與記錄行程全靠自願,莫非港府打算用愛追蹤?
而且內地的檢測都是爭分奪秒、集中檢測,這餐廳群組檢測時間拖得越長,風險就越高......
特區政府的強制檢測完全建立在人性善良誠實的基礎之上,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佛系的防疫。
疫情措施漏洞百出,歸咎原因就在於一個系統性的防疫策略,給人一種擠牙膏的感覺。更加悲哀的是,特區政府現在不但沒有提出強制全民檢測的勇氣都沒有,連收緊防疫措施也諸多掣肘——
私人利益大過天?
面對疫情急速惡化,有專家倡立即收緊防疫措施,包括食肆提早至晚上10時後關閉。但是餐飲業又不樂意了......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若進一步收緊食肆營業限制,擔心會有很多餐廳"無生意做",甚至"捱不住"。
黃家和
黃家和表示,政府暫未有與業界商討收緊措施,由於下個月是餐飲業傳統旺季,如果政府再收緊措施,基本上有如對業界"宣判死刑",預期餐飲業整體生意額錄得五至六成跌幅,涉及超過60億元生意。
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表示,已向政府建議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公務員在家工作、學校停課、食肆提早至晚上10時後要關閉、卡拉OK及演唱會等高危活動要關閉或暫停。
許樹昌表示,病毒經跳舞群組擴散至很多層面,社會已出現廣泛隱形傳播鏈,要防止室內室外人群聚集,如果不立即收緊措施,這輪爆發可能延續至12月底聖誕節及新年。
此外,多名專家曾建議食肆應加強空氣流通,達致每小時最少能換氣6次。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於10月中公布,推出餐飲處所換氣量自願申報計劃,讓食肆申報其處所通風系統每小時的換氣量達標,以便市民識別。
事隔一個多月,截至11月26日,僅55間食肆參加計劃,僅佔全港食肆0.35%,反應頗為冷淡。
敘福樓集團主席及稻苗學會會長黃杰龍表示,計劃的誘因不足,對業界沒有足夠鼓勵性,建議政府增加誘因,譬如承諾已參與計劃的食肆毋須停業,或不會將有關食肆的限客措施收得太緊。
政府每推出一項防疫措施,業界就要「講條件」,誰都不願意為了公共利益吃一點點虧~
其實香港社會抱持這種心態很久了——
當幼兒園停課之後,家長們在討論帶小朋友去哪裡遊玩;當限聚令被收緊之後,酒吧餐廳使用各種招數在如何接待更多客人;當外遊不可能之後,市民在酒店裡面瘋狂聚會;當"安心出行"推出之後,有人不分青紅皂白地抵制.......
警方在銅鑼灣一間樓上酒吧向違反限聚令人士發定額罰款通知書。
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歷史級公共衛生事件中,如果每個人都只是在乎自己的「私人利益」,而無視「公共利益」的話,香港還能戰勝這場疫情嗎?
特首林鄭月娥就表示,香港和內地體制不同,強制全民檢測在香港行不通,更說全民檢測是「口號式的建議,難保清零」。
但若講到體制,隔壁的澳門為何防疫如此成功呢,或者再遠一些,英國都曾經幾次強力推出禁足令,對此,特區政府又是否可以用體制不同來解釋?就不能想想辦法嗎?
(本文圖片來自星島、中通社、中新社、商臺及網絡)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橙子君也入駐B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