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一師一生——記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

2020-12-21 新華社客戶端

↑12月17日,特教老師劉笑蕾(左)在學生暢暢(化名)家中為暢暢剪手指甲。

在遼寧東部鳳凰山腳下的丹東鳳城市,有一所主要面向農村學生的特殊教育學校——鳳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這裡的老師們在日常校內授課之外,還要每周跋山涉水數次,去往山溝溝裡的農家,為有需求的孩子們「送教上門」。

這些老師在送教的過程中付出了超乎尋常的愛,也承受了很多常人無法體會的壓力。然而孩子們的認知水平一天天進步,一個個家庭重拾對生活的信心,還有受助學生和家長們的信任,正是這所有付出的美好收穫。

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蔡湘鑫 攝影報導

↑12月18日,特教老師許天源在學生文文(化名)家中上課,進行手部握力訓練。

↑12月17日,特教老師劉笑蕾(左)在學生暢暢(化名)家中上課。

↑12月18日,特教老師許天源(左)在學生文文(化名)家中上課,進行手部握力訓練。

↑12月18日,特教老師許天源在學生文文(化名)家中上課,進行手指分指力量訓練。

↑12月18日,特教老師許天源走進學生文文(化名)家中。

↑12月17日,特教老師劉笑蕾(左)在學生暢暢(化名)家中協助進行肢體康復訓練。

↑12月17日,特教老師劉笑蕾(左)在學生暢暢(化名)家中上課,教暢暢識字。

↑12月18日,特教老師許天源(右)在學生文文(化名)家中上課休息時,師生兩人談笑。

↑12月18日,特教老師許天源(後)在學生文文(化名)家中上課,進行腿部力量行走訓練。

↑12月17日,特教老師劉笑蕾(左)在學生暢暢(化名)家中上課,讚揚她的進步。

↑12月18日,特教老師許天源(右)在學生文文(化名)家中上課,進行認知內容訓練。

↑12月17日,特教老師劉笑蕾(左)在學生暢暢(化名)家中上課,為暢暢進行肢體按摩康復訓練。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愛 叫「送教上門」——記閬中市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教師群體
    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眼裡,總是充滿著孤獨、無奈和期盼……有這樣一群特殊的老師,他們情牽殘障兒童,常常奔走在邊遠鄉村、大山深處,頂烈日、冒風雨、踏霜雪,把課堂開到了孩子家裡,為他們送去溫暖、快樂和希望……"我的腦中總是想起這幾句話,它是我們特殊教育學校送教活動的真實寫照。
  • 寧遠特殊教育學校:一個孩子就是一所學校
    第二天的課堂上,這幾棵白菜將成為王梅娟的教具,她會手把手教孩子們摘菜。「我們的教育就是要以生活為核心,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掌握生存技能。」從一開始王梅娟就明白,她所教的孩子有些不同。「這樣的孩子,我們學校的老師會送教上門。」王梅娟介紹,寧遠特校的老師除了學校的正常教學工作,還有定期送教上門任務。這樣做,是為了不讓任何一個殘疾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機會。目前,能保證全縣每個有需要的特殊孩子一個月得到兩次特教老師的輔導。
  • 雲岡區:彩虹禁毒社工走進特殊教育學校關愛特殊兒童
    10月15日上午,雲岡區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服務中心的彩虹禁毒社工,走進雲岡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愛特殊兒童,溫暖童心世界」公益活動,助力特殊兒童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弘揚傳承雷鋒精神。此次活動,雲岡區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服務中心為孩子們準備了玩具等大量愛心物品,我們的禁毒社工也共籌善款為孩子們捐助了米麵。
  • 【名師風採】為特殊兒童撐起愛的天空——記農安縣特殊教育學校...
    為特殊兒童撐起愛的天空——記長春市農安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孫月 2020-12-04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愛特殊教育 心系殘疾學生
    ——記黑龍江省克東縣教育局局長張廣文特教學校之行中國公益在線7月10日電(公益記者 趙純江 陶一龍)剛剛到任的克東縣教育局張廣文局長逐校實地調研,疫情防控期間,3月16日下午,來到克東縣特教學校檢查指導開學前工作。
  • 瀏陽培養300多名特殊教育資源教師
    人民網長沙12月19日電 「在送教上門前,先用《送教上門能力評估表》逐項進行評估,再制訂包括注意力訓練、繪畫訓練、模仿能力訓練等6個方面的送教計劃。」日前,在瀏陽市組織開展的特殊教育資源骨幹教師培訓會上,來自的山田中學周世華老師分享了他的送教案例,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 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親歷者說)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元旦文藝匯演排練。這支舞一直是學校的保留節目,同樣的旋律21年來一遍遍在校園響起。21年前的3月5日,這支舞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在校園草地上觀看孩子們演出。「習近平同志豎起了大拇指,鼓勵孩子們自強自立、積極面對人生。」
  • 隨班就讀、特教學校、送教上門 讓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難成為過去式
    用她的話說,兒子是她「終其一生都要背起的擔子」。今年9月,這個擔子「被減輕了一半」,家門口的小學願意接收這個男孩隨班就讀,他可以和所有適齡兒童一起入學。得知這個消息,戴女士心頭不由一松:「我知道長路漫漫,但是這有希望的一大步邁出去了,就是最大的欣慰。」
  • 臨渭區杜橋街道走進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愛特殊教育 共享一...
    9月9日,臨渭區杜橋街道紅色驛站攜手轄區非公黨組織及國貿社區黨總支走進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愛特殊教育 共享一片藍天」主題公益活動。愛心人士們為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帶來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首先,愛心人士們在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張偉校長的陪同下參觀了校園。馬婉秋副校長向嘉賓詳細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以及學校的功能部室和特色課程的開展情況。參觀結束後,在學校的美工教室舉行了愛心捐贈活動。張偉校長為此次活動致辭。
