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佛為何要燒三炷香?看完恍然大悟!

2021-01-08 蓮荷居士

佛門廣大,普度眾生。當我們身處寺院,除了感受那份難得的寧靜,到佛前虔誠禮拜,焚三炷清香,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寺院中每天禮佛、祈福的人都絡繹不絕,這其中大多數,都是內心虔誠的善男信女。有心的人會發現,每當初一、十五,特別是佛菩薩誕辰,寺院有法會時,到廟中進香的人就更多。

然而,因為初入佛門,暫時對佛理不明,再加上一些商販的有意引導,我們也經常見到大批信眾,手拿高香、大香爭先恐後地去寺裡「燒頭香」。可是,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心念迷失的表現,諸佛慈悲,即便我們不進香,佛也平等加持眾生,怎會貪戀世人的供養呢?再者,高香、大香,實際都是內心貪慾和好勝心的變現,它們的背後是「我執」在作怪。

當我們修行一段時間,隨著對佛理的學習,漸漸就會明白,禮佛燒香,也就是「香供養」,它是我們凡夫與諸佛菩薩溝通的一種方式。另外,燒香還是集資淨障的一種方式,本身並不在於燒香的多少、大小,禮佛時燒三炷香足矣。為何這樣講呢?

首先,佛法是心法。「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六祖慧能大師的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佛法,一切由心造。燒香禮佛,不管是出於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還是為了求平安、事業,都是經由外在的形式,表達內心的想法。

其實,禮佛時貴在有一片赤誠之心,「心香」供養強過世間一切的香。因為,三支清香分別表法了「戒定慧」三無漏學,精進持戒,得定開慧,便是學佛者從入門到悟道都要走的路。三支香也表法了清淨身、口、意,剷除貪、嗔、痴三毒,進而轉換為慈悲、喜舍、般若三功德。

其次,佛法是因果法。佛法三藏十二分教,歸結起來無非「因果」兩字。只有戒除掉過往的陋習、惡念,心才能向善而行。禮佛的目的,不是單純在佛前磕頭,求佛「保佑」自己。禮佛更要學佛,深信因果,依教奉行,佛法終其究竟,不昧因果。

譬如,佛陀告誡眾生,人應惜福,要常懷一顆慈悲感恩之心。一個真正懂得惜福的人,不會花大量錢財去買香,到大殿前求這求那,與佛菩薩「做生意」。他們會把這些錢財節約下來,布施、放生,諸佛無心,唯以眾生為心,諸佛不會因高香、大香而歡喜,反而會因眾生的慈悲喜舍之心而歡喜。所以,三支清香,也是深信因果,知福惜福的表現。

最後,佛教是佛陀的教化。佛前禮拜,虔誠焚香,我們應當有這樣的知見,即佛法是佛陀應機宣化,教導眾生棄惡向善的方便法。假如我們整日想著斂財斂色、損人利己,即便焚再高再大的香,又怎能成就圓滿的智慧、福德呢?

相反,當我們心懷對覺悟者的崇敬,在生活中向覺悟者學習,斷惡修善,做了錯事懂得反省、懺悔,即便焚三支清香,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因為,這才是殊勝無比的「法供養」,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為第一。

