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誦讀演講收穫「自信力」

2020-12-14 東北網

東北網11月29日訊(記者 楊帆)近日,由黑龍江省殘聯主辦的「閱讀助力人生」第四屆殘疾人誦讀演講大賽活動啟動,組委會收到了來自七臺河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誦讀作品《祖國頌》,他們身著整齊的演出服、聲音洪亮,飽滿的情感打動人心。

在這些學生中,有的是肢體、智力等多重殘疾,有的是智力殘疾,往往思維緩慢,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溝通交往能力相對較差,缺乏自信,然而學校的閱讀特色課堂,卻讓這些孩子們變得自信、活潑。「班上有位同學由於自身原因,發音不準確,吐字不清晰,平舌音會讀成翹舌音,糾正讀音對於她來說非常困難,於是我給她講解平翹舌的發音方法,親自示範,讓她模仿、跟讀,反覆訓練後,她的發音標準了,閱讀更加流暢了,她還說長大要當一名主持人呢!」七臺河特殊教育學校閱讀特色課堂指導教師羅玉晶說。

「2016年,我校閱讀組參加了第12屆全國青少年中華情·中國夢徵稿活動』同在藍天下,有愛無礙』全國特殊兒童才藝大賽,以一首詩朗誦作品《青春萬歲》榮獲一等獎,這讓孩子們變得更加快樂活潑與自信。」羅玉晶笑著說道。

學生們的改變離不開老師們的默默付出,更得益於七臺河特殊教育學校構建的「興趣—技能—補償—發展」四位一體的特色課堂體系,涵蓋了藝術特色課、特奧項目特色課、康復訓練課和發展性課程。具體涵蓋短道速滑、足球、排球、拉丁舞、民族舞、歌表演、電腦平面設計、合唱、大肢體物理治療、心理康復、工筆畫康復、經典誦讀等二十多種特色課。

