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實習生 李超然
在嶗山區教師隊伍當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負責特殊孩子的教育工作。近日,記者走進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聽多位班主任講述與特教的故事。目前,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已經成為一所對全區各類殘疾兒童少年實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高中教育和康復訓練的寄宿制學校。學校現有九個教學班,9名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一直秉承著「愛滿校園」的辦學理念,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
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呵護下快樂成長
班主任既是老師又是媽媽
1992年從原青島師範學校畢業後,杜海燕一頭扎進特教隊伍行列,已是有28年經驗的老教師。可以說,她的青春都是在特教中度過。目前,她是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三年級的班主任,服務班裡10名特殊教育孩子。在她看來,這些孩子入學時就像一張白紙,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見證他們成長。
特教學校班主任既是老師又是媽媽。班裡多是智力發育遲緩的學生,普通人很快就能學會的事情,對他們而言可能要用很長時間,這就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耐心。她記得,班級裡有一名學生入讀時,各方面的自理能力都比較強,唯獨上廁所不知道擦屁股。她只能時刻關注孩子具體情況,上廁所時要守在外面及時提醒,起初甚至手把手教孩子,堅持了倆月才幫著養成習慣。
這裡每個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杜海燕說,特教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家長給予配合,培養學生自理能力、語言表達、生活習慣。對於她而言,看到孩子心理、生活、學習上取得進步,甚至未來踏上社會可以自力更生,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
世界亞軍愛心留教陪伴成長
陳玉連是一名副班主任,協助班主任照顧學生,同時還是一名體育老師。看上去柔弱且嬌小的她,此前是一名舉重項目運動員,獲得過青少年世界錦標賽亞軍。陳玉連是廣西人,退役後選擇留在青島,加入了特教的教師隊伍中。她告訴記者,孩子的天真打動自己,也觸發了她的愛心。
對於她而言,完全可以說是零基礎進來的。剛剛入職特教隊伍時,陳玉連有些手足無措,由於缺乏特教的經驗,不知道到底該從何入手,有種有勁使不出來的無奈。但孩子們寫在臉上的淳樸,激勵著她不斷進行自我提升,只要不上課就進行自主學習,並順利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如今她的體育課非常受歡迎。
她告訴記者,特教孩子有自己的性格世界,沉浸其中不太善於表達,這就要求老師摸清他們的脾氣,進入他們的世界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現在,陳玉連基本以學校為家,平時跟孩子們吃住在一起,成為學生的貼心人。
與家長一起讓天使更加美麗
胡雙慧加入特殊教育教師隊伍之前,在嶗山區一家衛生院任職醫生,時常有機會接觸特教學生,也一心想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助他們。恰好,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招聘校醫,她就報名加入了學校隊伍,並自學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如今,她一人承擔著多個角色,既是六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又是數學老師,更因此前在醫院就職的經歷,承擔起了學生校醫的工作。
她告訴記者,六年級一班多為智力發育遲緩學生,需要班主任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並隨時隨地跟家長溝通。在她看來,特教中家校之間的合作更為重要,比如班級有一個特殊孩子,對媽媽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在校和在家的表現判若兩人。但進入青春期以後,孩子的性別意識較為薄弱,她平時就得跟家長多聯繫,及時反饋學生在校期間和了解在家的表現,家校一起制訂方案讓孩子發生了改變。她從一年級就帶這批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家校溝通氛圍。她告訴記者,對於特殊教育的學生而言,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的問題,都得先從家長入手解決教育方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最幸福時刻是學生實現自立
劉鵬是學校唯一一位一線男教師。他是2006年加入特教行列的,本身學習的專業就是特殊教育。目前,他是九年級的班主任,10名孩子從一年級就跟著他。如今學校成立了高中部,他又臨時承擔起烹飪課教師的角色。他打心底裡疼愛這些孩子。劉鵬告訴記者,這些孩子本身自理能力較差,需要教師全身心投入其中,用百分百的愛心和良心守護。他剛剛來到學校的時候,每天跟孩子們吃住在一起,遇到住宿學生晚上想念爸媽,就像家長一樣給他們講睡前故事、做遊戲,直到將孩子哄睡。在帶班的過程中,他的體育課成了孩子們最愛的課程,他也和學生家長建立了深厚感情,已經成了家長們的主心骨。
他告訴記者,男教師在特教上有自己的優勢,可以像父親一樣融入學生群體,跟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打成一片。劉鵬已經送出兩個畢業班,大部分同學都找到了工作,有的學生放假還會回校探望,在他看來這是最有成就感、幸福感的事。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