  • 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實現全覆蓋
    近年來,徐州市教育局紮實有效推進特殊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徐州市在校就讀的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少年
  • 謀劃普特融合新篇章,推進特殊教育新發展——海寧市召開2020年義務...
    為進一步提高全市義務教育段特殊教育發展水平,提升融合教育質量,全面貫徹落實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近日,海寧市教育局在市培智學校召開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段特殊教育工作會議。市教育局副總督學金新宇出席,全市義務教育段學校分管領導50餘人參加會議。
  • 關愛殘障少兒 用愛心傳遞溫暖——安仁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學慶典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雷志平出席活動並致辭,縣政協副主席李瓊林主持活動,縣人社、民政、殘聯等單位負責人及縣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特教學校全體師生等參加了慶典活動。活動現場,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英介紹了縣特教學校創建情況。
  • 江西省特殊教育年會在九江順利召開,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全體領導老師合影特殊教育學校孤獨症兒童教育幹預研討會暨江西省特教會2020學術年會,於12月12日在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順利舉辦。江西省教育廳基教處程裕秋處長、九江市教育局一級調研員樊仁副局長參與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山村教師送教上門陪學生居家戰疫
    在成都市以西80公裡的崇州邊遠山區,有一所小學的老師們,在當地防疫條件允許和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主動把「五育並舉」的多元課程送到了學生家中,彌補了山區網絡信號不穩、部分學生家境貧困、線上教學效果欠佳的短板。帶領老師們做這一切的是崇州市雞冠山小學校長馬倩。3月3日,《教育導報》記者跟隨她親歷了送教上門的過程。
  • 暖心守護特殊孩子 聽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講述他們與特教的故事
    近日,記者走進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聽多位班主任講述與特教的故事。目前,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已經成為一所對全區各類殘疾兒童少年實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高中教育和康復訓練的寄宿制學校。學校現有九個教學班,9名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一直秉承著「愛滿校園」的辦學理念,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
  • 讓陽光照亮每一個心靈 修水聯盛走進特殊教育學校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弘揚扶殘助殘風尚,修水聯盛帶著溫暖再一次走進了修水縣特殊教育學校。修水縣特殊教育學校以「自強不息、回歸社會」為辦學理念,為6至16歲聾啞及智障兒童,提供教學與康復為一體的特殊教育。
  • 陽光公益愛心公益團隊送溫暖慰問活動——走進忻府區特殊教育學校
    中國公益在線(www.gyzxcn.com)訊12月3日電11月28日上午9時,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陽光公益團隊部分志願者、忻州師院1905班的李姝琰等10位同學一起,在團隊負責人張素梅、張麗卿的帶領下,迎著刺骨的寒風來到芝郡村忻府區特殊教育學校,為這裡100
  • 走進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 這些老師希望學生越來越少
    今天(9月7日),本報帶您走進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簡稱「市特教學校」),看看三位特教教師代表的特別之處。據他的同事介紹,黃副校長是30年前北京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的首屆畢業生。從教以來,他一直堅持一線教學,兼顧學術科研,指導年輕教師,早已碩果纍纍!  作為市特教學校發展變遷的建設者、參與者、見證者,黃觀穎做了不少關乎學校發展的「大事」。1999年,市特教學校開始辦高中。剛開始,學生想考大學,高二年結束時要花費高昂的補習費,去外地補習班學習。
  • 教育部:三類特殊教育學校迎來新課標 共涉及42門學科
    這是我國第一次專門為殘疾學生制定的一整套系統的學習標準,是對我國多年來特殊教育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經驗的集中總結,是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特殊教育教學改革的頂層設計,對於進一步提升特殊教育質量、辦好特殊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據悉,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共涉及42門學科,其中盲校18門、聾校14門、培智學校10門。
  • 道德模範葉海珍:紮根特殊教育 用音樂為孩子帶路
    41歲的葉海珍,從20歲起就一直紮根同安區特殊教育學校,教育聾啞、智力障礙、自閉症、多重障礙等類型的特殊學生,用音樂引導他們一點點進步和康復,掌握一定的生活能力,甚至慢慢融入社會。  2008年,僅29歲的葉海珍被評為廈門市道德模範。近年來,她成立「葉海珍名師工作室」,並將重心轉向自閉症康復和研究,幫助同安區特殊教育學校半數以上的學生,掌握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