闍提華·佛經典籍裡的禮佛專用香

2021-01-08 焚爇氤氳

貞觀三年,玄奘法師辭別唐皇,決絕西去,經涼州,穿玉門,最終到了天竺。十七年後,玄奘帶著無數經書與一身經歷風塵僕僕回到了長安,得到了唐皇的隆重接待

而後,玄奘法師及其弟子筆耕不輟,翻譯出典75部(1335卷)佛經,並根據自己遊歷110多個國家的經歷,寫下了《大唐西域記》,極大的豐富了中國佛學、歷史學、地理學等等領域的史料,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次西行,真可謂

去時晨星寥落,歸來霞光漫天

若問佛心幾何,度難十萬八千

在玄奘法師帶回來的諸多佛經中,有一部名為《法華經》的佛學經典

此經全名《妙法蓮華經》,被尊為「經中之王」。經文內容是佛陀晚年在靈鷲山宣說的教誨,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密圓融,顯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法華經》提出了「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融會三乘為一乘(佛乘)。以「聲聞」、「緣覺」二乘為方便(權)說,「二乘」終究要以成佛為最終目標(如「化城喻品」所說),開啟了「回小向大」的門徑,在佛教思想史上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法華經》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有著深遠影響,由於此經譯文流暢、文字優美、譬喻生動,教義圓滿,受持此經成為中國佛教徒最為普遍的修持方法,天台宗更是以本經立宗

「闍提華」是《法華經》裡明確記載的香品,

原文如下:

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瞻卜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丸若塗香。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訶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栴檀沉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並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闢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錯。若欲分別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闍提華」三字來源於梵文,是一種佛花的名字,這種佛花被信徒認為是佛陀喜歡的香味,故而千百年來,這種花朵的香味一直是供養佛陀的專用香氣

乾恆老號庚子年所出品的闍提華香,來源清淨,做法考究,香成後入古剎靜置並受高僧加持,是乾恆老號為禮佛的香友特製的一款香品

因燃用此香可添功德,故而一直以來諸位香友在購買香品後,隨香品附贈的小紅管內所裝之香便為此闍提華香,此舉亦是表我等的贈福之心,還請笑納

香友們燃用此香時,需將香在自家燭上點燃後,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杆,大拇指頂著香的尾部,安置胸前,香頭平對佛菩薩像,再舉香齊眉,之後,手勢回到胸前,開始用左手分插

插香的方式及觀想也有不同,香友們可自行選擇:

第一種方法是:

左手拿香,右手把香點燃,然後將香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淨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

第二種方法是:

先右,念[誓斷一切惡]

次左,念[誓修一切善]

後中,念[誓度一切眾生]

第三種方法是:

程序和第一種完全一樣,只是念的是[供養十方三世三寶],[供養歷生父母師長][供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和我某某的冤債障類]

插完香後合掌,心念[願此香華雲直達三寶所,懇求大慈大悲施與眾生樂],即告禮成

《法華經》云:

佛種從緣起 知法常無性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當知是妙法 諸佛之秘要

心生大歡喜 自知當作佛

乾恆老號闍提華香,身兼玄奘法師宏願與法華經佛性,是佛家難得之上品。香友們能夠通過燻燃藥香的方式感悟妙法,皆由宿世深厚的福德因緣所致。祝願每一位禮佛的香友,都能夠身心調暢,法喜充滿,智慧增長,福德無量!

