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90年代的國際乒壇可以說是一個群雄爭霸的年代,國外有瓦爾德內爾,劉南奎等名將,國內優秀人才也是頻出,前有王濤、馬文革兩員老將坐鎮,後有孔令輝和劉國梁的雙子星組合。所以,不少國乒選手為了登上國際大舞臺,就選擇了前往海外打球這條路,其中就包括了陳衛星。
陳衛星出生在內蒙古包頭。17歲那年,從內蒙古體工隊被選拔到了國家隊,只是進入國家隊後,他的桌球事業並沒有迎來高峰。在國家隊中,他唯一的任務就是給重點培養的選手做陪練。在陳衛星的陪練對象中有很多知名球員,比如馬文革、王濤、孔令輝、劉國梁等。95年世乒賽後,陳衛星作為幕後功臣被公派到匈牙利打球,96年便從國家隊退役。
退役後,陳衛星開始了自己的旅歐生活。兜兜轉轉,他最後選擇加入奧地利國籍,代表奧地利打比賽,這也是陳衛星第一次有機會登上國際舞臺。談到陳衛星的打法,很多球迷可能會以為他的打法非常獨特,畢竟在削球界很少有人這麼打。不過,按照陳衛星自己的話來講,他的打法算是非常簡單的,就是正手搶攻,反手穩削。但就是如此簡單的打法,卻讓王皓吃了一個大虧。
03年巴黎世乒賽,是王皓第一次參加世乒賽,當時他的目標就是打入四強,最好是拿到獎牌。結果,這位「乒壇未來的新星」卻倒在了男單1/8決賽中。當歸,王皓和陳衛星在男單1/8決賽中相遇,以速度和反手著稱的王皓,在陳衛星老練的削球打法面前,優勢消失殆盡,最終苦戰七局,以3-4宣告失利,提前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次世乒賽之旅。談到這場勝利,陳衛星說:「世乒賽打到十六進八碰上王皓,我心裡壓根兒就沒想到能贏他。等打到2:2平後,才覺著有點機會。說實話,那場球我打得並不是太好,只是王皓髮揮得更差,到決勝局時,我明顯感到他有點發虛,就拼命送他正手長球,果然他後面兩個全拉丟了,11:9,大分4:3,算是爆了個冷門。」
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年陳衛星的對手紛紛退役,劉國梁也成為了國乒總教練,孔令輝等人也走上了教練崗位,但他卻仍活躍在歐洲乒壇,利用這種獨特的長膠打法,繼續著自己的桌球事業。所以,很多球迷都稱他為「最強長膠老大爺」。對於何時離開桌球,他這樣說道:「出於對桌球的熱愛我會一直打到打不動為止。退役後,我會去做教練或者給中歐之間的交流發揮一下橋梁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