相關焦點

  • 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外出學習交流培訓會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12月18日下午,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全體教師齊聚會議室,開展外出學習匯報活動。本次匯報由漢中學習歸來的李靜老師就「陝西省特殊教育骨幹教師」培訓會上的學習感悟進行一一分享。鳥欲振翅先高飛,人慾進步先學習。
  • 臨渭區杜橋街道走進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愛特殊教育 共享一...
    9月9日,臨渭區杜橋街道紅色驛站攜手轄區非公黨組織及國貿社區黨總支走進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愛特殊教育 共享一片藍天」主題公益活動。愛心人士們為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帶來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首先,愛心人士們在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張偉校長的陪同下參觀了校園。馬婉秋副校長向嘉賓詳細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以及學校的功能部室和特色課程的開展情況。參觀結束後,在學校的美工教室舉行了愛心捐贈活動。張偉校長為此次活動致辭。
  • 關愛特殊教育 心系殘疾學生
    張局長聽取了特教學校校長關於學校基本情況的介紹,校長先匯報了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和教育局等領導對我縣特殊教育的重視,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社會各界堅持慰問和資助學生,接著匯報了教師工作和學生生活及學習情況,最後匯報了優秀畢業生的相關情況。張局長強調,疫情防控關鍵時期,開學前,要切實做好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重點關注食堂管理、飲食、飲水安全和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師生安全。
  • 溫州特殊教育學校電視臺獲省十佳校園電視臺稱號
    昨天,溫州特殊教育學校星光電視臺獲得浙江省中小學十佳優秀校園電視臺稱號,載譽歸來。  溫州特殊教育學校的星光電視臺成立於2011年1月17日,是全省特殊教育系統中的首家校園電視臺。「很多人對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有偏見,認為身體有缺陷就什麼都幹不好,事實上了解後會發現他們自信樂觀,還有特長,有很多潛能需要挖掘。」
  • 走進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 這些老師希望學生越來越少
    他們希望自己的學生越來越少,甚至不要有學生。這個獨特的群體,就是特教教師。  再過幾天就是教師節了。今天(9月7日),本報帶您走進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簡稱「市特教學校」),看看三位特教教師代表的特別之處。
  • 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實現全覆蓋
    近年來,徐州市教育局紮實有效推進特殊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徐州市在校就讀的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少年
  • 雲岡區:彩虹禁毒社工走進特殊教育學校關愛特殊兒童
    10月15日上午,雲岡區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服務中心的彩虹禁毒社工,走進雲岡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愛特殊兒童,溫暖童心世界」公益活動,助力特殊兒童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弘揚傳承雷鋒精神。此次活動,雲岡區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服務中心為孩子們準備了玩具等大量愛心物品,我們的禁毒社工也共籌善款為孩子們捐助了米麵。
  • 達川區「關愛女童—護航花季」安全教育知識講座走進特殊教育學校
    11月24日上午,由達川區婦聯主辦的「關愛女童·護航成長」安全知識講座走進達川區特殊教育學校,為學校聾生和智力障礙學生開展了青春期安全知識講座。 此次講座的講師是重慶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暨兒童保護巡講師陳滿萍。講座中,陳老師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和親切的態度贏得了全場孩子們的喜愛,通過對「我從哪裡來」、「你好!
  • 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親歷者說)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元旦文藝匯演排練。這支舞一直是學校的保留節目,同樣的旋律21年來一遍遍在校園響起。21年前的3月5日,這支舞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在校園草地上觀看孩子們演出。「習近平同志豎起了大拇指,鼓勵孩子們自強自立、積極面對人生。」
  • 相約一師一生——記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
    ↑12月17日,特教老師劉笑蕾(左)在學生暢暢(化名)家中為暢暢剪手指甲。在遼寧東部鳳凰山腳下的丹東鳳城市,有一所主要面向農村學生的特殊教育學校——鳳城市特殊教育學校。然而孩子們的認知水平一天天進步,一個個家庭重拾對生活的信心,還有受助學生和家長們的信任,正是這所有付出的美好收穫。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蔡湘鑫 攝影報導↑12月18日,特教老師許天源在學生文文(化名)家中上課,進行手部握力訓練。
  • 教育部:三類特殊教育學校迎來新課標 共涉及42門學科
    這是我國第一次專門為殘疾學生制定的一整套系統的學習標準,是對我國多年來特殊教育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經驗的集中總結,是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特殊教育教學改革的頂層設計,對於進一步提升特殊教育質量、辦好特殊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據悉,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共涉及42門學科,其中盲校18門、聾校14門、培智學校10門。
  • 浙江電視臺《新視點快報》報導寧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
    隨著「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在浙江省如火如荼的開展,全省數百萬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活動,湧現出一批勤奮創新、自力更生、尊師孝道的優秀學生誠信守禮。其中,寧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的陳少林學生也獲得了「新時代好少年」的稱號。讓我們聽聽學校的旅程陳!
  • 特殊教育學校建校三十周年活動
    12月16日,廣水市特殊教育學校在建校三十周年之際,開展了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市殘聯,市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優秀畢業生代表參加活動。三十年來,特殊教育學校一直秉持「讓每個殘疾學生有尊嚴的生活」的辦學宗旨,每名教師用愛心和耐心教會學生學習文化,學會生活,學得技能,融入社會,教導學生到車站學乘車,到超市學購物,到醫院學看病流程,為學生融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減輕了殘疾兒童對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優秀畢業生代表尚遠生為母校捐獻了學習用品和生活物資。
  • 寧遠特殊教育學校:一個孩子就是一所學校
    紅網時刻通訊員 金劍 陳思思 永州報導2015年,永州市寧遠縣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寧遠特校」)成立。翌年二月,王梅娟出任校長,和老師們一起,用滿滿的愛心,撐起了學校的未來。幾年來,王梅娟時刻牽掛著這群特殊的孩子。有時下班去菜場買菜,她都會多買幾棵白菜。
  • 兒童劇《狐狸與槍》在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精彩上演
    記者 劉瀾瀾 攝  長城新媒體1月10日訊(記者 劉瀾瀾)1月9日下午,由河北省話劇院兒童劇團演出的兒童劇《狐狸與槍》在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精彩上演,來自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的150餘名同學觀看了此次演出。
  • 讓陽光照亮每一個心靈 修水聯盛走進特殊教育學校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弘揚扶殘助殘風尚,修水聯盛帶著溫暖再一次走進了修水縣特殊教育學校。修水縣特殊教育學校以「自強不息、回歸社會」為辦學理念,為6至16歲聾啞及智障兒童,提供教學與康復為一體的特殊教育。
  • 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見微知著 守正待時(圖)
    ——教師微課製作大賽為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勢、新要求,促進智慧黑板教學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特教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能力提升,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牡丹江教師微課製作大賽活動。
  • 大通特殊教育學校 指尖翻飛中的夢想
    這裡是大通特殊教育學校,承擔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特殊兒童九年義務教育。新的校舍今年9月才投入使用,寬敞整潔。授課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生蘭。劉生蘭今年60歲,每個星期二,她都會來到大通特殊教育學校,給「啟喑班」的孩子上一堂剪紙課。十年前,她接受大通縣文體旅遊局的邀請,來到了大通特殊教育學校,從此便風雨無阻。
  • 在特殊教育學校,貴州大檢察官走訪全國人大代表
    12月4日,貴州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傅信平來到務川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走訪全國人大代表石慧芬,徵求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務川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是該縣唯一一所對聾啞、智障兒童實施義務教育的寄宿制學校,現有11個教學班,兒童百餘人。石慧芬就是該校聾九年級的教師,奮戰在特殊教育這條戰線已有20餘載。
  • 探訪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老師:用藝術為特殊孩子開啟一扇窗
    烏婭娜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1月28日電 題:探訪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老師:用藝術為特殊孩子開啟一扇窗中新網記者 烏婭娜上午的陽光穿透玻璃灑進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一個舞蹈排練室,一節無聲的舞蹈課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