佛前燒香禮拜,無外乎是通過這個外在的形式,達到攝受心念的作用。換言之,它也是我們學佛修行的方便法,如果熱衷於燒高香、大香,反而助長貪念和勝負心,如此則非佛法的本懷。一片誠心,三炷清香,如此便好。願大眾六時吉祥,福慧雙增。感恩閱讀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你就明白了!
    但大多數人對為什麼要燒香及燒幾炷香並不了解,只是認為多燒必然不會怪,甚至覺得既然到寺院了,如果不給佛菩薩燒幾炷香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會「得罪」佛菩薩。更有一些愚痴的信眾,信奉民間傳言,熱衷於燒高香、頭香,搶做功德,等等,這些行為對於正信佛教來說,都不是如理如法的,是不被支持的,對於信眾本身而言沒有利,反而容易走向功利、迷信的極端。
  • 燒香為什麼要敬三炷香,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不知道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去寺廟還是去道觀,甚至是在祭祀的時候,如果是有上香這一環節的話,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的燒三炷香。那麼,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三炷香。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民間有句俗語:「神三鬼四」。所以祭祀「神靈」的時候,一般都是凡事見「三」。比方說:叩拜三次、上香三支、磕頭三下等等習俗。那麼為什麼都是三呢?而不是四、五、六,越多越好呢?我們主要聊一聊這個神秘數字三。
  • 上普陀山祈福時,為何都說要上三炷香?其中又有什麼涵義呢?
    經常去普陀山旅行和祈福的遊客都知道,去普陀山祈福民間似乎有很多不成文的「規矩」,很多人說寺院最好早上或者是上午去,那樣陽氣足,正緣多,也有人說,普陀山各大寺院大門口的門檻不能踩,說是踩了門檻容易遇到「坎」,更有人說,只要去過一次普陀山,就要連續去上三年以示誠意,不過說得最多的還是燒香要三炷香,那麼你知道其中又有什麼涵義呢?
  • 為什麼燒香跪拜要「燒三炷香」?三炷香有什麼含義?
    因此,上古時代就把這些有香物質作為敬神明、祭祀、清淨身心和喪葬之用,後來逐漸用於飲食、裝飾和美容上。燒香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人祖伏羲的尊敬。,一般都是燒「三柱香」,三柱香代表天地人;也有「燒一炷香的」,則代表一心一意的敬人祖。
  • 上香為何要點三炷?每炷香有什麼含義?
    無論是各大廟宇的祭壇,還是各家的小香爐,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已經約定俗成了。但為何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者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何不能為人接受?「三」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偏愛,比如三皇,退避三舍,三打白骨精,三思而後行等等。
  • 佛教: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別再迷信了!
    香支本身沒有什麼特殊的功能,是人們賦予其深刻的法義。然而,生活中有很多人迷信燒香,認為通過燃燒香支可以與佛菩薩感應,從而求得加持,於是燒高香、搶頭香等行為屢見不鮮,人們爭著搶著要燒最貴最好的香,在搶著做「功德」,這是毫無意義的,如此行為,將清淨莊嚴的佛菩薩置於何種地位了?佛菩薩無二無分別,待一切人平等,不會因你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
  • 大把燒香是錯的,為何只燒三炷香?不知其奧秘,都不好意思去上香
    大把燒香是錯的,為何只燒三炷香?不知其奧秘,都不好意思去上香中國的傳統文化,比較多,很多流傳至今,人們都不知道為何,只是照做就好了。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人們都這樣做。所以,很多人對很多傳統,都是一知半解的。然而,在傳承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誤解。
  • 佛教:到寺院拜佛,燒好這三炷香,功德無量!
    我們要明白的是,燒香不是與佛菩薩做交易,不要讓你拿來「賄賂」佛菩薩,香支也不是玄幻秘術,能幫你與佛菩薩感應。大多數人一直以來都會佛教有著嚴重的誤解,認為佛教就是燒燒香拜拜佛的事,多燒香拜佛,佛菩薩就會大發慈悲,實現神通救人。這是妄想,是極其嚴重的功利主義信仰。
  • 佛前燒3炷香的真實含義,別再無知了!
    為什麼要燒香?要燒幾炷香?燒香的真實含義是什麼?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供香是佛門八大供養之一。信眾到寺院禮佛,為表對佛菩薩的恭敬和真誠,一般都會在佛前供奉物品,可以是水果、鮮花、燈、水、香等等,供香就是其中之一。當然,這些都不是強求的,看自己發心。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為何燒香都是三炷,三炷香又有什麼含義呢?
    古往今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我們做的相同的事情就是過年過節都要拜神拜祖先,而怎麼拜呢?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拜的時候都是需要燒香,你只是知道燒香,只知道一次要燒三炷香,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燒香,為什麼要燒三炷香嗎?
