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案例:嘉蘭(秋水仙素)引發的中毒性腦病

2021-02-07 神經病學俱樂部




嘉蘭(Gloriosa superba)是一種隸屬於攀緣百合的開花植物(圖1),廣泛分布於南亞,東南亞及其他赤道國家,例如印度和斯裡蘭卡,也是辛巴威共和國的國花。嘉蘭的種子和塊莖(圖2)中含有生物鹼化合物秋水仙素,食用後可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為嘔吐與腹瀉,肝、腎功能衰竭,骨髓毒性,全血細胞減少症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也可影響神經肌肉功能產生肌肉毒性。但是,嘉蘭中毒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的報導很少。



圖1:嘉蘭



圖2:嘉蘭塊莖


病例報導

28歲女性,既往體健,因為家庭內部糾紛食用嘉蘭塊莖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6小時後患者出現腹痛、腹瀉及大量嘔吐。入院時,患者病情平穩,予活性炭並對症治療。起初症狀有所改善,但在第5天時,出現全面強直-陣攣發作,查血鈣偏低0.9mmol/L(1.1-1.4)。予靜脈補鈣並和抗驚厥藥物,患者發作得到了控制。第7天時,患者意識水平下降,Glasgow昏迷評分6分,無其他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徵。全血計數,動脈血氣分析,尿常規,血沉,血清C-反應蛋白,尿素,電解質,葡萄糖,血氨,鈣和鎂等均正常。血清轉氨酶短暫輕度升高: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278U/L(1-31),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216 U/L(5-35)。頭顱CT,腦脊液化驗,腹部盆腔超聲均正常。EB病毒,巨細胞病毒,日本腦炎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血清學陰性。腦電圖可見雙側瀰漫慢波,提示腦病。MRI見雙側基底節區(尾狀核和豆狀核)T2高信號。患者住進ICU行支持治療。病程中出現脫髮。第15天時,Glasgow昏迷評分升至11分,隨訪至報導時,病情平穩。



圖3:MRI可見雙側尾狀核和豆狀核T2高信號


討論

我們報導了一例嘉蘭中毒後出現的遲發性中毒性腦病。根據患者攝入嘉蘭塊莖的明確病史,神經系統外的臨床表現支持嘉蘭中毒,隨後出現腦病症狀,在排除了其他腫瘤性,免疫性,感染性和代謝性的腦病原因後,我們認為患者的腦病是因食用嘉蘭塊莖後秋水仙素中毒所致。遺憾的是,我們無法檢測血液中秋水仙素的濃度。秋水仙素中毒的患者偶可出現意識模糊和癲癇發作,但都伴有腎或肝功能障礙。與之相比,我們這例患者並無明顯的代謝紊亂。此外,腦病遲發也是其不典型的表現,讓人聯想起缺氧性腦病和一氧化碳中毒。


患者頭顱MRI顯示雙側基底節區尾狀核和豆狀核T2高信號,符合中毒性腦病的特徵,更加支持嘉蘭引發的腦病。丘腦區域未受累。殼核和蒼白球富含線粒體,神經遞質和其他化學成分。因此,代謝極度活躍,也很容易遭受代謝性和中毒性損傷。中毒性和代謝性腦病的基底節區病灶多廣泛且對稱,正如我們這位患者。此外,類似相對孤立的基底節區病灶不伴有丘腦受累僅見於少數原因的中毒性腦病,如高血氨和低血糖,而這些原因已被排除。感染性疾病也可有基底節區受累,但通常為片狀不對稱性。還有一種可能是患者服用了出嘉蘭外的另一種神經毒性藥物。


嘉蘭中有活性的毒性化合物是一種生物鹼——秋水仙素,其與微管蛋白結合阻止後者聚合成為微管。在神經細胞中,秋水仙素的毒性作用通過微管的破壞幹擾軸突和樹突的傳遞。在實驗和動物模型中,秋水仙素可引起一些神經元群體中神經元細胞死亡,例如齒狀核顆粒細胞和海馬錐體細胞。秋水仙素也可誘導產生自體毒性反應,由於中毒細胞產物積聚(正常情況下為微管依賴的運輸過程)導致包括基底節區在內的某些神經元群體神經元細胞死亡。這或許可以解釋患者的遲發性腦病,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述物質的神經元毒性濃度達到了致病水平而出現明顯的症狀。即使中毒,秋水仙素在腦組織中的含量通常較低,這可能是秋水仙素中毒性腦病臨床案例罕見的原因。


[參考文獻]

Gooneratne IK, Weeratunga P, Caldera M, Gamage R.Toxic encephalopathy due to colchicine--Gloriosa superba poisoning.Pract Neurol.2014 Oct;14(5):357-9.