相關焦點

  • 禮佛為何要燒三炷香?看完恍然大悟!
    其實,寺院中每天禮佛、祈福的人都絡繹不絕,這其中大多數,都是內心虔誠的善男信女。有心的人會發現,每當初一、十五,特別是佛菩薩誕辰,寺院有法會時,到廟中進香的人就更多。然而,因為初入佛門,暫時對佛理不明,再加上一些商販的有意引導,我們也經常見到大批信眾,手拿高香、大香爭先恐後地去寺裡「燒頭香」。
  • 妙香禮佛,添足新年好運氣
    2021年也接近尾聲了新的一年,需要招財納福雙十一選禮佛上供立香量販組合裝更實惠!
  • 燒香禮佛,不是香越多越貴,獲得的功德就越大
    在諸多供品當中,香為供品之首。所以無論是學佛人,還是修道者,都會燒香禮佛,幫助自己修行。燒香確實功德利益殊勝,正因為如此,許多人燒香就以為燒貴香,燒高香,燒的香多,就表示心誠,獲取的功德就大。也不明白什麼是佛,把佛當成了凡人一樣對待,覺得只要自己燒的香多,為佛和菩薩花的錢多,就是一種誠心,就是一種誠意。假如佛,因為你給他燒的香多,他就歡喜了。因為佛歡喜了,所以佛就給你賞賜,所求皆如願。因為你沒給他燒香,燒的香太便宜,燒的香太少,所以佛就不歡喜了,讓你所求皆不如願。假如佛是這樣,那和我們凡夫俗子,有何區別。佛如果是這樣,那還是佛嗎?
  • 燒香禮佛時,真正需要我們注意的事項和禮佛的含義!
    禮佛、燒香也是很多香客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國現在信奉佛教的為大多數人,所以各個地方的寺廟香火都很旺。寺廟莊嚴肅穆,聖神的分量在香客心裡是沒法取代的,就算是不信奉佛教的人看到寺廟也會想要去拜拜,這也是一種敬仰、尊重。特別是日常遇到大事、人生選擇時,平時不專研佛學、關注燒香禮佛禮儀的年輕人,也喜歡去寺廟裡拜拜,心理上得到菩薩的能量。
  • 禮佛時,一般上幾根香最好?
    昱遠居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點香的文章,有很多朋友在下面評論回復,也有很多朋友相互討論,關於禮佛時,一般上幾根香最好的事情,今天昱遠居就來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和大家做一次交流。昱遠居認為,上三支香是最好的。
  • 供香禮佛,還需識別「化學香」
    每逢香期或菩薩聖誕,寺院香爐中無可避免地插滿了善男信女們祈福的高香。若其中夾雜著劣質化學香精,大量揮發有害物質,非但和佛法中所述的 " 供香 " 不是一回事兒,吸入有害物質更使身體受損。 《普賢行願品》中," 最勝衣服最勝香,我今供養諸如來 "。"
  • 禮佛就是行善事,孫莘老巧借禮佛,為百姓行善
    禮佛就是行善事,孫莘老巧借禮佛,為百姓行善其實窮人算命也沒有錯,富人禮佛也並非不好。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他們所求的,不過是為了一福報而已。說白了,窮人也能積德行善,因為善不在大小,重在行與不行;也並非一定就要禮佛修道,因為善行並非一兩種,人有善心,所為皆善行!
  • 新年禮佛 | 生理期不能進寺院?不能拍佛像照片?
    所謂「一入佛門深似海」,進香禮佛有很多的規矩,不能等閒視之。入寺禮佛,著裝應整潔樸素,不穿奇裝異服。女性可以化妝,但不要濃妝豔抹,也不要噴塗氣味刺激的香水。如果穿裙子,最好穿長裙,畢竟穿短裙在拜佛時可能不太方便。
  • 大安法師:燒香禮佛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請問法師:燒香禮佛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大安法師答:這是信佛修行的一些儀軌,這些儀軌的施設都是有意義的。燒香是表達我們的恭敬。佛菩薩、善神都喜歡聞香。什麼叫真正的香?你能夠持戒,你的身心就能有香味;你能有禪定的功夫,你的身心就有香味;你有智慧,你就有香味。所以我們唱《爐香贊》,「戒定真香」,你有戒、定的功夫才是真正的香。佛法講,有五分法身之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是法身的香。所以要透過燒香,回歸到我的心性,我要持戒,我要修定,我要開發智慧,我要得到對煩惱的解脫,以及煩惱解脫之後般若智慧的全體的現前。是這個意思。
  • 禮佛的三個重要意義
    你清醒明覺的覺察,你當下的每一個動作細節,它會讓你的身心很柔軟,能夠培養出你感恩的心。有感恩的心,你的法喜就會一直的泉湧出來。現在大家就開始,選擇適當的位置,用你原來的方式來禮佛。方式不拘,只要不互相衝突、幹擾就好。位置如果不夠寬大的話,可以移動。 禮佛不是一個形式,也不是做功課給佛陀看,所以不用急、不用躁。慢的動作,你要清醒明覺;快的動作,你也要很清醒明覺。
