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禮佛,不是香越多越貴,獲得的功德就越大

2020-12-17 朗月文心

在諸多供品當中,香為供品之首。所以無論是學佛人,還是修道者,都會燒香禮佛,幫助自己修行。

燒香確實功德利益殊勝,正因為如此,許多人燒香就以為燒貴香,燒高香,燒的香多,就表示心誠,獲取的功德就大。

世人燒香大多不知道,燒香的真意。只明白祈求佛讓他們升官發財,桃花運旺盛,無病無災等,一切所求皆為滿足自己私慾。也不明白什麼是佛,把佛當成了凡人一樣對待,覺得只要自己燒的香多,為佛和菩薩花的錢多,就是一種誠心,就是一種誠意。

假如佛,因為你給他燒的香多,他就歡喜了。因為佛歡喜了,所以佛就給你賞賜,所求皆如願。因為你沒給他燒香,燒的香太便宜,燒的香太少,所以佛就不歡喜了,讓你所求皆不如願。假如佛是這樣,那和我們凡夫俗子,有何區別。佛如果是這樣,那還是佛嗎?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覺悟的境界已經達到圓滿,如果佛是貪世人這點香火,那不是說明佛也執迷不悟嗎?認真學佛的人,更能清楚了解,佛是沒有分別心的,有分別心就不可能成佛了。所以佛必定沒有貪心和分別心的。

佛讓世人燒香拜佛,並非是在拜佛像本身,而是望著莊嚴的佛像,拜自己的心。命由心造,境隨心轉,當一個人的心,發生了改變,自然萬事也發生了改變,運氣很差的人,自然就會變得好運。

由上可知,燒香禮佛,不在於香多,香貴,更不在於給佛的錢多,獲得的功德利益就多,就可以得到佛更多的保佑。即使一個人從不禮佛,也不念經,也不念佛,只要能正心有德,自然也受佛的保佑。燒香禮佛不執著於香火,而是執著於自己的內心。