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轉載不要忘了註明出處哦~~~



神經病學俱樂部 微信號:NeurologyClub神經病學俱樂部,立足一線臨床,服務神經科同行,助力神經病學天天向上



相關焦點

  • 為了減肥,她們喝出了中毒性白質腦病……
    最近報導到了與攝入熱性膳食補充劑而導致嚴重的中毒性白質腦病的案例,MRI 表現為腦白質水腫信號,胼胝體往往優先受累。這些 MRI 改變被統稱為「胼胝體細胞毒性病變」(cytotoxic lesions of the corpus callosum,CLOCC)。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腦病中心發展建設案例
    為對接「中國腦計劃」,布局「腦」(腦病)與「類腦」(人工智慧)平臺建設,我院在2018年10月成立了華南地區首個腦病相關的「精神與神經疾病研究中心」(簡稱「腦病中心」),隨後又與清華珠三角研究院聯合成立了類腦相關的「醫學人工智慧聯合研究中心」。經過一年餘建設,2019年成功獲批「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牽頭建設單位,同年成為廣州市「腦計劃」腦重大疾病建設首席單位。
  • 8個案例解讀可逆性後部腦病症候群影像學的常見和少見表現
    一般認為,PRES本質上是一種可逆性的血管源性水腫,伴急性神經系統症狀,如癲癇發作,腦病,頭痛,視覺障礙等,常見原因為高血壓、腎衰竭、使用細胞毒性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子癇前期或子癇。PRES常由急劇的血壓波動或細胞因子對血管壁的直接作用致內皮損傷,引起血腦屏障的破壞,繼而引起腦水腫。本病通常是可逆性的,包括影像學表現和臨床症狀,預後多數較好。
  • 特色診療 | 腦病患者的福音——高壓無痛注射
    為了幫扶腦病患者解決看病難、看專家難、接受科學正規的診療,推進腦健康事業蓬勃發展,1月5日下午,由陝西省慈善協會腦健康慈善公益項目管理辦公室、腦健康家園聯合項目定點醫療機構——西安中際中西醫結合腦病醫院舉辦的「慶元旦 送健康「難治性腦病案例分析交流會在陝西西安如期舉行。京、陝腦病專家、學、腦病患者及家屬等近100多名腦病患者及其家屬參加了此次活動。
  • 關於秋水仙素的那些事兒
    秋水仙鹼,一種生物鹼,因最初從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來,也稱秋水仙素。純秋水仙鹼呈黃色針狀結晶,熔點157℃。
  • 可逆性後部腦病症候群影像學的常見和少見表現
    一般認為,PRES本質上是一種可逆性的血管源性水腫,伴急性神經系統症狀,如癲癇發作,腦病,頭痛,視覺障礙等,常見原因為高血壓、腎衰竭、使用細胞毒性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子癇前期或子癇。PRES常由急劇的血壓波動或細胞因子對血管壁的直接作用致內皮損傷,引起血腦屏障的破壞,繼而引起腦水腫。本病通常是可逆性的,包括影像學表現和臨床症狀,預後多數較好。
  • 基因突變癲癇性腦病,5種藥治療無效,生酮治療後1 年餘無發作
    苯巴比妥、丙戊酸鈉左乙拉西坦、水合氯醛、託吡酯吃藥、調藥、加藥、換藥一次次希望破滅又一次次的嘗試但神奇的是自從遇見了生酮飲食孩子已1 年餘無發作這是腦科醫院癲癇中心的李花主任等2018年在《癲癇雜誌》上發表的一個真實案例報導
  • 秋水仙素將細胞分裂阻斷在哪個期?
    秋水仙素化學結構的C環與β微管蛋白的第1~46和214~241胺基酸殘基片段交聯,當結合秋水仙素的β亞基組裝到微管末端後,其他的微管蛋白亞基就很難再於該處進行組裝,從而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破壞微管形成,抑制紡錘體形成並抑制細胞有絲分裂。②秋水仙素也是一種微管解聚劑,可促使微管蛋白解聚。
  • 驚豔嘉蘭,無上榮光
    嘉蘭(學名:Gloriosa superba L.)
  • 神經精神性狼瘡的臨床表現及發病機制
    本文總結了NPSLE的臨床表現和發病機制,供大家參考。其中,較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頭痛、情緒障礙(抑鬱和焦慮)、認知障礙、癲癇、腦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精神病等,還有一些少見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急性精神錯亂、脫髓鞘症候群、運動障礙、周圍神經系統症狀及重症肌無力等;另外還有一些ACR標準中未包括的表現,如可逆後部腦病症候群、小纖維神經病變等。
  • 秋水仙素的作用細胞同步化怎麼會停留在中期?
    疑難問題:《細胞生物學》認為,秋水仙素的作用後,讓細胞同步化停留在分裂中期。
  • D-乳酸中毒腦病
    常發生於小腸切除或繞道手術後產生短腸症候群(short bowel syndrome)的病患,尤其是在口服大量的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之後。D-乳酸中毒腦病的發生率可能比想像中高,尤其是在無明顯代謝性酸血症的原因之下,平時診斷少,主要是臨床醫師對本病認識不足,而且大部分的實驗室無法檢測 D-乳酸,因此臨床醫師的高度警覺對於診斷是很重要的。
  • Wernicke腦病MRI表現
    定義: Wernicke腦病(WE)是由於維生素B1(硫胺素)嚴重缺乏引起的嚴重營養代謝性腦病。 本病由Carl Wernicke於1881年首先報導。
  • 可逆性後部腦病症候群(PRES)
    一般認為,PRES本質上是一種可逆性的血管源性水腫,伴急性神經系統症狀,如癲癇發作,腦病,頭痛,視覺障礙等,常見原因為高血壓、腎衰竭、使用細胞毒性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子癇前期或子癇。PRES常由急劇的血壓波動或細胞因子對血管壁的直接作用致內皮損傷,引起血腦屏障的破壞,繼而引起腦水腫。本病通常是可逆性的,包括影像學表現和臨床症狀,預後多數較好。
  • 秋水仙素誘導細胞染色體加倍的真相
    如題,廢話不多說,下面討論秋水仙素誘導細胞染色體加倍的原因。
  • 趙敏、王新志當選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第四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20年8月28日-8月30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廣東省中醫院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換屆選舉會議」在廣州市珠江賓館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五百餘位專家同仁參加了本次盛會。
  • 抗IgLON5抗體相關腦病一例
    該病既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的特點,臨床症狀特異性不強,很容易和多系統萎縮、進行核上性眼肌麻痺、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等疾病相混淆,本文有助於臨床醫生提高對該病的認識。對於可疑患者應進行系統的睡眠評估、行血清與腦脊液抗IgLON5抗體檢測。