  • 杭州7個高鐵站24小時防疫檢查,設湖北籍旅客出站專用通道
    杭州7個高鐵站24小時防疫檢查,設湖北籍旅客出站專用通道 澎湃新聞記者 楊亞東 通訊員 範楊 2020-01-31 16:34
  • 小兔子躲進寺廟怕野貓,卻因為看到一張畫,每日跟著僧侶「禮佛」
    在韓國的一座寺廟裡,當鐘聲響起時,僧侶們便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做早課是他們必不可少的項目。與此同時,在寺廟的一個小角落裡,一隻可愛的小腦袋從牆洞裡伸了出來,四處張望了一下。似乎是在確認什麼?這隻小白兔叫「百裡香」,也是寺廟裡最獨特的成員,它本來是僧侶養的一隻寵物小兔子,沒想到在寺廟氛圍的薰陶下,竟然也會跟著禮佛。這裡是百裡香的專屬位置,每天聽僧侶的早課幾乎成為了它必不可少的生活,要是遇到了客人,它會跟著顧客一起拜佛。
  • 禮佛五臺山
    試著脫掉世俗的蓑衣,呼吸秋韻,虔誠禮佛。進入東漢王朝後門,天竺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五臺山,並為佛道之爭進行了激烈的辯論,雙方劍拔弩張,激戰三日,巧舌如簧。這次辯論的意義重大,不僅關係著五臺山的宗教歸屬,也深刻影響著佛道的未來。兩位高僧終究憑藉高超縝密的思辨為佛教和五臺山帶來千年香火。
  • 聞識清宮裡的香文化
    禮佛祭祀用香皇家祭祀少不了焚香。因為「香為信使」,可以溝通凡聖、上達天聽。皇帝作為「天子」,通過焚香祭祀彰顯皇權的神授。為了鞏固政權,清政府不僅獨寵藏傳佛教,對蒙古薩滿教、漢地佛教、道教等都很尊重,所有各種祭祀活動非常頻繁。既有禮制性的祭祀活動,又有一些非常規的官方祭祀活動。
  • 古代初一十五都去寺廟燒香禮佛,有什麼注意的地方?
    初一十五燒香禮佛是來自佛教的一個習俗,當然,燒香禮佛是沒有固定日子的,心中有佛,隨時隨地都可以禮佛。並不一定要拘泥於哪一個日子或者地點。也不一定非要在這一天燒香供佛祭拜。但是由於佛教的反全民化,普通信佛者為了向佛祖展示虔誠的心,一個月選了兩天來拜佛,這兩天和天下僧尼都一樣的清規戒律,不吃葷,沐浴齋戒,前往寺廟燒香禮佛,誦經祈求保佑自己平安。選的日子是月初和月中,從初一到十五,以示禮佛之初心到月圓都不變。也可以把這兩天看作是佛教信徒的禮拜日,或者古時候的休假日,耕勞半月抽出一點時間休息一下,順便禮佛禱告。
  • 佛教知識:到寺院燒香、禮佛的注意事項!
    第一,去寺院禮佛應當穿戴整齊,不得穿暴露的衣服;女同修不得穿裙子,低胸低腰衣褲,不得穿拖鞋
  • 綿陽聖水寺:可以安靜禮佛的寺廟、眾神環繞的角落!
    綿陽聖水寺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它沒有其他寺廟濃厚的商業氣息,確實是一個可以安靜禮佛的寺廟!【聖水寺】跟【羅漢寺】緊臨,共同構造出了一整座山規模、氣勢宏偉的佛國盛景。整體依山而建,院落式布局。兩個寺廟風格不同,聖水寺觀音菩薩以及飛天細節雕琢的栩栩如生,如同去了敦煌莫高窟泰國白廟。看了讓人心生歡喜。
  • 你的禮佛姿勢正確嗎?
    禮佛,是為了求菩薩保佑,求佛接引超度,賜給幸運,免除災難。以懺悔心懺悔業障,給自己一個贖罪的機會。從而來改變自己的氣質,使人變得誠實而溫和。正確地禮拜菩薩,可以安定你煩躁的情緒,當你虔誠禮拜的時候,就好像成熟的稻穗,因成熟而自然下垂。這便是拜佛的真正意義所在。
  • 香水也講「血統」,這4大皇室專用香,你用過幾個
    香水的歷史和我們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早在11世紀前,香水已經存在了,早期香水被用來祭拜神靈,後來漸漸發展到皇室專用,再隨著工業的發達香水慢慢飛入尋常百姓家。
  • 香水也講「血統」,這4大皇室專用香,你用過幾個
    香水的歷史和我們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早在11世紀前,香水已經存在了,早期香水被用來祭拜神靈,後來漸漸發展到皇室專用,再隨著工業的發達香水慢慢飛入尋常百姓家。香水起源於埃及,後來經過法國之手,香水才走向世界,埃及豔后對於香水非常迷戀,不但用15種不同味道的香水沐浴,還要求自己的臣民必須塗抹香水,不塗抹就要面臨坐牢,不僅僅是埃及豔后,各國的皇室對香水也非常鍾愛,整理4款皇室專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