相關焦點

  • 大安法師:燒香禮佛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請問法師:燒香禮佛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大安法師答:這是信佛修行的一些儀軌,這些儀軌的施設都是有意義的。燒香是表達我們的恭敬。佛菩薩、善神都喜歡聞香。燒香就能夠物類相感,護法天神就會過來,佛菩薩就會來加持。這是事相上的。從心性上來說,燒香是要我們回歸心性。什麼叫真正的香?你能夠持戒,你的身心就能有香味;你能有禪定的功夫,你的身心就有香味;你有智慧,你就有香味。所以我們唱《爐香贊》,「戒定真香」,你有戒、定的功夫才是真正的香。佛法講,有五分法身之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是法身的香。
  • 禮佛為何要燒三炷香?看完恍然大悟!
    其實,寺院中每天禮佛、祈福的人都絡繹不絕,這其中大多數,都是內心虔誠的善男信女。有心的人會發現,每當初一、十五,特別是佛菩薩誕辰,寺院有法會時,到廟中進香的人就更多。然而,因為初入佛門,暫時對佛理不明,再加上一些商販的有意引導,我們也經常見到大批信眾,手拿高香、大香爭先恐後地去寺裡「燒頭香」。
  • 佛前上香一般上幾根香?燒香有什麼含義?
    佛前上香一般上幾根香?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發信號,表示你有信心。香真正的意義是戒定真。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現在禮敬佛菩薩,是要把原有的香光顯露出來。同時,也是對佛菩薩表示一種敬意。因此香只要點一炷(支)到三炷,燭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為香點得越多,燭點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這是錯會了點香燭的意義。而且有些地方,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點香燭,只要有虔誠心,也一樣能得到供養的功德。
  • 燒香禮佛時,真正需要我們注意的事項和禮佛的含義!
    禮佛、燒香也是很多香客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國現在信奉佛教的為大多數人,所以各個地方的寺廟香火都很旺。寺廟莊嚴肅穆,聖神的分量在香客心裡是沒法取代的,就算是不信奉佛教的人看到寺廟也會想要去拜拜,這也是一種敬仰、尊重。特別是日常遇到大事、人生選擇時,平時不專研佛學、關注燒香禮佛禮儀的年輕人,也喜歡去寺廟裡拜拜,心理上得到菩薩的能量。
  • 佛前燒三支香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平日進寺院禮佛,經常見到道場內煙霧繚繞,嫋嫋升起的青煙,使得大殿顯得既清淨又莊嚴。不過,為何要上香,以及為何要燒三支香,這是幾乎所有初入佛門的人,都要面對的困惑。如果不懂得這些道理,要麼因謹慎而不敢去做,要麼就以為燒得香越多越高,功德也就越大。
  • 佛教:這些佛號,念得越多,功德和福報就越大!
    如果你福報太少,可以通過念佛來積累福報,只要經常念這些佛號,你念得越多,功德和福報就越大。《華嚴經》上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教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福報和災禍,都是唯心所現的。
  • 真香!關於燒香拜佛的6個冷知識
    大到逢年過節,小到初一十五,到廟中燒香、拜佛、祈願總是少不了。但是在燒香拜佛時,其實是有講究的。常言道「不知者無罪」,慈悲為懷的神靈總是不會與我們計較,但多了解一些也不是壞事,說不定還能成為祈願的助力。
  • 最全的燒香圖解
    (2)燒香:就是我們供佛所燒的線香和盤香。(3)末香:就是檀香末,是燃點檀香的引子,在印度是灑在佛的身上。這種種香,都是表示對佛的崇敬。依照佛教的三千威儀,我們燒香供佛,應該特別注意幾件事:(1)先將香爐中殘餘的香去除,而後點香,恭恭敬敬把香插好。(2)為表示對佛、菩薩的誠敬,應該親自燒香,不應讓別人替你燒香,否則沒有功德。
  • 供香:為什麼說「香為佛使」?
    古印度傳說中有香神,即「乾闥婆」,不食酒肉,唯求香味為食,以資陰身,又自陰身出香,古名香神。以後被引為佛教護法的八部之一。據《賢愚經》卷六載:佛陀當年住在祇園時,長者富奇那建造了一座旃檀堂,準備禮敬佛陀。他手持香爐,遙望祗園,梵香禮敬。香菸嫋嫋,飄往祇園,徐徐降在佛陀頭頂,形成一頂「香雲蓋」。佛陀知悉,即赴富奇那的旃檀堂。根據這個傳說,「香」是弟子把信心通達於佛的媒介,故經上稱為「香為佛使」。
  • 道教拜神為什麼要燒香?燒香是越多越貴就好嗎?
    師曰:夫燒香者,不得以叩齒靈禁至重,《登真隱訣》日:朝修之時,先烈火燒香,使舉便達 ,又須左手括香。左手者,淨手也。凡事舉運,莫非右手,左手故淨手也。凡括香,先敷壇執簡端坐,如對君父,次以左手括香一片・對齊印堂,心存印即堂中,有上真居其內。
  • 禮佛時,一般上幾根香最好?
    昱遠居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點香的文章,有很多朋友在下面評論回復,也有很多朋友相互討論,關於禮佛時,一般上幾根香最好的事情,今天昱遠居就來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和大家做一次交流。昱遠居認為,上三支香是最好的。
  • 古代初一十五都去寺廟燒香禮佛,有什麼注意的地方?
    初一十五燒香禮佛是來自佛教的一個習俗,當然,燒香禮佛是沒有固定日子的,心中有佛,隨時隨地都可以禮佛。並不一定要拘泥於哪一個日子或者地點。也不一定非要在這一天燒香供佛祭拜。但是由於佛教的反全民化,普通信佛者為了向佛祖展示虔誠的心,一個月選了兩天來拜佛,這兩天和天下僧尼都一樣的清規戒律,不吃葷,沐浴齋戒,前往寺廟燒香禮佛,誦經祈求保佑自己平安。選的日子是月初和月中,從初一到十五,以示禮佛之初心到月圓都不變。也可以把這兩天看作是佛教信徒的禮拜日,或者古時候的休假日,耕勞半月抽出一點時間休息一下,順便禮佛禱告。
  • 女人去寺廟燒香拜佛,做到這四點才是恭敬禮佛
    燒香拜佛屬於求佛,本不屬於佛經真意,但也屬於學佛的一個法門。假如求佛人,能恭敬求佛,一心求佛,所求之事,也必能如意。佛心包羅萬象,本應沒有禁忌,但作為修行之人,應該要懂得恭敬禮佛。女子情慾多餘男人,所以更需要做到下面這幾點。
  • 佛前做這10種供養,功德殊勝!
    在佛前如法作供養,就能夠迅速積累資糧,功德殊勝,顯著增益修為。1. 合掌禮佛合掌作禮佛菩薩是最基本的供養,主要是培養自己對於佛菩薩的恭敬心,同時能夠降服自己的傲慢心,生起慈悲心、柔軟心。2.供燈使眼力極好,能觀遙遠的事物,能察覺微細的東西,容易獲得天眼、慧眼、法眼、佛眼。4.供水水這種物質最為奇特,具有清涼、味甘、清澈、平等、利萬物等優良特性。在佛前供水可以表法,水代表修者之心,以示修行者當如水一般內心清淨、平等、善待萬物。
  • 天靈靈地靈靈,怎樣燒香才最靈?2分鐘讓你學會正確燒香
    燒香的時候念什麼?也許有的人會認為「姿勢差不多就得了,沒必要計較,心誠則靈。」可是,如果連最基本的佛寺禮儀都不謙虛學習,還有何「心誠」可言呢?下面有簡短小視頻可以傳授正確的燒香方式,分解動作、超詳細講解,從此以後,再也不用左顧右盼地學習別人的姿勢了,挺起腰杆,自信地燒香吧!如何正確的燒香?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時間要求嗎,有什麼忌諱?
    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按照佛經上所說,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故須燒香遍請八方諸佛菩薩前來接受供奉。東晉以後,就有行香習俗,即燃香薰手或將香末撒在經行之處。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裡就有行香之法。善男信女禮拜時須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和頭都要著地。先立正合掌,右手褰衣,屈兩膝,以手承足,然後頂禮。頂禮,即用頭頂尊者之足。
  • 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有什麼深刻含義?
    編者按:逢年過節,無論是否皈依三寶,總會有很多人前往寺院燒香拜佛。一般人可能不清楚,在佛菩薩像前,究竟燒幾柱香、磕幾次頭合適,是不是燒的香越多越好、越貴越好、越高越好?其實不然,只要一片至誠,燒三柱香、磕三個頭也就夠了。那麼,燒香拜佛究竟有何深刻含義?只是純粹求佛菩薩保佑我們身體健康或者升官發財?
  • 燒香拜佛究竟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
    燒香拜佛只是佛教裡用來渡人的一種善巧方便法,是修行的一種法門、一種助緣。燒香,燒的是「因果」之香,是「戒定慧」真香,香支一燃,令佛法利益無量眾生。但我們要明白,佛門裡的任何一種供養行為都不是「賄賂」佛菩薩,佛不是因為你的供養而加持你,所以不要妄想燒高香、頭香,人生就越來越吉祥了。你不行善、你作惡,燒再多香也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