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老師:用藝術為特殊孩子開啟一扇窗

2020-12-07 中國新聞網

圖為李燕指導學生們跳舞。 烏婭娜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11月28日電 題:探訪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老師:用藝術為特殊孩子開啟一扇窗

中新網記者 烏婭娜

上午的陽光穿透玻璃灑進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一個舞蹈排練室,一節無聲的舞蹈課正在進行中。學習舞蹈的是一群聾啞學生,老師李燕的兩隻手,一邊打著節拍,一邊指導學生們的動作,在身前不停擺動。

圖為李燕和聾啞學生共舞。 烏婭娜 攝

排練間隙,李燕向記者講述了她在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學校任教的經歷和感受。

11年前,熱愛舞蹈的李燕從專業舞蹈院校畢業後,成為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老師。「舞蹈是特殊教育學校美育教育的其中一門課,因為聾啞孩子聽不到聲音,所以我們將音樂轉化為形體,以此來補缺他們的智力,也給他們多一個發展的選擇。」李燕告訴記者。

圖為李燕用手語指導學生舞蹈動作。 烏婭娜 攝

剛開始從事特殊教育時,李燕經歷了一段過渡期,那段時間令她很「難受」。李燕說:「一開始看到這些有身體殘疾的孩子,我特別心疼他們,在上課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和他們交流,心理負擔特別重。所以從手語開始學起,只有打通了和孩子們的溝通渠道,我們才能產生交流和反饋。」

圖為聾啞學生們演出合影。受訪者供圖

和有經驗的老師學,也和學生們學,經過幾個月的練習,李燕能夠運用手語和孩子們進行日常的交流,也漸漸和他們成為了朋友。

一個好的舞蹈作品,需要舞者將動作、情緒、表情與音樂完美融合,用肢體語言詮釋作品的內涵。然而這對於聾啞學生來說,是難上加難。

「對孩子們節奏感的訓練,就靠我們之間的磨合,通過一次次的練習,當我給出一個節奏時,在他們的心裡會跟著節奏數拍子,這樣當他們完成背對我的舞蹈動作時,也能夠不看我的手勢而跟著節奏做出正確的動作。」李燕說道。

相較可以通過反覆練習而磨合成的節奏感,聾啞孩子們在舞蹈中的情緒表達在李燕看來是最困難的。

「我們的語言是很豐富的,能夠表達不同的情境,比如旭日當空、陽光普照、驕陽似火這些意思是不一樣的,但在手語裡,只有一個『亮』的意思,所以在跳每一個舞蹈之前,我都會提前告訴他們這個舞蹈表達的是什麼情感,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儘可能讓他們理解其中的情緒,讓他們去想像和舞蹈其中相同的情愫,再通過我的表情提示完成肢體表現。」在孩子們跳每一支舞的時候,舞臺的角落裡,背對觀眾的李燕和孩子們在舞蹈中一起悲傷、一同歡樂。

談及舞蹈帶給這些特殊孩子們的改變,李燕欣慰地說:「孩子們的性格更加開朗了,因為他們感覺自己有了一項技能,也更自信了。聾啞孩子的專注力很高,也很敏感,當他們在跳舞時,看到觀眾對他們的讚賞和肯定,他們是完全能夠接收到的,他們的眼神會變得閃亮起來。」

2017年,李燕接到參加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的任務,通過一個月的集中訓練,李燕和孩子們的節目獲得了「評委特別獎」。「當時參加演出的孩子們都是舞蹈零基礎的,我們當時和很多專業的團體共同參加比賽,差距很大,但是評委看到了我們的孩子最質樸的表現,所以最終給了我們一個沉甸甸的特別獎,這對我和孩子們來說,都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勵。」李燕說道,從那之後,她除了給低年級的小朋友們開設舞蹈啟蒙課程外,還增加了專業舞蹈班,給適齡特殊學生額外補課,幾年來,已經有3位學生考入專業舞蹈大學。

「培養特殊孩子的藝術性,是特殊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渠道,聾啞孩子可以學舞蹈,盲生還可以學樂器和聲樂,除此之外,我們學校還開設了烹飪、美發、美甲等一些特色課程,我們希望以此來開啟這些特殊孩子的一扇窗,讓他們擁有一技之長將來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李燕也坦言,目前特殊教育學校的專業老師還很缺乏,而這些特殊孩子在進入社會之後會產生明顯的落差情緒,這還需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心理疏導。

作為從事特殊教育的李燕,她也呼籲社會給予特殊孩子們更多的情感共鳴,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你和正常的孩子一樣」。

