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0日訊 9月9日上午9點25分,臨沂莒南縣特教中心操場上朱雁飛老師領著孩子們正在做操、玩遊戲。
朱雁飛已經在特教中心任教15年了。特教中心對於他來說,就是自己的家,因為他的義務教育階段也是在這裡度過的。從山東省特殊教育專業學校畢業後,朱雁飛就毅然來到這裡,像當年哺育他的老師一樣哺育這些孩子們。
在這所學校裡,朱雁飛還有53名同事,他們一起守護著375個孩子,其中有120名在校學習,255名需送教上門。
「我們的這群孩子因為先天發育不足而變得特殊,他們在學習、交流、融入社會等方面有很多困難,所以我們的老師需要比普通老師付出更多倍的精力,每天除了要從語言、認知、精細動作、社會情緒、感覺統合等方面對孩子們進行訓練,還要陪伴他們吃飯、課外活動以及睡覺如廁。對於肢體活動不協調的孩子們,都需要有老師重點陪護……」校長張文明介紹說,「雖然苦些累些,但孩子們卻讓我們感覺特別的溫暖。這些孩子,他們的世界簡單而明淨,只要得到一點光,就會回報更多的愛,我來這兒才一年多點,有幾個孩子見到我就會喊爸爸,每次聽到我心裡都很欣慰」。
為了減少孩子家長往返學校的負擔,學校採取每兩周一休息的方式,且由每名教師負責3至4名學生的到、離校安排。在校期間,學校對學生實行全時段跟蹤管理,每天安排值班人員值守,平均15分鐘巡查一次,對有病史的孩子,重點關心照顧。
「相較於在校的孩子,我們還有255名在家等待送教上門的學生,他們基本生活不能自理,我們利用休息日和節假日開展送教上門服務」,張文明說道。
在小凱(化名)家的院子裡,宋家聰老師手把手的教他數數「1、2、3……」;在小帥(化名)家的客廳裡,莊文榮老師一筆一划地教他畫簡筆畫、塗顏色……
需送教上門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存在著智力缺陷。學校就根據孩子的殘疾類別、生理和心理特點,為每個孩子「量身定製」出一人一案,對其實行個別化教學。
「送教的路比較遠,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一般一天能走訪4戶左右」,吳雲全老師說道,「我們已經在送教的路上堅持了11年,11年間,我們為全縣100多個村莊200多名特殊兒童送去了1500多堂課,送去的是關懷,也是我們的責任,更是踐行『特殊教育,不落一人』的諾言」。
為了孩子們自信的微笑,特教老師用愛心、耐心與恆心,默默耕耘、用心灌溉,靜待屬於特殊兒童花開的時節,他們就是孩子們的「守護天使」。
閃電新聞記者 劉夢琦 通訊員 劉雁 趙亭雲 臨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