  • 燒香禮佛時,真正需要我們注意的事項和禮佛的含義!
    禮佛、燒香也是很多香客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國現在信奉佛教的為大多數人,所以各個地方的寺廟香火都很旺。寺廟莊嚴肅穆,聖神的分量在香客心裡是沒法取代的,就算是不信奉佛教的人看到寺廟也會想要去拜拜,這也是一種敬仰、尊重。特別是日常遇到大事、人生選擇時,平時不專研佛學、關注燒香禮佛禮儀的年輕人,也喜歡去寺廟裡拜拜,心理上得到菩薩的能量。
  • 為什麼要燒三根香?很少有人知道原因,看完之後,我終於知道了
    你有點好奇嗎,為什麼每次都要燒三根香?不管什麼場合,你手上只有三根香,很多人認為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則,有人說這是對鬼神的信仰,有人說這只是文化的延續,海燕將給你上一堂普及這門知識的課。對於上香,我們通常把三根香棒放在中間,這三根香與左右中的三個點並列,這三根香也有不同的使命,左邊第一根香的意思是敬天,因為我們都希望家裡的風吹雨打每年都能有所調整,中間第二根香的意思是尊重土地,希望我們辛勤播種的種子能夠在第二年大豐收,第三根柱香是為了尊重他們死去的祖先,希望他們能在另一個世界過上好日子。
  • 佛前燒三支香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平日進寺院禮佛,經常見到道場內煙霧繚繞,嫋嫋升起的青煙,使得大殿顯得既清淨又莊嚴。不過,為何要上香,以及為何要燒三支香,這是幾乎所有初入佛門的人,都要面對的困惑。如果不懂得這些道理,要麼因謹慎而不敢去做,要麼就以為燒得香越多越高,功德也就越大。
  • 燒香為何只能燒三根?多數人不清楚,原來這裡有「說法」
    文/天叔讀史燒香為何只能燒三根?多數人不清楚,原來這裡有「說法」不知道小時候大家有沒有經常拿著三個筆拜一拜,跟自己的同學鬧著玩,想必都有做過這麼傻的事情吧,不過這個跟我們民間的一件事很像,就是上香。其實在我國逢年過節的時候,多數人都會拿三炷香來拜拜,其實這是家人祈求對自己家裡的人保護的一種方法。為什麼是用要三柱香呢,多數人不一定清楚,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如果是從佛教這一方面來說的話,這三炷香分別指的是佛、法、僧。也可以說是戒香、定香、慧香。其中戒香的意思大家就非常好了解的,就是戒除自己不好的習慣比如一些惡習。
  • 燒香禮佛,不是香越多越貴,獲得的功德就越大
    在諸多供品當中,香為供品之首。所以無論是學佛人,還是修道者,都會燒香禮佛,幫助自己修行。燒香確實功德利益殊勝,正因為如此,許多人燒香就以為燒貴香,燒高香,燒的香多,就表示心誠,獲取的功德就大。也不明白什麼是佛,把佛當成了凡人一樣對待,覺得只要自己燒的香多,為佛和菩薩花的錢多,就是一種誠心,就是一種誠意。假如佛,因為你給他燒的香多,他就歡喜了。因為佛歡喜了,所以佛就給你賞賜,所求皆如願。因為你沒給他燒香,燒的香太便宜,燒的香太少,所以佛就不歡喜了,讓你所求皆不如願。假如佛是這樣,那和我們凡夫俗子,有何區別。佛如果是這樣,那還是佛嗎?
  • 闍提華·佛經典籍裡的禮佛專用香
    《法華經》提出了「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融會三乘為一乘(佛乘)。及曼陀羅華香。摩訶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栴檀沉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並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闢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錯。
  • 一炷香是多久?
  • 「重陽節」又是祭祖日,大家都是「燒三根香」,你們懂其中含義嗎
    這是我國古代人民的精神信仰,我們細心的話就會發現燒香的時候一般都是三根香。當然三炷香也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宗教的思想緣故。在佛教中,三炷香就代表著佛、法、僧。此外還有佛教的三尊大佛,即盧舍那佛,盧舍那光明佛,盧舍那鏡像佛。說到這裡小編忍不住說一下關於這三炷香的插法,一般說來是左手拿一放到中間,然後右手拿一放到右邊,左手再拿一放到左邊。
  • 法國丈夫悼念亡妻 優衣庫附近的馬路邊點燃三炷香
    昨天,法國丈夫在三裡屯事發現場為妻子點燃三炷清香,以懷念她。而嫌疑人高某某已經被警方刑事拘留。昨天15時許,一名外國男子在三裡屯優衣庫附近的馬路邊點燃了三炷香,望著立在馬路上的照片出神,而照片上的人正是他剛剛結婚的中國妻子。就在兩天前,兩人在三裡屯逛街時,妻子無故被一持刀男子捅死。外國男子也受了傷。
  • 去寺廟為啥要點三根香,磕三個頭?這些佛教規矩有啥講究?
    那我們中國人特別喜歡說「來都來了」,就怎樣怎樣,那既然來都來了,不如聽我說一說這上三炷香,與三叩首的講究吧。首先是上三炷香。這三炷香代表「戒、定、慧」,是佛教開悟的方法。寺廟中常講的一個說法是「勤修戒定慧,滅除貪嗔痴」,貪嗔痴也就是佛教所說的「三毒」,一切惡習妄念皆由此而來,因為才需要「戒定慧」來與三毒對抗,從而獲得解脫。修戒,就是戒除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強制自己不去做這些東西,比如基本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菸酒。而對出家人來說,他們秉持的戒律甚至可以達到二百二十七條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