「我上課的時候非常嚴厲,舞蹈講究的是藝術性,我不會因為他們聽不見了,就對藝術要求打折扣,他們可以做得很好。」李燕笑著說道。(完)

相關焦點

  • 探訪青海大通縣特殊教育學校:「特殊花朵」在燦爛綻放
    中新網西寧12月16日電 題:探訪青海大通縣特殊教育學校:「特殊花朵」在燦爛綻放  作者 祁增蓓  冬日裡,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大通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剪紙,教室裡沒有孩子嬉笑討論,安靜的只剩下剪刀剪開紙張發出的「嚓嚓」聲,一名叫馬小麗(化名)的孩子寥寥數剪,便剪出了一個紅紅的「牡丹花」,她打著手語,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上剪紙課
  • 職業教育為折翼天使打開一扇窗
    職業教育為折翼天使打開一扇窗——安徽亳州特教學校助力特殊群體孩子終身發展本報記者 王志鵬 通訊員 孫雨瑞這是一群折翼的「天使」。多年來,安徽省亳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幫助殘障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助力特殊群體孩子終身發展。培技以就業,融入社會生活開闊的大教室裡,近80臺縫紉桌順次擺放,形成了一個小車間。這是亳州特教學校服裝專業的實訓場,聽障學生正在裡面縫製衣料,一個個針腳從縫紉機下走過。
  • 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用愛和專業,助力特殊孩子的夢想成真
    原標題:用愛和專業,助力特殊孩子的夢想成真|記第七屆特殊教育優秀教育教學成果展示交流會暨2020年特殊教育骨幹教師培訓會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成都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成都市區(市)縣特殊教育學校設置職業高中班建設指南》
  • 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親歷者說)
    「當我在病床上,從昏睡中醒來,就會望見媽媽,那充滿撫愛的眼睛……」舞蹈名叫《我愛媽媽的眼睛》,視障的孩子演唱,聽障的孩子伴舞。兩位老師在一旁給著手勢,舞蹈動作便融進了歌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元旦文藝匯演排練。這支舞一直是學校的保留節目,同樣的旋律21年來一遍遍在校園響起。
  • 寧遠特殊教育學校:一個孩子就是一所學校
    紅網時刻通訊員 金劍 陳思思 永州報導2015年,永州市寧遠縣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寧遠特校」)成立。翌年二月,王梅娟出任校長,和老師們一起,用滿滿的愛心,撐起了學校的未來。幾年來,王梅娟時刻牽掛著這群特殊的孩子。有時下班去菜場買菜,她都會多買幾棵白菜。
  • 臨渭區杜橋街道走進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愛特殊教育 共享一...
    9月9日,臨渭區杜橋街道紅色驛站攜手轄區非公黨組織及國貿社區黨總支走進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愛特殊教育 共享一片藍天」主題公益活動。黨員志願者們由臨渭區杜橋街道紅色驛站站長王萌帶隊,國貿社區黨總支、榮發建材家居城黨支部、杜橋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渭南市溫暖少兒公益聯合會黨支部、陝西秦川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陝西勇捷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舞路體育舞蹈俱樂部黨支部以及欣慶宏遠黨支部的20餘名黨員代表參與了本次活動。愛心人士們為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帶來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
  • [職通車]職業教育為折翼天使打開一扇窗
    多年來,安徽省亳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幫助殘障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助力特殊群體孩子終身發展。  培技以就業,融入社會生活  開闊的大教室裡,近80臺縫紉桌順次擺放,形成了一個小車間。這是亳州特教學校服裝專業的實訓場,聽障學生正在裡面縫製衣料,一個個針腳從縫紉機下走過。
  • 大通特殊教育學校 指尖翻飛中的夢想
    冬日裡,午後的陽光灑進教室,在一圈圈的光暈下,孩子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剪紙,隨著形狀不一的紙屑飄落,手中上下翻飛的剪刀也停了下來。不一會兒,一個紅彤彤的「春」字就出現在孩子們手裡。這裡是大通特殊教育學校,承擔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特殊兒童九年義務教育。新的校舍今年9月才投入使用,寬敞整潔。授課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生蘭。劉生蘭今年60歲,每個星期二,她都會來到大通特殊教育學校,給「啟喑班」的孩子上一堂剪紙課。十年前,她接受大通縣文體旅遊局的邀請,來到了大通特殊教育學校,從此便風雨無阻。
  • 暖心守護特殊孩子 聽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講述他們與特教的故事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實習生 李超然在嶗山區教師隊伍當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負責特殊孩子的教育工作。近日,記者走進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聽多位班主任講述與特教的故事。目前,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已經成為一所對全區各類殘疾兒童少年實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高中教育和康復訓練的寄宿制學校。學校現有九個教學班,9名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 道德模範葉海珍:紮根特殊教育 用音樂為孩子帶路
