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裡話外|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2021-02-19 Together一起玩

此曲由美國70年代著名名搖滾歌手

Don Meclaen創造以此來紀念梵谷


我是一個看不懂藝術的門外漢,一個嚮往藝術的追逐者,「梵谷」這個名字就像是生活常識一樣,也在我的腦海裡儲存著,我並不是梵谷畫派的狂熱粉,(只因不懂吧~)

起初的我只是因為想在「畫裡話外」這個欄目裡寫點什麼!寫些跟雙兒繪畫有關的事情,寫些能讓我們雅俗共賞的東西。翻看歷史畫卷,國內外那麼多知名的藝術大家,也不知道要從何下筆。

在一次偶然翻閱繪本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小幸運兒和大藝術家》系列叢書。

英國《衛報》中寫道——「美麗迷人的藝術啟蒙讀物」,也啟蒙著我的心靈。

英國《經濟觀察報》也這樣寫過——「通往藝術殿堂的優秀嚮導」。開啟了我「畫裡話外」的風向標。

聽過《梵谷和向日葵》的故事,再來看一看世人眼中一個空前絕後,在毀滅之後閃耀出無比輝煌的——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先讓我們從2017年熱播的《至愛梵谷》開始吧

《至愛梵谷》電影海報


自國外上映以來

已有好一段時間,

我也是才知道,

是否有朋友去觀看了呢?

即便沒去看過,看下圖的動畫,

是不是也會像雙媽一樣,

紅著眼眶,偷偷的抹起了眼淚。

「梵谷的回眸瞬間,

我已經淚流滿面。」

為紀念梵谷125年誕辰

由導演多洛塔.科別拉(Dorota.Kobiela)

和曾執導《彼得與狼》的導演 

休.韋爾什曼(Hugh Welchmang)

共同創作。

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電影,

以梵谷畫作解讀梵谷本人的一生。

預告片一出,

就驚豔全球,

在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

榮獲了觀眾選擇獎,

斬獲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

這位不善言辭,

卻渴望傾訴的畫家,

一生中有800多封信件,

寫滿了他創作的情感,

而絕大多數信件都寄給了當時在巴黎的親弟弟提奧。

他的最後一封心裡,

有這樣一句話:

「只有畫畫才能表達我心中之所念。

梵谷在他37年的一生中

一共創作了1000多幅作品。

29歲的梵谷才開始拿起畫筆,

在短短8年內,

創作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藝術品


梵谷傳奇不朽的一生多次被搬上電影

銀幕

1956年美國版《梵谷傳》

  

中文名:《梵谷傳》,

也有翻譯為《慾海浮生》

或者《生活的欲望》

  導演: 喬治·丘克(George Cukor) 

文森特·明奈利(Vincente Minnelli)

主演: 安東尼·奎因(Anthony Quinn) 

  

1987年,澳大利亞拍攝的

《凡高的生與死》

  1990年荷蘭 / 英國 / 法國和拍的《凡高與提奧》

1991年莫裡斯.皮亞拉

(Maurice Pialat)執導的《梵谷》

《夢》是1990年由本多豬四郎、黑澤明執導的日本電影


電影是一部十分特殊的短篇集。

由八段夢境所組成

第五個夢:烏鴉。

喜愛繪畫的"我"在博物館中欣賞梵谷的油畫,

卻走進了畫中世界,

遇見了梵谷

推薦兩本書籍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別名「梵谷」或"梵谷",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出生於新教牧師家庭,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梵谷生前坎坷潦倒,窮困至極,鍾情畫作卻無人欣賞,1987年7月份隨著麥田裡的一聲槍響結束了他悲苦的一生。

當時他患有精神病,焦躁,多疑,幻聽.讓他出現吃顏料,喝煤油燈怪異行為。最後因割掉自己的耳朵而住進了法國南部額精神病醫院。

在那個時候,梵谷的畫是超前的,是獨特的,是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的,是不被人們所接受的,因此也是悲劇的,是毀滅性的。