    41歲的葉海珍,從20歲起就一直紮根同安區特殊教育學校,教育聾啞、智力障礙、自閉症、多重障礙等類型的特殊學生,用音樂引導他們一點點進步和康復,掌握一定的生活能力,甚至慢慢融入社會。  2008年,僅29歲的葉海珍被評為廈門市道德模範。近年來,她成立「葉海珍名師工作室」,並將重心轉向自閉症康復和研究,幫助同安區特殊教育學校半數以上的學生,掌握生活自理能力。
  • 【名師風採】為特殊兒童撐起愛的天空——記農安縣特殊教育學校...
    為特殊兒童撐起愛的天空——記長春市農安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孫月 2020-12-04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閱讀開啟一扇「特殊」的門,首屆中國特殊兒童閱讀教育論壇開幕
    11月14日至16日,由西南大學教育部、北京啟發世紀圖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長寧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上海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主辦,上海國際童書展協辦的「牽手閱讀·共同成長」首屆中國特殊兒童閱讀教育國際論壇舉行。
  • 視頻|非一般的教師節:這群不會說話的孩子為老師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孩子們用生疏的手語,向老師表達了最真摯的感情。為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在日常中,學校的老師們不僅要教孩子們生活的技能,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通過文字或手語以及肢體語言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克服生活和學習的困難,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和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安徽亳州特教學校助力特殊群體孩子終身發展
    多年來,安徽省亳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幫助殘障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助力特殊群體孩子終身發展。  培技以就業,融入社會生活  開闊的大教室裡,近80臺縫紉桌順次擺放,形成了一個小車間。這是亳州特教學校服裝專業的實訓場,聽障學生正在裡面縫製衣料,一個個針腳從縫紉機下走過。技術指導教師黃超華說:「他們善於動作模仿,對標準化的學習接受能力很強。
  • 汕頭疫情期間 「特教」孩子的特殊網課,了解孩子背後的別樣網課
    那麼,對於患有「特殊障礙」的孩子而言,他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又如何保障呢?昨天正值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我們的記者也進行了一番探訪,了解「特教」孩子背後的別樣網課。15歲的初三學生小金患有自閉症,最近,他宅家上網課,並在學校書法老師的指導下,用獨特的視角,創作了一幅幅書法作品,以自己的方式,為奮戰在一線的抗疫人員加油!
  • 次仁拉姆委員:關愛特殊兒童 關注特殊教育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拉薩1月9日電(郝潔) 「我連續兩年為特殊教育建言,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關注到這樣的一群孩子。」來自那曲特殊教育學校的次仁拉姆委員告訴記者。
  • 雲岡區:彩虹禁毒社工走進特殊教育學校關愛特殊兒童
    10月15日上午,雲岡區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服務中心的彩虹禁毒社工,走進雲岡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愛特殊兒童,溫暖童心世界」公益活動,助力特殊兒童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弘揚傳承雷鋒精神。此次活動,雲岡區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服務中心為孩子們準備了玩具等大量愛心物品,我們的禁毒社工也共籌善款為孩子們捐助了米麵。
  • 讓特殊孩子在「愛的旋律」中成長
    「把美好的音樂帶給特殊孩子,讓音樂滲透到孩子的靈魂裡,促進孩子們潛能的開發,身心的和諧,這便是我這個音樂老師的初心。」8月25日,中山市特殊教育學校小學音樂一級教師朱曉鍵如是說。■用愛「澆灌」特殊孩子這個暑假快結束了,朱曉鍵老師又回到了中山。
  • 兒童劇《狐狸與槍》在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精彩上演
    記者 劉瀾瀾 攝  長城新媒體1月10日訊(記者 劉瀾瀾)1月9日下午,由河北省話劇院兒童劇團演出的兒童劇《狐狸與槍》在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精彩上演,來自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的150餘名同學觀看了此次演出。
  • 每部劇只為6個特殊小觀眾演,「海星之願」用戲劇藝術啟發特殊兒童
    一部劇,每次只為6個小觀眾演出。這幾天,專為腦癱和唐氏綜合症兒童創作的沉浸式戲劇《可愛的農莊》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連續上演。用戲劇方式對腦癱、唐氏綜合症、自閉症等特殊兒童進行「一對一」藝術啟發,這項上海關愛特殊兒童的「海星之願」愛心項目,在國內屬首次,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項領先和大膽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