在毀滅的同時梵谷創造出了奇蹟,如今我們以各種形式來紀念這位拼死為人間換來藝術崇高與輝煌的偉人。

最直白的文字,最溫柔的歌聲,最唯美的影視動畫,最迷人的啟蒙讀物。在《至愛梵谷》上映之時,我僅以我個人的理解和方式來追溯這位讓人肅然起敬的藝術家。

聲明:文中圖片及部分文字均來自網絡搜索,雙媽整理成文,如有出處請聯繫:Together一起玩

點擊「閱讀原文」是「墨染詩水」對

《至愛梵谷》的視頻剪輯


一起玩兒計劃

聽故事\玩兒手工\愛生活\愛美食
畫裡話外
帶你一起去看詩和遠方
育兒親子
我們永遠在一起

歡迎關注「Together一起玩」


歡迎掃碼關注雙媽微信號,入住:「Together一起玩」部落群

相關焦點

  • 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微欣賞
  • 大師來了,法國匠心之作 開啟梵谷智慧大門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別名「梵谷」或"梵谷",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 梵谷21幅經典作品將「首現」深圳中國華潤大廈藝術中心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19世紀偉大的歐洲印象派畫家,出生於荷蘭。   11大主題空間 重現梵谷築夢之旅   展覽現場將分為11個主題空間,以梵谷作品為點,其在法國南部阿爾勒地區築夢之旅的日常生活為線,有序串聯,重現梵谷靈感之地的美好景致,帶領觀眾進入畫中世界。
  • 梵谷博物館┃收藏梵谷作品最多作品 致敬【美行加人341】
    van Gogh標星⭐️全球奢侈地產™訂閱號,不錯過私人趨勢感內容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對於梵谷而言, 向日葵是表現他思想的最佳題材。荷蘭梵谷博物館所保存的《向日葵》,是梵谷「向日葵」系列作品中最知名的一幅,自1973年開館以來曾被外借過6次,最後一次是2014年借給英國國家美術館。據德國《西部日報》報導,荷蘭梵谷博物館裡的名畫《向日葵》將不再外借到其他地方展覽,這幅畫將永遠留在阿姆斯特丹的「家中」。
  • 你以為梵谷只會畫向日葵, 不會畫漂亮的表妹?進來看!
    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谷幾乎沒有受過什么正規的繪畫訓練。為弄到畫布、油彩和畫具而日復一日地奔波勞碌,精神上也不斷處於矛盾的狀態,為追求藝術的完美而承受著壓力。
  • 梵谷之所以偉大,是藏在作品裡的藝術精神偉大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荷蘭一個正宗教會的神職人員家庭。梵谷家境其實並不貧寒,其家族在政商界也小有建樹,在這裡就不討論了。梵谷1979年在沒有領到許可證的情況下傳教,被解除傳教士職務後,在1880年下決心成為畫家,1882年,跟表姐夫安東尼·莫夫學油畫,然後走上了曲折的藝術的道路,直至1890年7月29日梵谷自殺。從27歲至37歲,10年間梵谷創作畫作超過二千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
  • 悲傷會永遠留存|梵谷
    我夢想著繪畫,我畫著我的夢想。I dream of painting,I painted with my dream.01Vincent Willem van GoghHappy birthday to
  • 光、色、情感的交流,回憶藝術家梵谷的一生及其作品欣賞
    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梵谷的一生可以說是窮困潦倒的一生,他一生只賣出去一張畫,經濟上靠他做畫商弟弟支持。
  • 梵谷割耳朵
    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滿腦子都在想著前一天晚上的事。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頭正枕在妓女拉舍爾(Raschel)的胸脯上,後者正用舌頭輕輕地挑弄文森特的耳垂,也不知道這樣挑逗了多久。拉舍爾身材瘦小,骨架很大,有一對結實的乳房。「你的耳朵性感死了。」拉舍爾說,雖然身上什麼都沒有穿,她的酮體仍然散發出濃烈的香水味。
  • 梵谷最有春意的一幅畫
    2月23日攝於樓下小區仰頭拍攝的時候,看著襯在明媚天空下的枝頭,突然就想起了梵谷的那幅《盛開的杏花》。我尤為喜歡這幅畫的視角,如果你願意想像這是梵谷躺在杏樹下的仰天而望,或者也許更能體會畫面裡滿含希望的喜悅。那是梵谷筆下最具春意的畫,也是梵谷家族唯一不出售的一幅畫。
  • 再見梵谷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別名:「梵谷」或"凡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這些向日葵放置在一個花瓶裡,畫家大量運用了細微變化的黃色和棕色,暗示著生命伴隨著死亡和腐朽的氣息。    但是對於醫師和醫學研究研究人員來說,這成為了診斷梵谷在精神失序方面的一個證明。研究人員通過科學的手段推斷出:梵谷對色彩的奇特感官來自其癲癇病治療的毒副作用,他使用的是一種古老的配方,用於配置苦艾酒,以及治療從色弱到青光眼的各種眼疾。
  • 越……,越……,英語裡怎麼表達,讓梵谷來教我們
    梵谷語言點:1,The+比較級…,the+比較級…這是比較級結構裡的特殊搭配,意思是 「越……,越……」德懷特·戴維·艾森豪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03月30日-1890年07月29日梵谷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 藝術的魅力之「真假」梵谷自畫像——上
    vangoghletters.org註:梵谷原信,紅字為malade即患病一詞。1889年7月中旬,梵谷經受了第一次嚴重的精神病發作,這場疾病困擾了他長達一個半月之久,直到9月1日才痊癒。在疾病發作的後期階段,梵谷的病情開始出現好轉的跡象,他在8月22日的信裡談到,雖然他即將度過這次危機,卻仍感到「心神不寧」(『la tête derangée』),但他也表示已經可以重新拾起畫筆了,隨後他就畫了兩幅典型的梵谷式自畫像,分別藏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和巴黎奧賽博物館。因此,學者推斷這幅自畫像應該是在8月22日之後不久完成的。
  • 六萬多張畫,組成被嫌棄的梵谷的一生《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強烈推薦這部影片給梵谷畫迷和研究學者,還有深愛動畫類型的影迷,有些人對梵谷生平不甚了解或不感興趣的可能會略覺乏味,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圍繞著調查「梵谷之死」真相展開。穿越時空而來的他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 )作為印象派先驅聞名於世的他,其短暫而坎坷的人生經歷同他非凡的藝術貢獻一樣令人著迷。
  • 梵谷名畫《春日花園》被盜,作案手法出乎意料
    位於荷蘭拉倫市中心的拉倫辛格博物館發生了一起盜竊案,館內一幅展品著名印象派畫家梵谷的畫作《春日花園》意外失竊。這幅畫作是梵谷1884年創作的,其價值或高達600萬歐元,約合4700萬人民幣。梵谷全名: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 視野 | 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谷》
    《至愛梵谷》用一份無法投遞的新信件串聯起梵谷在去世前後六周裡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之間的秘密。以送信人的視角,通過梵谷與弟弟提奧的信件以及和梵谷一同生活過的人們的回憶,試圖還原這位藝術大師的真實面貌。
  • 想和你去梵谷的畫裡喝杯咖啡︱Loving Vincent
    梵谷也不例外。在28歲時決定成為畫家後,梵谷四處遊歷,走過法國、英國、比利時等地並留下了不少經典作品。其中,咖啡館是他高頻創作的場所之一,《夜間的咖啡館》、《苦艾酒》等都是在咖啡館創作而成的。據說梵谷專注作畫時,曾在四天裡靠二十三杯咖啡和幾片麵包度日;他生前更是希望找到一家咖啡館展出自己的作品。
  • 「Van Gogh Alive」 梵谷沉浸式展覽
    一代天才畫家,一生中創作了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代表作《星空》流傳甚廣。《星空》、《向日葵》、《星月夜》等作品如今被大眾熟知,但其背後的梵谷很多人可能並不了解。下個月全球最受歡迎的多感官體驗展覽「梵谷在世」:多感官體驗(Van Gogh Alive)」將於2020年9月18日登陸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